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各类肝衰竭的临床特点及转归。方法回顾性调查急性肝衰竭(ALF)25例、亚急性肝衰竭(SALF)34例、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121例、慢性肝衰竭(CLF)206例患者的实验室检查结果、常见并发症和预后。结果四类肝衰竭在临床生化指标(包括白蛋白、转氨酶、胆碱酯酶和胆红素)、并发症和预后方面均有差异,预后的优良顺序为CLF〉ACLF〉SALF〉ALF。结论四类肝衰竭的临床特点及其预后均有差异。肝衰竭指南符合国情,有较强的科学性及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肝衰竭最新研究热点和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全球肝衰竭研究队伍日益壮大,关注日趋增多。例如,2000年美国成立了急性肝衰竭研究小组(ALFSG),近年先后出台了多部相关指南及论文等。2008年首尔APASL年会特设了慢加急性肝衰竭(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ACLF)专题会议,2009年香港的沪港肝病年会特设了肝衰竭和人工肝治疗2个专题会议。此外,2006年10月出台的《肝衰竭诊疗指南》是我国第一部有关肝衰竭的指南。现将最新研究热点进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与慢性肝衰竭(CLF)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差异。方法 103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按肝衰竭诊疗指南分为ACLF组(35例)和CLF组(68例),比较两组临床及实验室指标、常见并发症、MELD评分及预后。结果 CLF在慢性重型肝炎中占66.02%(68/103),患者年龄较大、病程较长;两组在血常规参数(WBC、HB、PLT、MPV)和凝血指标(PT、APTT、TT)均有差异(P<0.05,P<0.01);ACLF组肝功能AST、ALT、TBIL、ALB高于CLF组,GLO、TBA低于CLF组(P<0.05,P<0.01);两组腹水和肝性脑病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CLF组MELD分值低于CLF组,其预后优于CLF组(P<0.05,P<0.01)。结论 ACLF和CLF在好发年龄、病程、血常规参数、凝血功能、肝功能指标、并发症腹水和肝性脑病发生率、MELD评分及预后均有差异。肝衰竭指南符合国情,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慢加急性肝衰竭动物实验与病理生理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各种原因导致的肝衰竭在我国十分常见,其中慢加急性肝衰竭(acute—on—chronicliver failure,A—CLF)是我国肝衰竭患者的主要类型。近年来,国内外关于ACLF的病理生理机制、动物实验等方面研究取得较大进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与慢性肝衰竭(CLF)的临床特点和预后差异。[方法]75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按肝衰竭诊疗指南分为ACLF组(27例)和CLF组(48例),比较2组一般情况、实验室指标、常见并发症、Child-Pugh评分及预后。[结果]CLF组年龄和病程均明显高于ACLF组(P<0.05或P<0.01),2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CLF组血清ALT、TBil、ALB及Na+水平高于CLF组,GLO、TBA低于CLF组(P<0.05或P<0.01);ACLF组血常规参数WBC、HGB和PLT高于CLF组,凝血指标PT低于CLF组(P<0.05或P<0.01),2组Fib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CLF组腹水和肝性脑病发生率低于CLF组(P<0.05或P<0.01),2组腹腔感染、上消化道出血、肝肾综合征及电解质紊乱差异无显著性;ACLF组Child-Pugh评分(9.2±1.7)低于CLF组(12.0±2.5),其预后优于CLF组(P<0.05或P<0.01),2组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ACLF和CLF患者在年龄、病程、实验室指标、并发症腹水和肝性脑病发生率、Child-Pugh评分及预后均有差异。  相似文献   

6.
中医治疗乙型肝炎相关性肝衰竭的经验与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涛  孙克伟 《临床肝胆病杂志》2012,28(3):169-171,182
肝衰竭(liver failure)是临床常见的严重肝病症候群,病死率极高.各国学者对肝衰竭的定义、分类、诊断和治疗等问题进行多年研究,但仍无一致意见.2006年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和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制订的《肝衰竭诊疗指南》根据肝衰竭的病理组织学特征和病情发展的速度,将其分为急性肝衰竭(acute liver failure,ALF)、亚急性肝衰竭(subacute liver failure,SALF)、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ACLF)和慢性肝衰竭(chronic liver failure,CLF)[1].  相似文献   

