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 毫秒
1.
2.
3.
1 临床资料患者男,75岁。2013年9月5日因“胰腺癌”收入我院肝胆外科,于9月12日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程顺利。2013年9月16日—10月1日患者间歇发热,体温波动于36.8~37.8℃。9月16日体格检查,心肺未见明显异常,腹平,切口愈合良好,发热原因待查。先予头孢甲肟(2 g,静脉滴注,2次/d)抗感染治疗;9月18日换用头孢曲松-他唑巴坦(2 g,静脉滴注,2次/d)抗炎治疗;9月21日,肺 CT 示“左肺上叶后段、两肺下叶出现散在炎症,两侧胸腔积液及胸膜增厚”,上腹 CT 示“少量腹水,局部包裹性积液形成”,腹腔引流为浑浊液体,改用比阿培南(0.3 g,静脉滴注,2次/d)。9月25日,胆汁培养为“屎肠球菌”,上腹 CT 示“腹水较前增多,肝内胆管积气”,增加比阿培南剂量(0.3 g,静脉滴注,3次/d),并联合盐酸去甲万古霉素(0.4 g,静脉滴注,2次/d)抗感染治疗,患者发热仍未见明显好转;10月1日再次更换抗生素为头孢曲松-他唑巴坦(2 g,静脉滴注,2次/d),10月5日患者病情平稳,无发热,体温36.8℃,即停用抗生素及其他治疗。 相似文献
4.
艰难梭菌为革兰阳性厌氧芽孢杆菌,可引起艰难梭菌相关性腹泻(CDAD),导致一系列的肠道感染症状。CDAD的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不断提高,尤其是高产毒株在北美地区造成了医院内的暴发流行,引起了世界范围的关注。近年来,国外相继出现了耐甲硝唑和万古霉素的艰难梭菌的报道,传统的治疗方法面临严重挑战,一些新的治疗方法应运而生。本文将对CDAD的治疗方法及其进展做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5.
黄海辉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11,11(6):424-425
艰难梭菌(Clostridium difficile)为革兰阳性厌氧产芽孢杆菌,是人类肠道中的正常菌群之一.艰难梭菌本身没有侵袭性,其中部分细菌(产毒株)可通过分泌毒素A、毒素B和(或)二元毒素从而引起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结肠炎甚至致死性伪膜性肠炎,统称为艰难梭菌感染(Clostridium di ficile infection,CDI).艰难梭菌为医院获得感染性腹泻最主要的病原菌,在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病因中艰难梭菌亦占20%~30%;而伪膜性肠炎则几乎100%由艰难梭菌所致.肠道外CDI如败血症等则极为罕见.不仅仅是抗菌药物,其他影响肠道正常菌群平衡、降低艰难梭菌定植抵抗能力的因素,如老年、胃肠道手术、应用抗肿瘤药物、长期住院和免疫功能缺陷等均为CDI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艰难梭菌(C d )是革兰阳性厌氧芽孢杆菌,能引起伪膜性肠炎等感染性疾病(CDI)。近年来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和NAP1/027克隆株在世界范围内传播,CDI发病率和严重程度不断增加。在加拿大、美国和英国相继导致医院内及社区流行,已被公认为发达国家重要的医院内感染病原菌之一[1]。住院患者长期使用抗生素可杀灭肠道内敏感细菌,破坏肠道微生态平衡,导致Cd过度生长并释放毒素,与CDI密切相关的毒素包括T cdA和T cdB。美国感染病协会2010年版的CDI诊断标准包括:(1)有腹泻症状,24 h内排未成形便大于或等于3次;(2)大多数患者近8周内使用过抗生素;(3)粪便中检出产毒型Cd或Cd毒素,或结肠镜检或组织病理检查发现伪膜性肠炎[2]。其中腹泻症状与抗生素使用为非特异指标;病理学检查为有创操作,不适于常规开展。因此,准确、快速的实验室检验结果对CDI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现有的CDI检测方法种类较多,它们各自有优势和局限性,本文对CDI实验室诊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艰难梭菌检测的芽孢率并进行比较。方法采用平板涂布法、相差显微镜计数法和孔雀绿染色法3种检测方法对艰难梭菌ATCC 43596和VPI 10463经培养96 h和120 h后的芽孢率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平板涂布法芽孢检出率最高为(25.3%、15.6%),变异较大(SD=7.1%,4.3%);相差显微镜计数法和孔雀绿染色法结果相近分别为(13.3%、9.4%)、(13.4%、9.8%),变异较小(SD=1.9%、0.8%)、(SD=1.4%、0.9%)。结论在选用平板涂布法检测芽孢率时,建议联合相差显微镜法或者孔雀绿染色法以减少偏移。 相似文献
8.
