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研究探讨卒中单元的整体医疗管理模式在神经内科卒中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27例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卒中单元的治疗组和对照组,对治疗组进行早期的卒中单元模式管理与治疗,对各治疗组进行临床卒中的有关评价。结果:卒中患者在卒中单元内的治疗效果在ESS和ADL上明显优于对照组,尤其在运动方面的效果。结论:卒中单元的治疗管理模式,能明显改善卒中患者的生活和运动质量。  相似文献   

2.
卒中应激性高血糖与糖尿病并发卒中的鉴别诊断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糖化血红蛋白和糖化血清蛋白在卒中应激性高血糖与糖尿病并发卒中的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通过测定卒中伴高血糖患者血液中的糖化血红蛋白和糖化血清蛋白水平 ,判断这种血糖升高的原因是应激性高血糖还是糖尿病并发卒中。结果 :2 4例脑出血伴高血糖的患者中 ,应激性高血糖 11例 ,糖尿病并发卒中 13例 ;38例脑梗死伴高血糖的患者中 ,应激性高血糖 8例 ,糖尿病伴发卒中 30例。结论 :糖化血红蛋白和糖化血清蛋白鉴别应激性高血糖与糖尿病并发卒中方法可靠 ,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许亚丽  马银龙 《农垦医学》2006,28(6):436-437
目的:探讨卒中后抑郁与卒中部位的关系.方法:对2003年~2005年我院住院的262例脑卒中患者卒中后抑郁症的发生进行研究.结果:左侧大脑半球发生PSD 86例,发生率57.7%.右侧大脑半球发生PSD 36例.发生率31.9%.P<0.01.结论:左侧大脑半球病变患者易发生卒中后抑郁症.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卒中单元护理在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70例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采用卒中单元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应对方式、生命质量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护理后,观察组面对评分高于对照组,屈服和回避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简明健康状况调查表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71%(2/35),低于对照组的25.71%(9/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卒中单元护理应用于卒中患者可提高生命质量,改善应对方式,以及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其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相似文献   

5.
脑出血卒中单元治疗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与方法:对68例脑出血患者在卒中单元治疗结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与结论:卒中单元组的ADL评分及NIHS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提示卒中单元对脑出血患者的康复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系统评价首次卒中患者卒中部位与卒中后抑郁(PSD)的关系.方法 检索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PubMed、ISI Web of Science、Ovid全文数据库、Elsevier Science Direct等国内外数据库1980年1月至2016年3月发表的卒中部位与PSD相关性的研究.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数据合并分析.结果 共纳入14项研究,1 952例患者.Meta分析显示:首次卒中患者卒中部位与PSD的发生无直接相关性[随机效应模型,95%CI(0.89,1.43),P<0.01];亚组分析结果显示,使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评估时右侧卒中部位与PSD的发生相关[固定效应模型,95%CI(1.21,1.76),P<0.01],而在卒中后的病程、卒中后患者有无失语上PSD的发生与卒中部位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首次卒中患者卒中部位与PSD不具有直接相关性,未来研究需作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卒中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及防治策略。方法:收集172例卒中相关性肺炎的临床资料,分析卒中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并提出防治策略。结果:卒中相关性肺炎与自身基础疾病、误吸、长期卧床、意识障碍、吞咽障碍、脱水剂的应用及呼吸道侵入性操作等有关。结论:针对卒中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采取切实有效的防治策略,可减少肺部感染率、死亡率、缩短病程、降低患者费用、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1临床资料 ①一般资料:2004年5月-2005年5月本院卒中单元与非卒中单元(干部病房)分别收治脑卒中患者40例和35例,所有病例均为首发,均经过头部CT或MRI检查,符合脑卒中诊断标准.②方法:卒中单元组:在脑卒中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患者接受康复护理、失语矫治,患者和家属一起接受心理治疗、健康教育,在患者生命体征平稳、病情相对稳定48~72 h后,开始进行运动治疗.对照组:在非卒中单元接受常规药物治疗.③疗效标准:两组患者均在治疗前、后的2个月进行日常生活能力(ADL)的Barthel指数评分,应用Carr-shepherd运动评价表对患者运动功能评分.④统计学处理:应用秩和检验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不同的脑损伤部位与脑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3年9月438例脑卒中患者,全部通过临床症状及MRI检查对病灶定位,使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卒中患者进行抑郁评分,分析PSD与卒中部位的关系。结果:162例脑卒中患者合并PSD,总患病率为43.2%;其中女性患者PSD的患病率为54.80%,男性患者的患病率为32.83%,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39,P<0.05);多发性、左侧病灶、额叶、颞叶及基底节区非腔梗性卒中患者PSD患病率较高。结论:PSD发生与年龄、文化程度及卒中类型无关,而与性别及卒中部位存在关联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青年卒中人群的血脂情况,探讨青年卒中人群干预血脂的意义。方法:选取青年卒中急性发作患者48例作为观察组,采集其入院时血脂检验数据;同时随机选取50例健康体检人群作为对照组一,另随机选取老年卒中急性发作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二,采用相同设备,相同试剂与方法,将观察组分别与对照组一和对照组二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一结果差异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二检验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脂异常在青年卒中人群中的存在不容忽视,防治血脂异常对青年卒中的诊治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1.
背景与目的:很多国家都发现各治疗中心的卒中护理质量和预后差别显著。本研究旨在比较全波兰卒中预防和治疗注册参与中心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护理和预后。方法:利用以世界卫生组织卒中分阶段监护方法为基础的调查问卷,收集在2001年12月1日至2002年7月31日收住入参与中心的患者资料  相似文献   