7.
肝衰竭诊疗指南解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2006年10月出台的《肝衰竭诊疗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是我国第一部有关肝衰竭的指南。国际上迄今为止仅见美国肝病联合会(AASLD)于2005年5月出台的有关《急性肝衰竭处理》的意见书,且范围局限。因此,可以说我国的《指南》最为全面和广泛地反映了肝衰竭的临床诊疗现状。该《指南》由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和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的肝衰竭与人工肝学组组织撰写,  相似文献   

8.
肝衰竭诊疗指南   总被引:233,自引:33,他引:233  
肝衰竭是临床常见的严重肝病症候群,病死率极高。多年来,各国学者对肝衰竭的定义、分类、诊断和治疗等问题不断进行探索,但迄今尚无一致意见。2005年美国肝病学会发布了对急性肝衰竭处理的建议,国内迄今尚无肝衰竭的诊断治疗指南。为适应临床工作需要,规范我国肝衰竭的诊断和治疗活动,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和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组织国内有关专家,制订了我国第一部《肝衰竭诊疗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本指南的制定遵守了循证医学原则,借鉴了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力求与国际接轨。其中推荐意见所依据的证据共分为3个级别5个等级(表1),文中以括号内斜体罗马数字表示。  相似文献   

9.
肝衰竭诊疗指南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李兰娟 《中华内科杂志》2006,45(12):1053-1056
肝衰竭是临床常见的严重肝病症候群,病死率极高。多年来,各国学者对肝衰竭的定义、分类、诊断和治疗等问题不断进行探索,但迄今尚无一致意见。2005年美国肝病学会发布了对急性肝衰竭处理的建议,国内迄今尚无肝衰竭的诊治指南,为适应临床工作需要,规范我国肝衰竭的诊断和治疗,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和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组织国内有关专家,制定了我国第一部《肝衰竭诊疗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本《指南》的制定遵守了循证医学原则,借鉴了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力求与国际接轨。其中推荐意见所依据的证据共分为3个级别5个等级,文中以括号内斜体罗马数字及阿拉伯数字表示。  相似文献   

10.
【据《Liver Int》2018年2月报道】题:乙型肝炎活动诱发的慢加急性肝衰竭的全身炎症特征(作者Wu W等)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是重症肝病的主要临床类型之一。根据欧洲肝病学会慢性肝衰竭协作组(EASLCLIF Consortium)及北美终末期肝病协作组(NACSELD)的最新诊断标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的Wu及其同事描述了乙型肝炎活动诱发的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HBV-ACLF)的临床特征,  相似文献   

11.
<正>目前全球医学界对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 的定义尚未完全统一。《肝衰竭诊治指南(2018年版)》指出,ACLF是由于各种因素所导致的慢性肝病患者肝功能水平急剧降低的急性肝衰竭综合征,可合并多种并发症如肝性脑病、腹水、感染、电解质紊乱、肝肾综合征等,甚至由此引发肝外器官功能衰竭。其病情凶险、病程进展迅速,短期死亡率较高,如无法及早进行肝移植,其死亡率将超过70%[1]。究其原因,主要由于本病的发病机制仍未得到完全明晰。  相似文献   

12.
<正>肝衰竭是各种损伤因素多重打击下,导致肝功能严重障碍或失代偿,出现以黄疸、腹水、凝血功能不良等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临床危重症候群。我国2018版指南将肝衰竭分为4类:急性肝衰竭(ALF)、亚急性肝衰竭(SALF)、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ACLF)和慢性肝衰竭(CLF)[1]。肝衰竭病情进展迅速,缺乏理想的治疗手段,病死率仍居高不下。近年来,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方案在降低本病病死率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13.
肝衰竭是在多种致病因素作用下的一种免疫炎症性疾病,西欧国家主要是酒精性和药物性肝病;肝衰竭根据发病缓急分为急性肝衰竭(ALF)和慢性肝衰竭(CLF).在亚洲以常见的重型病毒性肝炎为典型代表,病情凶险,预后极差,死亡率达到80%[1].在中国,引起肝脏功能损伤的常见疾病是病毒性肝炎,其中以乙型肝炎最为常见;我国是乙型肝炎大国,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阳性率占人群总数的10% ~ 19%[2],在我国慢性乙型重型肝炎(CSHB)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4.
李海 《胃肠病学》2013,(12):705-707
目前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有亚太肝病研究学会(APASL)(东方)和欧洲肝病学会一慢性肝衰竭(EASL—CLIF)合作组(西方)制定的两种诊断标准。APASL诊断标准针对肝功能衰竭且有肝外脏器累及者,而EASL—CLIF诊断标准则针对更晚期多脏器衰竭阶段的患者。两者诊断的ACLF均会混杂失代偿性肝硬化患者。ACLF的病理特征、完整定义以及肝损伤诱因与肝功能急性恶化的关联性是今后研究的关键和方向。  相似文献   

