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观察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病人剖宫产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将120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剖宫产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术后PCEA镇痛)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两组均采用硬膜外麻醉。观察组采用PCEA镇痛,镇痛时间为48h。对照组术毕拔出硬膜外导管,疼痛时肌肉注射盐酸哌替啶,每次50mg。对两组病人术后24h镇痛效果、24h阴道流血量、肛门排气时间、初乳分泌时间及术后24h、48h血压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术后24h阴道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及泌乳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24h、48h血压比对照组低。[结论]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病人剖宫产术后采用PCEA镇痛,是一种比较理想的镇痛方法,有利于病人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硬膜外自控镇痛泵(PCEA)对剖宫产术后产妇胃肠道功能、排尿功能和产后阴道出血的影响.[方法]选择剖宫产分娩的初产妇105例,随机分为PCEA组(47例)和对照组(58例),比较两组疼痛情况、肛门排气时间、自行排尿时间、恶心呕吐情况以及产后24 h阴道出血情况.[结果]PCEA组术后12 h、24 h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肛门排气早,自行小便所需时间长,术后阴道出血量少.[结论]PCEA镇痛能有效缓解剖宫产术后疼痛,且能促进产妇肛门排气,但易发生呕吐、排尿困难等.需加强术后PCEA镇痛产妇的护理,减少并发症,提高围术期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硬膜外自控镇痛泵(PCEA)对剖宫产术后产妇胃肠道功能、排尿功能和产后阴道出血的影响。[方法]选择剖宫产分娩的初产妇105例,随机分为PCEA组(47例)和对照组(58例),比较两组疼痛情况、肛门排气时间、自行排尿时间、恶心呕吐情况以及产后24h阴道出血情况。[结果]PCEA组术后12h、24h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肛门排气早,自行小便所需时间长,术后阴道出血量少。[结论]PCEA镇痛能有效缓解剖宫产术后疼痛,且能促进产妇肛门排气,但易发生呕吐、排尿困难等。需加强术后PCEA镇痛产妇的护理,减少并发症,提高围术期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对产妇体能恢复及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 将320例行剖宫产的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60例,观察2组术后疼痛情况、术后24h阴道流血情况、术后48h子宫复旧情况、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以及母乳喂养情况.结果 观察组镇痛效果、术后肛门排气和下床活动时间、开奶时间、泌乳始动时间和哺乳次数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剖宫产术后PCEA的效果显著,能促进产妇体能恢复和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  相似文献   

5.
将128例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行剖宫产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观察组术后采用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泵行镇痛护理,对照组术后行常规镇痛护理.结果观察组镇痛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P<0.01);术后24 h、48 h对照组BP、HR较观察组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无一例并发症,对照组有3例发生恶心、呕吐,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认为对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行剖宫产患者术后采用PCEA泵行镇痛护理安全可靠,有利于促进患者术后机体恢复.  相似文献   

6.
将128例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行剖宫产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观察组术后采用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泵行镇痛护理,对照组术后行常规镇痛护理。结果观察组镇痛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P〈0.01);术后24 h、48 h对照组BP、HR较观察组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无一例并发症,对照组有3例发生恶心、呕吐,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认为对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行剖宫产患者术后采用PCEA泵行镇痛护理安全可靠,有利于促进患者术后机体恢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与辅乳器诱导新生儿早吸吮对产妇泌乳素(PRL)的影响。[方法]将150例足月妊娠剖宫产的产妇随机分成3组,每组50例,分别为PCEA 辅乳器组、PCEA组和对照组。对3组产妇术后VAS评分、术前术后PRL值的变化、术后泌乳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早吸吮成功率进行比较。[结果]PCEA 辅乳器组、PCEA组产妇术后VAS评分、术后PRL变化、产妇泌乳时间及肛门排气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应用PCEA能促进病人康复和产妇PRL的分泌,加用辅乳器诱导新生儿早吸吮能进一步促使PRL及乳汁早分泌。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自控镇痛对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以及对患者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硬膜外麻醉剖宫产术产妇300例,随机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0例,观察组术毕接镇痛泵行硬膜外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epidural analgesia,PCEA)48h拔管,对照组术毕即拔管,术后给予哌替啶50mg镇痛。观察两组术后镇痛效果,肛门排气时间,产后出血,产妇泌乳情况。结果观察组镇痛效果显著好于对照组;两组产妇肛门排气时间,产后出血,产妇泌乳情况无明显差别。结论自控镇痛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术后镇痛对剖宫产产妇康复的影响。[方法]将60例美国麻醉师协会(ASA)分级Ⅰ级~Ⅱ级行剖宫产产妇分为两组,术后镇痛组(A组)和对照组(D组),每组30例,比较两组术后24 h内恢复舒适度、术后24 h阴道出血量、拔除尿管时间、初次下床活动时间、初乳分泌时间和排气时间等。[结果]两组术后24 h内恢复舒适度、初次下床活动时间、初乳分泌时间和排气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阴道出血量、拔除尿管时间和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后镇痛可有效提高剖宫产产妇术后恢复舒适度,促进产妇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10.
