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并心尖肥厚型心肌病1例赵士琴,傅月英,李建华,史君莫,刘素娟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261031)随着诊断技术的不断进展,心肌病的诊断率已明显提高,不少学者对各种类型的心肌病已做了较多阐述,但病人同时患有梗阻性心肌病合并心尖肥厚型心肌病...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心尖肥厚型心肌病和典型肥厚型心肌病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8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90例典型肥厚型心肌病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其为三组进行对比分析。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组患者25例。然后再根据典型肥厚型心肌病患者是否存在流出道梗阻将剩下的患者分成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25例)以及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40例)两组,对比分析三组患者心脏超声以及临床特点。结果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组患者的家族成员没有发现猝死史,有5例典型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存在有家族成员猝死史;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组患者的左室心尖部厚度为(20.1±4.0)mm,没有患者出现梗阻现象,室壁运动出现异常。结论心尖肥厚型心肌病和典型肥厚型心肌病的临床特点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心脏超声检查结果为阳性以及心图联导上典型的深尖倒置可以为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确诊提供科学有效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超声心动图分析翁书和,张小玲,廖群香,朱纯石(中山医科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心内科;广州,510120)主题词超声心动描记术;心肌病,肥大性中图号R540.5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是肥厚型原发性心肌病的一种特殊类型,二维超声心动图对本病具有明...  相似文献   

4.
心尖肥厚型心肌病(apical hypertrophy cardiomyopathy,AHCM)是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的一个亚型,心肌肥厚主要局限于左室乳头肌水平以下的心尖部。  相似文献   

5.
对4例心尖部肥厚型心肌病的心电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保华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13):2269-2270
心尖部肥厚型心肌病属于原发性肥厚型心肌病中的特殊类型,首先由日本学者Yanaguchi等于1976年报告。本病在我国的发病率约占肥厚型心肌病的2%~5%。因其特殊的心电网特征,近些年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分析4例心尖部肥厚型心肌病的心电网资料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运动试验对心尖肥厚型心肌病心电图的影响。方法 对13例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患者行活动平板运动试验。结果 运动后心电图倒置T波振幅变小,QTc、JTc明显缩短(P均〈0.01)。结论 运动试验有助于对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心尖肥厚型心肌病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方法 分析28例心尖肥厚型心肌病临床表现、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冠脉造影及左心室造影特征.结果 28例心尖肥厚型心肌病合并有心电图异常,其中25例呈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特殊心电图改变,8例ST-T动态改变.心脏超声提示心尖肥厚者22例.冠脉造影25例正常,前降支中段肌桥2例,回旋支狭窄20%1例.左室造影提示黑桃A样改变23例,5例表现心尖部心腔狭小.12例误诊为冠心病,其中4例为非ST段抬高心梗.结论 心尖肥厚型心肌病较易误诊为冠心病.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尤其是左心室及冠脉造影对心尖肥厚型心肌病诊断与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心尖肥厚型心肌病12例王彩凤内蒙古自治区巴盟医院心内科(015000)霍萍内蒙古自治区临河市医院内科关键词心肌疾病/诊断;心电图;超声心动图中图号R542.2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是一种以心尖部心肌肥厚为主的心肌病,属于非梗阻型心肌病的一种类型,临床上较少...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心电向量图特点。方法对经临床确诊的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做心电向量图并进行分析。结果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心电向量图与正常人不同,主要表现在水平面、右侧面向左、前、下向量增大和QRS-T夹角增大。结论心电向量图能更直观的显示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心电学变化,对诊断有肯定意义。  相似文献   

10.
心尖肥厚型心肌病误诊冠心病一例高虹(呼和浩特市第一医院)关键词心肌病;冠状动脉疾病中图法分类号R5422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是原发性肥厚型心肌病的一个特殊类型[1],1979年Yamaguchi[2]等首先报道。临床常因其心电图表现酷似缺血型ST-T改...  相似文献   

