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我院自1992年6月~1998年2月共收治硬膜下积液转变与硬膜下血肿者15例,均经CT证实,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创伤性硬膜下积液转变为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机制.方法 回顾分析11例创伤性硬膜下积液转变为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资料.结果 11例患者经钻颅血肿引流后治愈.结论 创伤性硬膜下积液部分病例可转变为慢性硬膜下血肿.加强临床观察,CT动态复查,早诊断,早治疗,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3.
随着CT的普及,近年发现由硬膜下积液(TSE)演变为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的病例增多,并引起了神经外科的重视。现就我院近年来发现的经CT证实的16例TSE转变为CSDH的病例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目的追踪脑外伤后硬膜下积液演变为慢性硬膜下血肿的过程和治疗方法。方法研究我们两家医院近两年来2例有完整病历资料记录的由脑外伤后硬膜下积液演变为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病历资料,结合文献资料,分析疾病演变过程和治疗手段。结果两病例由硬膜下积液演变为慢性硬膜下血肿的转变时间分别为51d和84d,均经过1次手术治愈。结论外伤性硬膜下积液和慢性硬膜下血肿随着CT的普及和应用,发现的病例越来越多,但能持续、动态地观察由TSE演变为CSDH的病例报道较少。我们认为由于部分TSE可转化为CSDH,对TSE保守治疗者自发病起1个月内每周复查1次CT,1个月后每2~3周复查1次CT;对积液未完全吸收的出院患者,告知本人及家属仍有形成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可能,每3~4周复查一次CT。既对积液量的发展情况及时了解,又可及早发现TSE转化为慢性硬膜下血肿者,有症状的应及时手术干预。  相似文献   

5.
邓树煌 《广东医学》2012,33(13):2026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CT等检查方法的普及,外伤性硬膜下积液越来越多被发现,在治疗过程中,不少患者出现硬膜下积液向慢性硬膜下血肿转化的表现,引起患者对治疗效果的不满意。我院采集自2003年8月至2011年8月共36例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演变为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患者资料,综合分析其临床特征,为将来此类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孙刚 《四川医学》2011,32(12):1993-1993
硬膜下积液是临床常见的一种颅脑损伤疾病,是由于外伤致蛛网膜撕破,脑脊液经裂孔漏至硬脑膜与蛛网膜之间聚集而成。大部分患者临床症状不重,颅内高压症状不明显,多可自行吸收,少部分患者积液量大,颅内高压症状重需行手术治疗。另在临床上观察到一部分患者转化为硬膜下血肿。在1993~2011年我院观察到14例硬膜下积液转化为硬膜下血肿。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1案例资料案例1:某男,51岁。与他人发生纠纷时从楼梯上摔倒致头面部受伤,伤后在诊所就医,未行特殊处置。3周后感左侧肢体乏力,到医院就诊见右侧颞顶部硬膜下积液,保守治疗2周后,肢体乏力无明显改善,头痛明显加重,行cT及MRI检查见右侧颞顶部硬膜下呈新月形硬膜下血肿,血肿内呈混杂密度,  相似文献   

8.
白宗旭  侯淑均  赵安玲  张钊 《医学争鸣》2008,29(13):1162-1162
1 临床资料 1998-02/2007-01收治硬膜下积液与慢性硬膜下血肿9(男8,女1)例,年龄41~84(平均69.2)岁.单侧病变7例,双侧2例(其中1例单侧发病70岁女性患者同时合并硬膜外血肿);有明确外伤史者4例,另5例无明显外伤史,但均有不同程度自觉症状,如头痛,反应差,记忆下降,肢体无力,步态不稳等.  相似文献   

9.
外伤性硬膜下积液 (TSE)最早由Mayo于 1894年报道[1] ,随着CT普及 ,TSE的发现有增多的趋势。近几年来TSE向慢性硬膜下血肿 (CSDH)的转化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1994年 1月至 2 0 0 1年 12月我们共收治TSE病人 5 2例 ,其中 8例转化为CS DH ,占 15 .4 %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本组 8例中男性 7例 ,女性 1例。年龄 2 6岁~75岁 ,平均 (6 0 .4± 18.7)岁。致伤原因 :摔伤 4例 ,交通事故 3例 ,打击伤 1例。着力部位 :枕部 4例 ,额颞部 3例 ,颞顶部 1例。1.2 临床表现伤后有短暂昏迷 2例 ,无意识障碍 6例 ;头昏 ,头痛 7例 ;恶…  相似文献   

