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如何更好地应对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我国疫情形势的特点与发展趋势 1.疫情形势的特点:自2009年5月10日发现首例甲型H1N1流感输入性病例以来,我国疫情已经历了3个明显不同的发展阶段.第一阶段:只有输入性病例,无二代病例及本土发生的散在病例;第二阶段:出现输入性病例造成的二代病例,以及国内本土发生的散在病例,但仍以输入性病例为主,至6月12日,我国输入性病例仍占总病例的78%;第三阶段:出现社区水平的H1N1流感暴发.  相似文献   

2.
一、我国疫情形势的特点与发展趋势 1.疫情形势的特点:自2009年5月10日发现首例甲型H1N1流感输入性病例以来,我国疫情已经历了3个明显不同的发展阶段.第一阶段:只有输入性病例,无二代病例及本土发生的散在病例;第二阶段:出现输入性病例造成的二代病例,以及国内本土发生的散在病例,但仍以输入性病例为主,至6月12日,我国输入性病例仍占总病例的78%;第三阶段:出现社区水平的H1N1流感暴发.  相似文献   

3.
中国如何更好地应对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一、我国疫情形势的特点与发展趋势 1.疫情形势的特点:自2009年5月10日发现首例甲型H1N1流感输入性病例以来,我国疫情已经历了3个明显不同的发展阶段.第一阶段:只有输入性病例,无二代病例及本土发生的散在病例;第二阶段:出现输入性病例造成的二代病例,以及国内本土发生的散在病例,但仍以输入性病例为主,至6月12日,我国输入性病例仍占总病例的78%;第三阶段:出现社区水平的H1N1流感暴发.  相似文献   

4.
一、我国疫情形势的特点与发展趋势 1.疫情形势的特点:自2009年5月10日发现首例甲型H1N1流感输入性病例以来,我国疫情已经历了3个明显不同的发展阶段.第一阶段:只有输入性病例,无二代病例及本土发生的散在病例;第二阶段:出现输入性病例造成的二代病例,以及国内本土发生的散在病例,但仍以输入性病例为主,至6月12日,我国输入性病例仍占总病例的78%;第三阶段:出现社区水平的H1N1流感暴发.  相似文献   

5.
一、我国疫情形势的特点与发展趋势 1.疫情形势的特点:自2009年5月10日发现首例甲型H1N1流感输入性病例以来,我国疫情已经历了3个明显不同的发展阶段.第一阶段:只有输入性病例,无二代病例及本土发生的散在病例;第二阶段:出现输入性病例造成的二代病例,以及国内本土发生的散在病例,但仍以输入性病例为主,至6月12日,我国输入性病例仍占总病例的78%;第三阶段:出现社区水平的H1N1流感暴发.  相似文献   

6.
一、我国疫情形势的特点与发展趋势 1.疫情形势的特点:自2009年5月10日发现首例甲型H1N1流感输入性病例以来,我国疫情已经历了3个明显不同的发展阶段.第一阶段:只有输入性病例,无二代病例及本土发生的散在病例;第二阶段:出现输入性病例造成的二代病例,以及国内本土发生的散在病例,但仍以输入性病例为主,至6月12日,我国输入性病例仍占总病例的78%;第三阶段:出现社区水平的H1N1流感暴发.  相似文献   

7.
一、我国疫情形势的特点与发展趋势 1.疫情形势的特点:自2009年5月10日发现首例甲型H1N1流感输入性病例以来,我国疫情已经历了3个明显不同的发展阶段.第一阶段:只有输入性病例,无二代病例及本土发生的散在病例;第二阶段:出现输入性病例造成的二代病例,以及国内本土发生的散在病例,但仍以输入性病例为主,至6月12日,我国输入性病例仍占总病例的78%;第三阶段:出现社区水平的H1N1流感暴发.  相似文献   

8.
一、我国疫情形势的特点与发展趋势 1.疫情形势的特点:自2009年5月10日发现首例甲型H1N1流感输入性病例以来,我国疫情已经历了3个明显不同的发展阶段.第一阶段:只有输入性病例,无二代病例及本土发生的散在病例;第二阶段:出现输入性病例造成的二代病例,以及国内本土发生的散在病例,但仍以输入性病例为主,至6月12日,我国输入性病例仍占总病例的78%;第三阶段:出现社区水平的H1N1流感暴发.  相似文献   

9.
一、我国疫情形势的特点与发展趋势 1.疫情形势的特点:自2009年5月10日发现首例甲型H1N1流感输入性病例以来,我国疫情已经历了3个明显不同的发展阶段.第一阶段:只有输入性病例,无二代病例及本土发生的散在病例;第二阶段:出现输入性病例造成的二代病例,以及国内本土发生的散在病例,但仍以输入性病例为主,至6月12日,我国输入性病例仍占总病例的78%;第三阶段:出现社区水平的H1N1流感暴发.  相似文献   

10.
一、我国疫情形势的特点与发展趋势 1.疫情形势的特点:自2009年5月10日发现首例甲型H1N1流感输入性病例以来,我国疫情已经历了3个明显不同的发展阶段.第一阶段:只有输入性病例,无二代病例及本土发生的散在病例;第二阶段:出现输入性病例造成的二代病例,以及国内本土发生的散在病例,但仍以输入性病例为主,至6月12日,我国输入性病例仍占总病例的78%;第三阶段:出现社区水平的H1N1流感暴发.  相似文献   

