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支原体抗体阳性患者的HR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血清学证实的50例支原体抗体阳性且HRCT阳性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1)50例中,男17例(34%),女33例(66%);女性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2)病变分布于双侧肺多叶15例;单侧肺35例,其中右侧肺23例,左侧肺12例;发生于下叶30例;右侧发病率明显多于左侧,且下叶发病率高于其他叶段。(3)磨玻璃样密度灶40例,占80%;支气管壁增厚41例,占82%;树芽征12例,占24%;腺泡结节21例,占42%;实变31例,占62%;胸腔积液4例,占8%;淋巴结肿大1例,占2%。结论:成人支原体肺炎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右肺发病多于左肺,且双肺下叶受累多见,其HRCT特征性表现可帮助临床医师诊断。  相似文献   

2.
成人肺炎支原体肺炎的CT表现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 认识成人肺炎支原体肺炎的CT及高分辨率CT(HRCT)表现。方法 16例经血清学检查证实的成人肺炎支原体肺炎,平均年龄41岁。回顾分析了所有病例的胸部常规CT及HRCT。结果 最常见的CT表现为磨玻璃样影12例,其中9例呈斑片状小叶分布;8例表现为气腔实变;9例可见“树芽征”;其他表现有小叶间隔增厚3例,支气管血管束增粗1例管。15例同时出现2种以上CT表现。结论 成人肺炎支原体肺炎的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有利于与细菌的肺炎区别。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儿童细菌性肺炎与支原体肺炎的CT影像特征的鉴别诊断应用。方法 选取40例细菌性肺炎患儿作为细菌性肺炎组和4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作为支原体肺炎组,对比分析两种肺炎的CT影像特征。结果 细菌性肺炎组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胸痛、咳痰;支原体肺炎组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刺激性干咳;两组胸痛、咳痰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支原体肺炎组多肺叶分布概率、肺下叶分布概率高于细菌性肺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部位分布概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性肺炎组CT影像特征以肺实变(72.50%)和空气支气管征(52.50%)为主,且胸腔积液(50.00%)较为多见,与支原体肺炎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支原体肺炎组CT影像特征以磨玻璃影(92.50%)、支气管管壁增厚(75.00%)以及铺路石征(22.50%)为主,与细菌性肺炎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其他CT征象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细菌性肺炎与支原体肺炎临床表现和病变部位、CT影像特征均有明显的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MPP)高分辨力CT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49例MPP患儿(学龄前组70例和学龄组79例)的胸部高分辨率CT特点并归纳总结.结果:所有患儿均表现为咳嗽和/或发热.最常见的影像学征象为肺实变、支气管壁增厚、树雾征、树芽征、磨玻璃影,学龄前组分别占60.6%、34.3%、37.1%、18....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对支原体肺炎(MPP)患儿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疑似MPP患儿136例,行MSCT检查,将支原体抗体检测结果当作金标准,统计胸部MSCT对MPP患儿的诊断效能。结果 支原体抗体检测结果显示阳性134例,阴性2例; MSCT显示阳性132例,阴性4例; MSCT对MPP患儿的诊断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阳性和阴性预测值依次是97.06%、97.76%、50.00%、99.24%、25.00%。MSCT诊断为MPP的132例患儿中,双肺病变占比25.76%,单肺病变占比74.24%;单叶段病变占比40.15%,多叶段病变占比59.85%。1~3岁的婴幼儿主要表现为肺实质浸润病变(双肺存在散在斑片状影),双肺存在散在斑片状影比例高于其他年龄段(P <0.05); 3~7岁的年幼儿主要表现为小叶实质浸润病变(斑点片状和斑点状实变影),斑点片状和斑点状实变影比例高于其他年龄段(P <0.05); 7~10岁、> 10岁的年长儿主要表现是肺段实质浸润病变(大片实变状影),大片实变状影比例高于其他年龄段(P <0.05),且3~7岁年幼儿和7...  相似文献   