10.
回顾性分析13例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演变为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演变过程。结果:头部外伤后至硬膜下积液形成的时间在伤后2~12d内,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演变为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时间为伤后28~95d。经钻颅血肿抽吸冲洗术,13例均痊愈。认为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演变为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机制可能为积液使蛛网膜撕裂而出血,或积液不断扩大导致桥静脉撕裂出血,继而形成血肿包膜,包膜的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分泌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增多及血栓调节素高表达,从而阻断正常的凝血过程,促进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形成。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硬膜下积液(SFC)演变为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的成因及治疗。方法:从临床、影像学、包膜光镜电镜等方面观察SFC转为CSDH的演变情况。治疗采用钻孔引流冲洗或胃瓣成形术。结果:SFC演变为CSDH的包膜与单纯CSDH包膜结构相同,手术方式相同。结论:SFC新生包膜毛细血管增生,纤溶系统激活,毛细血管反复出血可能为CSDH的形成机制。对该病及时治疗,效果佳。  相似文献   

12.
袁军 《基层医学论坛》2006,10(8):677-677
患者,男,62岁,十多天常感左侧头面部胀痛不适,右手持筷子困难,端碗时曾翻碗落地。在某乡医院按“脑血栓”治疗一周,病情逐渐加重,右下肢活动不灵活。经颅脑CT检查,发现颅内有一血肿,诊断为“慢性硬膜下血肿”,手术清除血肿积血60ml痊愈。追问病史,患者1个月前骑自行车时,不慎头部撞在大树上,当时只伤了点表皮,未加注意。  相似文献   

13.
随着CT在各级医院的普及应用,外伤性硬膜下积液(TSE)向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的演变引起了临床医师的关注.自1995年4月至2000年8月,我们对56例外伤性硬膜下积液住院病人进行了动态观察,其中12例转变为慢性硬膜下血肿,均经CT及手术证实.结合文献就其转变过程及其机制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袁军 《基层医学论坛》2006,10(16):677-677
患者,男,62岁,十多天常感左侧头面部胀痛不适,右手持筷子困难,端碗时曾翻碗落地。在某乡医院按“脑血栓”治疗一周,病情逐渐加重,右下肢活动不灵活。经颅脑CT检查,发现颅内有一血肿,诊断为“慢性硬膜下血肿”,手术清除血肿积血60ml痊愈。追问病史,患者1个月前骑自行车时,不慎头部撞在大树上,当时只伤了点表皮,未加注意。老年人慢性颅内血肿大多是由于轻微头部外伤引起的,由于受伤轻微,常被病人忽视。由于受伤轻微,当时症状不明显,大约2周后颅内血肿周围形成完整的包膜,血肿内凝血块开始液化吸收,不表现出症状。但也可由于血肿体积慢慢增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演变为慢性硬膜下血肿过程,提高认识,及时治疗,减少医疗纠纷。方法回顾性总结27例外伤性积液演变为慢性硬膜下血肿临床特征。CT特点及治疗方法。结果27例外伤性硬膜下积液在28—120天后演变为慢性硬膜下血肿,经手术治疗,全部痊愈出院。结论外伤性硬膜下积液于慢性硬膜下血肿存在必然联系,特别对于老年伤者硬膜下积液转变为慢性血肿的可能性更大。  相似文献   

16.
裔德超  易泽洪  黄亮 《当代医学》2008,14(22):105-106
目的 探讨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演变为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几率、机理和临床特点.方法 分析我院2002年~2007年间27例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演变为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资料及有关文献.结果 本组20.2%的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演变为慢性硬膜下血肿,积液演变为血肿的时间为伤后21~90d1经钻颅血肿引流均治愈.结论 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是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来源之一.发病年龄两极化,常发生在保守治疗的慢性型病例中.致病方式常为减速性损伤合并颅脑轻微伤.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外伤性硬膜下积液转化为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原因、治疗方法和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至2014年7月期间收治的10例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患者,分析患者由硬膜下积液转化为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原因,针对外伤性硬膜下积液转变为血肿情况行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术中证实为慢性硬膜下血肿,留置硬膜下血肿腔引流管。结果:10例患者均经钻孔引流治疗后痊愈。结论: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有向慢性硬膜下血肿转化的可能,钻孔引流治疗是比较好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23例外伤性硬膜下积液转化为硬膜下血肿病例,探讨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慢性硬膜下血肿各自发生机制及其转化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患者的致伤过程,临床表现,转化时间及其治疗。结果:外伤性硬膜下积波与慢性硬膜下血肿虽各自发生机制不同,但有一定的相关性,外伤性硬膜下积液可转化为慢性硬膜下血肿。结论:外伤致蛛网膜破裂,在破裂处形成活瓣机制而形成外伤性硬膜下积液,随着积液量增多,且不能回流,而致桥静脉受到过度牵拉,破裂出血,以及局部凝血功能障碍导致包膜出血,形成慢性硬膜下血肿。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探讨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演变为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几率、机理和临床特点。方法分析我院2002年-2007年间27例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演变为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资料及有关文献。结果本组20.20%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演变为慢性硬膜下血肿.积液演变为血肿的时间为伤后21—90d,经钻颅血肿引流均治愈。结论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是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来源之一。发病年龄两极化,常发生在保守治疗的慢性型病例中。致病方式常为减速性损伤合并颅脑轻微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