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目的]解读浙江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药防治推荐方案(试行第四版)》,协助指导临床用药。[方法]从中医学理论角度,分析阐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病因病机、分期分型及辨证论治。[结果]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属于中医"疫病"范畴,为湿邪与疫毒疠气合而为病,易耗气伤阴动血。浙江方案针对高风险人群推荐玉屏风散加减。针对肺炎患者分期分型论治,将其分为轻型-疫毒袭肺、普通型-疫毒郁肺、重型-疫毒壅肺、危重型-疫毒闭肺、恢复期-肺脾两虚,分别投以荆防败毒散、麻杏石甘汤合千金苇茎汤、葶苈泻肺汤、参附汤、香砂六君丸加减治疗。[结论]浙江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药防治推荐方案(试行第四版)》体现浙派中医特色,融入中医治未病思想,以期在疫情防治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2.
旨在通过温疫论中"三消饮"的立法方义,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主要临床症状的病机及治法用药.认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属"疫病".湿毒既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主要病理产物又是其主要致病因素.湿毒秽浊稽留,气机失常,是引起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肺系症状和脾胃系症状的主要病机.诊治时应注重中医四诊与现代医学辅助诊疗技术相结合,辨证与辨病相结...  相似文献   

3.
病机学说是中医学的重要部分,对新冠肺炎的病机特点进行深入研究,能为中医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提供临床思路。基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分期治疗,并参考其他相关论文和病例中新冠肺炎中医分期的不同病机,从多角度探析新冠肺炎中医分期病机特点,认为新冠肺炎医学观察期的病机特点为"正邪相争,正虚邪恋";临床治疗期的病机特点为"湿毒侵袭肺脾,内生诸邪,正气虚损";危重期的病机特点为"内闭外脱,阴阳失和";恢复期的病机特点为"肺脾亏虚,气阴两伤"。  相似文献   

4.
结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病机特点,认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为中医"太阳少阳太阴病",核心病机为"外感天行杂气"致使机体"太阳开""少阳枢""太阴开"之气化功能异常。特对其病、脉、证、治进行深入探析,从而为本病的中医防治提供借鉴和帮助。  相似文献   

5.
中医学的核心内容为辨证论治,而辨病论治的基础为明辨病机.针对2020-2021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全球范围内爆发,基于全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诊疗方案》及东北地区的地域特点,长春中医药大学制定《长春中医药大学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诊疗方案》,通过1例典病案分析,呈现《长春中医药大学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在中西合璧诊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打出1+1大于2的重拳,使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症状改善快、炎症吸收快、核酸转阴快,明显缩短病程,减少患者痛苦,遏制病毒传播.  相似文献   

6.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是人体感染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而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以发热、干咳和乏力为主要表现。COVID-19属于中医"疫病"范畴。该文从经典浅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病因病机属"寒湿疫",病机演化过程可兼燥、兼火、兼风,在此大疫面前,国家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诊疗方案》中推荐在中西医结合救治COVID-19中使用通用处方——清肺排毒汤,取得了很好的临床效果,该文从《黄帝内经》的"胜复虚实补泄治则"和中药的四气五味功效方面浅析清肺排毒汤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此来解读清肺排毒汤的方义。  相似文献   

7.
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防治,中医药发挥了重要作用,该文主要从脾湿肺燥出发论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审证求因,认为其因外感"湿毒夹燥"性的疫疠之邪而致;病机特点为毒、湿、燥、虚,以"湿"为核心;初起病位在脾、肺,后期亦可牵连它脏。从肺脾功能及燥湿特性方面阐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脾湿肺燥证成因;由此归纳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脾湿肺燥证治疗思路,以健运脾胃为治疗之根基,以燥脾湿、泻脾热为治疗之关键,以润肺燥、滋肺阴为治疗之核心。以期为预防、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按中医因地制宜的理论,根据武汉市与福建省不同的地理气候,福建省与武汉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证候差异,提出国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指南的证型不能完全覆盖福建省的全部病例,福建省应增加"湿热郁肺证",并提出"湿热郁肺证"的临床表现、治则治法与方药。  相似文献   

9.
基于阮诗玮教授编著的《寒湿论治》一书,试从寒湿病的病因、病机、致病特点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中医病因与病机。根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流行特点、四诊信息、诊疗方案以及预后,认为该病主要中医病因为寒湿疫毒,病机主要为寒湿疫毒侵袭肺脾,重者凝闭心肺,甚至内闭外脱、危及生命。同时根据表里及卫气营血辨证理论,可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病程分为寒湿疫毒在表、寒湿疫毒闭肺、寒湿疫毒入营入血、恢复期四个阶段。这一思路可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辨证论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是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中医认为其属"疫病"范畴.此次吉林新冠疫情发病特点仍属中医学"寒湿疫",其病位在肺、脾,"寒湿伤阳"为其病机演变主线;治疗过程中兼顾辨病与辨证、顾护脾胃、三因制宜等治疗思想.现将"寒湿疫"理论指导下治疗的1例由普通型转为重型新冠肺炎临床病例进行分析,进一步探讨中医药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优势.  相似文献   

