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 毫秒
1.
目的:探讨营养干预对宫颈癌患者同步放化疗耐受性及生活质量(QOL)的影响。方法:将86例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营养干预组和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的放疗中断率、化疗完成次数及放疗剂量达40Gy时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结果:营养干预组的放疗中断率为2.3%(1/43),对照组为18.6%(8/43),P=0.03;营养干预组完成化疗周期数为4.0±0.98,对照组为3.3±1.28,P=0.005;放射剂量达40Gy时两组患者QOL评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营养干预能有效提高宫颈癌患者同步放化疗的耐受性,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预后营养指数(PNI)对宫颈癌患者放疗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82例宫颈癌患者,根据患者入院后血常规及血生化检查结果计算PNI,放疗前及放疗结束后1个月内评估近期疗效,将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患者作为有效组,疾病稳定(SD)+疾病进展(PD)患者作为无效组,比较两组患者的PNI。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估PNI对宫颈癌患者生存情况的预测价值。根据PNI在ROC曲线上的cut-off值将82例宫颈癌患者分为高值组和低值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和3年总生存率。结果 放疗结束后1个月疗效评估结果显示,82例宫颈癌患者中,CR 55例,PR 16例,SD 6例,PD 5例,有效组患者的PIN为(53.24±2.35),明显高于无效组患者的(46.81±2.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NI评估宫颈癌患者生存情况的AUC为0.696(95%CI:0.577~0.815),且cut-off值为48.82时约登指数最大,为0.378,此时灵敏度为63.41%、特异度为74.36%。根据PNI在ROC曲线上cut-off值(...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探讨多学科协作干预模式对宫颈癌放化疗患者营养指标、应激压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根据干预模式的不同将87例接受放化疗的宫颈癌患者分为对照组(n=38,采用常规干预模式)和观察组(n=49,采用多学科协作干预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营养指标、应激压力量表评分、肿瘤患者生活质量测定量表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后3个月、6个月,观察组患者的营养不良炎症评分(MIS)均低于对照组,体重指数、血清白蛋白水平、血红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3个月、6个月,观察组患者应激压力量表中生理痛苦、生活被干扰、负性情感、心理疾患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社会支持、身体健康、生活满意度、心理应对、积极影响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3个月、6个月,观察组患者身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放射性膀胱炎、放射性结直肠炎、恶心/呕吐、白细胞/血小板计数下降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学科协作干预模式可提高宫颈癌放化疗患者的营养指标、生活质量,降低应激压力,有利于提高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营养干预对晚期上消化道肿瘤患者化疗前后营养状况变化的影响。方法 选取82例晚期上消化道肿瘤
患者,采用NRS 2002和PG-SGA进行营养筛查和评价,根据PG-SGA评价结果将患者的营养状况分为A(营养良好)、
B(可疑/中度营养不良)、C(重度营养不良)三组,根据“营养不良五阶梯治疗原则”进行营养干预,比较干预前后三组患者的营养状况、体重、能量及蛋白质摄入等变化情况。结果 干预前营养良好患者10.98%(9/82),可疑/中度营养不良患者50.00%(41/82),重度营养不良患者39.02%(32/82)。干预后患者的营养风险和营养不良发生率降低,干预前分别为52.44%和89.02%,干预后分别为35.37%和75.61%。营养干预前后体重比较,营养良好组[(67.88±11.25)kg vs (67.22±10.17)kg,P>0.05]和可疑/中度营养不良组[(63.00±11.50)kg vs(62.58±11.48)kg,P>0.05]患者维持稳定;重度营养不良组[(59.92±9.61)kg vs(59.15±9.46 kg),P<0.05]体重显著减少。干预前后对比,每天膳食平均摄入能量及蛋白质摄入量可疑/中度营养不良组和重度营养不良组有显著增加(P<0.05);营养良好组无显著增加(P>0.05)。结论 营养干预可降低晚期上消化道肿瘤化疗患者的营养风险及营养不良发生率,减少患者体重丢失,改善患者营养状况,有助于改善临床结局。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系统营养干预在胃癌化疗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组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为营养干预组(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治疗组30例患者进行系统的营养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SGA营养评定结果和体重、体重指数(BMI)、血红蛋白(HGB)、血清白蛋白(ALB)、血清前白蛋白(PA)和淋巴细胞(LYM)总数的化验结果,生活质量及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结果:治疗后治疗组SGA营养状况优于对照组;治疗后治疗组体重、BMI、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血清前白蛋白和淋巴细胞总数及生活质量均优于对照组;治疗后治疗组住院费用和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结论:系统营养干预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综合营养干预对晚期大肠癌化疗患者营养状况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晚期大肠癌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饮食,观察组在常规饮食基础上给予个体化膳食指导、教育及肠内肠外营养治疗等综合营养干预,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近期疗效、营养状况、免疫功能、生存质量及治疗依从性等结果变化。结果:经综合营养干预后,两组化疗有效率与毒副反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营养状况、免疫功能、生存质量及治疗依从性等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综合营养干预可有效改善晚期大肠癌化疗患者的营养状况、免疫功能、生存质量及治疗依从性,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9.
