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应用小剂量抗CD3单克隆抗体(OKT3)治疗肾移植术后早期急性排斥反应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33例发生早期急性排斥反应的肾移植病人分为两组,A组16例(OKT3 5 mg/d);B组17例(OKT3 2.5mg/d).观察排斥反应逆转情况及感染的发生率.结果A组13例(81.25%)急性排斥反应逆转,移植肾功能恢复正常;1例移植肾自发性破裂行移植肾摘除术,2例移植肾失功恢复血液透析.B组15例(88.24%)急性排斥反应逆转,移植肾功能恢复正常;1例移植肾自发性破裂行移植肾摘除术,1例移植肾失功恢复血液透析.两组排斥反应逆转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合并感染43.75%,B组5.88%;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小剂量OKT3治疗肾移植术后早期急性排斥反应的效果良好,并发症少,且费用较低.  相似文献   

2.
最近,日本大阪大学泌尿系的高原史郎在第23次日本移植学会上报告了OKT3(抗人T细胞单克隆抗体)治疗肾移植后排斥反应的经验,他们对3例类固醇脉冲疗法无效的患者采用OKT3进行治疗,发现OKT3对移植后的早期排斥反应极为有效;对迟发型急性排斥仅暂时有效;对进入慢性阶段的排斥反应无效。  相似文献   

3.
短期应用单克隆抗体CD3预防肾移植术后早期排斥反应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①目的探讨短期应用单克隆抗体CD3(OKT3)预防肾移植术后早期严重排斥反应的效果和安全性.②方法对照组35例肾移植病人术后常规应用甲基泼尼松龙、环磷酰胺、泼尼松、骁悉和环孢霉素A;实验组33例在上述用药基础上,术后前5d连续应用OKT3 5mg静脉注射.③结果实验组除1例肾小管坏死的病人因发生急性排斥反应、自发性移植肾破裂而切除肾脏,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对照组2例发生加速排斥反应,应用OKT3后1例加速排斥反应逆转,1例死亡;4例发生急性排斥反应,应用OKT3后全部逆转.两组排斥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4.725,P<0.05).④结论肾移植术后短期应用OKT3能有效地预防早期严重排斥反应,而未引起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OKT3治疗尸肾移植难治性排斥反应15例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抗CD3单克隆抗体(OKT3)对肾移植难治性排斥反应的治疗效果和副作用。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对15例肾移植术后难治性排斥反应(其中加速排斥反应1例,急性排斥反应14例)应用OKT3治疗。结果1例加速排斥反应及14例急性排斥反应逆转,总逆转率为100%。应用OKT3后出现副作用:发热5例,寒战2例,呼吸困难2例,头痛4例,腹泻5例,白细胞下降3例。肺部感染5例,其中巨细胞病毒感染2例。结论难治性排斥反应使用OKT3治疗效果显著。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是OKT3治疗的主要副作用,巨细胞病毒感染是OKT3治疗的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美国华盛顿消息:11个医疗中心的医师们用单克隆抗体治疗肾移植病人获得初步成功。这些小组报告说.他们用OKT-3鼠抗T细胞单克隆抗体每日静脉注射5mg共10—14天,同时降低其他免疫抑制剂剂量,成功地逆转了94%病人的急性肾排斥。据生产OKT系列单克隆的Ortho药厂高级研究员Gideon Goldstein说:“这是首次应用单克隆抗体的有效治疗。”OKT系列中其它成分在诊断上也有用,OKT-3于1980年在马萨诸塞总医院首次显示有治疗的希望。在  相似文献   

6.
肾移植术后出现排斥反应是导致移植肾功能丧失的主要原因,早期是否出现急性排斥反应更是移植肾长期存活的关键.2006年2月~2007年2月,我科应用抗CD3单克隆抗体(OKT3)预防和治疗肾移植术后早期的排斥反应,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肾移植术后尿量多少是肾移植成功与否的直观指标 ,临床上常根据每小时尿量初步判断移植肾功能。我院1995年 1月~ 2 0 0 2年 12月行肾移植术2 4 2例 ,其中术后少尿 5 5例 ,现将术后少尿患者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5 5例中男 35例 ,女 2 0例 ;年龄 2 4~ 5 8岁。肾移植术后发生超急性排斥反应 (HAR) 2例 ,均于 36h内切肾 ;加速性排斥 (ACR) 3例 ,经激素、抗CD3单克隆抗体 (OKT3 )、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等治疗后未逆转 ,均切肾 ;急性排斥反应 (AR) 2 8例 ,经激素、OKT3 、ATG等治疗后 ,2 6例逆转 ,2例肾切除 ;急性肾…  相似文献   