11.
宇凤  李晶  马菡 《中医学报》2020,35(3):469-472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一种由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炎症,患者感染后出现发烧、咳嗽、乏力、舌胖大、苔厚腻等症状。中医认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属于瘟疫范畴,病性为湿毒,病位在肺脾,病机为"湿、热、瘀、毒、虚"。发病后传染速度极快,根据疾病传变规律,可分急性期、中期、极期、恢复期4个时期,治则治法以清热解毒、祛湿化瘀、扶正固本为主,早期中药介入治疗对疾病的转归发展起到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中医治疗方案,为疫病的防治提供治疗思路。方法挖掘《温热病指南集》中的风温理论,并结合岭南地区的环境特点,将这一理论运用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诊治。结果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冬春季节感受风热病邪而致的新感温病,肺胃功能失常,气机失调是风温病的基本病机。结论在《温热病指南集》风温理论的指导下,针对肺胃功能失常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杭州地区普通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患者中医证候特点及病因病机,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对符合普通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断标准的77例患者,收集人口学资料、流行病学资料、血液检查数据、胸部CT平扫报告、中医证候特征、舌象和脉象等信息进行研究分析。[结果]普通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平均年龄(44.13±13.62)岁;74.03%的患者有新冠肺炎患者密切接触史或湖北地区旅居史,29.87%的患者为聚集性病例;多数患者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减低(93.51%),淋巴细胞计数减低(40.25%),C反应蛋白升高(46.75%),胸部CT提示病毒性炎症改变(90.91%);半数以上患者有咳嗽(61.04%)、发热(50.65%)等症状;舌质以淡红舌或红舌为主(83.12%),舌苔以白腻苔(46.75%)多见,脉象以濡脉较多(45.45%);证型以湿毒郁肺型(72.73%)为主,少数患者为疫毒闭肺型(27.27%)。[结论]杭州地区普通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初步分析以湿毒郁肺型为主,属"湿毒疫",符合中医湿疫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2019年12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爆发,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在1个月内迅速更新发布了7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在对其中中医诊疗方案的对比学习中,我们发现对此次疫病病机的认识经过了多次修订,本文将基于7个版本《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中中医诊疗方案的具体内容,结合其他专家学者的观点,尝试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中医病机之变化及其内在联系。以期帮助一线临床医生和普通群众更好的理解中医对该病的认识,为该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对"辽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集中收治中心(沈阳)"(沈阳中心)收治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初探辽沈地区新冠肺炎的中医病因病机、证候特征,及其与西医指标的相关性,以期为新冠肺炎的中西医诊疗提供参考.方法 对沈阳中心2020年1—2月收治的57例新冠肺炎的流行病学、中医症状等数据进行统计,对...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武汉某方舱医院患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中医临床证候特点、病机核心及证型分布规律.方法:收集469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回顾性研究,采集患者发病时的症状、体温和入舱时的症状、体征(包括生命体征和舌苔)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描述性和聚类分析,探讨患者发病到入舱时中医证候特点.结果: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入舱(发病)时以发热(75.40%)、恶寒(畏寒、身痛)(67.21%)、咳嗽(68.85%)、胸闷(包括呼吸困难、气促)(63.93%)、恶心(呕吐、纳差)(60.65%)、有汗(50.81%)、腹泻(36.06%)等症状为主.舌象呈淡红舌(54.09%)、中红舌(36.06%)为主,苔质白腻苔(42.62%)、黄白腻苔(24.59%)为主.证候类型以疫毒闭肺246例(52.48%)、寒湿郁肺185例(39.34%)多见.结论:方舱医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临床分期以早中期、轻症为主,无危重病例;中医证型以寒湿郁肺、疫毒闭肺为主,夹脾虚、肾虚等比例低.涉及病理因素有寒、湿、热、毒、郁,病机核心是疫毒闭肺、寒湿郁闭.  相似文献   

17.
该文通过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疾病特点与中医温病特点进行比较,认为该病当属于中医"瘟疫"范畴,为"湿毒疫"。新型冠状病毒即为疫疠病邪之源,本病以"湿、热、毒、瘀、虚"为病机特点,初期为寒湿犯表、寒湿郁肺证,进展期为疫毒闭肺证,重症期为内闭外脱之证,恢复期以肺脾气虚、气阴两伤证。治疗上当以卫气营血及三焦辨证为治则,以审因论治、辨证施治、对症施治为治法确立的依据,采用解表法、清气法、和解法、祛湿法、通下法等或者多种治法联合来拟定处方进行治疗。预防上当基于温病的"治未病"理念,以顾护正气、健脾养胃、药物预防等为主要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8.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自发病以来,传播迅速,伤人迅猛,人群普遍易感,属于中医"疫病"的范畴。中医药很早就有"未病先防""已病防传""瘥后防复"的治未病理念,自古至今在疫病的防治过程中发挥过重要作用,亦有其独特优势。为有效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国家、各省、各地区相继颁布了多个中医药防治方案,很多一线专家也提出了预防方。在中西医结合的防控模式下,目前解除隔离和出院患者与日增多,但初愈患者气血亏虚,余邪未尽,在此期间进行中药干预尤为关键。作者发现黄芪高频出现在各个防治方剂中,应用广泛。故文章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病因病机入手,分析黄芪的功效、现代药理学研究及应用现状,探讨黄芪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治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该文分别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发生当年的运气格局、三年化疫、三虚致疫、大司天理论几方面论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运气背景,对于更好的把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核心病机具有重要的意义,并对临床诊疗思路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通过分析2019年首发于湖北武汉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特点,根据中医学寒湿疫的相关理论,结合临床观察,提出从寒湿疫辨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思路。认为2019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可归属中医学"寒湿疫"范畴,病机为寒湿疫毒内盛,肺脾阳气虚弱,寒饮阻肺,寒湿困脾。治疗的总体指导思想为辨证论治,灵活处置,急危重症需中西医结合治疗;治则为全程护阳、提前温阳,扶正解毒,截断扭转;具体治法可采用温阳扶正化饮,散寒去湿解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