11.
心尖肥厚性心肌病14例临床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心尖肥厚型心肌病(AHCM)的临床表现和心电图诊断特点.方法 分析14例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临床表现和心电图,核素心肌断层显像及心脏超声心动图特征,确定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诊断方法.结果 心电图显示以胸导为主的导联R波振幅呈V4≥V5>V3规律增高,同时伴有T波对称性深倒置,超声心动图和核素心肌断层显像显示心尖部心肌肥厚.结论 标准12导心电图显示胸导联V3~V5R波振幅关系增高伴对称性T波深倒置,应该考虑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可能,心电图改变特点是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首要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2.
肥厚型心肌病中心肌肥厚的病变部位主要局限于左室乳头肌以下的心尖部时,临床上称为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此病早期临床症状不典型,部分病人客观检查阳性率低,易和系统性高血压、主动脉瓣狭窄及其它可引起左心室肥厚的疾病相混淆,造成误诊和漏诊。我院从1987年3月-2003年12月11例心尖部肥厚型心肌病早期心动图、心电图诊断及鉴别诊断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3.
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是肥厚型心肌病的一种亚型,以心尖部肥厚为主,此病最初是日本学者Yamaguchi等于1976年报告的,亚洲发病率高于欧美国家,容易被误诊为冠心病,现将我院误诊的30例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4.
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是原发性肥厚型心肌病的一种,与常见的肥厚型心肌病比较,一般不会伴有左心室动力性阻梗[1]。目前临床中通常采用心电图、心血管造影及临床表现进行诊断,本研究通过心脏彩超、X线、CT及冠状动脉造影进行检查,探讨彩超用于诊断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选取某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患者15例,其中男性12例,女性3例,  相似文献   

15.
李惠玲 《基层医学论坛》2016,(26):3690-3691
目的:探讨非梗阻性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心电图特征改变,提高对非梗阻性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鉴别诊断。方法对我院2005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42例确诊为非梗阻性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超声心电图特点进行总结。结果本组42例心尖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均有心电图异常改变,胸前导联 T 波倒置均超过0.05 mV,RV5大于2.6 mV 的有18例(42.9%),ST 段压低程度0.05~0.4 mV 的有20例(47.6%),没有患者出现额面心电轴异常和病理性胸前导联 Q 波,合并心房纤颤3例(7.1%)。结论标准12导联 ECG 显示胸导联 V3~V5R 波振幅增高伴对称性倒置 T 波,要高度考虑非梗阻性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可能,心电图异常对非梗阻性心尖肥厚型心肌病诊断提供了特征性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超声心动图以及心电图进行分析,探讨超声心动图与心电图联合评价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5年1月至2010年1月收治的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患者40例,对两组患者的超声心动图以及心电图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超声心动图显示患者心尖部有肥厚症状,并伴随心尖部心腔变小;心电图显示患者出现特征性异常:T波伴随ST段有下移趋势,左心室电压较高。结论:超声心动图与心电图联合评价心尖肥厚型心肌病临床效果十分显著,具有重大的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7.
心尖肥厚型心肌病(AHCM)是肥厚型心肌病的一个典型,以日本多见,家族性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我国较为少见,缺乏体征,临床容易漏诊、误诊。现将我们所见到的一家族兄妹3人同患此病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肥厚型心肌病是以心肌非对称性肥厚,心室腔变小为特征,以左心室血液充盈受阻,舒张期顺应性下降为基本病态的心肌病。其病理改变主要在心肌,尤其是左心室形态学改变。其特征为不均等的心室间隔增厚,但心尖部肥厚心肌病尚少见,现将我院1996-2004年收治的5例心尖肥厚型心肌病临床情况进行分析。[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73例心尖肥厚型心肌病心电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霓  张竑卉  孙芸芸 《广东医学》2004,25(2):164-165
目的 探讨心尖肥厚型心肌病与心电图异常的关系。方法 对73例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心电图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合并有心电图异常改变者73例(100%);伴胸前导联T波倒置0.05~0.1mV或以上,以V3或V4最明显41例(56%);R渡振幅增高以V3,V4或V5为主31例(43%);胸导联病理性Q波0例;ST段压低,以V3或Vd最明显34例(46%),合并心房纤颤5例(7%)。结论 心尖肥厚型心肌病与心电图异常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是肥厚型心肌病的特殊类型,临床上易误诊。现将我院收治的3例误诊为心肌炎、冠心病的病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