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付虹霞 《陕西医学杂志》2000,29(11):666-667
<正> 卵巢癌的转移与否是估价治疗成败及病人预后的关键。卵巢癌转移是一个多步骤、多因素参与的极其复杂的过程,其机理至今仍未完全明清楚。一般的转移规律是肿瘤细胞首先从原发瘤处脱落,侵入其邻近细胞外基质(ECM)与基底膜(BM)和间质中一些大分子蛋白粘附;并激活细胞合成分泌各种降解酶类,降解所粘附的组织,水解酶使卵巢癌细胞粘附部位形成空隙,从而使卵巢癌细胞向纵深方向移动;着床的癌组织在多种促血管因子的作用下形成新生血管;癌细胞逃避宿主免疫监视系统的杀伤作用,生存并增殖形成  相似文献   

2.
肿瘤作为危害人类健康最严重的一类疾病,对其基础理论及防治的研究是目前医学乃至整个生命科学领域研究的重点.肿瘤在宿主体内浸润和转移是肿瘤两种最重要的恶性标志.其一是肿瘤细胞的浸润过程,包括侵袭周围组织,穿越基底膜等,浸润是肿瘤转移的中心环节.尽管肿瘤因内部生长较快产生较大压力,对肿瘤的浸潤有一定的帮助,但肿瘤在更大程度上是一个主动过程:肿瘤细胞与周边细胞或ECM脱离,通过蛋白水解酶降解ECM,在经过定向运动,扩散到其它部位,肿瘤组织不断重复上述过程,其过程可以简单地模型化即粘附、降解、运动三个环节反复循环[1].其二是肿瘤细胞的转移过程,是极其复杂,多个步骤,众多因子参加.其过程可分为,第一步,进入血管或淋巴管并随血液和淋巴液迅速转移到其它部位[2].第二步,粘附到血管内皮细胞并离开血管;第三步,伴随基质成分的降解向周围组织浸润,新血管生成,形成新的转移灶.在浸润和转移复杂的过程中最为关键的是降解细胞外基质的蛋白酶的产生和作用,肿瘤细胞粘附性质和能力的改变,以及各种细胞因子的分泌.  相似文献   

3.
肿瘤转移的分子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肿瘤转移是成功治疗肿瘤的最大障碍 ,也是造成肿瘤病人死亡的最大的原因之一。从病理过程看 ,肿瘤转移是癌细胞与宿主细胞相互作用的连续复杂过程。首先 ,原发肿瘤细胞从原部位脱落 ,侵入细胞外基质 (ECM)与基底膜 (BM)中大分子蛋白粘附。其次 ,激活细胞合成并分泌各种降解酶类 ,降解BM及ECM ,穿过脉管壁进入循环系统 ,在循环中逃避免疫系统攻击 ,最后穿过脉管 ,外渗达继发部位形成克隆 ,增殖形成转移灶。此过程从分子水平来看 ,有许多因素 ,现就其主要方面进行下列综述。1 异质性细胞亚群选择性增殖原发肿瘤组织中具有潜在转移…  相似文献   

4.
肿瘤侵袭与转移是指恶性肿瘤细胞脱离原发部位 ,通过各种转移方式到达继发组织或器官后得以继续增殖生长 ,形成与原发肿瘤性质相同的继发肿瘤的过程。肿瘤的侵袭和转移是恶性肿瘤的基本生物学特征 ,是临床上绝大多数肿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研究表明 ,肿瘤的侵袭及转移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 ,大致包括 :①肿瘤细胞从原发灶脱落 ;②侵犯周围组织 ;③进入循环系统在远隔部位突破毛细管结构 ,形成新的转移灶[1] 。近年来研究表明 ,细胞表面粘附分子的变化与肿瘤侵袭和转移关系密切。当肿瘤细胞表面的细胞粘附分子如E -钙粘附素 (E Cadhe…  相似文献   

