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叶下珠水溶性成分提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张岚  任丽娟  周童亮 《中成药》2004,26(3):243-244
叶下珠(Phyllanthus urinaria L)系大戟科叶下珠属植物,又名珍珠草等,具有平肝清热、利水解毒之功效.用以治疗肠炎、痢疾、传染性肝炎等疾病[1].本品资源丰富,分布十分广泛.近年来国内外均用于治疗病毒性乙型肝炎[2],经鸭乙肝病毒体内实验,苦味叶下珠的水浸出液及植物干粉显示出抗病毒感染的活性[3],水提取液中分离得到的鞣料云实精经抗癌活性作用较强[4],我们通过对福建产叶下珠的化学成分和抗乙肝病毒活性研究,发现鞣料云实精为其主要活性成分[5],为有效开发和充分利用叶下珠中有效成分,我们以水提取率、正丁醇萃取率、鞣料云实精含量作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等方法对其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
张尚斌  宋华 《中医药学刊》2005,23(7):1322-1323
目的:通过对样品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确定乙肝解毒胶囊的制作工艺。方法:对本方主要成分叶下珠的水溶性成分和酯溶性成分分步提取,分别用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法测定叶下珠的水溶性成分鞣料云实精和酯溶性成分槲皮素的含量。结果:用分步提取法叶下珠的水溶性和酯溶性成分得率均较为理想.样品中其水溶性成分和酯溶性成分含量均能达到要求。结论:乙肝解毒胶囊中主药叶下珠的有效成分用分步提取法既保留了其水溶性成分又保留了其酯溶性成分,工艺合理。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测定不同产地、不同采收期湿生扁蕾中多糖的含量,考察湿生扁蕾的最佳最佳产地与采收期.方法:用硫酸-苯酚法测定分析甘肃15个不同产地湿生扁蕾药材中多糖的含量.结果:15个不同产地湿生扁蕾药材中多糖的含量差别较大,最高为2.98%(g·g-1),最低为1.01%(g·g-1).结论:同一产地7月份以后采收的湿生扁蕾多糖的含量高;甘肃15个产地中以甘肃卓尼县口子下村产湿生扁蕾中多糖的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4.
紫萁贯众中鞣质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紫萁贯众中鞣质的含量测定方法,比较不同产地和不同采收期紫萁贯众中鞣质的含量。方法采用磷钼钨酸一干酪素法显色,分光光度法在760nm处测定。结果12个不同产地紫萁贯众中鞣质的含量为0.14%~3.20%,同产地不同采收期紫萁贯众中鞣质的含量为1.05%~2.58%。结论紫萁贯众中鞣质的含量因产地和采收期变化而不同。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测定不同采收期桑叶的总黄酮含量,为桑叶资源的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甲醇为溶剂,采用索氏提取及分光光度法测定桑叶中总黄酮。结果:由测定结果得知9月23日采收的桑叶总黄酮含量最高为7.29%。结论:不同采收期桑叶总黄酮含量变化差异较大,在桑叶开发及利用时应注意采收期对总黄酮含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样品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确定乙肝解毒胶囊的制作工艺.方法:对本方主要成分叶下珠的水溶性成分和酯溶性成分分步提取,分别用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法测定叶下珠的水溶性成分鞣料云实精和酯溶性成分槲皮素的含量.结果:用分步提取法叶下珠的水溶性和酯溶性成分得率均较为理想,样品中其水溶性成分和酯溶性成分含量均能达到要求.结论:乙肝解毒胶囊中主药叶下珠的有效成分用分种步提取法既保留了其水溶性成分又保留了其酯溶性成分,工艺合理.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测定不同产地、不同采收时期湿生扁蕾中木犀草素和1,7-二羟基.3,8一二甲氧基油酮的含量,考察湿生扁蕾的最佳采收期与最佳产地。方法:用RP—HPLC法,样品直接用70%乙醇提取进样,ZORBAXSB—C18柱,检测波长为260mm,柱温30℃,甲醇-0.4%磷酸水溶液悌度洗脱,流速1mL·min^-1。分析了甘肃15个不同产地湿生扁蕾药材中木犀草素和1,7-二羟基-3,8-二甲氧基油酮的含量。结果:15个不同产地湿生扁蕾药材中木犀草素和^-1,7-二羟基-3,8-二甲氧基油酮的含量差别较大,其中木犀草素最高为1.79mg·g^-1,最低为0.24mg·g^-1,1,7-二羟基-3,8-二甲氧基油酮最高为0.68mg·g^-1,最低为0.13mg·g^-1。结论:同一产地以8月份采收的湿生扁蕾中木犀草素和1,7-二羟基-3,8-二甲氧基油酮的含量最高;甘肃15个产地中以临潭县下拉地村产湿生扁蕾中木犀草素和1,7-二羟基-3,8-二甲氧基油酮的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同一马尾松植株不同采收期的针叶中主要成分的含量变化规律,探讨采收期对成分的影响。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GC-MS方法测定石竹烯含量,HPLC方法同时测定花旗松素与芦丁含量,通过多指标含量测定比较不同样品的成分含量。结果:该产地的马尾松针中主要成分均呈现季节性波动,其中挥发油含量以2月采集的样品最高为0.65%,石竹烯含量以10月采集的样品最高为225.10μg/g,芦丁和花旗松素含量以6月采集的样品最高分别为35.41μg/g和13.41μg/g。结论:同一产地的马尾松针不同采收时间各成分含量差异较大,有效成分含量监测引导下的采收期确定,将有利于马尾松新资源的合理利用与开发。  相似文献   

9.