10.
放疗期间宫颈癌患者生存质量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调查放疗期间宫颈癌患者的生存质量状况,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生存质量核心量表(FACT-G)对109例放疗期间宫颈癌患者进行调查。结果:宫颈癌患者生存质量总分为64.92±14.32,社会/家庭状况得分最高,为18.84±3.34,功能状况得分最低,为13.52±4.43。经济收入、年龄、婚姻状况、疼痛及睡眠是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结论:放疗期间宫颈癌患者生存质量不高,应加强对经济条件差、年轻、单身、疼痛及睡眠质量差的患者的干预,以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基于肿瘤营养诊疗系统的个性化营养诊疗在晚期肿瘤化疗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6月于北京市朝阳区桓兴肿瘤医院新入院的晚期肿瘤化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新入院时采用营养风险筛查量表2002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对于存在营养风险的102例患者(NRS 2002≥3分)采用信封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51)和观察组(n=51)。对照组患者由营养支持小组进行全程营养管理,观察组患者采用肿瘤营养诊疗系统进行个性化营养诊疗。比较两组患者两个周期化疗前后营养状况变化及化疗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个周期化疗后,两组患者体重、肌肉量、四肢骨骼肌指数均保持稳定,与化疗前相比均未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相比于化疗前,血红蛋白[(99.17±12.54)g/L vs (115.26±13.14)g/L]、白蛋白[(34.2±2.33)g/L vs (37.8±2.16)g/L]和前白蛋白[(19.48±3.02)mg/dl vs (26.14±3.21)mg/dl]水平显著提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相比于化疗前,血红蛋白[(110.08±15.74)g/L vs (122.91±23.08)g/L]、白蛋白[(37.20±3.18)g/L vs (42.01±5.73)g/L]和前白蛋白[(24.13±2.56)mg/dl vs (29.14±3.74)mg/dl]水平显著提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两组患者出现骨髓抑制(5.9% vs 3.9%)、白细胞减少(5.9% vs 7.8%),以及消化道反应(15.7 vs 19.6%)的情况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基于肿瘤营养诊疗系统的个性化营养诊疗与营养支持小组有助于维持晚期肿瘤患者在两个周期化疗过程中的营养状况,增加化疗耐受性。 相似文献
12.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6,(6)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宫颈癌放疗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8月至2013年8月间收治的108例宫颈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综合护理组(68例)和常规护理组(40例)。综合护理组患者接受系统心理护理、家庭阴道冲洗、性康复指导等护理。常规护理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结果综合护理组患者护理后,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情感功能、社会功能和整体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综合护理组患者性欲、性生活恢复时间、性爱抚和性生活满意度显著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宫颈癌放疗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性生活质量,显著改善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减轻阴道黏膜损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14.