8.
加《医学邮报》第17卷第19期(1981年)报道芝加哥消息:波士顿的一位外科医生宣称,抗特异性的循环淋巴靶细胞群的单克隆抗体可抵御移植肾的被排斥,这也说明可用于监视免疫抑制剂治疗后病人的持续免疫力。被命名为OKT3的一种抗体能够对抗成熟的循环T—淋巴细胞,并能逆转6名接受尸体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肾移植受者外周血T淋巴亚群的动态监测,以了解其变化与受者免疫状态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探讨预测判断与机体变化的关系。方法:测定采用鼠抗人T淋巴细胞亚群单克隆抗体OKT系列,用EPICS-C型流式细胞仪测定。结果:在临床诊断排斥反应前后,CD4/CD8的比值均明显升高,随着排斥的逆转CD4/CD8的比值逐极易发生感染。结论:动态监测受者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有助于对受者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现,对免疫抑制药物治疗的效果及机体感染可能性作出判断。  相似文献   

10.
纽约消息:美国匹兹堡大学的一名外科医生指出,已证明一种阻断人杀伤T细胞活性的鼠单克隆抗体可代替抗淋巴细胞球蛋白,具有很强的逆转急性肝、肾移植排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美国威斯康星麦迪逊消息:威斯康星大学卫生科学中心的移植外科医生报道,他们已经成功地应用一种新型四联药方法抗肝移植病人的排斥反应。报告说,新方法提高了肝移植的成功率,因此,在4年中接受肝移植的95%婴儿(不到一岁),85%的儿童(18岁以下),70%的成年人都健在,而许多地方仅报道有65%~75%的病人存活。从1984年以来,该外科组共为107名病人进行了移植术。包括21名婴儿,23名儿童和63名成人。这四种药物通常是环孢霉素A、强的松、依木兰(咪唑硫嘌呤)和ALG(抗淋巴细胞球蛋白)。  相似文献   

12.
多伦多消息:联邦政府批准新的抗排斥反应药物CellCept,为肾移植病人的移植物存活提供了新的希望。该药物有可能降低器官急性排斥率,从而延长移植器官的长期生存期。Hoffmann-LaRoche药物公司提供的信息表明,CellCept与目前应用的药物比较,新药能使器官急性排斥率下降24%~46%。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浆置换法(Plama Exchange,PE)加抗淋巴细胞球蛋白(ALG)疗法,预防肾移植术后超急排斥和加速排斥反应的疗效。方法:选择1例第1次肾移植术后因超急排斥反应而摘除移植肾的患者,3例淋巴毒试验(试管法)大于10%的患者,在肾移植术前行PE的同时,加用ALG疗法,然后进行肾移植,观察临床疗效。结果:4例患者在肾移植术后均未发生排斥反应,获得人肾存活,结论:PE加ALG疗法,对于预防肾移术后超急排斥和加速排斥反应有确切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报告5例淋巴细胞群体反应抗体(PRA)为48%~76%,采用理想的HLA配型,供受者间HLA-A、B、DR位点在3~5个抗原相合情况下进行移植,术后3例发生急性排斥反应,经用甲基强的松龙及OKT3冲击治疗后排斥逆转。5例全部成功,术后均获得随访,人/肾存活9个月~2年4例,3年半1例。讨论了PRA高敏感对移植物的影响,良好的HLA配型对移植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急性体液性排斥反应的治疗方案。方法对12例肾移植术后的急性体液性排斥反应采用抗胸腺球蛋白(ATG,100mg/d&#215;5d)、血浆置换(PP,1~3次)和大剂量丙种球蛋白(IVIG,每周1.0g/kg,分2~3次静脉滴注)联合治疗。结果12例患者排斥反应均逆转。1例患者并发急性肾小管坏死。抗排斥治疗期间未发生严重感染性并发症。随访12~38个月,1例患者在术后16个月因慢性排斥反应恢复血液透析,其余患者移植肾功能良好。结论ATG联合PP—WIG能有效逆转肾移植术后急性体液性排斥反应,成功率高,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肾移植引起的急性排斥反应的治疗措施及影响愈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326例首次移植中86例发生急性排斥反应(AR)的治疗措施、结果及愈后的相关因素。结果86例AR经治疗后5例失败,81例成功,其中68例采用甲基强地松龙(MP)冲击治愈者为48例,11例一线用抗胸腺淋巴细胞球蛋白(ATG)治愈10例,7例一线用OKT3 治愈6例;20例MP冲击无效者全部续用ATG或OKT3治疗,14例逆转成功;对上述治疗无效的8例中6例应用环孢素(CSA)的患者改换为普乐可复(FK506)后治愈3例;共5例因AR不能控制,并发感染、移植肾破裂或血管栓塞而切除移植肾。结论MP冲击为治疗AR的常用有效手段,冲击后第2、3天血肌酐(SCr)上升>10%者多疗效较差。发生AR时SCr较高者治愈率低。ATG和OKT3作为一线或二线治疗措施均有良好效果。对于难治性AR,ATG和OKT3亦无效者,改换基础免疫抑制治疗,即CSA 转化为FK506,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肾移植病人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在急性排斥诊断中的意义赵玉千付耀文作者单位:130021长春市,白求恩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赵玉千(现在北京天坛医院泌尿外科100050)、付耀文]肾移植术后的急性排斥是影响移植肾功能的主要因素,近年来发现肾移植术后病人外...  相似文献   

