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红鲫实验动物含肉率及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红鲫实验动物的营养需要、科学配制红鲫饲料。方法用常规方法测定红鲫幼鱼、红鲫成鱼的含肉率及肌肉营养成分。结果红鲫幼鱼、红鲫成鱼的含肉率为46.34%、42.35%;红鲫幼鱼、红鲫成鱼肌肉(鲜样)中分别含水分79.11%、78.49%,粗蛋白质12.47%、14.72%,粗脂肪6.95%、4.37%,粗灰分1.01%、1.41%,无氮浸出物0.47%、1.07%,能量5.65kJ/g、5.24kJ/g,其E/P值(能量蛋白比)为45.32kJ/g、35.69kJ/g。结论红鲫幼鱼、红鲫成鱼含肉率、肌肉营养成分有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镉对红鲫鳃、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方法将28尾两年龄纯种红鲫随机均分为4组,分别用0、0.2、0.8和1.6 mg/L的CdCl2.2.5H2O染毒30天,检测红鲫鳃及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低剂量染毒组红鲫肝组织的SOD活性升高(P〈0.05),中、高剂量组肝和鳃中SOD活性均下降(P〈0.05);肝组织中SOD活性高于鳃组织(P〈0.01)。结论镉能显著抑制红鲫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前列腺素E1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常规治疗4-5天后心绞痛缓解不明显的患者,加用前列腺素E1 100μg+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液500ml静滴,1次/日。结果46例患者经治疗14日后心绞痛缓解率82.6%(38/46),有效率10.9%(5/46),总有效率93.5%;心电图完全恢复正常41.3%(19/46),有效47.8%(22/46)。结论前列腺素E1对心绞痛的治疗及防止心肌梗死的发生有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塞来昔布预防胃癌的非COX依赖性途径。【方法】86只清洁级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6组:A组动物(5只)自由饮用蒸馏水不作特殊处理;B组动物(16只)饮用含N-甲基-N’-硝基-亚硝基胍(MNNG)100μg/mL的蒸馏水;C组(16只)、D组(17只)、E组(16只)、F组(16只)动物除饮用含MNNG100μg/mL的蒸馏水外,C组动物还灌喂吲哚美辛3mg/kg,1次/d,D组、E组、F组动物分别灌喂塞来昔布5mg/kg、10mg/kg和20mg/kg。1次/d。以上处理连续10个月,处理因素结束后2个月内处死动物观察腺胃肿瘤的发生率。用实时PCR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各组动物胃肿瘤组织Bax、Bcl-2、FasmRNA表达及蛋白水平。【结果】A、B、C、D、E、F组动物胃癌的发生率分别为0%(0/5)、75%(12/16)、68.8%(11/16)、70.6%(12/17)、18.8%(3/16)和31.3%(5/16)(P=0.002)。与B组相比,C、D、E和F组胃癌组织Bax、Bcl-2、FasmRNA表达和蛋白水平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选择性COX-2抑制剂塞来昔布预防胃癌的机制可能与凋亡基因Bcl-2、Bax、Fas表达无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蛋白酶体抑制剂MGl32与表阿霉素(epirubicin,EPI)联合应用对人肝癌HeDG2细胞系体外生长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1μg/mLEPI处理组;1μmol/LMGl32处理组;1/maol/LMGl32+1μg/mLEPI共同处理组。应用MTT法检测小剂量MGl32与表阿霉素处理后对HepG2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结果MTT法显示MGl32与表阿霉素合用时对HepG2细胞的抑制率增加。流式细胞术测定显示对照组的HepG2细胞凋亡率为(0.87±0.19)%,1μmol/LMGl32处理组细胞凋亡率为(5.53±0.99)%;1μg/mL EPI处理组细胞凋亡率为(13.8±1.37)%:1μmol/LMGl32和1μg/mL EPI共处理组细胞凋亡率增加至(27.0±1.15)%。