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前,我国儿童缺锌状况还是广泛存在的[1,2],其原因之一是锌的摄入量不足,但锌的吸收利用率低也是一个重要原因。现在已有了锌强化食品,但如何食用这些食品才能有效地补充锌是许多家长关心的问题。本文通过实验,分析研究了铁的摄入量对锌吸利用的影响。1对象与发羟1.1对象:在家长自愿的基础上,考虑到收集小便的方便,我们以蚌埠市前进路第一小学一(1)班24名男生为研究对象,平均年龄为6.5岁。1.2实验分组:将实验对象随机分为3组,在第一次代谢实验后,每个实验对象每天分别饮用铁、锌含量不同的饮料10ml,以此来调整铁、锌的… 相似文献
2.
锌是人体主要的必需微量元素,在过去几十年中,有关其生物利用方面的研究受到普遍重视(Solomons,1982;Wada L.1985)。多数研究显示在影响锌生物利用的膳食因素中,植酸是最主要的抑制因素(Susan J.1988)。植酸主要存在于豆类种子、麸糠和谷物胚芽当中。如今中国及许多发展中国家的膳食结构仍是以粮谷类为主, 相似文献
3.
蛋白质与锌不同摄入水平对大鼠锌吸收与存留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WAK纯品系断奶雄大鼠30只,随机分为6组。喂纯合成饲料。第1、2、3组饲料含锌分别为6、15和24ppm,含蛋白质均为10%。第4、5、6组饲料含蛋白质分别为5%、10%和20%,含锌量均为15ppm。喂养50天后按体重每100g灌胃~(65)Zn 1.5μCi,即日起连续收集5天粪尿,用~(65)Zn示踪法测定各组动物锌吸收与存留情况。结果表明:低锌组大鼠锌吸收率与存留率显著增高;低蛋白组大鼠锌吸收率与存留率显著降低,提高蛋白质摄入水平可明显改善锌的吸收与存留;大鼠尿锌排出率很低,作为研究锌代谢指标的意义不大。本文并对锌吸收与存留的测定方法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观察了微量营养素对锌生物利用的影响。结果显示,同时补充锌和微量营养素可使儿童血清锌浓度、身高和膝高显著增加;单独补充微量营养素也可使血清锌浓度和膝高显著增加;单纯补充锌仅可使血清锌浓度显著增加。结果提示,微量营养素能提高儿童对锌的生物利用率,膝高是研究锌与儿童生长发育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不同锌营养状况对大鼠铁代谢和肝脏铁调节蛋白(IRP)mRNA、铁蛋白(Fn)mRNA及转铁蛋白受体(TfR)mRNA的影响。方法 40只雄性SD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铁和锌正常对照组(ZA组),铁正常锌缺乏组(ZD组),铁和锌正常配饲组(PF组),铁正常锌过量组(ZE组)。喂饲8周后麻醉处死,取大鼠肝脏、脾脏和血清,测定血红蛋白,血清锌、血清铁、血清转铁蛋白受体、血清铁蛋白、肝脏铁和锌含量、脾脏铁和锌含量,并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各组大鼠IRP2 mRNA和肝脏TfR mRNA以及Fn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锌过量使肝脏和脾脏铁含量、血清铁水平显著降低(P<0.05);锌缺乏使肝脏铁含量、血清转铁蛋白受体水平显著增高(P<0.05),同时,血清铁水平显著降低(P<0.05);锌缺乏时肝脏IRP mRNA及TfR mRNA表达显著增强。结论锌缺乏可能通过影响铁吸收、储存、转运来影响体内铁的营养状况。锌缺乏通过改变IRP2表达、IRP-RNA结合活性,在转录后水平改变TfR mRNA和FnmRNA表达,影响铁稳态。 相似文献
6.
氟硒联合作用对大鼠体内铜,锌,铁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对饮用含氟、硒及氟和硒的去离子水溶液达八周的大鼠血清、心、肝、脾、肾组织中的铜、锌、铁含量进行了测定,以观察氟及氟硒联合作用 鼠体内这些微量元素的影响。本研究结果表明,氟化物可引起大鼠血清铜、铁含量增高、心、肝、脾、肾组织中锌、铁含量增高,而使肾组织铜含量降低,氟硒联合作用可使大鼠血清铜明显降低,锌、铁含量明显增高,心、肝、脾、肾组织中铜、锌、铁含量增高。硒对氟致血清铜升高、肾铜 相似文献
7.
随摄入锌水平增加,毛、肾和胫骨中锌含量显著增加,毛、肝、睾丸和胫骨中铁含量显著减少,肝、肾中铜含量显著减少,毛中铜含量增加,铁的吸收与存留率相应减少,但无统计学意义。机体锦缺乏时.毛铁为评价机体铁营养状况较好的指标,而毛铜则很难反映机体铜的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8.