15.
【据《Gut》2018年4月报道】题:全基因组关联研究揭示HLA-DR基因变异是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的危险因素(作者Tan W等)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是我国及亚太地区慢性肝病患者常见的危急重症,但其确切发病机制尚不清楚。重庆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Tan等开展的HBV相关ACLF(HBV-ACLF)全基因组关联研究发现,HLADR是HBV相关ACLF的主要遗传易感位点,关联的风险等位与HBV-ACLF临床进程显著相关。该研究纳入1300例HBV-ACLF患者和2087例无症状携带者作为对照,  相似文献   

16.
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是我国肝衰竭的主要类型,其病情发展迅速、预后不良、病死率较高。在我国,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导致ACLF的主要病因,其中HBV前C(PC)/核心启动子(CP)区基因变异与ACLF的发生密切相关。本文重点介绍HBV PC/CP区基本结构和功能、PC/CP区变异后生物学特性的改变、ACLF的免疫病理损伤机制、PC/CP区变异与ACLF疾病进展的临床意义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7.
肝衰竭诊疗指南   总被引:36,自引:39,他引:36  
肝衰竭是临床常见的严重肝病症候群,病死率极高。多年来,各国学者对肝衰竭的定义、分类、诊断和治疗等问题不断进行探索,但迄今尚无一致意见。2005年美国肝病学会发布了对急性肝衰竭处理的建议[1],国内迄今尚无肝衰竭的诊断治疗指南。为适应临床工作需要,规范我国肝衰竭的诊断和治疗活动,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和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组织国内有关专家,制订了我国第一部《肝衰竭诊疗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本指南的制定遵守了循证医学原则,借鉴了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力求与国际接轨。其中推荐意见所依据的证据共分为3个级别5个等级(表1…  相似文献   

18.
【据《Hepatology》2019年11月报道】题:一级慢加急性肝衰竭是后续三级肝衰竭的预测因子(作者Mahmud N等)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可升高潜在肝硬化患者的短期病死率。根据急性失代偿后发生的器官衰竭情况,欧洲肝病学会将ACLF的严重程度分为1级(最轻)至3级(最重)。然而,就随后发生的高等级ACLF的风险而言,幸存下来的低等级ACLF的意义尚不清楚。  相似文献   

19.
<正>慢加急性肝衰竭(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ACLF)是临床独特的肝病综合征,预后不良。ACLF是在原有肝病基础上的重症慢性肝炎,绝大多数患者同时有肝硬化,即在肝功能不良、全身情况不佳的情况下发生的急性肝衰竭。当前,世界范围内对ACLF的定义及诊断标准尚未达成一致意见。ACLF共同的特点是往往除肝衰竭外有多脏器衰竭,尤其是肾功能衰竭。临床表现与慢性肝衰竭相似,但预后却截然不同,ACLF在28天内患者死亡  相似文献   

20.
肝性脑病(hepatic encephalopathy,HE)系为肝衰竭(hepatic failure,HF)或重型肝炎病变基础上并发精神异常或意识障碍的临床症候群.肝衰竭可分为四种类型:急性肝衰竭(acuta liver failure,ALF)、亚急性肝衰竭(subacuta liver failure,SALF)、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acute-no-chronic liver failure,ACLF)和慢性肝衰竭(chronic liver failure,CLF)[1].急性肝衰竭、亚急性肝衰竭及慢加急性肝衰竭多属重型肝炎类型,而慢性肝衰竭常为肝硬化失代偿的终末期临床表现.肝性脑病常与腹水、门静脉高压症、凝血功能障碍及肾功能衰竭等症候群合并发生,肝性脑病为重型肝炎诊断重要依据之一,病死率极高.开展肝性脑病早期诊断与早期治疗研究是提高肝性脑病存活率和治愈率最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