王桂英  邱彩凤 《护理研究》2012,26(32):3010-3011
[目的]寻找促进剖宫产术后胃肠功能康复及早期泌乳的方法。[方法]将600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0例。对照组按术后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术后第1天~第3天每天行温水足浴配合按摩1次。观察两组肛门排气及排便时间,24h~48h分泌初乳情况。[结果]两组肛门排气及排便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24h~48h初乳分泌情况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温水足浴配合按摩可有效促进剖宫产病人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及早期泌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硬膜外自控镇痛和静脉自控镇痛对妊高症患者剖宫产术后凝血状态及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 妊高症行剖宫产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三组,硬膜外自控镇痛组(P组,n=20例);静脉自控镇痛组(V组,n=20例);未用镇痛组(C组,n=20例).分别于术前、术后12h、术后24 h、术后48 h测定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结果 P组PT术后各时点明显较V组和C组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APTT术后12h、24 h较V组和C组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D-D术后各时点明显较V组和C组含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组和C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TT、Fib各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硬膜外自控镇痛对妊高症患者剖宫产术后凝血系统有抑制作用;静脉自控镇痛对妊高症患者剖宫产术后凝血状态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剖宫产术后硬膜外吗啡镇痛对产妇泌乳功能及子宫收缩的影响。方法选择采用硬膜外腔麻醉行剖宫产初产妇100例,随机分为两组,镇痛组保留硬膜外导管,术毕注入0.25%布比卡因5~7mL+吗啡1.5~2mg复合液后拔管。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术后肌盐酸哌替啶50~100mg镇痛,观察两组术后3d内产妇泌乳的情况并记录;术后24、48h宫底高度以及两组术前、术后的平均动脉压及心率有无改变。结果剖宫产术后硬膜外吗啡镇痛与传统肌注哌替啶比较:前者泌乳时间早(P〈0.05),两者宫底高度一致(P〉0.05),对照组术后的血压和心率较术前加快。结论剖宫产术后硬膜外吗啡镇痛有利于乳汁的分泌从而促进早泌乳,但并不影响子宫收缩,不改变生命体征的参数,是基层保健院保证母婴安全的有效镇痛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和静脉自控镇痛(PCIA)用于开胸手术患者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4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100例需行开胸手术患者,随机将这些患者分为两组,即PCEA组和PCIA组,每组50例。对两组患者的镇痛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PCEA组患者术后2 h静止状态下和术后6 h、24 h活动状态下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明显比PCIA组患者低,术后24 h、48 h的Ramsay评分明显比PCIA组患者低,肺感染、恶心呕吐、切口感染、术后谵妄发生率明显比PCIA组患者低,术后住院时间比PCEA组患者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EA较PCIA用于开胸手术患者术后镇痛具有更好的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剖宫产术后硬膜外镇痛与双氯芬酸钠栓直肠给药镇痛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方法:剖宫产手术初产妇60例,随机分成镇痛泵镇痛组(A组)和双氯芬酸钠栓塞肛镇痛组(B组),每组30例。A组术后应用流速固定型镇痛泵硬膜外给药48 h,B组每隔8 h肛门给予双氯芬酸钠栓。比较2组产妇的镇痛效果、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的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2组镇痛效果和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略高于B组(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使用硬膜外镇痛泵或双氯芬酸钠塞肛均可达到镇痛效果,但后者不良反应少,使用更为方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或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用于开胸手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的临床镇痛效果和安全性。