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提高肺部冰冻病理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将术中送检的肺部标本共79例,经不同的冷冻切片机切片,HE染色制片并与冷冻剩余组织制成的石蜡切片对照。结果79例病例中,石蜡切片诊断50例为恶性肿瘤,4例为良性肿瘤,25例为炎性病变。冰冻切片诊断51例为恶性,其中1例误诊为低分化腺癌,28例非恶性病变与石蜡一致。冰冻切片与石蜡切片诊断符合率97.47%,误诊率1.26%,不能明确诊断率1.26%。结论冰冻诊断准确率的提高有赖于病理医生对冰冻制片至诊断各环节的关注并加强与临床外科医生的紧密联系.  相似文献   

2.
高艳  李家伟 《云南医药》2006,27(4):409-410
病理活组织常规石蜡切片技术,需时较长,最短也需要16h连续工作,才能将切片制好。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送检组织已固定,而患者病情危急,不能行冰冻切片检查时,就必须在很短的时间内制好片。为此我们将微波技术应用于快速石蜡切片中,在1.5~2h,制出较好的切片,且制片质量近似于常规石蜡切片,完全符合病理诊断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为了克服组织切片制作过程中固定时间长,部分脂肪、皮肤、肌肉组织难固定和不易切片的难题,笔者应用AAF固定液微波固定法固定石蜡制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总结我院病理科开展手术中冷冻切片诊断的体会。方法 采用逐例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对本科所作冷冻切片诊断与术后石蜡切片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冷冻切片诊断214例与石蜡切片诊断符合率为97.20%,未能确诊率为0.46%,误诊率为2.34%。误诊原因中,取材不当占60.0%,制片不良和读片错误占40.0%。结论 术中冷冻切片确定病变良恶性效果满意,宜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提高取材技术、制作优质切片、掌握疑难少见病例大体和镜下特征及冷冻切片诊断注意事项,有望提高冷冻切片诊断正确率。  相似文献   

5.
钟丽萍  马明忠 《贵州医药》1998,22(6):434-435
目前基层医院大多采用石蜡切片作为手术中病理诊断。而石蜡切片耗时较长且制片效果不佳,延误了诊断时间。本科自引进ZD一型电脑控制生物医学实验仪后,提高了制片质量,缩短制片时间,且操作简便,现介绍如下。1,材料与方法1.1医学实验仪:上海中达医学应用研究所生产的ZD一型电脑控制生物医学实验仪,额定微波输出功率gnw,分为0-10个档次,从0开始以每档相差6()的级差依次递增,单步定时控制时间0—99分99秒。1.2组织标本:均选用手术送检新鲜标本分4组:1组子宫5例;11组淋巴结5例;皿组乳腺5例;ly组胃肠镜活检标本5例。组织切…  相似文献   

6.
在快速切片中,乳腺肿瘤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常用的快速切片方法是冷冻切片,但冷冻切片机价格昂贵,所制切片与常规石蜡切片差异性又较大,诊断较为困难。我院采取了微波快速石蜡切片代替冷冻切片,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人体活体行肺、肝、肾穿刺及实验用动物的肺、肝、肾组织制作免疫荧光切片、石蜡HE切片,用以明确疾病的性质以及做科研时动物试验的组织进行科学病理分析。方法我院患者的活检组织标本、试验室的动物组织标本取1/4及1/3用普通胶水代替OCT包埋剂,冰冻机下行冰冻切片用以制作直接免疫荧光染色。剩余标本组织在脱水机改进时间后进行脱水处理,行石蜡包埋切片做HE染色。结果组织荧光制片效果好,无背景着色,切片完整,组织结构清晰。组织石蜡HE切片染色胞浆分明,切片完整。两种制片镜下观察定位准确。结论采用改进后方法制片,节约资金,制片的阳性强度及阳性检出率与未改进前相比效果好,定位准确。  相似文献   