结论小剂量MGl32与表阿霉素联合应用可增强致HepG2细胞凋亡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临床观察前列腺素E1脂微球载体制剂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探讨治疗突发性耳聋的方法。方法:治疗绢38例突发性耳聋患者予静滴LIPOPGE1 10微克/每日,及丹参,能量合剂。对照绀36例仅予丹参及能量合剂治疗,两组连续用药12天观察疗效。结果:用(LIPOPGE1)治疗组显效率47.3%。有效率86%。对照组强效率22.2%,有效率66%。两组星效率对比P〈0.05临床治疗疗效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前列腺素E脂微球治疗突发性耳聋具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99Tc^m-精氨酸-符氨酸-片氨酸(99Tc^m-REG)与肺癌细胞结合及其在正常小鼠体内分布和约代动力学。方法采用99Tc^m直接法标记REG,行99Tc^m-REG与非小细胞肺癌细胞A549和H1299的结合实验。正常小鼠尾静脉注射99Tc^m-REG后不同时间处死,取主要脏器或组织,测定其每克组织百分注射剂照牢(%ID/g)。另取尾静脉注射99Tc^m-REG后不同时间小鼠血液,测量放射性计数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尾静脉注射99Tc^m-REG后,测定不同时间荷H1299细胞肿瘤裸鼠肿瘤%ID/g及肿瘤/肌肉比值。结果 99Tc^m直接标记REG的标记率为(92.90±2.86)%。99Tc^m-REG与非小细胞肺癌细胞A549和H1299的最高结合率分别为(1.29±0.16)%和(2.324-0.31)%。体内分布提示99Tc^m-REG在小鼠血液中清除迅速,2h时放射性仪为注射5min时的20.26%,肝脏内放射性浓聚较多,且旱缓慢下降.肾脏、心、肺放射性摄取随时间逐渐下降,其余组织放射性警低水平。2h肿瘤%ID/g为2.02±0.67,肿瘤/肌肉比值为3.50±1.27。结论99Tc^m-REG具有亲肺癌细胞的特性,有可能成为一种亲肺癌肿瘤显像剂。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慢性肾炎患者肺炎链球菌感染情况及分离菌株对7种抗生素的耐药性。方法选取分离自2004年1月至2007年10月到我院就诊的慢性肾炎忠者肺炎链球菌47株,用标准K-B法检测分离菌株对其对红霉素、阿齐霉素、四环素、左氧氟沙星、复方新诺明、万古霉素的敏感性,用E-试条法检测其对青霉素G的敏感性。结果47株分离对青霉素G的耐药率为187%(8/47),中介64%(3/47);对红霉素、阿齐霉素、四环素、左旋氧氯沙星、复方新诺明、万古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681%(32/47)、51.1%(24/47)、14.9%(7/47)、44.7%(20/47)、23.4%(11/47)、0.0%(0/47)。结论本地区慢性肾炎患者中分离的肺炎链球菌存在有较高的耐药性,临床用药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小剂量琉唑嘌呤(Azathioprine,AZA)治疗顽固性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4月一2012年1月于武汉市东西湖区人民医院诊治的采用小剂量AZA治疗的47例顽固性UC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其临床资料,分析总结AZA治疗顽固性UC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47例顽固性UC患者中,28例为中度活动UC,19例为重度活动UC。采用AZA治疗时间为8周~44个月,平均剂量为(1.21±0.41)mg/(kg·d)。参考MAYO活动指数评分评定疗效,在治疗后3个月、半年、1年的有效率分别是72.3%(34/47)、80.4%(37/46)、93.0%(40/43),缓解率分别是19.1%(9/47)、56.5%(26/46)、76.7%(33/43)。经AZA治疗6个月和1年后血沉和c反应蛋白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均〈0.05)。经AZA治疗6个月及1年后,经内镜检查评定有效率分别为84.8%(39/46)、86.0%(37/43),缓解率分别为63.0%(29/46)、74.4%(32/43),黏膜愈合率分别为63.0%(29/46)、74.4%(32/43)。