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对促进脊髓损伤后神经再生的药物及其作用机制进行分析和总结,为临床应用提供有力的支持。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1994-01/2005-12关于脊髓损伤药物治疗的相关文章。检索词“spinalcordinjury,drugtreatment”并限定文章语种类为English。同时利用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4-01/2005-12的相关文章,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检索词“脊髓损伤,药物治疗”。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纳入标准:促进脊髓损伤后神经再生的药物及其作用机制、临床及实验推荐用量。排除标准:排除重复性研究。资料提炼:共收集到符合上述要求的文献48篇,排除30篇重复性研究。18篇符合纳入标准,其中6篇关于脊髓损伤药物治疗的研究,12篇关于脊髓损伤具体药物治疗的个案研究。资料综合:脊髓损伤后药物治疗包括两个阶段:急性及继发反应期,以及神经再生期。急性及继发反应期的药物治疗包括皮质类固醇类、神经节苷酯、内皮素受体拮抗剂、钙离子通道阻滞剂、兴奋性氨基酸拮抗剂等,神经再生期的药物治疗包括细胞生长因子、褪黑激素等。结论:对促进脊髓损伤后神经再生的药物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比较多,但仅少数几种应用于临床,大多数仍处也实验研究阶段,药物治疗脊髓损伤其前途是光明的。  相似文献   

2.
唐勇  任先军 《中国临床康复》2006,10(42):127-130
目的:总结Nogo受体和阻断剂的性质,与轴突生长的相互关系,探讨Nogo受体阻断剂在促进脊髓损伤修复中的作用。 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 1997—01/2006—01关于脊髓损伤与Nogo受体的文章。检索词“spinal cord injury,Nogo,NgR”并限定文章的语种类为English。同时利用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7-01/2006—01的相关文章,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检索词“脊髓损伤,Nogo受体”。 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纳入标准:关于脊髓损伤修复与Nogo受体及阻断剂的相互关系。排除标准:重复性研究。 资料提炼:共收集到符合上述要求的文献51篇,排除25篇重复性研究。26篇符合纳入标准。 资料综合:Nogo-66受体1是髓鞘糖蛋白、少突胶质细胞髓鞘糖蛋白以及Nogo的共同受体。通过Nogo-66受体1/P75/LINGO-1的受体复合物激活RhoA,导致神经元轴突溃变,抑制功能恢复。NEP1~40等是Nogo-66受体1的受体阻断剂,能够促进轴突生长。 结论:Nogo-66受体1阻断剂能促进神经再生租功能恢复,很有希望成为治疗脊髓损伤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3.
脊髓损伤的疫苗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目前脊髓损伤疫苗治疗基础研究的进展,分析脊髓损伤疫苗治疗的可行性,提出研究中的问题和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1988—01/2004-12关于脊髓损伤疫苗治疗研究的文章。检索词“spinal cord injury”and“vaccination”并限定文章的语种类为English。 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纳入标准:①关于脊髓损伤疫苗应用可行性分析。②细胞免疫、体液免疫、主动性免疫和被动免疫及各种类型疫苗治疗分析研究。③关于脊髓损伤疫苗与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关系的研究。 排除标准:重复性研究。资料提炼:共收集到符合上述要求的文献45篇,排除22篇重复性研究。23篇符合纳入标准:其中2篇关于脊髓损伤疫苗可行性分析研究,1篇关于脊髓损伤的综述,18篇关于细胞免疫、体液免疫、主动性免疫和被动免疫及各种类型疫苗治疗分析研究,2篇关于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与脊髓损伤疫苗关系的研究。 资料综合:脊髓损伤后,血脑屏障的破坏使得脊髓损伤的疫苗治疗成为可能。脊髓损伤局部炎症在严格调控下可以起到修复和神经功能改善的作用。疫苗刺激的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均可促进损伤后神经组织的修复。各种途径的脊髓损伤疫苗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促进了轴突再生和神经功能的恢复,但不能完全杜绝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的发生。 结论:脊髓损伤的疫苗治疗是一种免疫治疗方法,帮助机体自身治疗脊髓损伤。其实验研究结果较好,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目前仍缺乏疫苗安全性和有效性的研究.将在进一步研究中得到完善。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Nogo受体和阻断剂的性质,与轴突生长的相互关系,探讨Nogo受体阻断剂在促进脊髓损伤修复中的作用。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1997-01/2006-01关于脊髓损伤与Nogo受体的文章。检索词“spinalcordinjury,Nogo,NgR”并限定文章的语种类为English。同时利用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7-01/2006-01的相关文章,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检索词“脊髓损伤,Nogo受体”。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纳入标准:关于脊髓损伤修复与Nogo受体及阻断剂的相互关系。排除标准:重复性研究。资料提炼:共收集到符合上述要求的文献51篇,排除25篇重复性研究。26篇符合纳入标准。资料综合:Nogo-66受体1是髓鞘糖蛋白、少突胶质细胞髓鞘糖蛋白以及Nogo的共同受体。通过Nogo-66受体1/P75/LINGO-1的受体复合物激活RhoA,导致神经元轴突溃变,抑制功能恢复。NEP1~40等是Nogo-66受体1的受体阻断剂,能够促进轴突生长。结论:Nogo-66受体1阻断剂能促进神经再生和功能恢复,很有希望成为治疗脊髓损伤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5.