12.
百忧解治疗卒中后抑郁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百忧解对卒中后抑郁症 (PSD)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住院的 52例PS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百忧解 ,对照组应用常规的卒中药物治疗 ,总疗程 6周。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末、6周末评定Zung抑郁自评量表。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 ,治疗中、后Zung量评分值有显著性差异(P <0 .0 5) ,且治疗组中左半球卒中患者的疗效较右半球卒中患者更为明显。结论 :百忧解治疗PSD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老年人缺血性卒中的血管内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应用股动脉超选择插管接触性溶栓和支架植入治疗缺血性卒中 72例 ,男 38例 ,女 34例 ,年龄 6 0~ 88岁 ,平均 70 5岁。溶栓治疗 6 3例 ,尿激酶 (UK)的用量平均 5 2 8万单位 ,支架植入治疗 9例 ,支架平均长度为 2 6cm ,平均直径 4 6mm。结果 :血管再通率 90 3% ,恢复良好率 81 9% ,溶栓前与溶栓后 3周欧洲功能卒中评分和生活自理能力评分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结论 :血管内介入治疗是老年人缺血性卒中的最佳方法 ,血管再通率高 ,并发症少。老年人缺血性卒中的血管…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卒中后呃逆在整体辨治卒中病房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将80例卒中后呃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在整体辨治卒中病房中按4型进行辨证论治和辨证施护;对照组在普通病房中给予胃复安肌注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5%,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整体辨治卒中病房有利于卒中后并发症的治疗,提高了卒中后顽固性呃逆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患者不同病变部位与卒中后抑郁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共收集203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分为抑郁组与非抑郁组,经头颅CT或MRI确诊及判定病变部位,应用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评定其抑郁状态.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左侧大脑半球卒中、颞叶、额叶、基底节的卒中较容易发生卒中后抑郁(P<0.05).②多病灶患者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较高(P<0.01).结论:①卒中后抑郁的发生与病变部位(特别是左侧大脑半球颞叶、额叶、基底节)密切相关.②病灶的数目也是卒中后抑郁发生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卒中后合并吞咽功能障碍与卒中病灶位置之间的关系。方法:连续选择79例近期住院的卒中后合并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入选对象均在就诊时接受常规头颅CT检查,病情平稳后进行洼田饮水试验判定吞咽障碍程度,并按病变位置进行分组比较。结果:双侧病灶、基底节区病灶、脑干及小脑病灶患者吞咽障碍严重度分级均明显高于单侧病灶、皮层下病灶和非脑干、小脑病灶组(P均<0.01)。结论:双侧、基底节区、脑干及小脑病灶卒中患者吞咽功能障碍程度严重。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针刺百印穴对卒中后抑郁症的疗效。方法:选取卒中后抑郁症患者36例,随机分成二组,分别应用针刺百印穴作为治疗组,同时应用针刺五脏俞及膈俞穴作为对照组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3.3%,对照组有效率50%。结论:针刺百印穴治疗卒中后抑郁症疗效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进行一项基于健康维护组织的对照性研究,用以评估总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H DL)与卒中亚型及患者亚群风险的相关性。方法:试验组为确定的缺血性卒中患者(n=1243)或出血性卒中患者(n=313);对照组(n=6455)参考心肌梗死的研究方法进行选定。卒中风险模型使用logistic回归方法获得。结果:胆固醇水平5级分类的最高组同最低组相比较,结果发现最高组同缺血性卒中发病风险的增高有相关性(O R1.695%CI1.3~2.0),并且为最严重的亚型:动脉粥样硬化型卒中(O R3.2)和腔梗(OR2.4)。H D L水平5级分类的最高组同最低组相比较,结果发现最高组同缺…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优化院内卒中应急流程在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溶栓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0年9月该院收治的40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常规卒中应急流程),选取2021年1—10月该院收治的40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为观察组(采用优化院内卒中应急流程)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实施溶栓时间、溶栓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医生到达时间、医生评估时间、评估结束转移至CT室时间、CT检查时间、CT结束至开始溶栓时间等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后1、24 h、出院时,两组NIHSS评分均低于溶栓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化院内卒中应急流程应用于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溶栓治疗可缩短实施溶栓时间,降低NIHSS评分,提高护理满意度,其效果优于常规卒中应急流程。  相似文献   

20.
目的:确定卒中后生存的种族差异,探讨影响生存的因素。设计:基于人群的卒中登记者随访研究。机构:伦敦南部卒中登记处。受试者:1995年1月至2002年12月期间所登记的2321例首次卒中患者。主要观察指标:卒中及其治疗的社会人口因素、危险因素、卒中严重程度以及急性期处理因素。应用Kaplan-M eier曲线、时序检验、Cox比例风险度模型及分层进行生存分析。结果:对生存进行单变量分析,黑人的预后优于白人(中位生存时间33.7月vs20.0月)。按照社会经济状况、卒中类型及格拉斯哥昏迷量表得分进行分层,并校正其他潜在混杂因素,同时将种族与年龄、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