目的 测量不同采收期叶下珠的没食子酸、槲皮素、鞣质含量,确定最佳收获期。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不同采收期叶下珠没食子酸和槲皮素含量进行测定;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对叶下珠中鞣质的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 不同采收期叶下珠中没食子酸、槲皮素和鞣质含量发生明显的变化,10月5日采收三个指标成分含量达到最高。结论 采收期是影响叶下珠没食子酸、槲皮素和鞣质含量的重要因素,最佳采收期为10月5日。  相似文献   

10.
新疆桑叶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对新疆乌鲁木齐市不同采摘期和新疆不同地区桑叶中总黄酮含量进行测定;方法:用分光光度法以芦丁为对照品在500nm处测定吸光度,回收率为99.25%,RSD=1.38%(n=5);结论:产地和不同采摘期对桑叶中总黄酮含量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不同采收时间及产地加工方法对栀子质量的影响。方法:以栀子苷及指纹图谱相似度为指标,对不同采收时间及产地加工方法的样品进行测定和比较。结果:当10月下旬栀子颜色为青黄色时采收的栀子栀子苷含量较高;较优的产地加工方法为将药材水煮后晒干。结论:不同采收时间及产地加工方法对栀子质量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采用柯里拉京分子印迹聚合物固相萃取(Cor-MISPE)中药叶下珠中的柯里拉京及其结构类似物。方法 将柯里拉京分子印迹聚合物(Cor-MIP)装于自制的固相萃取柱中,对叶下珠提取液进行固相萃取,采用高分辨质谱仪进行检测。结果 由于Cor-MIP本身所特有的高选择性,它能特异性地将柯里拉京及老鹳草素从叶下珠提取液中萃取出来。结论 Cor-MIP对柯里拉京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可用于富集、萃取中药中的柯里拉京及其结构类似物。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不同产地叶下珠药材中总酚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以柯里拉京为对照品,三氯化铁-铁氰化钾为显色剂,检测波长744 nm,采用UV测定11个不同产地叶下珠药材中总酚的含量.结果:柯里拉京在0.604 ~ 3.02 mg·L-1线性关系良好(r =0.999 1),平均加样回收率99.79%,RSD 2.72%.不同产地叶下珠药材中总酚质量分数5.00% ~ 12.16%.结论:该方法简单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叶下珠药材中总酚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4.
不同来源西洋参中人参总皂苷及人参皂苷Rb1含量的比较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蔡治纲  张莉伟  龚晓英 《中草药》2002,33(2):121-122
目的:比较不同来源西洋参的质量。方法:采用比色法测定西洋参中人参总皂苷的含量,以HPLC法测定人参皂苷Rb1的含量,综合此二项指标评价西洋参的质量。结果:7种西洋参市售品中,加拿大西洋参中人参总皂苷及人参皂苷Rb1含量最高,北京怀柔较之略低。结论:7种市售西洋参中所含人参总皂苷均大于4%,人参皂苷Rb1均大于1%,且总皂苷含量越高,Rb1含量越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考察不同产地及采收期莲房中原花青素量的变化,确定莲房适宜的产地及采收期,为莲房的合理利用提供依据。方法采集12产地6个采收时期及不同成熟度的莲房样品,采用不同的干燥方法进行干燥,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原花青素量,比较质量分数差异。结果不同成熟度的莲房中的原花青素量具有较大差异,成熟样品质量分数大于幼嫩样品;不同干燥方法对莲房中的原花青素质量分数有较大影响,其中烘干法影响较小,阴干法其次,晒干法影响最大;不同产地和采收期莲房中的原花青素质量分数具有一定差异,呈区间波动特征。结论宜选用与莲子采收保持一致的成熟莲房,采摘后宜采用烘干或阴干法干燥处理,不宜置烈日下暴晒;浙江12产地7~9月份的莲房中的原花青素质量分数大多在6%~8%波动,均可作为莲房资源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16.