急性脊髓损伤的治疗现状和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综合分析急性脊髓损伤的治疗现状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 2000-01/2005—09有关急性脊髓损伤治疗方面的文献,检索词“acute disease;spinal cord iniury;therapy”.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 资料选择:对检索到的急性脊髓损伤治疗方面的相关信息进行整理,选取针对性强的文章。同一领域的文献则选择近期发表或权威杂志的文章。 资料提炼:共检索到62篇相关文献,其中18篇文章符合要求。排除44篇,其中39篇系重复同一研究,5篇为Meta分析。 资料综合:急性脊髓损伤的治疗除外科手术干预、减少继发性损伤及理想的康复措施外,多种保护神经细胞和促进神经生长药物的临床应用以及抗凋亡、转基因、细胞移植等治疗方法使对急性脊髓损伤的治疗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结论:急性脊髓损伤的治疗主张在脊髓减压的基础上进行药物治疗和高压氧治疗,针对病情变化过程中的不同时机和环节采用不同的治疗措施是临床治疗的理论基础。虽然许多新的治疗方法现在仍然只处于实验阶段,但必将通过一些新的技术实现从“神经保护和神经再生”相关性实验研究的成功到临床应用的转变。  相似文献   

6.
氧化应激模型的建立及其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并评价各类氧化应激模型的建立及优缺点,探讨建立最佳的氧化应激模型,以进一步深入研究氧化损伤的机制以及开发新的抗氧化应激药物。 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 1994—0-/2005-12关于氧化应激的文章。检索词“oxidative stress”并限定文章的语种类为English。同时利用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4—01/2005-12的相关文章,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检索词“氧化损伤”。 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纳入标准:①关于氧化应激模型的成因及其建立的方法。②氧化应激模型的应用研究。排除标准:排除重复性研究。 资料提炼:共收集到符合上述要求的文献40篇,排除23篇重复性研究,纳入17篇. 资料综合:实验表明,氧化应激在一些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建立氧化应激模型有着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现有氧化应激模型主要有动物模型和细胞培养模型两种形式(也可称为在体模型和离体模型),其中前者又可分为特异性和非特异性两类模型。动物模型中以D-半乳糖模型应用最广泛,而细胞模型中以过氧化氢氧化损伤模型为著. 结论:在活体和离体培养细胞上建立多种氧化应激模型,各种模型均有其优缺点,为建立稳定、确切的氧化应激模型,进一步研究开发新的抗氧化应激药物,应将多种模型有效结合。  相似文献   

7.
血小板膜GPⅡb/Ⅲa活性与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血小板膜GPⅡb/Ⅲa与心脑血管病之间的关系以及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在心脑血管病治疗中的地位。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1993—01/2005-12关于血小板膜GPⅡb/Ⅲa与心脑血管病关系的文章。检索词“platelet,GPⅡb/Ⅲa,ischemic heart disease,ischmic stroke”,并限定文章的语种类为English。同时利用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4—01/2005-12的相关文章,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检索词“血小板,血小板糖蛋白GPⅡb/Ⅲa复合物,冠心病,缺血性脑卒中”。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纳入标准:①血小板膜GPⅡb/Ⅲa活性与血小板激活机制。②血小板膜GPⅡb/Ⅲa活性与心脑血管病相关性。③血小板膜GPⅡb/Ⅲa拮抗剂的作用特点。排除标准:排除重复性研究。资料提炼:共收集到符合上述要求的文献41篇,排除28篇重复性研究。13篇符合纳入标准。其中7篇关于血小板膜GPⅡb/Ⅲa活性与血小板激活机制及与心脑血管病相关性研究,6篇关于血小板膜GPⅡb/Ⅲa拮抗剂作用特点。资料综合:血小板活化在缺血性心、脑血管病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而血小板膜GPⅡb/Ⅲa与纤维蛋白原等黏附蛋白结合,是多种因素引起血小板活化的最终共同通路,因此,血小板GPⅡb/Ⅲa与缺血性心脑血管病密切相关。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是一类新的非常有前途的抗血小板药。结论:血小板GPⅡb/Ⅲa与缺血性心脑血管病密切相关。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是一类新的非常有前途的抗血小板药。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Fas介导细胞凋亡的可能机制,探讨运动与Fas介导心肌,骨骼肌,淋巴细胞凋亡的关系,从新的认识层次解释运动训练状态下组织细胞损伤的变化,对过度训练的预防与治疗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资料来源:采用计算机检索springlinker,pubmed数据库1994—01/2004-12 Fas介导骨骼肌、心肌,淋巴细胞凋亡的相关文章,检索词为“Fas,apoptosis,exercise,skeletal muscle,cardiomyoeyte,lymphocyte”,并限定文章的语种类为“English”。