【方法】ASAⅠ~Ⅱ级,全麻复合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行开胸手术病人70例,随机分为两组(n=35),使用0.75μg/ml舒芬太尼(S组)或3μg/ml芬太尼(F组)复合0.125%罗哌卡因,术后行PCEA。镇痛泵设定持续背景剂量2mL/h、PCA每次0.5mL,锁定时间15min。观察病人术后镇痛效果,记录术后4h、8h、12h、24h、48h各时间点的疼痛评分(VAS)、镇静评分、PCA使用次数、不良反应和病人满意度。【结果】S组术后8h、24h和48hVAS评分明显低于F组(P〈0.05);S组各时间点镇静评分均明显大于F组(P〈0.05);S组PCA按压次数显著低于F组(P〈0.05);S组病人对PCA的满意度明显高于F组(P〈0.05)。两组恶心、呕吐发生率低,呼吸抑制相比无明显差异。【结论】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用于开胸手术后PCEA,镇痛安全有效,镇痛镇静效果优于芬太尼,不良反应程度较轻。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复合不同浓度的甲磺酸罗哌卡因用于剖宫产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术(PCEA)的效果及甲磺酸罗哌卡因的最佳有效浓度。方法 90例产妇在硬-腰联合麻醉(CSEA)下行剖宫产手术的患者,手术后行PCEA术后镇痛,在同样的阿片类药物剂量(30μg舒芬太尼)的背景下,依照给予不同浓度的甲磺酸罗哌卡因,随机分为3组;A组(n=30),0.2℅甲磺酸罗哌卡因100 ml;B组(n=30),0.15℅甲磺酸罗哌卡因100 ml;C组(n=30),0.1℅甲磺酸罗哌卡因100 ml。观察指标:术后4 h、12 h、48 h患者VAS疼痛评分,改良Bromage评分,恶心、呕吐、瘙痒、尿潴留、排气时间延长、延迟性呼吸抑制等副作用。结果①不同浓度的罗哌卡因各时间点VAS无统计学差异(P>0.05)。②下肢肌力恢复情况:术后4 h结果显示,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12 h和48 h显示,C组与A、B两组相比,对下肢肌力影响最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在副作用项目中,C组在尿潴留、排气时间延长上与其它两组比较发生率明显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0.1℅甲磺酸罗哌卡因复合枸橼酸舒芬太尼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良好,副作用少,且运动阻滞程度最小,因此更适合应用于剖宫产术后PCEA术后镇痛。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胸段硬膜外单次注射新斯的明用于肝部分切除术后镇痛的有效性。方法:将75例18~65岁、ASAⅠ~Ⅱ级、限期于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下行开腹肝部分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25例,诱导前分别通过硬膜外导管给予0.9%氯化钠液稀释的新斯的明100μg(终体积5 mL,N组)、0.9%氯化钠液稀释的吗啡2 mg(终体积5 mL,M组)或0.9%氯化钠液5 mL(S组)。手术结束后,3组患者均接受同种模式的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记录术中芬太尼用量、术后第1次按压镇痛泵的时间、术后24 h和48 h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术后镇痛用药总量、有效按压次数、总按压次数,恶心呕吐和皮肤瘙痒发生情况以及第1次肛门排气时间。结果:3组术中芬太尼的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组第1次按压镇痛泵的时间显著短于N组和M组(P0.05),N组显著短于M组(P0.05)。术后24 h和48 h时3组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S组镇痛药的用量显著多于N组和M组(P0.05);在术后24 h,S组有效按压次数与总按压次数比值显著低于N组和M组(P0.05)。3组恶心呕吐和肛门第1次排气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M组术后24 h皮肤瘙痒发生率显著高于N组和S组(P0.05)。结论:胸段硬膜外单次给予新斯的明100μg能显著减少肝部分切除术后镇痛药物的用量,但不增加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不影响术后第1次肛门排气时间。与硬膜外注射吗啡相比,硬膜外注射新斯的明后患者的皮肤瘙痒的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18.
不同镇痛方法用于肝癌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临床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范 《临床医学》2009,29(6):30-31
目的比较硬膜外自控镇痛和静脉自控镇痛用于肝癌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ASAⅠ-Ⅱ级肝癌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0例。Ⅰ组为静脉复合全麻,术后经静脉曲马多(12mg/kg)自控镇痛;Ⅱ组为静脉复合全麻联合胸部硬膜外阻滞,术后硬膜外吗啡5mg+布比卡因100mg自控镇痛,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判定术后镇痛效果。结果两组手术患者均有较好的术后镇痛效果,Ⅰ组患者的VAS评分于术后各时点分别明显高于相对应的Ⅱ组的VAS评分(P〈0.05)。结论硬膜外镇痛是肝癌患者术后较为合适的的镇痛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