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脊髓拴系综合征(Tetheredcordsyndrome,TCS)是一组发育畸形,包括脊髓圆锥被一种或几种硬膜内异常病变束缚,如粗短的终丝、纤维粘连、脊髓脊膜膨出、硬膜内脂肪瘤、硬膜内上皮样囊肿及脊髓纵裂畸形等。我院1986年10月-1995年9月经...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脊髓栓系综合征(TCS)的病因、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患者进行神经系统检查,腰骶部X线检查,MRI,行脊髓拴系松解术。结果随访6个月~4年,疼痛消失42例,明显减轻18例,鞍区感觉恢复6例,好转8例,没有患者出现术后症状加重。结论明确引起脊髓栓系的原因,作出正确诊断,为手术治疗提供依据,脊髓拴系松解术是治疗脊髓栓系的唯一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马宗芬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15):2240-2241
目的:探讨小儿脊髓拴系综合征显微手术的术中护理要点。方法:回顾2005年11月~2007年2月在显微镜下治疗脊髓拴系综合征的手术期护理记录,总结手术期间的护理要点。结果:47例患儿均在显微镜下行脊髓拴系松解术,手术全部成功,无术中并发症发生。结论:要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必须注意以下几点:(1)术前正确的体位摆放;(2)充分的器械、物品准备;(3)保证显微器械的正常使用;(4)细致的病情观察和密切的护理配合。  相似文献   

4.
<正>脊髓拴系综合征(tethered cord syndrome,TCS)是由于各种先天或后天的病理因素牵拉脊髓圆锥,使圆锥位置下降,被拴系在椎管内从而产生一系列脊髓牵拉性损害——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脊髓栓系松解术治疗儿童和成人脊髓栓系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127例脊髓栓系综合征患者,根据年龄分为A组(<14岁,70例)和B组(≥14岁,57例),比较两组临床症状和体征、手术情况及术后疗效。结果 B组大便功能异常、疼痛或麻木比例高于A组,而A组中无症状比例高于B组(P<0.05)。A组术中出血量少于B组(P<0.05)。A组大便功能异常、小便功能异常和肌无力治疗有效率高于B组,A组麻木治疗有效率低于B组(P<0.05)。结论 脊髓栓系松解术治疗儿童和成年脊髓栓系综合征患者均安全、有效。对于无症状的儿童患者,也应积极地进行手术治疗,以防止出现难以扭转的神经缺陷。  相似文献   

6.
脊髓栓系综合征研究近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脊髓栓系综合征(Tethered cord syndrome,TCS)是指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脊髓纵向牵拉、圆锥低位、脊髓发生病理改变而引起的神经损害症候群,包括下肢感觉运动功能障碍、畸形、大小便功能障碍等。1953年首次临床报道,1981年由Yamada命名。  相似文献   

7.
<正>脊髓栓系综合征是由于脊柱、脊髓的先天畸形和椎管内外肿瘤及脊髓脊膜膨出所致的脊髓和圆锥受牵拉,脊髓圆锥缺血引发的综合征[1]。主要表现为大小便功能障碍,腰部或下肢疼痛,感觉减退和消失,进行性下肢运动障碍。MRI是诊断该病的金标准。手术越早效果越好,手术目的主要是松解马尾神经粘连、切除局部肿瘤、切断终丝、扩大硬膜囊,使受牵  相似文献   

8.
脊髓纵裂畸形并栓系综合征临床十分罕见,我科最近遇到1例,现报告如下。患儿女,2.8岁。因腰部肿物2年入院。其母代诉:患儿出生后发现腰部正中有一小突起物,至今如故。1岁多会走路,现仍行走不稳,下肢无力,不能弹跳。近来尿急、夜间易尿床,大便基本正常。入院查体:生命体征正常。腰骶部可见约1.0cm×0.5cm包块、略红,其基底部与腰骶部皮肤相连,表面有毛发,无糜烂、结痂。双下肢肌力4级,肌张力略减弱,左下肢皮温较右下肢明显低、肌肉略萎缩、且左足趾不能伸屈,双下肢膝腱反射阳性,跟腱反射阴性,双侧巴彬氏征阴性,肛门括约肌松驰、肛门反射减弱。…  相似文献   