8.
目的:鉴于法医病理学皮肤病理制作难的特点,从而摸索皮肤组织制片的新方法与新思路。方法:采用软化剂固定液处理,延长脱水时间与浸蜡时间、进行石蜡切片、HE染色。结果:经软化固定液处后的皮肤组织结构完整、厚薄均匀、组织细胞结构清晰的皮肤组织切片,为法医学病理诊断及法医学判案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用普通胶水代替OCT包埋皮肤组织来制作冰冻切片,不仅降低了成本,而且所制切片与用OCT包埋剂包埋所制切片在制片质量与染色效果上无异。方法行冰冻切片时,用普通胶水代替OCT对皮肤组织起支托固定作用。结果用普通胶水包埋制作的冰冻切片,在制片质量及染色效果上均与用OCT包埋剂包埋制片无异。结论冰冻切片行直接免疫荧光法要求冰冻切片质量优良,且在制片过程中快捷、力求保持抗原的完整性。质量优良的包埋剂在制片过程中可以达到以上要求,但其价格昂贵;用普通胶水代替质量优良的包埋剂,不仅在制片质量及染色效果上与前者无异,且价格便宜,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骨组织传统的病理制片方法是甲醛固定、脱钙、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此法经过脱钙、脱水、加温、浸蜡可使细胞严重收缩,且HE染色只有二种颜色,使各系统血细胞及其分化阶段的辩认十分困难。为解决此问题,我们经反复试验,发现用塑料包埋切片染色,结果甚为满意。  相似文献   

11.
冰冻切片对卵巢肿瘤诊断价值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绍珍  张文 《天津医药》1998,26(10):603-605
对89例卵巢肿瘤的临床诊断及术中冰冻切片诊断与石蜡切片诊断进行对比研究。结果;石蜡切片诊断良性肿瘤33例,交界性肿瘤13例,恶性肿瘤43例。临床诊断与石蜡切片的符合率为74.2%,良性肿瘤为93.9%,交界性肿瘤为46.2%,恶性肿瘤为72.1%。FS诊断与石蜡切片的符合率为95.5%,良性肿瘤为100%,交界性肿瘤为92.3%,恶性肿瘤为93.0%。  相似文献   

12.
李春荣 《云南医药》1997,18(4):296-296
病理组织制片失当的原因与改进李春荣组织制片技术是病理检验、科研和教学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病理组织制片的优劣,对诊断方面有很大的影响。如能制出理想的切片,既有助于病理医师的正确诊断,也为科研提供了良好的资料。本人在多年的工作实践中,对制片中...  相似文献   