5.
肿瘤转移基因调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翁德胜  丁彦青 《医学综述》2003,9(3):131-133
肿瘤转移是一个复杂多步骤的癌细胞与宿主细胞相互作用的连续过程 ,原发肿瘤细胞必须先脱离原发部位 ,侵入胞外基质 (ECM)与基底膜 (BM)和ECM中一些大分子蛋白黏附 ,并激活细胞合成分泌各种降解酶类 ,降解BM与ECM而移动并穿过ECM ,侵入脉管壁进入循环 ,在循环中运行并逃避免疫系统攻击 ,再穿出脉管壁达到继发部位形成克隆 ,增殖形成转移灶。肿瘤转移过程受到多种因子的调控 ,本文就主要的调控基因综述如下。1 肿瘤转移分子机制的基因调控1.1 癌基因和抑癌基因与肿瘤转移的关系 癌基因的活化及过度表达和抑癌基因的失活 ,…  相似文献   

6.
卵巢癌死亡率迄今仍居妇科肿瘤之首,死亡多因远处转移所致.转移发生是肿瘤细胞和宿主细胞相互作用的结果,并受基因表达改变的影响.肿瘤转移包括五个步骤:①血管生成;②脉管内侵入与血管基底膜粘附;③局部蛋白降解;④迁徙至血管外组织;⑤在继发部位形成转移灶.l血管生成:当肿瘤直径增至2mm或更大时必须有新生毛细血管供血,而肿瘤新生毛细血管基底膜有漏孔,易被肿瘤细胞穿透,因此血管生成在肿瘤扩散中具重要作用.肿瘤细胞或宿主细胞具有分泌活性因子包括增殖促进因子如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相似文献   

7.
肿瘤转移是其恶性标志和特征之一,也是肿瘤患者治疗失败和死亡的主要原因.肿瘤转移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可能涉及原发部位的肿瘤穿过组织基底膜,避开机体免疫反应,穿过血管和淋巴管进入新组织实质,肿瘤血管形成,而后形成转移灶等一系列表型的改变.  相似文献   

8.
胃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和死亡率一直居我国恶性肿瘤之首 [1].浸润、转移是肿瘤最重要的恶性特征,也是导致肿瘤患者死亡的最主要原因,如何控制胃癌浸润、转移是当今胃癌治疗研究热点.胃癌和其它恶性肿瘤一样,有着共同的转移机制,包括癌细胞从原发肿瘤部位的脱落、侵袭邻近组织、进入循环系统、穿透基底膜、浸润周边组织,并在继发部位生长形成转移瘤等一系列过程.  相似文献   

9.
消化道肿瘤是危害人们健康的一大杀手。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 MMPs)是一类Zn2+依赖性的蛋白水解酶,能降解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 ECM)的所有成分和一些非基质蛋白。在多种肿瘤组织中均有MMPs表达,参与肿瘤进展、血管生成、周围组织侵袭和转移灶的形成,并逃避免疫系统。因此本文将对MMPs家族中主要成员MMP-2、MMP-7和MMP-9在消化道肿瘤浸润转移中的作用,及这些MMPs启动子基因多态性对其转录活性与癌症易感性的影响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基质金属蛋白酶 (matrixmetalloproteinase,MMP)是一组锌离子依赖性内肽酶 ,能降解细胞外基质 (extracellma trix ,ECM )。细胞外基质在肿瘤的浸润和转移过程中起着关键性作用 ,而基质金属蛋白酶通过对ECM的降解促进肿瘤细胞对周围组织的浸润。MMP 9是基质金属蛋白酶家族中的重要成员 ,主要功能是降解Ⅳ型胶原 ,而Ⅳ型胶原又是基底膜的主要成分 ,因而MMP 9能降解基底膜 ,基底膜的降解既是肿瘤浸润和转移过程中的关键步骤 ,同时又是肿瘤血管形成的重要环节 ,对于肿瘤血管生成、肿瘤细胞的侵袭和转移均具有重要意义[1,2 ] 。本研究检测了甲状腺乳头状癌  相似文献   