6.
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是临床常见病,既有与成人肺炎相似的一面,也有其特殊的一面,儿童呼吸系统解剖和免疫系统发育上的小完善可能是原凶之一.合理的CT检查可以显示儿童肺炎细节及其合并症,并一定程度上提示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分析兰州地区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CAP)中肺炎支原体(MP)感染情况。方法:对2008-10~2011-12在本院治疗的CAP患儿进行血清MP-IgM抗体检测,对不同年度、季节、年龄和性别的儿童CAP之MP感染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受检人数1 264例,MP平均感染率33.5%。不同年度、季节和年龄段儿童CAP之MP感染率不同,秋末和冬季高(38.7%),春夏季低(23.9%),学龄期儿童高(67.8%),婴儿低(4.2%)。结论:MP是兰州地区儿童CAP重要病原,兰州地区儿童CAP防治应充分重视肺炎支原体肺炎(MPP)及其季节、年龄发病特征。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MSCT对儿童支原体肺炎(MP)与支原体合并链球菌感染肺炎(SP)鉴别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70例儿童支原体肺炎与支原体合并肺炎链球菌感染肺炎患儿资料,比较两组MSCT表现特征。结果 MP组的影像表现为支气管壁增厚(100%)、磨玻璃影(73.81%)、网状影(80.95%)、支气管血管束增厚(80.95%),高于MP+SP组的42.86%、14.29%、35.71%、35.71%; MP组胸腔积液47.62%,高于MP+SP组的14.29%,肺炎胸腔积液厚度、淋巴结横径低于MP+SP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支原体肺炎基础上伴有淋巴结肿大及胸腔积液、肺内实变影时可考虑合并SP,MSCT具有较高图像分辨率,清晰显示出肺部组织结构,多方位、多角度显示出病变部位,可应用于儿童支原体肺炎、支原体合并链球菌感染肺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将14种常用的机器学习分类模型应用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与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鉴别诊断,探讨能为COVID-19的早期诊断提供最优效能的机器学习分类模型。方法:搜集经临床确诊的86例COVID-19患者和100例CAP患者的胸部CT图像,利用影像组学方法提取病变区域的纹理特征,使用14种机器学习分类模型构建放射组学特征,通过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估模型的诊断效能,AUC最高者的效能最优。结果:14种分类模型的AUC均大于0.9,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模型的AUC最高(0.9406),高斯贝叶斯(Gaussian NB)模型的AUC最低(0.9037)。结论:14种机器学习分类模型均可有效鉴别COVID-19与CAP,均具有较高的鉴别诊断效能(AUC值均>0.9),效能最高的模型是Random Forest(AUC=0.9406),能够在早期诊断COVID-19方面发挥优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CT检查对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MPP)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收治的100例疑似MPP患儿,均行病原学和CT检查,将病原学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统计CT检查对MPP的诊断效能。结果 病原学检查发现阳性88例,阴性12例;CT检查发现阳性86例,阴性14例。CT检查的诊断准确度、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是96.00%、96.59%、91.67%。100例中86例CT检查结果为阳性的患儿,病灶处于单侧肺叶病变占比是88.37%;两侧肺叶病变占比是11.63%,分布在右上肺叶、右中肺叶、右下肺叶、左上肺叶、左下肺叶占比分别是29.07%、26.74%、34.88%、11.63%、9.30%。病变位置的CT检查显示大面积斑片样阴影、斑点样阴影、肺部纹理增多、条索样阴影及磨玻璃样阴影,占比分别是87.21%、38.37%、33.72%、19.77%、15.12%。结论 CT检查能清晰显示MPP患儿肺内病变情况。  相似文献   

11.
张淑花 《航空航天医药》2011,22(11):1307-1309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急性期、恢复期患儿的免疫功能变化。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了35例急性期支原体肺炎患儿及其中24例恢复期患儿外周血CD3、CD4、CD8,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血清IgA、IgG、IgM,并与30例正常儿童进行比较。结果:MPP组急性期及恢复期较正常儿童的血清IgG及IgA水平降低(急性期P〈0.01,恢复期P〈0.05),CD3及CD4水平降低(均P〈0.01)。结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参与了MPP感染的发病过程,且存在免疫功能降低及紊乱。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肝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CMV)肺炎的高分辨率CT(HRCT)表现,提高对其认识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11例肝移植术后CMV肺炎的HRCT表现.结果 毛玻璃影10例,多发结节8例,斑片状实变影4例.所有病例见到多种形态病灶共同存在:毛玻璃影与多发结节4例,毛玻璃影与实变影3例,实变影与多发结节1例,毛玻璃影、实变影与多发结节三者共同存在3例.所有病变均累及双肺,9例病灶分布于肺内外带,仅分布于外带和内带各3例.病变累及下叶11例,累及中叶与上叶分别为10例、9例.4例胸膜增厚,3例少量胸腔积液和1例少量心包积液.所有病例均未见到肺门及纵隔肿大淋巴结.结论 肝移植术后CMV肺炎的HRCT表现主要为双肺混合存在的毛玻璃影、多发结节及斑片实变影,这些征象可作为诊断肝移植术后CMV肺炎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3.
胆脂瘤型中耳炎高分辨率CT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HRCT在胆脂瘤型中耳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经手术病理证实胆脂瘤型中耳炎27例的HRCT表现,并与手术结果对照分析。结果高分辨率CT清楚的显示起源部位不同和大小不等的中耳胆脂瘤的软组织影以及其引起的中耳系统细微的骨质破坏征象。上鼓室?鼓窦及乳突区软组织肿块(27/27),骨质破坏包括听骨(23/27)、盾板(16/27)、面神经管(10/27)及乙状窦壁(4/27)。术前CT正确诊断率达90%以上。结论HRCT对胆脂瘤型中耳炎有肯定诊断价值,对临床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支气管结石的HR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支气管结石是比较少见的疾病,在胸部平片上无法与肺门钙化的淋巴结相鉴别,但CT尤其是HRCT能很好地显示支气管结石的位置及与支气管壁的关系,为治疗提供良好的定位.现就我院10例不同部位的支气管结石的HRCT诊断做一分析.  相似文献   

