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837例肺原性心脏病(肺心病)病例的回顾分析,得出肺心病急性发病、死亡的时间节律性,用以指导临床肺心病的防治.方法:将纳入病例的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入院时间、节气、农历月份,死亡病例的死亡时间、节气、农历月份等相关内容输入计算机,建立数据库(Access 2000),进行统计、分析,判断统计结果,从而找出肺心病发病及死亡的时间节律性.结果:(1)肺心病急性发病以农历11月、12月最多,节气以冬至、大寒、大雪最多;(2)死亡时间以农历3月、12月最多,节气以大寒、小寒、大暑、谷雨最多;(3)肺心病死亡时间一日以下午、后半夜最多.结论:肺心病急性发病、死亡具有明显的时间节律性.  相似文献   

2.
惊恐障碍为现代临床常见病,其以惊恐类症状为主要表现,《内经》有对惊、恐的最早论述,在后世对此类疾病的认识和治疗方面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通过收集、整理《内经》中有关惊、恐的论述,择取一些注家的注解进行归纳、总结,探究《内经》中与惊恐障碍相关的病因病机、病理变化、转归及治则治法,从而得知:《内经》中,惊、恐症状病因广泛、病机多样,但其中有明显规律可循,其发病及病理变化可涉及多脏腑,其治则《内经》已经提出。  相似文献   

3.
<正> “神”在《内经》中出现约百余次之多,涵义很广,然由于《内经》成书于两千年前,文字古奥、术语不易正确理解,对《内经》中“神”的误解时有发生。多年来,许多中医工作者对“神”作了较为广泛的探讨研究,现将有关资料综述如下: 一、神的涵义:《内经》论“神”与先秦诸子同出一源。神字的本义,指北斗的斗柄,而斗柄是划分阴阳界限的标帜,气化活动的指挥棒。《说文解  相似文献   

4.
《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中蕴含丰富的时间医学思想和发病学观点,其是在中医“时序”观以及“天人合一”思想的指导下,从整体层面上研究宇宙与人体生命活动的周期性及其关联性。文章整理总结《内经》中时序发病观的相关内容,从时序的概念与内涵、失于时序与发病的关系、时序与《内经》不同发病观之间的联系、时序发病观的临床应用4个方面论述《内经》“天人合一”思想下的时序发病观,以期能够更好地理解中医经典中的理论内涵,探索生命现象的节律性,为临床诊疗以及养生防病提供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5.
刘艳  李毅 《吉林中医药》2007,27(6):60-61
从七个方面探讨《内经》对脉学的学术贡献:重视“寸口脉”;以“阴阳学说”来认识《内经》的脉学;《内经》脉学中“经络”即是“血脉”的含义;提出了诊脉的最佳时间;《内经》脉诊方法的多样化;重视季节脉;重视真脏脉。  相似文献   

6.
悬壶之人 ,莫不研习《内经》、《难经》。《内经》奥言深旨难明 ,而《难经》问答条文简捷 ,不但延续了《内经》的衣钵 ,还解释、补充了《内经》的内容 ;尤其针灸方面 ,对特定穴情有独钟 ,作出了更详尽的阐释。其中 ,《难经·六十三难》对井穴为始的论述 ,尤有中医韵味。《六十三难》云 :“五腑六腑荥合 ,皆以井为始者 ,何也 ?然 :井者 ,东方春也 ,万物之始生 ,诸蛴行喘息 ,喧飞蠕动 ,当生之物 ,莫不以春而生 ,故岁数始于春 ,日数始于甲 ,故以井为始也。”文中首先提出为什么五脏六腑都以井穴为始的问题 ,并将井穴与东方、春季、甲日相联系。…  相似文献   

7.
李宇铭 《辽宁中医杂志》2014,(11):2307-2309
"冬伤于寒,春必温病"出自《黄帝内经》,对于其中温病的发病机理众说纷纭,多认为是伏邪所致。透过《内经》四时疾病发病规律的考证,可知温病的发生属于"外内合邪",是在冬季受寒以后邪气留连,正气受伤,到春季时再感受邪气而发病,其发病必须符合3个条件。实际上,《内经》的温病并非必须发于春季,冬伤于寒未必春成温病,温病亦不一定是伤于寒所致,"外内合邪"理论与后世多种温病学说有所不同。明确温病发生的源头理论,对于温病学理论与临床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肾系疾病由于原发病较多,病情变化迅速多变,在辨证分型及论治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在对《内经》理论的学习和实践过程中,从肾系疾病的病因病机、发病症状、辨证论治、处方用药等方面,结合《内经》原文,简略阐述了《内经》理论在肾病诊治方面的应用思路和体会,为肾系疾病的中医临床思辨及运用提供临床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李宇铭 《辽宁中医杂志》2014,(10):2080-2082
"冬伤于寒,春必温病"出自《黄帝内经》,对于其中温病的发病机理众说纷纭,多认为是伏邪所致。透过《内经》四时疾病发病规律的考证,可知温病的发生属于"外内合邪",是在冬季受寒以后邪气留连,正气受伤,到春季时再感受邪气而发病,其发病必须符合3个条件。实际上,《内经》的温病并非必须发于春季,冬伤于寒未必春成温病,温病亦不一定是伤于寒所致,"外内合邪"理论与后世多种温病学说有所不同。明确温病发生的源头理论,对于温病学理论与临床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欧杰  王兴华 《吉林中医药》2011,31(11):1131-1134
在"四大经典"及历代著名医家的重要著作关于病人死亡时间规律的论述中《黄帝内经》《中藏经》《脉经》3书对病人死亡时间规律的探讨较多,而《难经》《千金》《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景岳全书》等古籍对此方面内容探讨较少,而《伤寒杂病论》以及金元四大家、温病学派的著作中几乎没有此类问题的研究,《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和《类经》二书均对《内经》中相关内容进行了注解,但也有不同。结论:在西晋及西晋之前,"死亡时间有规律可循且可以预知"是当时医家的普遍共识,预测病人死亡的时间受到普遍重视。西晋之后这些理论仍影响深远,但不断受到后世医家的质疑和源自临床实践的补充。  相似文献   