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9%(11/46),主要为白细胞减少。结论小剂量AZA在顽固性UC的治疗中疗效满意,有效率及黏膜愈合率较高,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悬尾慢性应激对小鼠免疫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小鼠悬尾慢性应激对免疫系统的影响。[方法]将20只小鼠随机分为悬尾应激和正常对照两组,每组10只,并称重,悬尾组小鼠被夹尾悬吊使小鼠处于绝望的慢性应激当中6h/d,共10d;应激结束后再次称重,处死小鼠取脾,计算脾重量指数,观察脾的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悬尾组小鼠应激前后体重分别为(22.29±1.343)g与(21.82±1.471)g;对照组小鼠实验前后体重分别为(22.26±1.006)g与(22,73±1.302)g,应激后实验组小鼠体重低于对照组小鼠体重(P〈0.05),应激组和对照组小鼠脾重量指数分别为0.40±0.013与0.47±0.029(P〈0.05),脾组织病理学显示悬尾应激组小鼠脾脏红髓比例增大,白髓比例明显减少、脾小体缩小、分布及结构混乱,不规则。[结论1悬尾应激模型可用于应激对免疫影响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进一步理解鱼类Sox基因的进化和表达方式.方法 采用兼并引物PCR,从红鲫基因组DNA中克隆、测序和分析Sox基因.采用RT-PCR,研究Sox基因在红鲫13种不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克隆和测序了红鲫Sox1-1、Sox1-2、Sox1-3、Sox11b1-1、Sox11b1-2和Sox11b2基因的HMG盒区序列.Sox1-1、Sox1-2和Sox1-3编码相同的氨基酸,在肝、脾、肾、心脏和脑组织中均有不同程度表达, 在脑组织中检测到大量的转录物.Sox11b1-1和Sox11b1-2编码相同的氨基酸,系统发生树显示,红鲫Sox11b1和Sox11b2基因与斑马鱼Sox11b基因聚在一起,而远离斑马鱼Sox11a基因.在下丘脑和小脑中检测到Sox11b1-1和Sox11b1-2基因转录物,而没有检测到Sox11b2基因转录物.结论 Sox1和Sox11b基因在进化过程中发生了复制.Sox1基因可能在神经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Sox11b1-1、Sox11b1-2和Sox11b2有相似而不同的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12.
目的进一步理解鱼类Sox基因的进化和表达方式。方法采用兼并引物PCR,从红鲫基因组DNA中克隆、测序和分析Sox基因。采用RT—PCR,研究Sox基因在红鲫13种不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克隆和测序了红鲫Soxl-1、Soxl-2、Soxl-3、Soxllbl-1、Soxllbl-2和Soxllb2基因的HMG盒区序列。Soxl-1、Soxl-2和Soxl-3编码相同的氨基酸,在肝、脾、肾、心脏和脑组织中均有不同程度表达,在脑组织中检测到大量的转录物。Soxllbl-1和Soxllbl-2编码相同的氨基酸,系统发生树显示,红鲫Soxllbl和Soxllb2基因与斑马鱼Soxllb基因聚在-起,而远离斑马鱼Soxlla基因。在下丘脑和小脑中检测到Soxllbl-1和Soxllbl-2基因转录物,而没有检测到Soxllb2基因转录物。结论Soxl和Soxllb基因在进化过程中发生了复制。Soxl基因可能在神经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Soxllbl-1、Soxllbl-2和Soxllb2有相似而不同的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进一步理解鱼Dmrt1基因的进化。方法利用兼并PCR技术,从红鲫基因组中克隆和测Dmrt1基因保守区的3个序列,分别命名为RcDmrt1a-1、Rc Dmrt1a-2和RcDmrt1b。结果 RcDmrt1a-1与RcDmrt1a-2、RcDmrt1b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92.2%、83.7%,RcDmrt1a-1与RcDmrt1a-2这2个序列的氨基酸组成完全相同。它们与RcDmrt1b的氨基酸序列有4个碱基不同。结论红鲫Dmrt1基因与斑马鱼、中国鳄、鸡、人的Dmrt1基因相比,显示了红鲫Dmrt1基因在结构上的保守性,暗示了在进化中功能的保守性。  相似文献   

14.
