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玉燕 《中医杂志》2014,(2):157-160
疫病有多种独特的传变规律,可概以六经传变、表里传变、三焦传变、十二经传变、卫气营血传变等。疫病的六经传变包括逐日循经传变与六经表里传变;表里传变包括一般由表入里传变、逐日入胃传变与表里分传;三焦传变包括"直行中道,流布三焦"与"始上焦,终下焦";十二经传变主要以疫疹类热疫的以胃为中心传于十二经为代表;卫气营血传变借鉴温病传变规律,常为自营血分发出的逆传。本文对各类传变规律在发病时的病位、病性与传变趋势进行了简要介绍。临床应先把握邪气性质,确定其一般传变规律,再分析正邪相争情况,把握其病情传变程度与变局。  相似文献   

2.
董康 《光明中医》2005,20(4):16-17
疾病的传变皆有一定的规律,如外感病的传变是层次深浅的传变,内伤病的传变多为气血传变和脏腑传变,伤寒病的传变为六经传变,温病的传变为卫、气、营、血以及三焦的传变等。虽然疾病的传变有规律可循,但疾病千变万化,病情错综复杂,且所受影响之病因形形色色,因而疾病的传变不会始终沿着一个模式进行。影响疾病传变的最主要和最有决定性因素的是机体正气的强弱和邪正相争、邪气从化情况,而地理环境、气候变化、生活起居、情志饮食等对疾病的传变皆有一定的影响。疾病的传变形式常因邪气性质、感邪途径,受病部位不同而异。知道了这些,就可以先…  相似文献   

3.
中医疫病有其独特的传变规律,不能用伤寒、温病的传变规律涵盖。疫病的表里传变着眼于表里关系进行论述,可分为由表入里与表里分传两类。由表入里传变是自《内经》而始,人们对外感病传变的基本认识之一。在一些医家发现疫病传变与伤寒不同,而又未能提出较为详细的新的传变规律时,有时概言由表入里传变。由表入里传变中的逐日入胃传变,其病情凶险,传变迅速,病机以热为主,寒性温性之邪均可有此传变规律。  相似文献   

4.
肿瘤在转移途径、特异器官、转移几率、转移时间上因原发肿瘤的不同存在很大差别。经过深入研究发现,肿瘤转移的规律性符合中医学疾病传变理论,符合中医学疾病传变理论的经络之间传变、经络脏腑之间传变及脏腑之间传变规律。运用中医学疾病传变理论研究肿瘤转移,对于有目的地诊断、预防肿瘤转移,达到“已病防传”的目的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伤寒论》六经传变的理论,揭示了外感疾病传变的基本规律。下面分两个问题进行讨论。一、《伤寒论》六经传变和《内经》六经传变的关系仲景的六经传变律,源于《内经》,却又超脱于《内经》。首先,仲景对《内经》六经传变律不是一概照搬,而是对其  相似文献   

6.
目的 根据中医外感病理论和手足口病的临床表现、演变过程,探讨其传变规律.方法 采用文献学和理论思维方法以及初步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提出手足口病的"肌表-经脉-脏腑"传变模型.结果 手足口病"肌表-经脉-脏腑"传变假说可以浓缩为"温邪外感,首犯太阴,顺传脾肺,逆传心肝"等十六字表述;"不传、顺传、逆传"等三种传变模式是手...  相似文献   

7.
<伤寒论>六经传变的理论,揭示了外感疾病传变的基本规律--六经传变规律.六经传变规律是从外感六淫之邪所致疾病传变规律中集中和概括起来的纲领性原则.  相似文献   

8.
张仲景的《伤寒论》,不但给我们介绍了六经与六经辨证,更通过六经传变,向我们系统介绍了正确的中医思维方式。三阳在经涉腑,属表;三阴踞腑入脏,属里。六经传变都有具体的内容,六经均能互传,共有30项74条。六经传变有多种形式,有的外传而愈,有的传里而剧,有的传而未变,有的传而将变,有的传而已变,有的传而多变,还可有复杂的多项传经方式。六经传变的顺序不是线性传变关系,而是一种错综复杂,相互关联的类圆型传变关系。  相似文献   

9.
传变,《内经》称为“传化”,系指疾病发展过程中的移易与转化。古代医学家运用“四时、五脏、阴阳”的理论,总结出疾病传变的多种形式,阐述了疾病传变的基本规律,形成了我国最早的疾病传变理论体系。现就其有关内容论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中医疫病有其独特的传变规律,不能用伤寒、温病的传变规律涵盖,文章以疫病的三焦传变规律进行说明。此为基于三焦论述疫病的传变,主要有两种论述。一种为"直行中道,流布三焦",以喻嘉言《尚论篇》所论为代表,邪多自口鼻而入,首犯中焦,自中焦分别向上下传变,甚者可充斥三焦;其病性以温热、湿热为主,亦有混杂其他邪气而犯者。另一种则与温病"始上焦,终下焦"的传变规律一致,是自上而下传变。总体而言,多数医家在认识疫病的三焦传变时,认同"直行中道,流布三焦"说,有时也结合温病的辨证思路,以温病的"始上焦,终下焦"传变规律、卫气营血传变作为补充。  相似文献   