Phyllanthus urinaria Linnea (Euphorbiaceae) is a commonly used traditional medicinal plant in oriental countries and has been reported to possess various biological activities. Previously, the acetone extract and some pure compounds from P. urinaria were found to suppress herpes simplex virus (HSV). In this study, another two pure compounds were isolated from acetone extract of P. urinaria and were tested for their in vitro anti-HSV-1 and HSV-2 activitie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hippomanin A impeded HSV-2 but not HSV-1 infection. Corilagin, however, inhibited neither HSV-1 nor HSV-2 replication. The similarity between corilagin and hippomanin A in structure, but difference in antiviral activity, therefore, merit further investigation.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不同采收时期金银花的最佳产地加工方法的研究。方法:以绿原酸、木犀草苷含量综合评分、指纹图谱为指标,对不同采收期、不同产地加工方式的样品进行测定和比较。结果:三青期、大白期采收样品梯度烘干法所得药材综合评分最高,二白期采收样品直接烘干法所得药材综合评分最高,三青期、大白期采收样品梯度烘干法所得药材与二白期采收样品直接烘干法所得药材指纹图谱相似度均0.9,且相似度、主要特征峰峰面积无显著差异。结论:三青期、大白期采收的药材最佳产地加工方法为梯度烘干法,二白期采收的样品最佳产地加工方法为直接烘干法,各采收期采用最佳产地加工方法加工,所得金银花药材质量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8.
陈娟  谷巍  段金廒  宿树兰  邵婧  孙红梅  耿超 《中草药》2014,45(21):3149-3152
目的对主产地广东遂溪、福建漳浦及引种栽培地区江苏南京、淮安的不同生长期穿心莲Andrographis paniculata活性成分及关键酶基因表达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穿心莲活性成分积累动态,探讨其最佳采收期及分子机制。方法用HPLC法测定穿心莲内酯及脱水穿心莲内酯量,并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从m RNA水平比较研究不同生长期穿心莲关键酶ent-柯巴基焦磷酸合酶(CPS)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不同产地穿心莲生长过程基本一致,在营养生长时期生长迅速,进入生殖生长后生长趋于平缓。4个产地穿心莲样品中活性成分变化趋势相近,穿心莲内酯量均在始花期达到最高,脱水穿心莲内酯量变化较平缓;穿心莲CPS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在蕾期至始花期相对较高,与穿心莲内酯量呈显著正相关。4个产地穿心莲的穿心莲内酯与脱水穿心莲内酯之和均达到《中国药典》2010年版标准。结论穿心莲最佳采收期应以物候期为评判依据,其最佳采收期为始花期。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山西不同产地酸枣仁中脂肪酸类成分的特征。方法: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山西28个不同产地酸枣仁中脂肪酸类成分进行分离与鉴定,采用聚类分析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山西不同产地酸枣仁脂肪酸得率变化范围在22. 09%~31. 10%;鉴定出共有脂肪酸类成分24种,其中不饱和脂肪酸相对质量分数处于68. 22%~89. 92%。聚类分析在欧式距离系数5. 0处,山西酸枣仁样品明显分为两类。结论:山西产酸枣仁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产地对酸枣仁中脂肪酸类成分的含量影响较小。深入开发山西产酸枣仁脂肪酸类成分具有较好的区位优势。  相似文献   

20.
叶下珠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研究叶下珠的化学成分。方法:各种色谱法分离纯化,理化和现代波谱法鉴定结构。结果和结论:分离得到14个化合物,其中7个分别鉴定为鞣云实精(Ⅰ),芦丁(Ⅱ),短叶苏木酚酸(Ⅵ),isostrictiniin(Ⅸ),老鹳草素(Ⅹ),没食子酸(Ⅺ),鞣花酸(Ⅻ);其中化合物Ⅵ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得到,Ⅸ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