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本文对48例阵发性房颤进行了长期随访,结果表明,发生于器质性心脏病者17例(占35.4%),非器质性心脏病者12例(占25%),原因不明者19例(占39.6%)。提出:发生于非器质性心脏病和原因不明者可属良性心律失常,预后良好,并有自愈倾向,不一定给予积极的抗心律失常治疗。  相似文献   

2.
徐涛 《哈尔滨医药》2004,24(1):40-40
例1:男,39岁,2000年12月10日入院。进食辣椒后半小时出现全身皮肤大片风团.周身浮肿。10分钟后出现胸闷、心悸、呼吸困难等症状。在家含服速效救心丸3粒后送入医院。体格检查:体温36.5℃,心率120次/分,呼吸22次/分,血压70/50mmHg。神志清,急性病容,颜面及眼睑浮肿。双肺未闻干湿性罗音,心律不齐,第1心音强弱不等,各瓣膜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器质性心脏病伴阵发性房颤动态心电图,对比其与无器质性心脏病伴阵发性房颤的诱因和阵发性房颤的机制。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5月在我院75例检测为器质性心脏病伴阵发性房颤患者作为试验组,75例无器质性心脏病伴阵发性房颤患者为对照组,观察并分析2组患者的动态心电图。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房室早搏发生次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器质性心脏病伴阵发性房颤多数患者是因为房室早搏引发的,因此医务人员应该重视患者动态心电图中发生的房室早搏现象,及时发现患者问题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12导联动态心电图监测阵发性房颤及其触发因素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2月在本院进行12导联动态心电图检查的患者2000例,采用GE公司生产的MAC1200心电图检测仪进行12导联同步心电图检查,自动监测阵发性房颤,分析其触发因素。结果2000例患者中12导联动态心电图检出阵发性房颤75例,检出率为3.75%,其中12导联常规心电图检出率为0.60%,心电监护检出率为0.50%,均明显低于12导联动态心电图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5例阵发性房颤患者有802次发作纳入研究。触发因素中房性期前收缩最多见,有714次,占89.03%,与其他各因素所占百分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阵发性房颤在夜间发作频率增加。结论12导联动态心电图可监测并明确诊断阵发性房颤,并明确其触发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心房纤颤(atrial fibrillation,AF)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率失常,AF的最大的危害之一即经常发作血栓栓塞性并发症,是脑卒中的重要原因。多见于老年人及心脏病患者,在一般人群发病率为0.4%以上,而在70岁以上的年龄组可达9%,房颤可根据病程,临床表现的不同来分类,新近的房颤防治  相似文献   

6.
王群山 《家庭用药》2012,(12):56-56
我爱人今年67岁,近期查出心脏有“房颤”,我很担心。请问“房颤”是怎么回事?会有生命危险吗?房颤是否要终身服药?手术治疗效果如何?  相似文献   

7.
8.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联合辛伐他汀治疗阵发性房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名患有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的患者分为单用厄贝沙坦组和厄贝沙坦加用辛伐他汀组,随访1年,比较两组在第3、6、9、12个月时房颤的复发率以及治疗后的左心房内径。结果治疗后两组在第3、6个月时的房颤复发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在第9、12个月时,厄贝沙坦组的房颤复发率高于厄贝沙坦加用辛伐他汀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在第3、6、9个月时的左心房内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第12个月时,厄贝沙坦组的左心房内径大于厄贝沙坦加用辛伐他汀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厄贝沙坦联合辛伐他汀治疗阵发性房颤可以更有效地减少房颤的复发率,以及延缓左心房的扩大。  相似文献   

9.
稳心颗粒治疗老年阵发性房颤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观察稳心颗粒对治疗老年阵发性房颤的疗效及安全性,近年来我们采用步长稳心颗粒(山东步长恩奇制药公司生产)结合西药心律平治疗老年阵发性房颤,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02例选自本院2005年3月至2007年1月因阵发性房颤住院的老年患者。男67例,占68.4%,女31例,占31.6%。房颤持续时间在1周至3个月。将102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A组(50例):心律平组。平均年龄(74.3±12.3)岁(65~82岁),其中70岁以上占92.4%。B组(52例):稳心颗粒加心律平组。平均年龄(73.5±13.4)岁(65~86岁),其中70岁以上占90.6%;两组合并冠心病(心绞痛…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稳心颗粒预防阵发性房颤的临床疗效,为临床预防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方城县人民医院2010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阵发性房颤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在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观察组患者给予口服稳心颗粒,连续治疗8个月。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观察期间阵发性房颤首次复发时间、复发率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阵发性房颤首次复发时间晚于对照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稳心颗粒可有效预防阵发性房颤患者的房颤复发,延迟首次复发时间,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阵发性房颤射频消融术后空白期内房性心律失常与房颤远期复发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行首次环肺静脉电隔离射频消融术治疗的阵发性房颤患者,共48例。根据术后随访结果,将其分为对照组(晚期房颤未复发)和观察组(晚期房颤复发)。比较两组术后3个月内的房性心律失常发生率。结果术后3个月,观察组房性心律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3个月内,房性心律失常发生率较低,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率不断降低,观察组术后3个月内,房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均较高。结论虽不能证实房颤早期复发与晚期复发存在必然联系,早期复发也不能说明消融失败,但射频消融术后频繁出现早期房性心律失常,将会大大增加房颤晚期复发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缬沙坦治疗阵发性房颤的疗效。方法对2005年7月至2007年6月本院38例阵发性房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在基础治疗基础上联用缬沙坦每天80mg,对照组只给予常规基础治疗,治疗3个月观察临床症状改善及动态心电图监测结果。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及动态心电图监测结果总有效率分别为89.5%和84.2%;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3.7%和73.7%;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缬沙坦联合胺碘酮对阵发性房颤患者能够降低房颤、房早、房速的发生率,疗效优于单用胺碘酮治疗。  相似文献   

