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实时超声诊断小儿先天性胆总管囊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
女,15岁。食欲不振,乏力十余日,巩膜、皮肤黄染,右上腹包块3d,来我院就诊。查体:巩膜、皮肤黄染,腹部右肋弓下膨隆,触及一肿物约110mm×110mm。实验室检查:谷丙、谷草转氨酶增高,谷胺酰转肽酶增高,白蛋白降低,球蛋白升高,白球比降低,总胆红素、直接、间接胆红素均增高。CT检查考虑右上腹囊肿伴肝内胆管扩张。建议超声进一步检查。  相似文献   

3.
目的超声诊断巨大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2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巨大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大小,位置,形态,周围的脏器关系及是否与近端胆管相通为重要依据。结果12例巨大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其中10例均行手术治疗及病理诊断证实。结论超声检查具有特征性,简便,安全,经济,可重复检查的影像学手段,可作为首选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4.
Moisi.  I 张林 《放射学实践》1995,10(3):134-135
胆总管囊肿是一种罕见的消化畸形,超声,特别是CT成像,是首要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探讨胆总管囊肿的CT表现及鉴别要点.方法 26例手术证实的胆总管囊肿患儿(5名男孩和21名女孩,年龄7 d~7岁,平均3.2 岁),均经CT平扫,11例进行增强扫描.回顾性分析全部患者的CT资料.结果 据Todani's分类法,本组Ⅰ型20例,Ⅱ型1例,Ⅳ型3例,Ⅴ型2例.Ⅰ型CT平扫表现为肝、肾、胰头之间边缘光整的圆形囊性密度影,增强后,呈薄壁环形均匀强化;Ⅱ型CT平扫表现为胆总管外侧壁囊性低密度影.Ⅳ型CT 表现为肝内胆管及肝外胆管多发性低密度囊性扩张.Ⅴ型CT表现为肝内胆管囊状、柱状扩张.结论小儿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CT表现有一定特征,并为诊断本病提供可靠信息.  相似文献   

7.
超声诊断胆总管囊肿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胆总管囊肿的声像特点,探讨超声诊断胆总管囊肿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总结分析6 5例胆总管囊肿病人的超声影像资料和临床资料。结果:胆总管囊肿的声像表现根据扩张程度、形态和累及的范围分为5种类型:A型2 1例(32 .3% ) ,B型16例(2 4 .6 % ) ,C型2 2例(33.8% ) ,D型6例(9.2 % ) ,E型10例(15 .4 % ) ,其中在C型和D型病例中,“三联征”的发生率较高。结论:胆总管囊肿的声像表现呈多样性。A型和B型是胆总管囊性扩张程度较轻的类型,诊断难度不大。C型和D型是胆总管扩张程度较重的类型,超声诊断有一定难度,需要与其它表现为腹部囊性肿物的病变进行鉴别。  相似文献   

8.
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癌变CT二例杨秀兰,张忠嘉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又称先天性胆管囊性扩张症。本病并不少见,但胆总管囊肿癌变甚少,迄1979年国外文献记载63例,其发生率约占胆总管囊肿病人的2.5%[1,2]。本文报告2例经CT诊断并经手术及病理证实。例1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对肝外囊肿型胆道闭锁(CBA)与胆总管囊肿(CC)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行高频超声检查及手术治疗的32例肝门部囊性病变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病理结果分为CBA组10例和CC组22例,对比分析2组的超声图像特点。结果:CBA组胆囊长径、前后径均明显小于CC组(均P<0.01);CBA组囊壁厚度>1.0 mm的比例明显高于CC组(P<0.01);CBA组胆囊形态异常与肝门部纤维块(≥4.0 mm)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CC组(均P<0.01);CBA组肝内胆管扩张、囊内胆泥沉积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CC组(均P<0.01);CBA组肝动脉内径明显大于CC组(P<0.01)。结论:高频超声对CBA与CC的鉴别诊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结合临床症状和相关实验室检查,可准确诊断。  相似文献   

