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从生物层面探讨延安市宫颈癌发病主次要危险因素,为延安地区预防及控制宫颈癌的发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01月至2020年09月在我市两家三甲医院诊断为宫颈癌的患者200例为病例组,在延安市六个县区中选择与病例组年龄、住所匹配的200例样本为对照组,进行病例对照研究。内容包括:自编的《宫颈癌危险因素调查量表》,含病原微生物感染情况、月经史、生育史及家族史。结果:病例组与对照组在一级亲属癌症史、是否绝经、怀孕次数≥4次、生育头胎年龄<19岁、是否在家分娩、梅毒螺旋体的感染、高危型HPV的感染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559、9.814、4.968、28.281、27.951、8.578、273.125,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一级亲属有癌症史(OR=4.924,95%CI=1.930~12.558)、在家分娩(OR=4.221,95%CI=2.030~8.777)、高危型HPV感染(OR=119.762,95%CI=55.205~259.816)是宫颈癌发病的生物危险因素。结论:延安市妇女宫颈癌生物性的发病因素复杂,主要... 相似文献
2.
宫颈癌是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癌的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它严重威胁全球女性的健康。宫颈癌的致病机制较为复杂,目前人乳头瘤样病毒(HPV)被认为是宫颈癌最主要的致病因素。此外,相关的癌基因激活及抑癌基因失活、内源性因素和外源性因素等也会影响宫颈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4.
5.
6.
7.
目的:探讨维吾尔族妇女宫颈癌发生过程中EB病毒(Ebstein-Barr virus,EBV)及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的作用及其意义。方法:收集维吾尔族妇女宫颈炎、宫颈内上皮瘤样病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ja,CIN)Ⅰ/Ⅱ/Ⅲ和宫颈鳞癌患者福尔马林浸泡与石蜡包埋组织标本共178例,提取DNA并采用PCR方法对EBV和HPV DNA进行检测;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宫颈癌EBV蛋白表达。结果:病毒DNA检测结果显示,宫颈炎、CINⅠ、CINⅡ~Ⅲ和宫颈癌患者各组HPVDNA检出率依次足2.5%、12.5%、68.0%、96.4%,EBV DNA为0、3.1%、28.0%和69.6%,其中宫颈炎组与CINⅡ~Ⅲ和宫颈癌组问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宫颈炎与CINI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病变病理进程不仅伴随着HPV及EBVDNA阳性检出率梯度上升,而且与HPV和EBV双重感染检出率增高呈正相关(r=0.46,X~2=82.50,P0.001)。对宫颈癌组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分析,发现EBV DNA检测阳性标本中EBV蛋白阳性表达检出率为89.7%(34/39),而阴性标本中蛋白表达阳性率为6%(1/17)。结论:维吾尔族妇女宫颈癌的发生与发展可能与HPV和EBV双重感染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道应用Southern blot核酸分子杂交技术,以标记的国内HPV16型基因组分子为探针,共检测22例宫颈癌、4例宫颈不典型增生、6例宫颈慢性炎症,5例宫颈内膜息肉,6例正常宫颈上皮组织中的HPVl6型基因组同源序列。杂交结果表明,宫颈癌组织中HPV16型基因组同源序列阳性率为36.4%(相关序列阳性率为59.1%),非癌组织和正常宫颈上皮组织均为阴性,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同时还观察到宫颈癌病理组织学特征和组织细胞体外培养CPE与HPV16型基因组同源序列检出率呈正相关,P<0.001。更进一步证明宫颈癌发病与HPV感染密切相关。并提出HPV感染的初筛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0.
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与宫颈癌的发生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随着预防性疫苗的成功上市,治疗性宫颈癌疫苗的研究也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本文从载体疫苗、DNA疫苗、多肽和蛋白疫苗等方面对宫颈癌治疗性疫苗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12.
宫颈癌是严重威胁妇女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宫颈癌发病率逐年增加,且宫颈癌患者日益年轻化,因此,寻找宫颈癌的早期筛查方法尤为重要。本文主要就目前比较常用的方法和近年出现的新方法加以介绍,包括宫颈细胞涂片形态检测、人乳头瘤病毒检测、阴道镜检测、分子细胞遗传学检测、宫颈癌筛查系统。 相似文献
13.
14.
15.
目的 探讨宫颈癌患者术后尿失禁发生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69例宫颈癌患者,收集所有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患者是否存在术后尿失禁,将患者分为发生组(38例)及未发生组(31例)。分析影响宫颈癌患者术后尿失禁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发生组年龄≥45岁、肿瘤直径≥4 cm、已绝经、留置导尿管时间≥7 d发生率均高于未发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肿瘤直径、绝经、留置导尿管时间是宫颈癌患者术后发生尿失禁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1,且P<0.05)。结论 术前应加强对年龄、绝经女性筛查,对于肿瘤直径较大的患者,需注意术中切除范围,术后尽早下床活动,缩短导尿管留置时间,有利于降低术后尿失禁发病率,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宫颈癌组织中人乳头瘤病毒(HPv)16型DNA相关序例的检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大量资料表明,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某些型别在宫颈癌的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的病因作用。这属病毒不能在组织培养上繁殖,也不能感染其他种动物,主要用分子病毒学技术根据多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差异分为不同型别。迄今已发现62型,其中22型与男女肛门生殖道的病变有关。本文用 Southern 印迹杂交技术对HPV16DNA 相关病毒在一些生殖道病变中的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目的 了解新疆维吾尔族女性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及宫颈癌的发病状况,为新疆宫颈癌预防和筛查提供数据。方法 于2006年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择新疆于田县有性生活、16~59岁维吾尔族女性,按年龄分层入组,依次行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和HPV检测。意义不明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以上或HPV阳性者行阴道镜检查及必要的宫颈活检。结果 新疆维吾尔族妇女高危型、低危型和总体HPV感染率分别为7.25%、1.59%和8.27%。CINⅡ级以上病变和宫颈癌现患率分别为1.93%和0.23%。高危型HPV在细胞学ASCUS、鳞状上皮内低度病变(LSIL)和鳞状上皮内高度病变(HSIL)中的比例分别为13.46%、64.71%和90.00%;高危型HPV在CINⅠ、CINⅡ、CINⅢ和ICC的比例分别为66.67%、83.33%、100.00%和100.00%。HPV感染率随宫颈病变级别增加有增高趋势,但在CINⅡ级以上病变中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新疆维吾尔族女性HPV感染率低于我国汉族女性,但宫颈癌现患率高于我国城市汉族女性,低于一些农村汉族女性。新疆维吾尔族女性HPV感染率在不同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中的分布趋势与中国其他地区相似,但同时具有自身民族特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