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早期肠内营养应用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佳  邹常林  陈鄢津 《淮海医药》2009,27(5):381-383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意义和方式。方法将62例重症颅脑外伤昏迷患者随机分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组32例和静脉营养组30例,观察比较入院时及治疗2周后各项营养指标。结果治疗2周后,肠内营养组和静脉营养组患者血清总蛋白(TP)、血清白蛋白(ALB)、血清前白蛋白(PALB)均较入院时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2组间比较,治疗后的TP、ALB、PALB在肠内营养组的改善情况均优于静脉营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静脉营养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肠内营养组(P〈0.01)。结论合理应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可改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营养状况,符合生理,减少并发症,改善预后,促进恢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力全平肠内营养(EN)支持在颅脑外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40例严重颅脑外伤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n=20)和对照组(n=20)。两组患者于伤后早期给予EN支持,研究组给予肠内营养制剂力全平EN,对照组给予本院营养室配制的匀浆膳EN,观察营养支持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血清总蛋白、血清白蛋白和血淋巴细胞计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严重颅脑外伤患者早期给予力全平EN支持能改善患者营养状况,是安全可行的,是一种较理想的肠内营养剂。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检测血清前白蛋白对初诊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营养状况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16例初诊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观察组)及48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分别检测血清前白蛋白(PA)及白蛋白(ALB),其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PA与ALB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1),观察组PA降低率51.9%,明显高于ALB降低率17.1%(χ2=56.1015,P〈0.01),而PA与FBG明显负相关(r=-0.142,P〈0.05)。结论PA检测可作为早期评价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营养状况的可靠而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急性脑卒中伴吞咽困难患者的重要性。方法将本院2009年4月~2012年4月收治的96例急性脑卒中伴吞咽困难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匀浆膳食,而研究组患者则采取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即鼻饲肠内营养),对两组患者的营养指标变化与感染发生率进行观察分析及对比。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血清白蛋白(ALB)与血红蛋白(Hb)均明显降低,相较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对照组降低比研究组更明显,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感染发生率为20.83%,对照组为52.0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伴吞咽困难的急性脑卒中患者的营养状况,降低感染发生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5.
老年危重病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符晓苏  胡健  应单平  任建安 《江苏医药》2006,32(10):931-933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EN)在老年危重病人中的临床应用。方法85例老年危重病患者,随机分为入院后1周内开始实施EN的45例为EN组;行完全胃肠外营养的40例为对照组,并分别在营养支持前后测肝肾功能、血糖、电解质、血清蛋白、血红蛋白、免疫球蛋白及淋巴细胞计数等。结果EN组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营养支持后显著增高(P〈0.05),免疫球蛋白和淋巴细胞计数在营养支持后明显升高(P〈0.01)。结论对危重病人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是可行、安全和有效的。能改善危重病人的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6.
徐天祥 《首都医药》2010,17(12):43-44
目的探讨血清前白蛋白(PA)在肝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分别对240例已经确诊的肝病患者及100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清PA及血清白蛋白(ALB)进行检测,比较血清PA在各型肝病组和健康对照组间以及各型肝病组的差异。结果血清前白蛋白在肝病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依次为肝硬化组→重症肝炎组→急性肝炎组→慢性肝炎组。且各肝病组PA降低率均高于ALB,急性肝炎组与慢性肝炎组(P〈0.05),重症肝炎组和肝硬化组最明届(P〈0.01)。结论血清前白蛋白检测是反映肝脏功能的一项敏感指标,在肝病诊断中较ALB能更灵敏地早期反映肝脏细胞受损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7.