11.
肿瘤转移是复杂、多步骤的连续过程,包括癌细胞从原发肿瘤脱落,侵袭邻近组织,进入循环系统,穿透基底膜,浸润周边组织,在继发部位生长形成转移瘤.研究表明,肿瘤细胞与血细胞、毛细血管内皮、内皮下基底膜以及瘤细胞自身的粘连性,肿瘤转移相关基因和转移抑制基因的表达调控,瘤细胞的阿米巴运动能力,宿主因素等都对肿瘤转移有影响[1].转移是恶性肿瘤的基本特征之一,远处转移是导致肿瘤患者治疗失败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控制转移是决定癌症患者预后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胃癌组织中肿瘤转移抑制基因KISS-1的表达水平与胃癌浸润、转移的关系及其对细胞外基质的作用。方法收集2011年10月至2012年6月在通辽市科尔沁区第一人民医院治疗的38例胃癌患者的胃癌组织与38例正常胃黏膜组织,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两组标本中KISS-1表达情况,同时检测不同KISS-1阳性水平下细胞外基质(ECM)的表达水平差异。结果 KISS-1信使RNA(mRNA)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率为56.2%,在正常胃黏膜组织中的阳性率为87.1%,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不同KISS-1阳性水平下,ECM的主要成分:层粘连蛋白(LN)、Ⅳ型胶原及纤维连接蛋白(FN)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组织中肿瘤转移抑制基因KISS-1的表达水平与胃癌浸润、转移密切相关,并通过对ECM表达的影响间接作用于肿瘤的发生与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3.
消化系统肿瘤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包括食管癌、胃癌、结直肠癌及原发性肝癌等在内的消化系统肿瘤在我国有逐年上升趋势,严重危害人民生命健康,是我国肿瘤防治的重点和难点[1].Galectin-3是半乳糖凝集素家族的重要一员,广泛表达于正常组织和肿瘤组织中,参与多种生理和病理过程,包括细胞生长和分化、细胞凋亡、细胞粘附及新生血管形成和肿瘤浸润和转移等,是目前研究恶性肿瘤转移和浸润的热点,本文就Galectin-3与消化道肿瘤的关系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恶性肿瘤细胞浸润转移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而浸润细胞外基质是形成转移的前提,这个过程包括瘤细胞从原发灶脱落,穿过基底膜侵入细胞外基质,穿透淋巴管或脉管壁进入淋巴或血液循环,再从脉管外渗侵入继发部位继续生长,形成转移灶。许多研究表明细胞间的粘附分子参与了肿瘤细胞浸润和转移过程,CD44是粘附分子中的一员,尤其是CD44V6在肿瘤  相似文献   

15.
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抑制剂与肿瘤浸润和转移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晓曦 《医学综述》2002,8(10):561-563
恶性肿瘤细胞的主要特征之一是其能够侵入邻近组织并通过血管、淋巴管等到达身体远隔部位形成转移灶。近年来 ,人们在肿瘤浸润、转移机制及抗浸润、转移领域进行了广泛研究 ,发现细胞外基质 (ECM)在肿瘤的浸润与转移过程中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ECM在维持正常组织结构与功能及细胞生长分化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不再被认为是静止不动的 ,而是处在不断更新、降解重塑的动态平衡中。它是肿瘤细胞移动所遇到的自然屏障 ,其中基底膜 (BM)的完整与否是影响肿瘤细胞移动的关键环节。现已证实 ,从原位增殖的肿瘤到侵袭转移癌的演进过程…  相似文献   

16.
陆东东 《农垦医学》1999,21(3):227-230
肿瘤转移,即癌细胞从原发肿瘤脱落,在远处克隆生长,是造成癌症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肿瘤转移的过程极其复杂,包括癌细胞的运动、侵犯组织和基底膜、逃避免疫和在远处克隆生长。这些转移过程中由许多特殊基因的激活和/或失活所调节。本文就国内外有关肿瘤转移阻断分子机制研究作一综述。一、抗粘附粘附在肿瘤细胞浸润过程中起双重作用,一方面肿瘤细胞必须先从其原来粘附的原发灶脱离才能浸润,另一方面肿瘤细胞又需借粘附才能移动,肿瘤细胞从连续的粘附接触和粘附解除中获得移动的牵引力。故浸润转移过程首先是粘附和去粘附的交替过程…  相似文献   

