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糖尿病患者应用胰岛素治疗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目前大多采取饮食控制、口服降糖药物及注射胰岛素的综合疗法.而在治疗部分糖尿病或抢救糖尿病急性并发症时,胰岛素又是主要的药物之一.本文重点探讨胰岛素治疗的护理.  相似文献   

2.
胰岛素的分类 常用胰岛素种类. 胰岛素治疗模式 胰岛素常用组合方案. 胰岛素应用的适应证 胰岛素的短期应用:①糖尿病合并急性并发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性非酮症昏迷、乳酸性酸中毒等急性并发症时,应及时应用胰岛素控制血糖,病情恢复后,1型糖尿病患者继续维持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可以根据血糖情况,选择改为口服降糖药物或继续胰岛素治疗.  相似文献   

3.
王娜  王惠丽  托芮 《新疆医学》2014,(10):129-131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绝对或相对缺乏引起的糖、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紊乱的慢性全身性内分泌代谢病.胰岛素迄今已成为治疗糖尿病安全有效的药物之一,一个国家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治疗的比例,体现了其糖尿病治疗水平.胰岛素注射工具已由过去传统的注射器改为卡式、笔式注射器.笔式胰岛素注射器(简称胰岛素笔)因使用方便、剂量准确、注射时疼痛较小、视窗较大等优点,被大多数糖尿病患者所接受.  相似文献   

4.
口服抗糖尿病药物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NIDDM,2型糖尿病)是由胰岛素分泌不足或其功能缺陷所导致的疾病.近年来口服抗糖尿病药物取得了新的进展,掌握这些药物的特性有助于糖尿病患者选择合适的治疗药物.现将这些药物的作用性质和近年来临床应用的新观点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反应;是全身性内分泌代谢性疾病;是由多种原因相互作用引起的持续血糖和糖尿升高为特点的慢性疾病.糖尿病有四种类型:①Ⅰ型:胰岛β细胞破坏,通常导致胰岛素绝对缺乏.这类患者必须用胰岛素治疗,过去又称胰岛素依赖型.②Ⅱ型:胰岛素抵抗为主伴胰岛素相对缺乏,或胰岛素分泌不足为主伴有胰岛素抵抗.这类患者一般不需用胰岛素治疗,仅用饮食调节加用口服降糖药物即可控制血糖,过去又称非胰岛素依赖型.③其他:由胰腺内、外原因和其他疾病、药物引起的继发性糖尿病.④妊娠糖尿病.我国Ⅰ型糖尿病约占5.6%;Ⅱ型约占糖尿病的93.7%;其他类型糖尿病仅占0.7%.其治疗是控制血糖升高及防治并发症,现就中药抗糖尿病机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多年来,2型糖尿病患者多数是在口服降糖药物失效或有并发症时才予以胰岛素治疗.有学者[1]主张尽早使用胰岛素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以保护胰岛细胞功能.而胰岛素在糖尿病的治疗中一直是关健性、决定性的药物,随着胰岛素生产技术上的不断改进,以及人胰岛素的广泛应用,患者对胰岛素的认识越来越高.  相似文献   

7.
门冬胰岛素类似物研究概况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胰岛素(insulin, Ins)是所有1型糖尿病和多数2型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治疗药物.理想的胰岛素应用模式是模拟生理性胰岛素分泌的情况以满足能量代谢的需要.在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DM)治疗中,胰岛素强化治疗已成为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能有效的减少或延缓1型和2型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普通的短效人胰岛素应用广泛,但也存在较多不足,尤其是皮下注射后吸收和达到峰值速度均较缓慢,与正常个体餐后胰岛素的分泌状态不同,因而控制餐后血糖不甚理想[1].由于药物浓度的峰值不能与餐后血糖高峰吻合,故易导致餐后高血糖和药物吸收后低血糖的发生.为减少DM不良事件的发生,使胰岛素强化治疗更为安全、有效和方便,新的短效胰岛素类似物不断得以开发.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治疗糖尿病的体会.方法 糖尿病的治疗要点为医学营养治疗,运动疗法,血糖监测,耱尿病教育和药物治疗,其中胰岛素在糖尿病的药物治疗中起重要作用,通过消除糖尿病患者对使用胰岛素的不良心理反应,饮食及运动疗法对胰岛素应用的影响,胰岛素在治疗中剂量的掌握,不良反应处理等几个方面的阐述来说明胰岛素在糖尿病治疗中的作用及正确使用方法.结论 合理及早正确地使用胰岛素,对糖尿病治疗会有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在2型糖尿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30例在单独应用磺脲类药物或联合其他口服降糖药物治疗或已采用胰岛素治疗6个月以上,但血糖控制仍不达标的2型糖尿病患者,停止原治疗方案,给以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3个月。结果: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有明显下降(P<0.01)。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在口服降糖药物或采用胰岛素治疗未达标时,给予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可有效控制血糖,使血糖平稳达标,且低血糖发生率低,比较安全。  相似文献   