11.
<正>血栓形成是许多因素互相作用的结果。发病最多的以脑血栓为首,发病年龄以中老年为主,发病人群为北方高寒地区较多,发病诱因多和饮食关系密切。高盐高脂过食辛辣,四季均可发病,但多以冬春两季为发病高峰,是一种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高,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疾病。早在《内经》认识到该病与体质、饮食、情绪刺激等因素相关,如《素问·通评虚实论》认为仆及、偏枯等为"肥贵人则膏粱之疾也,"总之本病是由于脏腑功能失调,正气虚弱,情志过极,劳倦内伤,饮食不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内经》中心身发病观、调摄观及治疗观进行梳理总结,认为其以气血阴阳立论,并以气机为核心,在调摄治疗方面,除以理气机、调心身之外,还需医者知晓人事,与病患多语言交流,后世医家诊疗观点亦是宗于《内经》。又选取导师临证典型病案进行分析,从疏肝理气、心理疏导两方面阐发《内经》心身观在临床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运气理论记载于《内经》的七篇原文当中,以"天人相应"整体观念为指导,研究天地自然变化规律,以及这种变化对生命影响的理论。它涵盖了时间的、空间的概念,从时空的角度来探讨人体生命活动规律。古代医家及当代学者对五运的太过、不及和岁运的交运时间均提出了各自观点。本文从运气太过、不及、时间交接、历代医家认识不同时间划分不同、实际观测是客观规律的源泉3个方面对《内经》五运六气时间问题进行阐述,认为历代医家对《内经》五运六气及交运时间的认识均来自于对客观规律的观测,明确了《内经》五运六气理论的正确认知方法必须以实际观测为基础,对五运六气理论中时间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认为因时制宜的学术思想根源于《内经》,早在《内经》中即已构建起其框架。通过对《内经》全文的分析,发现《内经》已从生理、发病、预后、治疗等多方面支撑起了该理论,并成为其依据和基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归纳《景岳全书·妇人规》中崩漏的治法及方药运用特点。方法:对《妇人规·崩淋经漏不止》中治崩漏大法进行归纳分析,并运用统计学方法对其中所用方剂及药物进行归纳。结果:张景岳治疗崩漏以阴阳为纲,所列41首方剂中《新方八阵》与《古方八阵》各15首,以补阵最多,热阵、固阵、寒阵次之,《妇人规古方》共载方11首,多为清热止血方。前12味高频药物中,以补气药运用最多,补血、清热药次之,药物以温热药为主,亦有寒凉之品。结论:张景岳治疗崩漏重视审症求因,明辨阴阳,善于补气血以固冲止血及清热固冲止血。  相似文献   

16.
子午流注与病死时间规律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子午流注学说 ,其理论源于《内经》中的经脉流注、脏气法时、五脏传移、五脏逆传及阴阳应象规律。若违背这些规律 ,就会出现病理现象 ,以至死亡。以 6 45例住院患者的死亡时间为基点 ,对子午流注及病死规律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7.
《内经》记载有关癞狂证治的内容甚丰。但《内经》癫狂与今之癫狂所指不同。《内经》之癫实属当今之痫,而《内经》之狂又实括当今癫狂。兹不揣谫陋,辨析如下:一、《内经》中癫,名癫实痫1.《内经》之癫,具备痫证发病的典型症状:《灵枢·癫狂篇》云:“癫疾始生,先不乐,头重痛;视举,  相似文献   

18.
银赟 《国医论坛》2016,(2):58-59
目的:探究《素问·藏气法时论》中"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等相关内容的含义,以便更好地理解《内经》原文。方法:查阅相关文献,一是从《内经》的原文出发,研究经文的原意;二是结合《内经》的上下文,理解经文的本意;三是结合中医理论及临床实践发挥经文的引申意义。结果:"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当理解为在春季,肝脏容易出现拘紧、拘急、不舒展的病理状态,此时,应该赶紧食用甘味的食物来恢复它的柔软、舒展之生理特性,或者食用甘味的食物来预防它出现这种病理状态。仿此,可以很好地理解相关原文。结论:《内经》对疾病的饮食调养十分重视,其方法符合"因时制宜"的思想,体现了《内经》重视治未病的精神。  相似文献   

19.
<正> 众所周知,《内经》载有大量气功理论和方法,对气功学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因此,探讨《内经》气功学思想不仅有助于重新认识《内经》医学理论体系,而且对气功的研究与实践也有现实意义。浅谈如下:一、奠定气功学理论:《内经》不仅是中医理论之渊薮,也为气功理论奠定了基础。1.《内经》时间医学理论指导着时间气功学思想的确立。气功学十分重视时间概念,强调顺  相似文献   

20.
滑脉在《内经》中共提及五十六次之多,首见于《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按尺寸,观浮沉滑涩而知病所生。”作为辨别阴阳的主纲脉之一,可见其地位的重要。《内经》对滑脉的论述,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点。一、滑属平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