温会新  刘长杰  徐连成 《河北医药》2009,31(14):1755-1756
目的通过对急性脑卒中伴吞咽障碍的患者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探讨营养治疗是否能够改善急性卒中的近期预后。方法选择急性脑卒中伴吞咽障碍患者86例,于入院后72h内给予鼻饲肠内营养支持,由营养师会诊后进行肠内营养治疗的患者为观察组43例,由家属自行喂养的为对照组43例。观察2组住院21d低蛋白血症发生率(血清白蛋白〈35g/L)和感染并发症发生率及比较2组住院21d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结果住院21d患者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下降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中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下降,但观察组与时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住院21d包括肺部感染、肠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及褥疮的总感染率为44.19%,对照组的总感染率为74.42%,观察组感染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脑卒中急性阶段,早期规范的肠内营养支持具有减缓卒中后营养恶化及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降低营养不良及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率,促使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得到改善,有利于改善患者近期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疗法在重症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8年6月至2021年6月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收治的50例重症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采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疗法,对照组采用常规鼻饲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的血清总蛋白(TP)、血清前白蛋白(PA)及血清白蛋白(ALB)等营养学指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重症脑出血临床治疗中对患者施以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疗法能够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减少并发症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自制匀浆膳在合并糖尿病的危重症患者营养支持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和安全性。方法74例合并糖尿病的危重症患者按入院单双号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7例和对照组37例),两组在原发病治疗的基础上,按照额定热量,观察组给予自制匀浆膳进行营养支持治疗;对照组给予肠内营养乳剂(TP)进行营养支持治疗,治疗4周。比较两组糖代谢情况、各项营养指标及胃肠功能障碍指标等差异。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空腹血糖、果糖胺水平显著下降(均P〈0.05),而各营养指标显著升高,但两组间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果糖胺水平各营养指标及低血糖、胃肠道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合并糖尿病ICU危重症患者应用自制匀浆膳配合治疗,与肠内营养乳剂疗效相当,但价格便宜,经济实用,不失为一种好的肠内营养支持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联合生长激素在危重烧伤患者救治中的作用。方法将35例严重烧伤(30%~50%TBSA)患者,随机分成肠内营养组(EN组)和肠外营养组(PN组),对比分析两组前白蛋白(PA)、肿瘤坏死因子(TNFα)、空腹微量血糖水平、创面愈合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烧伤脓毒症发生率、应激性溃疡出血和早期胃肠道不耐受的发生率。结果EN平均住院时间较PN组缩短。PN组出现烧伤脓毒症、应激性溃疡和早期胃肠营养不耐受发生率较EN组为高(P〈0.05)。PN组及EN组PA均明显下降,但PN下降更为明显(P〈0.05)。PN组及EN组空腹血糖水明显上升,但EN上升更为明显(P〈0.05)。EN组及PN组CRP、TNFα均明显升高,但以PN组升高为著(P〈0.01)。EN组供皮区、植皮区、深Ⅱ度创面较组缩小(P〈0.01)。结论早期肠内营养联合生长激素能明显改善患者营养状况,降低脓毒症和应激性溃疡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重型脑挫伤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0例重型脑挫伤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实验组患者于入院后48小时内进行鼻饲自制匀浆膳,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1周后置胃管进行鼻饲流质,1周后观察两组患者血糖、血红蛋白、血清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等营养指标.结果 血糖、球蛋白(P<0.001),血清总蛋白、血红蛋白(P<0.01),白蛋白(P<0.05)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重型脑挫伤早期应用自制匀浆膳进行肠内营养支持能提高患者营养状况,有利于患者早期康复.  相似文献   

12.