10.
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又称先天性胆总管囊性扩张,为一种先天畸形,一般于胆总管远端多见,但亦可见于胆道系统的其他部位,多于婴幼儿期发病,但成年后才被确诊和治疗的报道亦不少。1996年-2004年12月共收治成人胆决管囊肿13例,其中12例经手术治疗,现将手术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12.
小儿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影像学诊断(附90例报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小儿先天性胆急管囊肿影像学检查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90例病理证实的小儿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超声、CT、X线表现。结果:超声、CT和PTC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1%、95%和90%。结论:B超、CT及PTC对本病有较高的诊断价值。B超简便易行,它可作为诊断小儿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首选方法。CT及PTC作为重要的辅助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分析先天性胆总管囊肿(CCC)术前的影像学表现,并与需鉴别疾病相比较,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认识,避免误诊。方法对20例经过手术病理证实的CCC进行影像学分析,所有病例术前均行MRCP检查。结果男性4例,女性16例,年龄4~13岁,10岁以内发病为13例,胆管囊肿I型17例,IV型3例。所有病例均表现为肝内和(或)外胆管薄壁囊性扩张,最大直径3.5~25cm不等,其囊壁厚度不均,肿块无包膜。大多数形态呈类圆形(15/20),部分为梭型(5/20)。过半数患儿同时存在胆胰合流异常(11/20),部分合并胆囊结石(6/20),与术中所见相符合。术后病理与术前影像学诊断相符,并证实所有患儿均存在胆囊及囊肿壁的不规则增厚及炎性细胞浸润,提示存在慢性炎症。结论明确胆总管囊肿的部位、形态及并发症特点是进行诊断及鉴别诊断的首要条件,MRCP能无损伤地显示囊肿及周围组织的情况,并能准确提示包括胰胆管合流异常在内的各种合并症,能有效、安全地为临床医师做出术前评估。  相似文献   

15.
超声显像诊断输尿管囊肿24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输尿管囊肿为输尿管下端在膀胱内囊肿样膨大性改变,又称输尿管下端囊肿,临床较少见。我院自2000年1月-2008年12月输尿管囊肿住院病例共24例,其中经手术病理证实为9例。现就24例病例具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患者,女,9岁。因“发现右上腹肿块1周”入院。查体:心尖搏动弥散,肺动脉瓣第二音亢进伴固定分裂,三尖瓣区可闻及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右上腹膨隆,可触及一约15 cm×10 cm肿块,质中偏软,无压痛。化验:AKP383 U/L,r-GT323 U/L。B超示胆总管处一13.2 cm×11.1 cm囊性占位,肝内胆管扩张,左、右肝管均为1.5 cm。CT扫描示胆总管处一14.0 cm×11.0 cm囊性占位。心脏彩超示房间隔缺损(0.4 cm),右心增大,肺动脉增宽,彩色血流;房水平左向右分流,三尖瓣返流。术前诊断为:先天性胆总管囊肿I型;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经胸外科会诊后决定先行囊肿切除…  相似文献   

17.
1 病历介绍 患者,女,67岁.因进行性皮肤、巩膜黄染伴皮肤瘙痒半月,近日出现酱油色尿液及大便白陶土色就诊.9年前,因腹部不适经B超检查,发现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未治.本次就诊实验室检查: 总胆红素216.70μmol/L,直接胆红素181.90μmool/L,间接胆红素34.79μmol/L,总胆汁酸217.8μmol/L,碱性磷酸酶881.70U/L.  相似文献   

18.
例 1,男 ,37岁。无明显诱因出现阵发性右上腹绞痛4月余 ,伴寒战、发热。查体 :右上腹轻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 ,无黄疸 ,腹部无包块。超声检查 :胆囊区可见上下排列两个大小分别约 3.6cm× 2 .1cm ,3.4cm× 1.5cm液性暗区 ,上一液性暗区内见数个较强回声光点 ,直径约0 .2cm ,后无声影 ,不随体位移动 ,隐约可见两个液性暗区下部相通。超声诊断 :(1)胆囊区双液性暗区 (不除外双胆囊可能 ) ;(2 )上暗区内较强回声光点考虑为多发性胆囊息肉 ;(3)不除外胆囊管囊状扩张症。手术所见 :胆总管十二指肠上段明显扩张约 4cm× 3cm ,与周围…  相似文献   

19.
20.
杨凡  王欢  胡晓云 《西南国防医药》2011,21(11):1227-1228
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是小儿外科常见的胆道畸形,主要临床表现是腹痛、肿块和黄疸,多采取手术治疗。我院于2010年共收治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患儿53例,均采取胆总管囊肿切除、肝总管空肠Roux—Y吻合术治疗。住院期间护士对患儿及长期陪护的家属采用语言教育与非语言教育相结合的健康教育形式,因人、因时、因需将健康教育应用于临床护理中,使患儿及家属能够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从而建立了和谐的护患关系。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