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比较维吾尔族糖调节受损(impaired glucose regulation,IGR)患者和健康人的肠道菌群分布,分析维吾尔族IGR患者肠道菌群结构及其多样性,探讨IGR患者肠道菌群多样性的改变与糖尿病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选取20例糖调节受损维吾尔族患者为IGR组,20例健康人为NGT组,通过Illumia Miseq平台对受试者粪便中的细菌进行16SrRNA V3-V6区高通量测序,并进行操作分类单元(OTU)聚类分析、多样性及结构分析,比较两组人群肠道菌群的结构、丰度及多样性。结果对IGR组和NGT组粪便细菌总DNA的16SrRNA V3-V6区进行高通量测序,获得3269 951条优化有效序列,优化序列平均长度为436.82bp;分析两组肠道菌群α多样性分析,Sobs指数、Shannon指数、Simpson指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173、2.193和2.041,P0.05);物种差异分析显示,菌群结构两组在门水平上Saccharibacteria菌门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属水平上巨单胞菌属(Megamonas)、瘤胃菌属(Ruminococcaceae)、Barnesiella菌属、萨特氏菌属(Sutterella)、Ruminiclostridium菌属、嗜血杆菌属(Haemophilus)、梭菌属(Clostridiales)、红蝽菌属(Coriobacteriaceae)、Flavonifractor菌属和Saccharibacteria菌属等10个菌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韦荣氏球菌属(Veillonella)、巴斯德氏菌属(Pasteurellaceae)、嗜血杆菌属(Haemophilus)为IGR组区别于NGT的与IGR相关性大的物种;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与LDL-C呈负相关;软壁菌门(Tenericutes)与臀围和TC呈负相关;软壁菌门与HDL-C呈正相关;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与BMI呈正相关。结论相比NGT组,IGR组的肠道菌群多样性和丰度明显下降,说明拟杆菌门和Saccharibacteria菌门可能与维吾尔族人2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肝硬化(LC)和肝衰竭(LF)患者肠道菌群的结构差异。方法纳入CHB患者23例,失代偿期LC患者20例,LF患者6例和成年健康人9例,采用粪便细菌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提取粪便肠道菌群DNA,应用16SrDNA测序技术检测肠道菌群。应用相关生物学软件和统计学软件对测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肠道菌群门分类水平分析显示,每个样本均以拟杆菌门为主,其次为变形菌门;CHB组拟杆菌门丰度(617.83)显著高于LC组(343.16)、LF组(182.15)和健康组(236.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C组变形菌门丰度(183.16)多于CHB组(35.86)、LF组(18.87)和健康组(53.40,P0.05);属分类水平显示,CHB组、LC组和LF组均以拟杆菌属为主,其次为普氏菌属、梭菌属;CHB组普氏菌属丰度(345.28)较LC组(46.75)、LF组(5.63)和健康组(20.14)明显增多,LC组拟杆菌属丰度最少(150.28,P0.05)。结论 CHB、LC和LF患者肠道菌群结构有显著性差异。拟杆菌为肠道优势菌群,在各样本中菌群丰度发生了变化,了解这些变化可能有助于对疾病发生和处理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肝硬化(LC)和肝衰竭(LF)患者肠道菌群的结构差异。方法 纳入CHB患者23例,失代偿期LC患者20例,LF患者6例和成年健康人9例,采用粪便细菌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提取粪便肠道菌群DNA,应用16SrDNA测序技术检测肠道菌群。应用相关生物学软件和统计学软件对测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肠道菌群门分类水平分析显示,每个样本均以拟杆菌门为主,其次为变形菌门;CHB组拟杆菌门丰度 (617.83)显著高于LC组(343.16)、LF组(182.15)和健康组(236.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C组变形菌门丰度(183.16)多于CHB组(35.86)、LF组(18.87)和健康组(53.40,P<0.05);属分类水平显示,CHB组、LC组和LF组均以拟杆菌属为主,其次为普氏菌属、梭菌属;CHB组普氏菌属丰度(345.28)较LC组(46.75)、LF组(5.63)和健康组(20.14)明显增多,LC组拟杆菌属丰度最少(150.28,P<0.05)。结论 CHB、LC和LF患者肠道菌群结构有显著性差异。拟杆菌为肠道优势菌群,在各样本中菌群丰度发生了变化,了解这些变化可能有助于对疾病发生和处理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究抗合成酶综合征(ASS)患者和健康人群的肠道菌群是否存在差异。方法 选择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22年2月至10月在风湿免疫科就诊的22例ASS患者以及26例健康对照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和健康者粪便样品的细菌总DNA,通过Illumina MiSeq平台对样本16S rRNA基因序列V3-V4高变区进行PCR扩增及测序,并进行组间OTU分析、样品多样性分析、样品组间显著性差异分析及LEfSe分析。利用Spearman相关系数计算菌属与ASS临床特征的相关性。通过随机森林分类结果绘制ROC曲线。结果 ASS组与健康对照组肠道菌群组成存在显著差异,α多样性指数(Simpson、chao1)在ASS组明显降低,β多样性分析显示两组间菌群结构存在明显差异。在菌群组成上,ASS组表现为拟杆菌门减少,厚壁菌门增多。LEfSe差异分析发现ASS组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和肠球菌属(Enterococcus)是优势菌属;而健康对照琼脂杆菌属(Agathobacter),瘤胃球菌属(Ruminococcus),拟杆菌属(Bacteroides)等产丁酸菌是优势菌属。Spearma...  相似文献   

5.