17.
82例胃癌侵袭部位肥大细胞的分布情况观察结果表明:肿瘤侵袭部位肥大细胞数量与肿瘤组织学类型、粘液性质无关,但与浸润深度及局部淋巴结的有无转移有关。肿瘤侵袭部位肥大细胞数量越多,癌组织在胃壁浸润就越深,局部淋巴结内转移就越容易发生。提示,肿瘤侵袭部位肥大细胞在胃癌的浸润和转移中可能起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细胞外基质蛋白1在肿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细胞外基质蛋白1(extracellular matrix protein 1,ECM1)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肝脏、乳腺、直肠组织(正常组织和肿瘤组织)中ECM1的表达,比较正常组织和肿瘤组织淋巴结转移肿瘤和淋巴结未转移肿瘤之间的ECM1表达差异.结果:ECM1的表达如下:正常肝组织阳性率20.0%(4/20),肝癌组织阳性率85.4%(70/82);正常乳腺组织阳性率9.1%(1/11),乳腺癌组织阳性率60.0%(18/30),其中淋巴结(-)者为37.5%(6/16),淋巴结( )者为85.7%(12/14);正常直肠组织阳性率11.8%(2/17),直肠癌组织阳性率54.5%(18/33),其中淋巴结(-)者为33.3%(6/18),淋巴结( )者为80.0%(12/15).统计分析表明,对ECM1的表达,肿瘤组织高于正常组织,淋巴结转移性肿瘤高于非转移性(P<0.01).结论:ECM1在肿瘤组织中过表达,并且与肿瘤的转移相关.  相似文献   

19.
子宫内膜癌与其他肿瘤一样,其发生、浸润和转移是一个多步骤的复杂过程。首先必须降解细胞外基质(ECM)及基底膜(BM),这一降解过程主要依赖蛋白水解酶。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s)是一类重要的蛋白水解酶,能分解纤维类胶原,对ECM有广泛的降解作用。MMPs与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Tissue inhibitors of metalloproteinase,TIMPs)的相互作用是调节ECM动态平衡的重要因素,因此,也成为恶性肿瘤细胞浸润和转移的重要调节因素。在此对MMPs和TIMPs与子宫内膜癌的浸润和转移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肿瘤的侵袭转移过程相当复杂,涉及肿瘤细胞、血管内皮细胞与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的相互作用和血小板瘤栓的形成。研究还发现许多病理过程都与正常的ECM作用相关,肿瘤的侵袭和转移过程中肿瘤细胞与ECM成分的粘附是触发肿瘤细胞侵袭过程后续事件的关键步骤。据此人们研究发现了与肿瘤细胞粘连有关的ECM受体中主要粘附识别的氨基酸序列—Arg-Gly-Asp(精氨酰-甘氨酰-天冬氨酸,简称RGD),受此启发人们合成了许多RGD多肽及衍生物,从而竞争、干扰肿瘤细胞与ECM的相互作用,达到抑制肿瘤转移的目的。有关研究按RGD结构特点分述如下:1 RGD线性肽Hayman等研究了有RGD序列的多肽,体外合成了RGDS、GRGDSP、GRGDSPC、GRGDAP,发现它们具有抑制正常大鼠肾、变异的鼠肾、鼠BALB/C373、人骨肉瘤(MG-63)和人纤维肉瘤(HT1080)细胞的粘连,而不含RGD的序列肽则无此作用。GRGDS与鼠B16-F10黑色素瘤细胞共同静注入C57BL鼠体内,结果发现GRGDS阻止肿瘤细胞在肺中滞留而抑制肿瘤细胞的肺转移[1],且GRGDS还能抑制骨肉瘤(Sao-2)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