铁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缺乏易导致人体疾病。研究显示,膳食铁的生物利用度具有潜在的重要性,以不同的膳食铁研究评述了膳食铁对机体铁水平的作用及生物利用度可能会影响铁的储备以及各种研究中的一些差异,以期进一步了解膳食铁生物利用度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食物锌对大鼠锌、铜、铁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食物锌对大鼠锌、铜、铁代谢的影响吴嘉惠,王一健,冉新泽,白家驷,吴水冰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儿科(重庆630038)AbstractEffectsofdietaryzinconthemetabolismofzinc,copperandironwerei... 相似文献
10.
选40只体重在80~120gSD健康雄性大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喂以不同铁(FeSO4)、锌(ZnSO4)含量的饲料。第1组:Fe:20μg/g,Zn:18μg/g;第2、3、4组Fe分别为:40、80、160μg/g,Zn均为18μg/g;第5组Fe40μg/g,Zn36μg/g。喂养20d后按体重5.55×10-2GBq/g进行65Zn灌胃,当日起连续收集5d粪尿,用65Zn示踪法测定各组动物锌吸收、存留与体内分布情况。结果表明:第1、2、3、4组间大鼠锌吸收率、存留率、体内分布无显著性差异,低锌组(1、2、3、4组)大鼠体内的锌吸收率与存留明显高于高锌组(5组),1组与5组之间的锌体内分布也有显著差异。说明在本次实验条件下,非血红素铁对无机锌在大鼠体内吸收与存留影响不大,而饲料中锌含量增加可显著抑制锌的吸收率与存留率,其影响作用比铁的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11.
用~(65)Zn同位素示踪法研究体锌缺乏及正常小鼠体内锌的生物利用率结果表明:体锌缺乏时对锌的吸收率(71.9±3.6%)显著高于体锌正常(38.8±6.8%,P<0.01)时;体内锌的分布与锌的营养状态无关;肝脏、脾脏、肾脏和肌肉中~(65)Zn比活度,体锌缺乏显著高于体锌正常,锌在体内廓清呈二项指数函数,血液、脾脏、肾脏、肺脏、骨骼及肌肉中~(65)Zn的廓清速率,体锌缺乏显著慢于体锌正常,分配到体锌缺乏组的慢廓清相的份额显著大于体锌正常组。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断乳SD雄性大鼠喂饲过量锌及不同锌铁比例的合成饲料30天。结果表明,锌500mg/kg水平时,RBC—SOD活性明显下降,骨锌含量显著增加。锌1000mg/kg水平时,肝铁、骨铁减少,肝脏出现病理改变。过量锌补铁各组肝铁增加,Hb升高,但后者与Zn/Fe无明显关系;虽骨锌下降,但仍高于对照。各实验组肝、骨铜含量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3.
乳酸锌和葡萄糖酸锌的生物利用率比较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本研究以边缘性缺锌大鼠为动物模型,观察补充乳酸锌或葡萄糖酸锌以后,动物血清和组织中的锌含量变化,并计算了这两种锌化合物的相对生物利用率(RBA)。实验动物共分为8组:正常对照、缺锌对照、补充乳酸锌和葡萄糖酸锌各3个剂量组(剂量按锌计分别为:20、40、80mg/kg)。后6个补锌组均喂养低锌饲料一个月后再分别补充不同类型和不同剂量的锌化合物。结果表明,经一个月低锌饲料喂养后,大鼠血清、肝脏和骨骼中的锌含量均显著降低,呈现出体锌消耗趋势,毛锌改变不明显。在低锌饲料中加入两种锌化合物后,3个剂量组都观察到动物体内锌储备明显增加,血清锌、肝锌和骨锌测定结果都随给药剂量的增加而上升,且皆有很好的剂量一效应关系。变化曲线显示,乳酸锌比葡萄糖酸锌能更有效地恢复缺锌动物的锌储备。由血清锌、肝锌和骨骼锌变化曲线的斜率比值计算二者的相对生物利用率。分别为1.41、1.53和1.34。实验大鼠对乳酸锌生物利用率约为葡萄糖酸锌的1.3~1.5倍。乳酸锌的分子量约为葡萄糖酸锌的一半,小分子量的配位体可能是增加锌吸收利用的有利因素。至于乳酸锌本身是否对锌的吸收有其它作用,尚待研究。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评价彝族成年男子膳食中铁、锌和钙的生物利用情况,为防治该人群矿物质缺乏病提供基础信息。方法:以代谢平衡法于现场对12名20~22岁彝族世居地的成年男子进行14d试验。试验开始,收集对象空腹血,检测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血清铁蛋白、血浆锌和钙浓度。试验期间,收集4~12d试验膳及摄入试验膳后排出的粪便和尿样。应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膳食、粪便和尿中三种矿物质的含量,分别计算出它们的表观吸收率、平衡状态和表观利用率。结果:彝族成年男子代表性膳食中铁、锌和钙的表观吸收率(%)分别为15.8±6.2、24.5±4.1、32.3±9.7;表观利用率(%)分别为1.9±5.7、12.8±4.3、5.5±15.9。平衡试验显示铁,锌,钙均为平衡,但钙的变动范围较大。结论:膳食中铁、锌摄入量能满足试验对象的需要量,而钙的摄入量则不能满足其需要量。三种矿物质的表观吸收率与表观利用率基本上与我国正常人相同。建议彝族居民增加钙含量高的食物摄入量,以预防钙缺乏。 相似文献
16.