同时利用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4—01/2004-12的相关文章,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检索词“运动,细胞凋亡,骨骼肌.心肌,淋巴细胞”。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纳入标准:关于Fas介导心肌,骨骼肌,淋巴细胞凋亡的研究。排除标准:排除重复性研究。资料提炼:共收集到符合上述要求的文献58篇.排除29篇重复性研究,29篇符合纳入标准。资料综合:细胞凋亡是一种由基因控制的细胞自主性死亡过程.其性质为生理性细胞死亡.Fas作为诱发细胞凋亡的死亡因子,在凋控细胞凋亡中有着重要的生物学意义。对运动与Fas介导细胞凋亡信号传导机制的研究.将会从新的认识层次解释运动训练状态下组织细胞损伤的变化,对过度训练的预防与治疗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此外;Fas在许多肿瘤、免疫系统疾病,脊髓损伤中起重要作用。结论:对运动与Fas介导凋亡的深层次研究,可能会揭示治疗疾病的机制带来新的运动治疗方法,对促进人类健康无疑有重要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并分析醛固酮参与糖尿病及其肾病发生的可能机制及血浆醛固酮水平的影响因素,探讨小剂量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安体舒通干预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的疗效及安全性,为为糖尿病肾病的综合治疗探寻一条新途径。 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1990-01/2005-12关于醛固酮与糖尿病肾病的文章。检索词“aldosterone,diabetic nephropathy。CYP11B2 gene polymorphism”并限定文章的语种类为English。同时利用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4-01/2005—12的相关文章,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检索词“醛固酮,安体舒通,糖尿病肾病”。 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纳入标准:①关于血浆醛固酮水平与糖尿病肾病或蛋白尿的相关性及血浆醛固酮水平的影响因素。②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尤其是小剂量安体舒通干预糖尿病肾病的临床和基础研究。排除标准:排除重复性研究。 资料提炼:共收集到符合上述要求的文献51篇,排除32篇重复性研究。19篇符合纳入标准:其中6篇关于醛固酮与糖尿病肾病的综述,4篇关于CYP11B2基因多态性与血浆醛固酮水平及高血糖相关性的临床与基础研究,5篇关于醛固酮水平与糖尿病肾病相关性的临床和基础研究,4篇关于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干预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研究。 资料综合:醛固酮合成酶基因(CYP11B2)部分位点的多态性改变除导致血浆醛固酮水平发生改变外,还与血糖变化密切相关。醛固酮除了传统的水钠滞留导致容量性血压升高外,还单独参与或介导了血管紧张素Ⅱ的部分靶器官损伤作用,与糖尿病及其慢性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有关。而醛固酮受体拮抗剂能明显地防治或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生.进展。 结论: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单独及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两联、三联应用能为糖尿病肾病的综合治疗提供一条新途径,但其疗效和安全性还须大规模的临床研究来证实。  相似文献   

10.
祖波  尹宗生 《中国临床康复》2006,10(12):151-153
目的:了解国内外机械性脊髓损伤模型的研究进展,为临床治疗脊髓损伤提供理论依据。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万方数据库、重庆维普数据库和学术期刊数据库,检索时间段为1983—01/2004—07,检索内容为关于机械性脊髓损伤模型的文章,英文检索词“animal model,spinal cord injury”,中文检索词“脊髓损伤,动物模型”。资料选择:对检索到的文献进行初审,排除题目中不含“脊髓、模型”等词的文章。然后剩余文献查找全文。资料提炼:共收集中文112篇,排除题目中不含“脊髓、模型”等词的文章后纳入29篇。收集到含“animal model,spinal cord injury”英文文献119篇,与模型建立有关19篇,与治疗有关12篇,与解剖和功能评定有关6篇。进一步查看全文,排除重复的文献,最后对25篇文献进行综述。资料综合:机械性脊髓损伤模型的种类有锐性损伤模型(如脊髓全切模型、脊髓半切模型等)、挫伤型模型(包括脊髓背侧损伤模型和脊髓腹侧损伤模型)和钳夹压迫型脊髓损伤模型,各模型均有着各自的特点,可用来研究解决不同的神经生物方面的问题。机械性脊髓损伤模型的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构建,解剖和功能变化及治疗运用。结论:此模型的建立对进一步了解机械性脊髓损伤的发病机制,研究此种损伤的病理生理改变及筛选有效的预防治疗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