宫颈癌根治性放疗中三维适形调强放疗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三维适形调强技术在宫颈癌放射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应用PubMed检索系统,以"宫颈癌、调强放疗"为关键词,检索2000-01-2009-10相关宫颈癌调强治疗文献.进一步筛选有关调强放疗在宫颈癌根治性放疗中降低胃肠道及骨髓毒性、靶区的勾画原则及调强放疗在后程推量中的应用的文献有26篇.结果:盆腔、盆腔延伸野适形调强放疗可以降低小肠、骨髓、直肠、膀胱和肾脏在高剂量区的受照射体积,降低严重急性毒性的发生率.膀胱、直肠充盈状态及肿瘤体积的变化,导致子宫体、子宫颈位移.每周进行CT或MR定位扫描并进行靶区勾画及计划设计可以减少危及器官在计划靶体积(PTV)中的受照射体积.在宫颈癌根治性放疗中建议使用调强技术与腔内技术结合进行后程推量治疗.结论:三维适形调强放射治疗在宫颈癌根治性治疗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临床治疗结果仍在观察中. 相似文献
15.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9,(11)
目的探讨自我效能干预对老年宫颈癌手术后放疗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间咸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行宫颈癌根治术后放疗的60例老年宫颈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宫颈癌术后放疗临床路径实施治疗后照护干预,观察组患者加用自我效能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自我效能评分(GSES)、心理社会适应能力、医学应对能力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GSES评分、心理社会适应能力各维度评分、医学应对问卷各维度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干预后,对照组患者GSES评分较干预前无明显变化,观察组患者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干预后,对照组患者心理社会适应能力各维度评分无明显变化,观察组患者各维度评分均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干预后,两组患者医学应对问卷各维度评分均上升,且观察组患者各维度评分均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干预后,对照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较干预前下降(P <0. 05),观察组患者较干预前无明显变化(P> 0. 05)。结论自我效能干预可有效提升老年宫颈癌手术患者术后放疗应对积极性,提高心理社会适应能力,缓解放疗不利刺激,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对术中放射治疗(IORT)在宫颈癌患者中的应用进行初步评价。方法:回顾性分析181例宫颈癌患者应用IORT后的效果。结果:在9例宫颈癌复发患者中,1例IORT后9个月因全身多发转移死亡;1例在IORT后14个月阴道残端复发,余7例IORT后均无瘤生存至今。172例IORT宫颈癌Ⅱb期患者,5年无瘤生存率、5年生存率、5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86.5%、89.7%、94.5%;按鳞癌、腺癌、腺鳞癌分类,其5年生存率分别为93.2%、91.7%、56.0%。术后发生与IORT相关的并发症少且经保守治疗后大多可自愈。结论:IORT有很好的肿瘤原发部位的局部控制效果,不仅对宫颈复发癌是一项可供选择的治疗手段,对于Ⅱb期宫颈癌初治患者选择“经腹全子宫双附件切除术+选择性盆腔淋巴结剥除术+IORT”也是一项有进步意义的综合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肺癌放化疗患者接受针对性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9月至2015年8月间四川省广安市人民医院接受放化疗治疗的肺癌患者13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8例。观察组患者接受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并发症情况、护理前后的生存质量核心问卷评分(QLQ-C30)和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发生放射性食管(肺)炎和胃肠道反应以及感染等并发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护理后的QLQ-C30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患者的健康状况、躯体功能、角色功能以及认知功能等项目的评分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疲倦及食欲的评分值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依从率为98.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法结果显示,未接受针对性护理、经济条件受限和放化疗不耐受均为影响患者护理效果的相关因素。结论针对性护理干预可较好地降低肺癌放化疗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增加治疗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20,(3)
目的探讨城市与农村宫颈癌患者放射治疗的精度。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7年4月间陕西省西京医院收治的200例宫颈癌患者,其中,城市患者100例,农村患者100例,都采用热塑体模和自制的辅助装置加以固定。放疗前行锥形束CT扫描并在线匹配,得出左右﹑上下和前后三个方向上的摆位误差并进行比较,同时测量膀胱尿量的大小。结果城市组患者共进行510次锥形束CT扫描,农村组526次扫描,首次治疗误差大于5mm中,城市占6. 0%,农村占18. 0%。城市组左右﹑上下和前后方向摆位误差分别为(1. 93±1. 35) mm﹑(1. 98±1. 44) mm和(1. 86±1. 31) mm;农村组的为(2. 06±1. 42) mm﹑(2. 50±1. 91) mm和(2. 40±1. 82) mm。其中,城市组上下和前后方向摆位误差均小于农村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城市组单纯摆位误差所需外放边界在左右、头脚和前后分别为5. 77 mm﹑5. 96 mm和5. 57mm;农村组单纯摆位误差所需外放边界在左右、头脚和前后分别为6. 14 mm﹑7. 58 mm和7. 27mm。城市患者膀胱体积变化差值范围为40. 62~195. 85 cm~3;农村患者为58. 68~260. 43cm~3。同一患者分次治疗间膀胱体积的差异最大者可相差3. 5倍。城市患者每次膀胱容量较农村患者稳定。结论城市与农村患者放射治疗精度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建议临床医生在选择治疗方案时参考患者的一般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