9.
赵红梅 《淮海医药》2011,29(5):470-470
患者男性,17岁。因排尿困难2年余入院,四肢肌力,肌张力基本正常,四肢深、浅感觉基本正常,鞍区浅感觉减退,深感觉尚存,肛门括约肌自主收缩力弱。双足下垂,内翻。腰骶部轻度叩去痛,腰骶部皮肤可见瘘口,无破溃、渗液,表面有毛发生长。生理反应存在。2008年起出现日间排尿困难,自行增加腹压后可排尿,自觉尿不尽感,夜间睡眠时尿液不自主流出,感冒时日间偶有漏尿;大便干燥,排便困难。尿动力检查显示神经源性下尿路功能障碍。MRI、CT检查示:L5~S2椎体水平蛛网膜下腔扩大,脊髓圆锥细长位于L水平,并栓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脊髓栓系综合征的治疗、预后.方法 脊髓栓系综合征患者198例,均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并在显微镜下手术:脊髓脊膜膨出切除修部术 内外终丝切断松解术,藏毛窦切除 内外终丝切断松解术,或合并脂肪瘤切除术、神经松解或单纯外终丝切断松解术.结果 随访1~2年,131例有不同程度恢复,其中恢复良好者60 例(活动自如,肌力5级,无畸形,无感觉障碍)占43%;中等恢复71例(轻度畸形, 单足内翻,肌力4~5级,可自主活动,无感觉障碍)占53.4%;无明显恢复者8例肌力同术前,感觉同术前.1例术后1周死亡.结论 早期诊断,神经显微外科手术加功能锻炼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1.
小儿脊髓栓系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山西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030001)神经外科杨晓明骨科吴晋普脊髓栓系综合征(tetheredspingcordsyndrome)是一种小儿常见的先天发育畸形合并多种病理情况,包括脊柱裂、脊髓园锥被一种或几种硬膜内异常病...  相似文献   

12.
显微手术治疗脊髓栓系综合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显微外科手术治疗脊髓栓系综合征的疗效及手术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42例脊髓栓系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论述。结果 本组病例中83%腰骶及下肢疾病得以改善,76%排便障碍得以改善,53%的鞍区、双下肢感官异常改善。结论 早期发现及诊断,并尽早行显微外科松解是治疗脊髓栓系综合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杨健 《现代医药卫生》2004,20(16):1597-1598
目的:分析脊髓栓系综合征(TCS)的磁共振特征性表现,探讨MRI对TCS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TCS的MRI表现。采用自旋回波序列(SE),常规行矢状位及轴位扫描,部分辅以冠状位扫描。结果:19例TCS中,全部显示为脊髓圆锥低位,伴腰骶部脊柱闭合不全11例;伴脊髓脊膜膨出5例;伴单纯脊膜膨出4例;伴脊髓空洞积水1例;伴脊髓纵裂畸形1例;伴椎管内脂肪瘤2例;腰背部皮毛窦1例;脊柱侧弯畸形2例;椎裂畸形1例;融合椎1例。结论:MRI能够直接显示病变脊髓的全貌,以及并存的先天畸形、肿瘤和术后改变等。MRI是诊断TCS首选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脊髓栓系综合征 (TCS)是由各种先天和后天原因牵拉圆锥 ,使圆锥位置下降 ,和 /或终丝增粗 ,脊髓活动受限而产生一系列神经功能障碍和发育异常的征候群。本文通过对 4 3例TCS患者的MR图像分析 ,探讨MR在TCS的诊断和评价等方面的价值。对象和方法一、对象 :4 3例TCS患者中男 2 3例 ,女 2 0例 ,平均年龄 2 3 4岁。临床上 11例表现膀胱和 /或排便功能障碍 ;下肢无力 14例 ,3例合并肌肉萎缩 ;腰痛、下肢痛和 /或感觉异常者 11例 ,足下垂和足内翻畸形各 1例 ,脊柱侧弯 2例。病史 2个月~ 6年 ,平均 1 5年。二、方法 :MRI检查行…  相似文献   

15.
脊髓栓系综合征(Tethered cord syndrome,TCS)是小儿外科较常见的先天畸形之一,临床上常有排尿排便功能障碍,下肢截瘫及足部畸形,并呈进行性加重.我科1990年1月-2005年1月收治的18例TCS的患儿,现分析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脊髓栓系综合征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及手术疗效观察.方法 本组22例,均经x-ray、CT、MRI检查,明确诊断,手术方法本组均在全麻及显微镜下操作,剥离粘连的脊髓、马尾和神经根,切断增粗的终丝,充分游离脊髓、马尾和神经根,脊柱侧弯者行Luque法固定.结果 本组22例,平均随访时间5年以上,按1992年ASIA修订的Frankel分级评分,总优良率达82%,无死亡率.结论 脊髓栓系综合征早期诊断,早期手术是减少终生残疾的关键,显微外科手术损伤小、能彻底地分离粘连,手术可以完全控制症状的继续加重.  相似文献   

17.
18.
自1995-02~2001-06,我院对诊断为脊髓栓系综合征(TCS)的29例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现回顾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男18例,女11例。年龄6~22岁,平均14岁。以尿频、遗尿、尿失禁、排尿无力或下肢感觉、运动障碍为主要征象就诊。病史0.5~20年,平均3.4年。下肢或鞍区感觉障碍11例,排尿障碍21例,排粪障碍6例,骶尾部包块7例,毛发异常、皮肤色素增深及红斑痣6例,肛门扩约肌松弛4例,足部畸形及行走异常5例,15例伴不同程度的膀胱残余尿,4例肾盂及输尿管积水,2例…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探讨对脊髓栓系综合征(TCS)后继发神经源性膀胱(NB)患者采用康复护理对其膀胱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入选2008年6月至2013年6月诸暨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TCS继发NB患者80例,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膀胱功能恢复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膀胱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后观察组膀胱容量显著高于对照组,残余尿量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康复护理有助于促进TCS继发神经源性膀胱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