目的动态监测分析抗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相关性结肠炎患者, 治疗过程中临床特征和肠道菌群变化情况。方法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2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发生抗PD-1相关性结肠炎的病例系列研究, 比较治疗前、治疗后和病情复发时临床症状、内镜和病理表现, 以及肠道菌群构成变化。结果患者年龄分别为63岁和69岁, 均为男性, 临床主要表现为腹泻、炎性指标升高, 内镜下结肠弥漫性充血水肿伴糜烂, 病理示隐窝结构改变, 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 可达到临床缓解和黏膜愈合。肠道菌群在激素治疗前、治疗后和病情复发可操作性分类单元组成存在差异。激素治疗后α多样性observed species和Shannon、Simpson、Chao1、ACE指数均下降, 菌门水平拟杆菌门增加, 厚壁菌门减少, 菌属水平拟杆菌属增加, 瘤胃菌属减少, 乳酸杆菌属为潜在有益菌属。结论抗PD-1相关性结肠炎患者治疗过程中存在临床表现、炎性指标、内镜和病理表现相应变化, 同时存在肠道菌群多样性、主要菌门和菌属相对丰度变化。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无症状胆囊结石患者肠道菌群的分布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8年1月我院外科收治的51例无症状胆囊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另选择55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胆囊结石与健康个体的肠道菌群分别以其各自粪便菌群作为代表,肠道菌群以传统培养方法选择性培养并进行定量分析;肠道菌群的构成和组分根据微生物群落进行高通量测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细菌培养结果显示胆囊结石患者粪便中肠杆菌和肠球菌含量明显增加,肠杆菌含量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胆囊结石患者中双歧杆菌和乳酸菌的含量明显下降,乳酸菌含量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细菌门水平上,厚壁菌门、拟杆菌门、变形菌门丰度较高,胆囊结石患者中变形菌门的含量显著高于健康个体(P<0.05),厚壁菌门、拟杆菌门的含量在两类人群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细菌属水平上,粪肠球菌、拟杆菌属、普拉梭菌属、毛螺科菌丰度较高,胆囊结石患者中普拉梭菌、毛螺科菌、罗氏菌属的含量胆囊结石患者明显低于健康志愿者(P<0.05)。[结论]肠道菌群失调是机体从胆固醇代谢异常到胆囊胆固醇结石形成过程中的一个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肾病综合征患者肠道菌群与健康人群肠道菌群的差异。方法提取肾病综合征患者和健康人群的粪便标本中DNA,PCR扩增细菌16S rDNA基因的V3~V5区,使用Illumina Miseq平台高通量测序,再运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和注释分类单元(OTU),最后对患者组和健康组肠道菌群进行差异统计分析。结果肾病综合征患者的肠道菌群物种多样性显著减少(P<0.05);肾病综合征患者肠道菌群中芽孢杆菌纲及乳杆菌目较健康人明显增多,而belta-变形菌纲、假单胞菌科、假单胞菌目、伯克氏菌目、链孢囊菌目、放线孢菌目显著降低(P<0.05)。结论肾病综合征患者与健康人群在肠道菌群多样性及菌群结构上存在较大的差别。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维吾尔医学异常黑胆质体液质高血压人群和正常黑胆质体液质健康人群肠道菌群结构多样性的差异。方法以20例异常黑胆质体液质高血压患者和20例正常黑胆质体液质者粪便中的细菌总DNA为模板,以细菌通用引物进行16SrDNA的V6~V8区域PCR扩增和DGGE分析;切取特异条带,进行克隆、测序和核酸序列比对。结果两组体液质人群检测的共有优势条带为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检测的差异条带为肠道产丁酸细菌和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其在两组中出现的频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R-DGGE技术检测异常黑胆质体液质高血压人群与正常黑胆质体液质人群肠道菌群的多样性存在差异,其中直肠真杆菌和多形拟杆菌的存在可能会导致异常黑胆质体液质高血压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早发T2DM(EOD)肠道菌群分布特征。方法 选取2019年11月至2020年11月于我院内分泌科住院的新发T2DM患者39例,其中EOD患者21例(EOD组),其余18例为T2DM组,另选取同期长期居住长沙市健康人群29名为正常对照(NC)组。收集研究对象临床指标及粪便,行16S r RNA测序,比较各组肠道菌群差异。结果 与T2DM组比较,EOD组年龄、HDL‐C、FC‐P降低(P<0.05或P<0.01),HbA1c、糖尿病酮症比例升高(P<0.05)。与NC组比较,EOD、T2DM组α多样性Observed‐species指数、β多样性升高(P<0.05或P<0.01)。线性判别效应分析显示,与T2DM组比较,EOD组肠道菌群大肠杆菌‐志贺菌属、大肠杆菌、克雷伯氏菌属丰度升高(P<0.05),厚壁菌门的布劳特氏菌属丰度升高,拟杆菌门的普雷沃氏菌属、拟杆菌属丰度降低。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在EOD组中富集的变形菌门、大肠杆菌‐志贺菌属、克雷伯氏菌属与BMI、FPG、HbA1c、TG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不同促甲状腺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 TSH)水平的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患者肠道菌群差异,探讨高水平TSH的AMI患者肠道菌群特征。