李小露张婷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23,(7):772-774
<正>艰难梭菌感染(Clostridiodes dif?cile infection,CDI)是指艰难梭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腹泻、腹痛、发热等。近年来,CDI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表现为复发率,严重程度及病死率增高[1-2]。2011年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流行病学调查发现,艰难梭菌是医疗保健感染最常见的病原体,达到12.1%[3]。自2000年以来,CDI死亡率也逐年上升,在地方性流行期间为4.5%~5.7%,在大流行期间为6.9%~16.7%[4]。儿童CDI的发病率总体呈上升趋势,约为13.8例/100000人,71%来自社区感染[5]。但目前很多医院对CDI的检测手段十分有限,且诊断率不高, 相似文献
9.
艰难梭菌是住院患者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重要病因。近年来,由于艰难梭菌高毒力株的出现,导致感染人数明显增多,疾病严重程度增加,已成为一种新的威胁。艰难梭菌感染(clostridium difficile infection,CDI)的诊断应结合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两方面。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是减少CDI最根本有效的方法,另外,应加强院内感染控制措施以控制感染的传播。 相似文献
10.
艰难梭菌是革兰阳性厌氧芽孢杆菌,芽孢位于菌体次极端,可在体外存活数月以上[1].艰难梭菌可在人体肠道无症状定植,也可引发轻度至重度腹泻、伪膜性肠炎(PMC),严重者可导致死亡.艰难梭菌通过产生肠毒素A(TcdA)和细胞毒素B(TcdB)这两种毒素致病,TcdA 和 TcdB 是导致上皮细胞坏死和炎症的主要原因[2].抗菌药物是艰难梭菌感染(CDI)的首选治疗手段,也是公认的艰难梭菌相关性腹泻(CDAD)的危险因素,长期使用抗菌药物会导致肠道菌群失调,引起芽孢萌发[3].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目的:比较恶性肿瘤患者两种化疗模式(住院化疗和日间化疗)医院感染的发生情况.方法:回顾性调查比较恶性肿瘤患者住院化疗和日间化疗医院感染发生率及住院时间.结果:日间化疗患者感染总发生率低于住院化疗患者(χ2=39.607 9,P<0.01),日间化疗Ⅲ期胃癌患者感染发生率低于住院化疗患者(χ2=4.559 4,P=0.0327),日间化疗患者Ⅲ期肺癌患者感染发生率低于住院化疗患者(χ2=38.556 1,P<0.01);日间化疗患者平均住院时间(1 d)少于住院化疗患者(11.82 d)(P<0.05).结论:日间化疗与住院化疗比较,可明显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建立特异敏感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用于艰难梭菌的快速检测;评价基于纯培养艰难梭菌和粪便中艰难梭菌的2种标准曲线;并应用该荧光定量PCR法对急性艰难梭菌感染(CDI)的小鼠进行粪便含菌量检测评价。方法 针对艰难梭菌基因组中16S rRNA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和探针,建立一套快速检测艰难梭菌含量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验证方法的特异性、灵敏性;绘制艰难梭菌纯菌浓度梯度稀释标准曲线和粪便中同浓度梯度艰难梭菌的标准曲线,比较两者的差异;用艰难梭菌高毒株NAP1/027感染用抗生素处理的C57BL/6小鼠,建立CDI小鼠模型,同时应用该荧光定量PCR和活菌培养法定量检测小鼠粪便中的艰难梭菌含量变化。结果 建立的TaqMan实时荧光定量PCR具有较高的灵敏性和特异性,生成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为0.999 8,斜率为-3.400 4;用纯培养艰难梭菌和粪便中艰难梭菌分别制备标准曲线,结果表明2种标准曲线定量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建立CDI小鼠模型,应用该荧光PCR能有效、准确的检测出粪便中艰难梭菌的含量,可替代费时费力的活菌培养计数法。结论 用纯培养艰难梭菌来制备标准曲线不影响对含菌粪便标本的准确定量检测,荧光定量PCR能准确快捷地检测CDI小鼠粪便中的艰难梭菌含量,比活菌计数更快速和方便,可用于艰难梭菌感染小鼠模型中小鼠肠道内艰难梭菌定植的定量检测。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比较2种不同孵育时间的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试剂盒的性能差异。方法:使用同一厂商生产的2种不同孵育时间(30min和60min)的HBsAgELISA试剂盒同时检测血清样本,比较2种试剂盒的检测精度、抗干扰能力和检测结果的一致性。结果:2种试剂盒的检测精度没有统计学差异,批内变异系数(CV)均小于10%,批间CV均小于15%;血红蛋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