江坤 《中国当代医药》2014,21(21):44-46,49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本院2010年1月~2014年1月收治入院的符合条件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性治疗,观察组在治疗期间给予合理的早期营养支持,对两组患者的身体指标及胃肠道功能进行评估,并记录有无并发症发生。结果两组患者伤后第1天氮平衡、肌酐/身高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伤后第4、7、28天氮平衡、肌酐/身高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伤后第14天肌酐/身高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伤后第1天血清白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伤后第7、14、28天血清白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伤后第l、7天TSF和AM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伤后第14、28天r11sF和AM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平时体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伤后第28天体重、体重减少及体重减少百分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出现并发症46例次,对照组出现并发症113例次,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3.926,P〈0.01)。结论严重颅脑损伤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有利于脑损伤患者尽早康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益生菌联合早期肠内营养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4月~2014年4月80例SAP患者,按照随机对照双盲原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应用益生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对照组患者给完全肠外营养,观察2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免疫指标及营养状态指标改变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转白蛋白(TRF)、血红蛋白(Hb)等营养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免疫细胞水平CD4^+、CD8^+等免疫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生菌联合早期肠内营养治疗SAP,对患者机体综合状态的影响更加积极,有助于调整患者机体营养及免疫状态。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胃肿瘤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支持的疗效。方法146例胃肿瘤术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肠内营养组(EN组)72例,肠外营养组(PN组)74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血红蛋白(HB)、转铁蛋白(TF)和淋巴细胞总数(TLC)、免疫球蛋白IgA、IgG、IgM。比较治疗后24h尿素(Urea)和肌酐排泄量(Cr)、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住院时间。结果两组治疗后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A、HB、TF和TLC、IgA、IgG、IgM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263、2.143、2.204、2.195、2.263、2.187、2.248、2.177、0.752、2.011、2.137、2.141、2.136、2.077、2.056、2.033,均P〈0.05),治疗后两组PA、HB、TF和IgA、IgG、IgM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013、2.148、2.177、2.185、2.063、2.107,均P〈0.05)。EN组与PN组比较,Urea、Cr、排便时间、住院时间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109、2.231、2.357、2.211、2.173,均P〈0.05)。结论胃肿瘤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有助于胃肿瘤患者早期的营养状态的改善,提高机体免疫力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王婷  尹超 《中国医药》2013,8(3):351-352
目的比较急性重症胰腺炎(SAP)患者全肠内营养与全肠外营养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计算机随机产生的数字将22例SAP患者分为全肠外营养组和全肠内营养组,各11例。比较2组入院10d后血清C反应蛋白(CRP)、前白蛋白、白蛋白水平和严重并发症发生率、外科手术治疗率、病死率以及住院时间。结果全肠外营养组和全肠内营养组的中位住院时间分别为30.7和30.2d,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CRP、前白蛋白及白蛋白水平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肠外营养组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100.0%(11/11)]高于全肠内营养组[34.4%(4/11)],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肠外营养组1例因胰腺坏死、多脏器功能衰竭行清创手术,1例行渗出液引流术,1例行胰腺脓肿引流术,外科手术率为27.3%(3/11);全肠内营养组无一例行外科手术;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肠外营养组的病死率为18.2%(2/11),其中1例死于胰腺坏死和多脏器功能衰竭,1例由于术后误吸致感染死亡;全肠内营养组无死亡病例;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全肠外营养治疗比较,早期接受肠内营养的SAP患者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总结ICU危重病人行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观察我院ICU病区危重患者38例应用肠内营养支持.