鲫鱼迷叶与Mauthner细胞关系的电生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刺激鲫鱼的迷叶,在Mauthner细胞内记录到潜伏期不同的两类动作电位。第1类潜伏期较长(0.4~0.5ms),动作电位发生前首先引起分级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当刺激强度增大到一定程度时爆发动作电位;第2类动作电位潜伏期短(0.2~0.3ms),动作电位发生前记录不到EPSP。实验结果揭示:迷叶与M细胞之间可能存在双向神经纤维联系,一种是迷叶发出的神经纤维与M细胞构成突触联系,另一种是M细胞发出的神经纤维与迷叶发生突触联系。  相似文献   

15.
嗅神经兴奋性输入在鲫鱼Mauthner细胞上的定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多点胞内记录技术在鲫鱼Mauthner细胞胞体、外侧树突和腹侧树突探测了嗅神经刺激诱发的EPSP的空间分布情况。发现嗅神经EPSP第1成分在胞体附近幅度最高,沿腹侧树突和外侧树突逐渐衰减;第2成分在腹侧树突最远端最大,向胞体和外侧树突方向扩布时逐渐衰减。这表明嗅神经输入分别集中投射在胞体附近和腹侧树突末梢端。  相似文献   

16.
发现肌注士的宁,可使刺激鲫鱼迷走神经所诱发的Mauthner细胞(M细胞)胞内反应的突触后电位(post-synaptic potentials,PSPs)的幅度增高、平均持续时间延长、峰值前移,并且可爆发2个以上的动作电位。提示刺激迷走神经所诱发的M细胞胞内反应中可能包含有抑制性成分,而抑制性与兴奋性成分的相互作用可能起到调节M细胞兴奋性的作用,从而使M细胞的活动与整体的活动协调一致。  相似文献   

17.
M细胞脊髓EPSP前电位的生理特性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直接刺激脊髓可在鲫鱼M细胞体诱发脊髓EPSP前电位(简称前电位)。前电位以较短的潜伏期〔(1.33±0.21)ms〕、较低的幅度〔(2.22±1.08)mV〕、较短的持续期间〔(2.65±0.83)ms〕和较低的刺激阈值〔(3.49±0.74)V〕区别于脊髓EPSP。前电位对M细胞的兴奋性具有调制作用,它可能由脊髓内直径较粗、传导速度较快、只经过一次混合突触接替的传入途径中介。  相似文献   

18.
用多点胞内记录方法 ,在鲫鱼Mauthner细胞 (M细胞 )胞体和腹侧树突探测了逆向动作电位和刺激视被盖诱发的兴奋性突触后电位 (简称视被盖EPSP)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 ,逆向动作电位的幅度在胞体处最大 ,沿腹侧树突逐渐衰减 ;视被盖EPSP在胞体处的幅度较小 ,沿腹侧树突逐渐增加。提示 :视被盖输入集中投射在腹侧树突近末梢端。  相似文献   

19.
Mauthner细胞脊髓EPSP前电位在腹侧树突上的分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多点胞内记录方法在鲫鱼Mauthner细胞(M 细胞)胞体和腹侧树突探测了脊髓刺激诱发的脊髓EPSP前电位(简称前电位)和逆向动作电位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前电位在胞体处幅度最大,沿腹侧树突幅度逐渐降低。其衰减扩布的空间常数约为500μm,明显大于逆向动作电位沿同样方向扩布时的空间常数330μm。提示中介前电位的突触比较集中地排列在胞体附近,沿腹侧树突也有少量散在分布。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查Mauthner细胞腹侧树突的复合性突触后电位的抑制性成分。方法电刺激鲫鱼皮肤,用微电极记录诱发的Mauthner细胞腹侧树突的突触后电位。分别改变刺激频率和刺激强度,经负向电流向腹侧树突内电泳Cl-,延髓表面滴加士的宁,观察电位变化。结果突触后电位具有频率和强度依赖性,同时具有氯离子浓度依赖性。滴加士的宁后,突触后电位幅度增加,甚至在原有去极化的基础上爆发动作电位。结论从皮肤到M细胞腹侧树突的通路由多突触组成;抑制性成分不仅投射到胞体还投射到腹侧树突,释放的递质可能是甘氨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