学前儿童膳食植酸摄入量及对锌生物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改良的离子交换法测定了学龄前儿童膳食植酸的摄入量,并用植酸/锌摩尔比值及人体代谢平衡实验评价和观察植酸抑制锌吸收利用的程度。 膳食植酸平均摄入499mg/d,植酸/锌摩尔比值平均为6.66。当摄取植酸含量高的食物时,植酸/锌摩尔比值也仅达到10.6。而抑制锌吸收的临界比值范围为10~20。代谢平衡实验未观察到锌的生物利用率受到抑制。 因此,在我国目前的膳食条件下,锌缺乏与植酸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17.
锌、铁对机体联合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选用40只体重在70~110g,SD健康雄性大鼠,随机分为4组。Ⅰ组:低锌低铁组;Ⅱ组:加锌组,加金针菇锌60ppm;Ⅲ组:加铁组,加血红素铁24ppm;Ⅳ组:联合加锌加铁组,加金针菇锌60ppm,血红素铁24ppm。实验35天,结果为Ⅲ、Ⅳ组的Hb、血清铁和肝脏铁明显高于Ⅰ、Ⅱ组,而Ⅱ、Ⅵ组的体重、血清锌、肝脏锌、股骨锌明显高于Ⅰ、Ⅲ组,说明在本次实验条件下,有机锌和血红素铁在机体内未表现出相互拮抗或抑制作用,联合补锌补铁对动物有明显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8.
同位素~(65)Zn示踪法在研究膳食蛋白质与锌相互关系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实验研究了不同来源膳食蛋白质及其摄取水平对大鼠锌吸收、分布、潴留、排泄及生物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发芽大豆在各项指标上均优于普通大豆(P<0.01);粪锌及粪 ̄(65)Zn排出随膳食蛋白质水平的升高呈明显下降趋势,低蛋白组(5%)最高;表现 ̄(65)Zn吸收率,表现Zn吸收率及表现Zn潴留率皆随膳食蛋白质水平增加而增加。5%蛋白质水平组明显低于蛋白质≥10%各组(P<0.01),而10%、15%、20%三组数值相接近,无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低蛋白降低锌吸收与潴留,增加内源锌排泄;而10%蛋白质,15mg/kg锌为蛋白质和锌较适宜的膳食含量。在方法学上比较观察了 ̄(65)Zn示踪法和总锌法。结果显示:大鼠肝、肾、胫骨、脑、睾丸各脏器Zn及 ̄(65)Zn潴留存在明显正相关关系(P<0.05),且表现 ̄(65)Zn吸收率与表现Zn吸收率、表现Zn潴留率呈高度正相关P(<0.05),示踪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无内源锌干扰,建议广泛使用,替代总锌法。 相似文献
19.
螺旋藻对缺铁性贫血的恢复实验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20
选纯种Wistar大鼠,用低铁饮食法复制缺铁性贫血(IDA)模型,之后,用螺旋藻(SP)进行恢复试验。以硫酸亚铁为阳性对照组,以低铁饲料为阴性对照组,按SP含量由小到大分为3个实验组即实验1组(含SP1%)、实验2组(含SP8%)及实验3组(含SP15%)。经过4周的恢复试验,结果:实验2组和实验3组贫血恢复速度最快,其次是实验1组。实验2组和实验3组体重高于阳性对照组,实验1组体重与阳性对照组接近,阳性对照组体重高于阴性对照组。提示:(1)单纯性缺铁可影响大鼠生长,致大鼠体重增长缓慢;(2)螺旋藻似具有加速大鼠体重增长的作用;(3)螺旋藻用于恢复大鼠IDA效果显著,而且用量有一个最适宜的范围.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