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下肢静脉回流障碍患者血管造影时足部静脉穿刺改进方法的效果.方法 将119例下肢静脉回流障碍拟行静脉造影患者,按照时间顺序分成观察组(57例)和对照组(62例).对照组按照常规穿刺,观察组改进穿刺方法,比较两组造影成功率、一次穿刺成功率、对比剂外渗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造影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对比剂外渗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改进穿刺方法能明显提高下肢静脉回流障碍患者血管造影成功率,减轻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改良静脉穿刺方法在下肢深静脉顺行造影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24例患者(300肢)随机分为观察组(114例患者150肢)和对照组(110例患者150肢),观察组在踝部上方5cm处扎紧止血带,逆心穿刺踝部旁侧的大隐静脉;对照组向心穿刺拇趾基底部旁侧的浅静脉或足背浅静脉远端。比较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推注造影剂时患者的疼痛感觉及显影效果。结果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推注造影剂时患者的疼痛感觉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两组显影效果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下肢深静脉顺行造影时采用大隐静脉逆心穿刺可提高穿刺成功率,减轻患者的疼痛。  相似文献   

3.
静脉穿刺角度及方位的选择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目的探讨静脉穿刺的最佳进针角度和进针方位,以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减轻患者痛苦。方法选择神志清楚的内科住院患者500例为研究对象,分别以20°、40°、60°从静脉上方和静脉侧方6种进针方法各进行穿刺输液1次。比较6种穿刺方法的穿刺成功率、疼痛程度、输液外渗发生情况。结果进针角度越大静脉穿刺疼痛感越轻,且从静脉上方进针疼痛程度显著轻于从静脉侧方进针(P〈0.05,P〈0.01);从静脉上方不同角度进针的穿刺成功率、输液外渗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40°角一次穿刺成功率最高,60°角穿刺成功率最低,角度越大输液外渗发生率越高(均P〈0.0167);从静脉侧方进针出现的输液外渗显著少于从静脉上方进针(P〈0.01);从静脉侧方不同角度进针的穿刺成功率及输液外渗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静脉穿刺成功率、患者疼痛程度与进针角度和进针方位有关,静脉条件较好者宜从血管上方以40°穿刺,静脉细小表浅宜从静脉上方或侧方以20°穿刺。以减轻患者疼痛,确保一次穿刺输液成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浅静脉穿刺时解除血管痉挛更有效的方法。方法将80例血管条件差(血管痉挛、塌陷)但需静脉注射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热敷法,观察组采用外涂1%硝酸甘油再加以热敷的方法。结果观察组患者一次穿刺成功率、静脉穿刺时间、血管充盈时间、血管充盈持续时间及血管充盈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硝酸甘油加热敷对解除浅静脉穿刺时血管痉挛有显著疗效,且安全、舒适。  相似文献   

5.
超声引导经锁骨下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超声实时监视下经锁骨下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78例行锁骨下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48例)和观察组(130例)。观察组于超声引导下置管,对照组采用传统盲穿法置管a比较两组置管一次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一次成功率(100.0%)显著高于对照组为(90.5%),(P〈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行锁骨下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可同步动态观察局部解剖结构及操作过程,其效果显著优于传统盲插法。  相似文献   

6.
夏红梅  袁慧 《护理学杂志》2009,24(12):45-45
目的探讨提高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颈外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的最佳方法。方法将10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按住院单双日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改进的颈外静脉穿刺法,即按照解剖部位垂直盲穿进针;对照组按照传统穿刺方法。观察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及穿刺成功所需时间。结果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穿刺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应用改良后的颈外静脉留置针穿刺法能缩短穿刺时间,提高穿刺成功率,有利于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救治。  相似文献   

7.
减少新生儿静脉输液外渗的护理干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减少新生儿静脉输液外渗的有效方法.方法 将需要实施静脉输液的80例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按常规行静脉输液,观察组实施静脉输液护理干预,包括建立团队,将不同药物发生外渗后的处理方法编印成册,合理安排药物输注顺序等.结果 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血管外渗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通过强化责任,依靠团队,确定目标,分析外渗影响因素,可有效减少新生儿静脉输液外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使用不同型号静脉留置针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成功率。方法将100例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观察组采用18G留置针、对照组采用24G留置针静脉留置后输注造影剂。结果观察组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检查中使用18G静脉留置针输注造影剂能提高检查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鱼骨图在老年患者外周静脉置管中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鱼骨图在老年患者外周静脉留置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0例老年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行外周静脉置管.干预组应用鱼骨图进行外周静脉留置针程序护理。结果干预组一次穿刺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置管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留置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1)。结论鱼骨图能提高老年患者外周静脉留置针一次穿刺成功率.减少置管后并发症.王正长詈管留器时间.  相似文献   

10.
目的保护长期输液患者的血管并提高单条静脉使用次数。方法将100例慢性病及化疗的长期输液患者按照时间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由护士按轮班制随机穿刺,观察组由固定的护士进行穿刺。结果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97.97%.单条静脉使用(6.23±0.76)次,对照组分别为84.98%、(5.01±0.73)次,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专人穿刺可明显提高单条静脉使用次数及一次穿刺成功率。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明确不同固定器械在胫骨干不同骨折类型固定中的特点,以指导临床应用。方法:68例胫骨干骨折,行加压钢板螺钉、交锁髓内钉、单侧外固定架固定后,作临床疗效分析。结果:加压钢板固定组42例,感染5例,骨不连1例,平均愈合时间3.8个月;交锁髓内钉固定组13例,无感染及骨不连,平均愈合时间5.4个月;单侧外固定架组13例,骨不连1例,踝关节背伸受限3例,平均愈合时间4.5个月。结论:胫骨骨折交锁髓内钉固定并发症少,功能恢复好,适用范围广,但要注意及时进行动力加压。加压钢板及外固定架固定应选择各自的最佳适应证,以达到理想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17.
《Anaesthesia》1984,39(1):80-80
The Faculty of Anaesthetists of the Royal College of Surgeons of England, 35–43 Lincoln's Inn Fields, London WC2A 3PN. Telephone: 01-405 3474.  相似文献   

18.
19.
Operations were performed on 48 patients with aneurysms of the thoracic aorta, one of them had a rupture of aneurysm of the noncoronary sinus followed by the formation of a fistula between the aorta and the right atrium. The fistula was ligated by an access through the right atrium with good nearest and long-term results.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