13.
病理检查结果对指导临床诊疗工作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制作一张优质的病理组织切片对病理诊断医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这也是对从事病理技术工作者的最基本的技能要求。特别是在急诊等情况(如手术中快速石蜡切片或其它原因需加快制片)下,需快速制作出优质的组织切片供病理医生做出较准确的诊断以满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究甲状腺疾病采用冰冻切片与石蜡切片进行诊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60例甲状腺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均给予甲状腺冰冻切片与石蜡切片检查,分析比较两组诊断方法的诊断时间和诊断结果。结果 冰冻切片的诊断时间为(27.34±3.36)min,短于石蜡切片的(2461.64±611.65)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0.828, P<0.05)。冰冻切片检查中误诊1例、延迟诊断3例;石蜡切片无漏诊,无延迟诊断;两种方法的误诊率、延迟诊断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冰冻切片检出良性病变45例(包括良性甲状腺肿瘤16例、甲状腺疾病29例),恶性病变14例(包括甲状腺乳头状8例、甲状腺滤泡状癌5例、甲状腺髓样癌1例);石蜡切片检出良性病变45例(良性甲状腺肿瘤16例、甲状腺疾病29例)、恶性病变15例(包括甲状腺乳头状癌8例、甲状腺滤泡状癌5例、甲状腺髓样癌1例);两种方法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状腺疾病术中冰冻切片诊断有助于在短时间内明确诊断结果 ,对术中治疗有利,但该方法存在一定误诊的可能,应正确取材,提高制片质量,提高对甲状腺乳头的识别、鉴别能力,从而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15.
曾宪筠  温萍茵 《贵州医药》1995,19(5):272-274
本文就我院1990-1994年3年间全部冰冻切片及相应的常规石蜡切片共396例的病理诊断进行比较分析,冰冻切片未能确诊16例,误诊6例,冰冻切片与石蜡切片符合率为94.4%。文中就冰冻切片的取材,观察以及病理诊断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日常病理工作中,会经常遇到含骨及钙化组织制作石蜡切片的病例。但是骨及钙化组织非常坚硬,进行石蜡制片的整个过程程序繁多,其中以组织的固定、取材、脱钙、除酸、切片、染色等环节最为重要。当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均可影响切片的质量,而直接影响到病理报告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冰冻切片与快速石蜡切片诊断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6月~2014年6月接收的293例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疑似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病例均行冰冻切片与快速石蜡切片病理诊断,将其诊断结果与术后常规石蜡切片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计算两种检查方法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与阴性预测值,并进行对比。比较三种切片方法操作所需时间。结果术后常规石蜡切片所需时间为(5.07±0.28)d,快速石蜡切片为(6.49±0.67) h,冰冻切片为(6.91±0.54)h,冰冻切片与快速石蜡切片需要时间显著短于术后常规石蜡切片(P<0.05)。术后常规石蜡切片诊断出中枢神经系统肿瘤256例(87.37%);非中枢神经系统肿瘤37例(12.63%)。应用快速石蜡切片对中枢神经系统肿瘤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诊断准确率均显著高于冰冻切片(P<0.05)。结论快速石蜡切片能及时发现、诊断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相较于冰冻切片,具有较高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易韦  黄平  陈袆  张赟  文敬 《贵州医药》2013,(12):1101-1102
随着临床医学手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手术中要求送检冰冻病理切片快速诊断的病例日益增多,临床手术医师对病理报告的依赖性也逐渐增加,已成为指导临床手术医师确诊和制订合理手术方案的必需手段之一。但由于冰冻切片诊断时间仓促,取材局限,制片质量不如石蜡切片,冰冻切片延迟诊断或误诊的情况时有发生。准确性很难达到与常规石蜡切片相一致的效果。为此收集我科近3年的冰冻切片资料5376例,分析探讨冰冻切片诊断价值和准确性及其影响因素,旨在不断提高手术中病理诊断质量,从而降低医疗事故隐患。  相似文献   

19.
目的将甲状腺冰冻切片病理诊断结果与石蜡切片对比,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7月至2015年11月收治的甲状腺疾病手术患者90例,对比所有患者术中冰冻切片及常规石蜡切片的病理诊断结果及所需的诊断时间。结果石蜡切片病理诊断结果为非肿瘤患者38例,良性肿瘤患者17例,恶性肿瘤患者35例;其中甲状腺乳头状癌24例,甲状腺滤泡状癌9例,甲状腺髓样癌2例;冰冻切片病理诊断结果与石蜡切片一致的83例,确诊率为96.6%;冰冻切片结果与石蜡切片相反的3例,误诊率为3.3%;冰冻切片无法明确诊断,等待石蜡切片确诊结果的4例,延迟诊断率为4.4%;冰冻切片的诊断时间为(27.6±3.7)min,明显短于石蜡切片的(2361.6±604.8)min,t=36.1,P<0.05。结论冰冻切片病理诊断所需时间短,可对手术进行指导,石蜡切片则可作为术后确诊方式。  相似文献   

20.
为了适应教学时大批量使用的要求,针对石蜡切片制作过程中容易出差错的环节、导致光镜下组织或细胞形态结构异常等问题,探索提高批量制备组织学石蜡切片标本整体质量的方法,对制作过程中组织的取材、固定、固定后的修整、洗涤、脱水与透明、浸蜡、包埋、切片、染色及封固等步骤进行改进。实验结果表明石蜡切片必须注意各步骤的制作,有效地提高了组织学教学切片的质量,延长使用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