15.
胸部高分辨率CT检查技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笔者对50例肺部疾病胸部常规CT和高分辨率CT(HRCT)图像进行了对照分析。其中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FP)8例,肺转移癌5例,支气管扩张15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15例,周围型肺癌7例,结果表明:HRCT在IFP、支气管扩张和肺气肿的显示明显优于常规CT(P<0.001),在对肺部原发或转移性肿瘤的显示能提供更多的诊断信息。笔者还讨论了HRCT的检查技术和图像后处理,分析了影响HRCT的若干因素,指出通过缩小视野(FOV),减少象素做图像的重建放大显示肺部局部结构更为清楚方便,应灵活运用。  相似文献   

16.
支气管扩张的高分辨率CT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评价高分辨率CT(HRCT)在支气管扩张检查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 搜集临床可疑支气管扩张及常规CT扫描(层厚8 mm)局部肺纹理增粗者64例,行HRCT扫描(层厚1 mm)、大矩阵和高分辨率骨算法.结果 常规CT可疑者HRCT清晰显示了支气管扩张的部位、类型和范围,可不同程度显示"双轨征"、"树芽征"、"指套征"及"印戒征".64例中常规CT扫描诊断支气管扩张38例(88个肺段),其中柱状型23例,静脉曲张型3例,囊状型12例和混合型26例.HRCT诊断支气管扩张64例(198个肺段),其中柱状型33例,静脉曲张型8例,囊状型23例和混合型42例.结论 HRCT诊断支气管扩张具有更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不仅能显示支气管扩张的范围、程度和部位,而且无创伤.可作为诊断支气管扩张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7.
儿童间质性肺疾病(ILD)是包括间质性肺炎和其他全身性疾患的肺部改变[1],是严重影响儿童健康发育的临床常见疾病,而且发病率逐年上升[2].影像检查是诊断ILD的重要环节,特别是高分辨率CT﹙high resolution computed tomography,HRCT﹚在临床的应用使肺部影像诊断提高到小叶水平,并被认为是肺部最理想的无创检查方法[3],它可提供儿科肺部疾病的诊断信息[4].但有关儿童ILD的HRCT国内报道并不多见.作者对本院2005-01-2008-03临床确诊的46例儿童ILD的HR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以进一步探讨HRCT在儿童ILD诊断中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耳蜗发育畸形HRCT及蜗神经孔CTVE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耳蜗发育畸形和蜗神经孔发育异常的影像学表现。方法:搜集本院经耳科及影像学检查诊断为耳蜗发育畸形的52例患者HRCT原始图像,观察耳蜗发育畸形的不同类别,用CTVE技术显示内听道底蜗神经孔形态。结果:52例中耳蜗不发育3例,耳蜗发育不全2例,不完全分隔Ⅰ型7例.不完全分隔Ⅱ型20例,共腔畸形4例,蜗神经孔发育不良10例.蜗轴缺如6例。结论:HRCT能准确显示各类骨性耳蜗畸形的特征.CTVE可立体直观的显示各类畸形伴随的蜗神经孔的螺旋形态的改变.是HRCT二维图像的有效补充。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高分辨率CT(HRCT)在肺间质纤维化中的诊断价值及临床应用。方法:随机选择2010-01~2011-11间84例肺间质纤维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行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系统(CR)、电子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技术(CT)进行检查。在此基础上对主动脉弓、支气管分叉、隆突下、右肺门、肺底膈上等区域的局灶性或弥漫性病变区行高分辨率CT扫描。对各项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高分辨率CT检查结果显示双肺或单侧肺的基底部可见网织状阴影、磨玻璃样改变,密度较低,在阴影区内可见肺血管纹理。54例患者可见肺小叶间隔增厚,有43例患者可见胸膜增厚。28例患者肺部出现蜂窝状改变,小叶结构模糊。HRCT检查均被诊断为弥漫性间质性肺部纤维化。三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对弥漫性肺间质性纤维化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分辨率CT在肺间质纤维化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上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腭鞘管高分辨率CT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 探讨腭鞘管能否在高分辨率CT(HRCT)图像上显示及其正常HRCT表现。资料与方法 对 10 0例曾行翼腭窝HRCT检查的正常成年人横断面和冠状面的影像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资料表明横断面和冠状面HRCT均可清楚显示腭鞘管。横断面上腭鞘管位于翼腭窝的后方 ,翼管前端的内侧 ,呈窄锥形。冠状面上位于翼管的内下方 ,鼻咽的顶壁上 ,形态不定 ,呈圆形 5 2例 (5 2 % ) ,卵圆形 4 3例 (43% ) ,不规则形 5例 (5 % ) ;根据管壁的完整性又分为全管型 4 0例 (40 % ) ,混合管型 32例 (32 % ) ,半管型 2 8例 (2 8% )。腭鞘管在冠状面HRCT最大直径平均值为 1.0mm(0 .4~ 2 .7mm) ,男女及其左右两侧之间的数值均无明显差异 (P >0 .0 5 )。结论 横断面和冠状面HRCT均能清楚显示腭鞘管 ,以冠状面显示更直观 ,两者结合能更清晰、准确显示其本身及与翼腭窝、翼管和圆孔的关系 ,易发现早期骨质异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