结果 应用肠内营养支持后,患者血清前白蛋白(PA)、结合珠蛋白(HPT)、转铁蛋白(TRF)均P<0.01,具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视黄醇结合蛋白(RBP)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血清前白蛋白、结合珠蛋白具有高度敏感性可作为危重病人早期营养支持的营养指标、转铁蛋白可作为中期营养支持的营养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对于患者预后的影响,为临床科学应用肠内营养、减少患者创伤应激、改善患者预后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重型颅脑损伤患者60例随机分为早期肠内营养组(EEN组)和早期完全肠外营养组(TPN组),用ELISA法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c.反应蛋白(CRP)。记录各时相点血糖和部分血液检验学指标,并观察各组患者继发感染、营养相关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2组血清TNF-α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或〈0.01)。EEN组的TNF-α值变化较为平坦。整体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TPN组TNF-α值在第4天显著增高(P〈0.05)。所有颅脑损伤患者伤后24h内CRP即升高达峰值,随着病情的好转而逐渐下降,到伤后7d时仍维持在较高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均明显升高(P〈0.01)。给予营养治疗后,2组血清CRP含量随时间变化而下降,且EEN组CRP含量下降幅度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伤后血糖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O.01),第4和第7天时EEN组血糖低于TPN组(P〈0.05)。伤后第7天EEN组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以及总淋巴细胞计数均优于TPN组(P〈0.05);体重丢失显著少于TPN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EEF组小于.rPN组(P〈0.05);EEF组GCS评分均比TPN组明显改善(P〈0.05)。结论EEN能有效遏制TNF-α的过量释放,保护胃黏膜结构和功能,对预防应激性溃疡起到了积极作用;EEN可以降低血清中CRP水平,减轻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因创伤应激所引起的全身炎性反应;EEN可以抑制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糖水平应激性升高,对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康复有利。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肠内与肠外营养支持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患者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66例普外科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肠内营养组(EN组)与肠外营养组(PN组)各33例,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第7d的指标: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及氮平衡。2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呕吐、腹泻、腹胀发生率,每天平均血糖值、胰岛素使用量及住院时间、营养费用、总住院费用。结果治疗7 d后, EN组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及氮平衡均高于P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呕吐、腹泻、腹胀发生率和平均血糖值及胰岛素使用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PN组营养费用、住院总费用高于EN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可明显提高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患者营养指标,且肠道不耐受现象发生率未见增加,减少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19.
不同鼻饲法在重型颅脑损伤营养支持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不同鼻饲匀浆膳方法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肠内营养支持的效果观察。方法选择在神经外科住院的86例患者,分为两组,试验组间歇经鼻胃管滴注匀浆膳,隔2h滴一次,中间滴注口服补液盐水和温开水;对照组经鼻胃管每天分次予注射器推注匀浆膳。观察比较两组患者鼻饲后的胃潴留、返流、误吸、腹胀及腹泻发生率和护理人员操作耗费时间。结果试验组鼻饲后的胃潴留、返流、误吸、腹胀及腹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每天护理人员操作的次数一样,均为6次,但是试验组每天操作耗费时间明显较对照组少(P〈0.05)。结论经鼻胃管滴注匀浆膳用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是一种简单,经济、有效的方法,可降低并发症发生,节省护士操作时间。  相似文献   

20.
艾瑞东 《河北医药》2016,(22):3413-3416
目的:观察健脾温中方对机械通气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患者血清蛋白及机体营养的影响。方法将50例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肠内营养组和联合中药组,每组25例。对照组行肠内营养治疗,联合中药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健脾温中汤,2组均值疗10 d。以,观察2组实验室指标[血清白蛋白( ALB)、转铁蛋白( TFN)、总蛋白( TP)]、人体测量指标[肱三头肌皮褶厚度( TSF)、上臂围( MAC)、上臂肌围( MAMC)、大腿周经]及入住ICU时间。结果肠内营养组织过程中及治疗后第10d,ALB、TFN均无明显变化,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治疗后第10dTP较治疗后第1 d有所提高( P <0.05)。而联合中药组在治疗过程中,各项指标均有明显上升的趋势,治疗第10 d ALB、TFN、TP均较治疗第1 d明显提高,差异具有显著性( P <0.05),同时也高于肠内营养组( P <0.05)。联合中药组治疗后TSF、MAC、MAMC及大腿周径均较本组治疗前增加( P <0.05),且与对照组肠内营养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肠内营养组治疗后仅大腿周径较治疗前有所增加( P <0.05),TSF、MAC、MAMC有增加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联合中药组ICU入住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 P <0.05)。结论健脾温中中药可促进胃肠运动和营养吸收,修复损伤的小肠组织细胞,增强机体免疫蛋白合成,有效改善患者血清蛋白及肌肉、脂肪等营养学指标,从而提高了营养支持的疗效,体现出了中医治疗的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