13.
心房颤动(AF)是最常见的一种难治性心律失常,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Framingham研究提示:心房颤动人群发病率为0.5%左右,60岁以上人群中,其发病率可高达6%以上,该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轻者影响生活质量,重者可致残、致死.AF常见于高血压、冠心病、乙醇中毒、甲状腺功能亢进、肺疾病及心胸术后.阵发性房...  相似文献   

14.
胺碘酮治疗阵发性房颤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胺碘酮治疗阵发性房颤的疗效。方法选择心房颤动患者71例,在常规治疗原发病基础上,静脉注射胺碘酮负荷量150 mg,再以1 mg/min静点48 h,初次负荷量效果不满意者30 min后再静注150 mg,24 h总量<1 200 mg。同时给予口服胺碘酮0.2 g,3次/d。5~7 d后改为0.2 g,2次/d。5~7 d后改为0.2 g,1次/d维持。对房颤持续时间<48 h者,给予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钠1 mg/kg,每12 h 1次,应用3~7 d。房颤持续时间>48 h者,同时另外增加华法令抗凝。结果本组患者显效65例(91.5%),有效5例(7%),无效1例。静脉注射胺碘酮过程中,出现注射部位局部皮肤红肿7例,血压下降4例,转复为窦性心律后出现窦性心动过缓3例。随访期间出现窦缓和慢房颤8例,1例出现肝功能异常,2例出现甲状腺激素水平升高。结论心电、血压监测下应用胺碘酮治疗阵发性房颤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宽QRS波阵发性心房纤颤(房颤)是指突然发生,QRS波>120 ms的房颤,易与阵发性室速(PVT)混淆.本文通过20例宽QRS波阵发性房颤的诊断及治疗验证,对其诊断及鉴别诊断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缬沙坦干预老年人阵发性房颤发作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杨南林 《中国医药指南》2005,3(9):1061-1062
目的探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与抗心律失常药物可达隆干预老年人阵发性房颤的作用.方法选择门诊积累的老年人阵发性房颤患者2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在可达隆复律的基础上,加用ARB缬沙坦80mg/天;对照组仅可达隆复律后,继续维持治疗.结果一年中,治疗组10例的未发生房颤.对照组中,6例仍发生阵发性房颤(占60%);另2例未坚持可达隆维持治疗而转为持续性房颤,以控制心室率治疗.结论ARB缬沙坦与抗心律失常药物可达隆联合应用,对控制老年人阵发性房颤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连续护理在阵发性房颤射频消融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于我院接受射频消融术治疗的阵发性房颤患者70例,采用数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连续护理,对比两组焦虑、抑郁程度以及INR达标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INR达标率略高于对照组但无明显差异(P> 0.05);观察组SDS、SAS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阵发性房颤患者射频消融术后给予其连续护理能有效缓解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减少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阵发性房颤(PAF)发生前后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及早期诊断。方法 利用多普勒超声仪对21例PAF患者窦律及房颤时LAD、LVEF、S-LAmax、V-LAmax、LAEF进行检测,并与20例正常人及18例慢性房颤(CAF)患者进行对比。结果 (1)PAF患者窦律时左心房较正常人扩大,左心房功能降低,E/A比值降低且<1。(2)PAF发生前后左心房、左心室功能明显降低,而左心房大小无明显变化。(3)CAF比PAF患者,左心房进一步扩大,左心房功能进一步降低,左心室功能也降低,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1)PAF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有显著性改变。(2)超声心动图有助于评价PAF发生前后的血流动力学,对预防和治疗均有指导作用。(3)动态心电图是临床筛选PAF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9.
孟蕊 《中国实用医药》2008,3(10):156-156
盐酸胺碘酮是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目前多用于急诊控制房颤,房扑的心室率和利多卡因无效的室性心动过速,本文采用盐酸胺碘酮(商品名可达龙,生产企业:Sanofi Winthrop Indnstrie)观察其治疗阵发性房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20.
赵勇 《河北医药》2012,34(21):3330-3330
患者男,56岁,主因凌晨阵发性大汗二十余天于2011年10月25日入院。既往有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置换术后,持续性房颤病史,长期口服华法林抗凝治疗,凝血酶原时间INR2~3,20d前无明显诱因每于凌晨3点全身阵发性冷汗,浸湿衣被,无心慌胸闷胸痛症状,无饥饿感,醒后约30min出汗逐渐缓解,1个月来每天发作,曾口服谷维素,刺五加等药物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