18.
法国南特马塞地区的研究人员进行了一项抗白细胞间素-2受体的单克隆抗体与兔抗胸腺细胞球蛋白预防同种异体肾移植排斥的随机对照试验。白细胞间素-2是激活的T淋巴细胞的主要生长因子,与白细胞间素-2受体的Tac链成分反应的抗体能预防动物的同种移植物排斥反应。由于Tac链仅在激活的一小部分淋巴细胞上表达,所以抗白间素-2受体的单克隆抗体在预防移植排斥中的免疫抑制作用比多克隆抗淋巴细胞球蛋白更具有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 ,再次肾移植患者增多 ,但因体内有较多预致敏抗体 ,易发生急性排斥反应 ,治疗较为困难 ,移植肾功能损害难以逆转。 1998年 1月至 2 0 0 1年 1月 ,对 11例再次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患者 ,以OKT3 及FK5 0 6治疗 ,取得良好效果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11例 ,均为再次肾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 ,年龄 16~ 5 8岁 ,平均年龄 47岁 ,其中男性 7例 ,女性 4例。再次肾移植距第 1次肾移植的时间为 6个月~ 2a ,平均9个月。抗淋巴细胞球蛋白配型半相合 ,群体反应性抗体(PRA)阴性 8例、阳性 3例 ,PRA阳性患者术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并发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发生率、发生的高危因素,导致死亡的高危因素以及临床评价方法。方法总结48例肾移植术后出现MODS患者的临床资料,将肾移植术后发生与未发生MODS的患者进行对比,比较肾移植术后并发MODS的发生率、高危因素等;将肾移植术后并发MODS中死亡与未死亡患者进行比较,回顾性分析其死亡率、导致死亡的高危因素及临床评价方法。结果肾移植术后并发MODS患者的年龄显著大于未并发MODS患者,前者的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后者,前者使用激素冲击、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或CD3-单克隆抗体(OKT3)的比例明显高于后者;肾移植术后并发MODS死亡患者的年龄显著大于未并发MODS患者、前者的急性排斥发生率明显高于后者;脏器衰竭数目分别为2、3、4个时,患者的病死率分别为40%、75%、100%;MODS评分分别为0~4、5~7、8﹥分时,患者的病死率分别为40%、57.1%、100%。结论肾移植术后发生MODS的高危因素为高龄、曾经发生过急性排斥反应、曾经使用过激素冲击、ATG、OKT3治疗等;影响MODS患者死亡的高危因素为MODS评分、衰竭脏器数目、高龄、曾经发生过急性排斥反应、曾经使用过激素冲击、ATG、OKT3治疗等,容易导致肾移植术后患者发生MODS的首发因素依次为肺部感染、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消化系统出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