11.
杜青雄 《世界中医药》2010,5(3):199-200
中医是一门科学,笔者试图运用五行学说分析儿科常见病(如“咳喘”和“外感热病”)的传变规律。1疾病可有多种不同的传变方式疾病的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中医而言,感受不同的外邪、人体正气的强弱(包括人体的情志,因为情志是通过影响人体正气,从而影响疾病的发展)两大因素影响着疾病的传变形式。“疾病传变包括病位传变和病性转化。病位传变形式多种多样,  相似文献   

12.
据《内经》《难经》之旨,归纳肺病影响肝、心、脾、肾四脏的母子传变、乘侮传变、胜复传变的五行病机模式及其预后转归。提出“肺脏及四脏”、“四脏及肺脏”的正反五行病机传变模式。从而丰富中医病机学说,为临床实践服务。  相似文献   

13.
疾病发展的一般规律董康,王阁修,王惠河南省新野县中医院(473500)各种疾病不但各有不同的病因,而且在其发展过程中也各有它自己的特殊性。如外感病多为六经传变,温热病多呈卫气营血传变,温热病多为上、中、下三焦传变,脏腑病多为气血传变和脏腑传变以及按脏...  相似文献   

14.
<正> 当前,对温病的传变规律认识不一,归纳起来,对温病传变规律中的顺传、逆传认识,不外有两种观点。其一、认为:卫传气传营传血,上焦传中焦传下焦依次传变为顺传;肺传心包,肺卫不解传入营分为逆传。其二、认为:手太阴肺传入足阳明胃为顺传,卫传气传营传血,上焦传中焦传下焦依次传变为温病传变的一般规律,不属顺传。手太阴肺传入手厥阴心包为逆传,卫传营不属逆传。就此,谈谈以下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5.
本文将伤寒、温病外感病的传变规律作了详细探讨,认为《伤寒论》是按"病发于阳""病发于阴"规律传变的,而《温热论》的卫气、营血传变则属于《伤寒论》"病发于阳"的层次,《温疫论》和《湿热论》邪入中焦的传变规律则属于《伤寒论》"病发于阴"传变规律层次。  相似文献   

16.
《内经》病传理论闸述了疾病的传变规律。传变,是指疾病的发展变化。研究中医病传理论,无论是对掌握阶段定位或了解疾病的演变过程均具有重要意义。一、疾病传变的概念及影响传变的因素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脏腑气血之间保持着阴阳相对的平衡,疾病发展的过程即是人体阴阳相  相似文献   

17.
阻断温病气营传变初探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马健 《中医杂志》1990,31(10):11-14
临床实践表明,气营传变是温病过程中正邪相争的关键时期和病情演变的转折时期。因此,探讨阻断温病气营传变的发生,是防止温病病情逆变、提高急性外感热病治疗水平的重要课题。为此,本文仅从气营传变发生的机理,阻断气营传变伪辨证要点,阻断气营传变的基本治则进行初步探讨,以期为临床辨治开  相似文献   

18.
中医疫病的表里传变着眼于表里关系进行论述,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由表入里传变,另一类是表里分传。表里分传的传变规律较为复杂,病性可能为湿热。邪自口鼻而入后首犯半表半里,邪气伏留,发病时可有出表与入里两种趋势,病程可分初起、中期、后期三阶段。中期因邪气使表里之气不通,伏邪一时不能透尽,故有先表而后里、先里而后表等多种传变方式,称为"表里九传"。因医家对表、里、半表半里认识不同,对其阐述稍有差异。"表里九传"为总结诸多病例得出,对于个体而言,以何种方式传变则是因人而异。治疗时要抓住疫邪本身,根据其传变规律决定治法。  相似文献   

19.
问与答     
试述六经传变的一般规律及决定传变与否的三因素?六经病是脏腑经络病理变化的反映,而人体脏腑经络又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因此,一经病变常可涉及它经。从而,互相传变或呈现合病、并病等情形。传,指病情循着一定的趋向发展;变,  相似文献   

20.
浅谈中医内伤病的传变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内伤病发生发展问题过程中必然存在邪气传变问题,且传变问题影响着内伤病的发展趋向,本文拟透彻分析传变的基本类型及特点。在内伤病的传变特点上不仅有脏腑经络的层次区别,还有气分血分精分的病理层次划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