10.
糖尿病作为一种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紊乱综合症,症状主要分为1型和2型糖尿病,又称为胰岛素依赖型和非胰岛素依赖型.目前糖尿病的药物治疗主要是胰岛素治疗.本文对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新进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戴建峰  陈美娟 《医学综述》2008,14(18):2847-2849
糖尿病是一类因胰岛素分泌不足、胰岛素作用低下或胰岛素抵抗引起的糖代谢紊乱,继发脂肪和蛋白质代谢障碍的疾病。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在天然药物中寻找安全有效的降血糖及防治糖尿病并发症的药物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近年来糖尿病治疗药物的进展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2.
糖尿病是目前国际医学界公认的对人体健康的四大威胁之一.糖尿病的发病原因主要是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受体或受体后缺陷导致机体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1],除饮食控制、胰岛素及降糖药物等治疗外,尚缺乏有效理想的控制血糖手段.近年来,国内外应用高压氧治疗糖尿病均有报道[2~4],虽然取得较好的疗效,但高压氧治疗糖尿病的机理阐述较少,现根据近几年的文献资料,对应用高压氧治疗糖尿病及机理作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3.
糖尿病是一组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临床综合症。因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以及靶组织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引起糖、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I型糖尿病需要胰岛素治疗,II型糖尿病轻症经饮食和运动治疗控制血糖,可以不用服药;血糖仍高的,则需选择药物。治疗糖尿病的药物有胰岛素和口服降血糖药。1胰岛素的作用和用法1.1胰岛素因易被消化酶破坏,故口服无效,因此所有胰岛素制剂都必须注射,皮下注射吸收快。它是治疗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的唯一药物,主要在肝、肾灭活,也可被肾胰岛素酶直接水解。严重肝肾功能不良者…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的治疗方法。方法观察42例2型糖尿病及2型糖尿病合并甲亢患者,同样的降糖药物在治疗前血糖及一般情况无明显差异的情况下,两组血糖控制情况。结果 2型糖尿病合并甲亢后,降糖药物疗效(35.71%)不如单纯糖尿病者(68.86%),需增加用量、二药联用或应用胰岛素控制血糖。甲亢控制后,降糖药或胰岛素用量减少,血糖稳定。结论糖尿病合并甲亢,均需二者兼治,均应在治疗甲亢的基础上,兼治糖尿病。糖尿病合并甲亢时,控制血糖,降糖药或胰岛素用量需增加;治疗糖尿病方面可早期应用胰岛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阿魏酸钠对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方法 51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阿魏酸钠联合胰岛素治疗组和单纯胰岛素治疗组,观察治疗前后血糖值,胰岛素的用量及尿蛋白的排泄量等指标.结果 阿魏酸钠联合胰岛素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 阿魏酸钠可作为一种糖尿病治疗的有效辅助药物.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世界范围内2型糖尿病的流行与人口老龄化,以胰岛素分泌不足和伴胰岛素抵抗为主要致病机制的2型糖尿病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热点.但是许多现有的2型糖尿病的药物治疗的分子机制尚不明确.随着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开展及对2型糖尿病发病关键机制的认识加深:葡萄糖依赖的胰岛素分泌功能受损、脂毒性、肌肉组织的胰岛素抵抗逐渐成为药物治疗的靶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早期胰岛素治疗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β细胞功能和长期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选择126例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早期胰岛素治疗组(胰岛素组)和口服降糖药物治疗组(对照组)。治疗前后所有患者均检测胰岛β细胞功能,并随访观察早期胰岛素治疗对长期血糖控制的影响。结果胰岛素组较对照组胰岛β细胞功能明显改善(P<0.05),随访1~4年,胰岛素组仅通过饮食控制或小剂量口服降糖药物治疗就可获得长时间良好的血糖控制,而对照组大部分需要2种以上口服降糖药物或联合胰岛素治疗才能获得满意的血糖控制。结论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胰岛素治疗可以显著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并可获得长时间良好的血糖控制,延缓糖尿病病程的进展。  相似文献   

18.
糖尿病是由于遗传和环境两方面的因素而引起的胰岛素分泌不足,胰岛素作用减低或胰岛素抵抗而导致的糖、脂肪、蛋白质代谢异常,以慢性高血糖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临床综合征。治疗糖尿病目的是要纠正高血糖,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正确地选用降糖药物对治疗糖尿病,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  相似文献   

19.
1 糖尿病发生低血糖常见原因 1.1 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物用量过大,尤其是老年人服用优降糖等强力降糖药. 1.2 脆性糖尿病患者,病情不稳定者,容易出现低血糖. 1.3 注射胰岛素或服用药物后未按时进餐、或进食量减少. 1.4 饮食量减少或口服降糖药物剂量增加时,运动量保持不变,或活动量增大而没有及时加餐.  相似文献   

20.
何咏梅 《中外医疗》2014,(12):125-126
目的:探讨胰岛素或磺脲类药物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共6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取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磺脲类药物联合二甲双胍进行治疗。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通过比较其餐后2h血糖含量、空腹血糖含量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来探讨胰岛素或磺脲类药物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疗效以及两种药物治疗的效果好坏。结果两组治疗期间餐后2h血糖含量、空腹血糖含量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方面每周检测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治疗3个月后各项指标与各组自身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餐后2 h血糖含量、空腹血糖含量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28,2.321,2.366,P=0.018,0.024,0.021)。结论胰岛素或磺脲类药物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效果均良好,但是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比磺脲类药物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效果更好。因此,对于磺脲类药物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无效的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可采取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