11.
一、我国疫情形势的特点与发展趋势 1.疫情形势的特点:自2009年5月10日发现首例甲型H1N1流感输入性病例以来,我国疫情已经历了3个明显不同的发展阶段.第一阶段:只有输入性病例,无二代病例及本土发生的散在病例;第二阶段:出现输入性病例造成的二代病例,以及国内本土发生的散在病例,但仍以输入性病例为主,至6月12日,我国输入性病例仍占总病例的78%;第三阶段:出现社区水平的H1N1流感暴发.  相似文献   

12.
<正>自2009年5月10日在成都市发现我国首例甲型H1N1确诊病例后,我国甲型H1N1流感疫情先后经历了输入性病例阶段、输入性病例引发二代病例阶段、感染来源不明的本土病例增加并引发社区  相似文献   

13.
鲁斌 《疾病控制杂志》2011,15(4):363-364
自2009年5月10日在成都市发现我国首例甲型H1N1确诊病例后,我国甲型H1N1流感疫情先后经历了输入性病例阶段、输入性病例引发二代病例阶段、感染来源不明的本土病例增加并引发社区暴发或流行阶段以及低发期阶段[1],2010年8月世界卫生组织宣布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已经结束,但要警惕流感病毒株新的变异.  相似文献   

14.
自2009年4月下旬以来,甲型H1N1流感在全球范围内不断扩散和蔓延。近期,我国甲型H1N1流感输入性病例持续增加,并出现了二代病例,发生社区暴发流行的风险进一步加大。为科学、有序地做好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有效遏制社区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扩散和蔓延,卫生部组织专家制定了《社区甲型H1N1流感暴发流行控制工作方案(试行)》,要求各地遵照试行。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1起甲型H1N1流感暴发的原因,为控制类似疫情提供经验。[方法]2009年7月对济南市1起输入性甲型H1N1病例进行个案调查,用描述性流行病学调查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本起疫情共报告10例病例,其中境外感染8例,二代病例2例。9例出现发热,最高体温39.7℃,8例体温≥38.0℃,占88.9%。[结论]此起疫情为境外输入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暴发原因不排除境外的同源暴露感染,二代病例为未采取防护的密切接触感染发病。此阶段加强入境人员的健康教育,强化对病例和密接的管理,是控制疫情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6.
广东省东莞市某小学甲型H1N1流感暴发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09年5月11日我国出现首例甲型H1N1流感输入性病例,此后病例呈几何级数递增并出现本土感染病例,6月19日广东省东莞市报告全周首起学校甲型H1N1流感疫情.专家认为学校出现疫情暴发,意味着更多的点可能会出现聚集性病例或者暴发疫情,甚至引发社区流行[1].  相似文献   

17.
茂名市212例甲型H1N1流感病例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茂名市2009年新出现的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防控提供依据。方法从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下载茂名市各地上报的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的相关信息,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9年5月31日至11月20日,茂名市共报告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212例,其中209例为轻症病例,2例重症病例,1例死亡病例;输入性病例1例,本土感染病例211例;10~24岁年龄段的病例占总病例数的88.68%;以学生病例为多占89.62%;发病数自8月份开始呈逐月上升趋势。结论茂名市甲型H1N1流感疫情以本土感染为主,发病人群主要为学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中国大陆2009年早期(5月11日至6月22日)确诊的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中国大陆2009年早期确诊的420例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年龄、性别、来源、主要症状、潜伏期等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中国大陆早期诊断的甲型H1N1流感病例中输入性病例占总病例数的77.8%,主要由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三个国家输入,占中国大陆总输入性病例的90%;所有患者中男性占53%,平均年龄22岁(22.2岁±14.9岁);早期确诊的甲型H1N1病例以发热(81%)、咳嗽(40%)、咽痛(35%)等症状为主;输入性病例从入境到发病平均2.5 d±1.9 d(1~11 d),二代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平均潜伏期为4.3 d±1.7 d(1~8 d).结论 中国早期确诊的甲型H1N1流感病例以输入性病例为主;其性别构成与输入国相类似,而年龄构成不同;早期确诊患者以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为主;输入性病例从入境到发病平均2.5 d±1.9 d(1~11 d),二代病例平均潜伏期为4.3 d±1.7 d(1~8 d).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重庆市2009年1~11月甲型H1N1流感的流行特征,预测发病趋势,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重庆市甲型H1N1流感病例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监测哨点医院门诊流感样病例就诊比,监测哨点医院流感样病例、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的流感病毒谱和优势毒株,抽样调查重庆市人群甲型H1N1流感血清抗体水平,预测发病趋势。[结果]2009年6月13日,重庆市确认首例甲型H1N1流感疫情,截止2009年11月30日,累计报告甲型H1N1流感病例2179例,无死亡,发病率为7.74/10万。甲型H1N1流感在重庆的流行过程经历了输入个案病例、输入聚集性病例、病例本土化并出现多点聚集3个阶段,流行高峰为10月。病例分布于全市40个区县,主城区发病率高于远效县。男︰女=1.4︰1,报告发病以10~20岁组最多,职业以学生为主。400名人群甲型H1N1流感病毒血清抗体监测结果,阳性率为15.40%。[结论]2009年重庆市发生了流感流行,甲型H1N1流感已由输入转为本土,是导致流感流行的优势毒株。2009年重庆市流感的流行特征与往年不同;重庆市将继续出现甲型H1N1流感流行;发病者的年龄、职业、地域范围将更加广泛;症状很轻或无明显临床症状的感染者是引起疫情扩散蔓延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0.
广东省甲型H1N1流感早期病例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自2009年5月11日发现首例甲型H1N1流感输入性病例后[1],广东等省先后报告输入性病例,并在6月19日报告全国首起本地聚集性病例,本研究将5月18至6月18日称为广东省甲型H1N1流感"早期阶段",现将其流行病学特点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