方法 纳入2022年1月至2022年5月于华中科技大学协和深圳医院就诊的AMI患者,根据TSH水平,AMI患者被分为高TSH组和低TSH组,对所有参与对象进行常规临床生化指标检测。收集两组患者新鲜粪便标本,应用16S rDNA测序分析其肠道菌群结构特点。结果 高TSH组TT4、FT4水平较低TSH组明显降低(P<0.05),高TSH组的肠道菌群整体结构及多样性发生显著变化。对两组患者肠道菌群门水平分布研究显示,高TSH组变形菌门的比例减少,拟杆菌门、放线菌门的比例增加,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肠道菌群种水平分布显示,高TSH组砂眼披衣菌、双胞普氏菌等有害菌丰富度明显升高,而益生菌如鼠乳杆菌丰富度明显减少(P<0.05)。所有患者甲状腺功能指标与肠道菌群种水平的相关性分析发现,TT4、FT4与长双歧杆菌相对丰度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重视对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Li YS 《中华内科杂志》2006,45(4):265-265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医学的进步,人口寿命明显延长。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我国65岁以上人口在1997年约为8000万,预计2020年将达到2亿。人口老龄化使得老年疾病成为重要的社会和医学问题,其中认知功能障碍尤为突出,表现为发病和患病率高、社会家庭负担重和患者生命质量差。欧洲2000年的流行病学统计表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病率是脑卒中的1.5-3.0倍,患病率分别是脑卒中和帕金森病的2-4倍及4-6倍。我国最新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痴呆的患病率与欧美发达国家相当,65岁以上人群的痴呆患病率为7.5%,  相似文献   

15.
16.
17.
目的 了解医院铜绿假单胞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谱动态变化,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本院从2005年1月至2009年6月间临床样本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的药敏试验进行对比统计分析.结果 所分离出的1125株铜绿假单胞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总体呈上升趋势.耐药率最低的是美罗培南(33%).铜绿假单胞菌对常见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均有显著性变化.结论 本地区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有显著性变化,多重耐药现象严重,动态监测其耐药谱变化是防止铜绿假单胞菌的感染率攀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8.
冠心病是目前中国成人心脏病住院和死亡第一位原因,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随着医疗条件的发展,心脏康复知识的普及,冠心病患者康复意识逐渐提高,人们也越来越重视运动锻炼。  相似文献   

19.
20.
Cognitive vitality is one of the determining factors of autonomy in the elderly. Aging is often accompanied by important changes in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which may lead to cognitive decline. Several factors seem however to modulate the effect of aging on cognition. For instance, older adults who engage in regular physical activity have better performances in tests implying decision-making process, memory and problems solving. This article draws up a portrait of normal aging while being interested in the impact of the physical fitness on cognition in the elderly. Although further researches are needed to elucidate the mechanisms by which physical fitness enhance cognition in old age, recent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improving physical fitness leads to better performances in tasks assessing a diversity of cognitive domains. Moreover, the impact of physical fitness appears to be heterogeneous, being of greater amplitude in tasks that tap executive functions. It thus seems that physical training could serve to enhance and maintain cognitive vitality in older adul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