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研究2-甲氧羰基-4-芳基噻吩衍生物的合成工艺。方法:以相应的芳基乙酸为原料在Vilsmeir—Haack条件下制备Vinamidinium盐,在甲醇钠.甲醇碱性溶剂体系与巯基乙酸甲酯回流,制备2-甲氧羰基-4-芳基噻吩衍生物。结果:合成了10个目标化合物,其中5个为新化合物。化合物结构经核磁共振氢谱和高分辨质谱确证。结论:发现一个新的2-甲氧羰基-4-芳基噻吩衍生物的合成方法,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单,收率高,并提出了可能的反应机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14-3-3ξ与肺癌转移的关系。方法:以人肺巨细胞癌高低转移细胞株为模型,Western印迹验证14-3-3ξ在高低转移株中的差异表达;随后采用细胞转染技术将14-3-3ξ基因导入人肺巨细胞癌高低转移株,通过研究转染后细胞增殖能力、黏附能力以及迁移能力的变化,探讨14-3-3ξ与肿瘤转移的相关性。结果:Western印迹检测发现14-3-3ξ在低转移株PLA-801C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高转移株PLA-801D,在此基础上,构建成功正反义表达栽体并转染细胞,转染正义栽体后细胞的增殖减慢,黏附能力提高,体外迁移能力下降;而转染反义栽体后细胞的增殖加快,体外迁移能力提高。结论:14-3-3ξ可能抑制肺癌细胞的转移。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131I-17-丙烯胺基-17-去甲氧基格尔德霉素(17-AAG)对人乳腺癌细胞生长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方法 采用过氧化氢标记法制备^131I-17-AAG。细胞杀伤实验分为5组:二甲基亚砜(DMSO)对照(A)组,Na^131I370kBq(B)组,17-AAG2.5mg/L(C)组,^131I-17-AAG370kBq(D)组,^131I-17-AAG370kBq+17-AAG2.5mg/L(E)组。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各种药物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的生长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变化,RT—PCR检测药物处理前后MCF-7细胞中Akt2基因的mRNA表达情况。结果 ^131I-17-AAG的标记率为83%,放化纯为96.6%,比活度为1.48×10^5MBq/μmol。各组药物对细胞的杀伤呈时间效应,随着时间的延长,细胞的抑制率都呈明显上升趋势,尤以E组趋势明显。A~E组药物作用48h后,通过亚G1峰检测MCF-7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54±0.13)%,(5.72±1.05)%,(12.97±1.44)%,(20.65±1.36)%,(35.39±4.15)%,各组细胞凋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C组,D组及E组Akt2基因的mRNA表达均比A组降低,其中E组降低尤为明显。结论 ^131I-17AAG能够抑制MCF-7细胞的生长并促进其凋亡,且能有效抑制Akt2基因的mRNA表达,和17-AAG联合应用能够增强肿瘤细胞对放疗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4.
体部γ-刀治疗Ⅰ-Ⅱ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评价体部γ-刀治疗Ⅰ-Ⅱ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和放射反应。方法 对28例Ⅰ-Ⅱ期非小细胞肺癌采用我国深圳奥沃公司生产的旋转式体部γ-刀治疗,治疗时采用体架和真空负压袋固定体位、CT定位和三维计划。照射剂量肿瘤边缘(50%剂量线)5Gy/次,5次/周,肿瘤局部总剂量40~50Gy。结果 原发灶的完全缓解率(CR)67.9%(19/28),部分缓解率(PR)32.1%(9/28),总有效率100%。28例全部按计划完成治疗,放射反应较轻,急性放射性食道炎占25%(7/25),其中Ⅰ级占17.9%,Ⅱ级占7.1%;放射性肺炎多数较轻,Ⅰ级占25%(7/28),Ⅱ级占10.7%(3/28)。1、2年肿瘤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分别为92.3%、68.8%和82.1%、71.4%。结论 体部伽玛刀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近期疗效好,放射反应轻,能为所有患者耐受,是一种有效安全的局部治疗手段之一。其远期疗效和晚发性放射损伤有待进一步观察评价。  相似文献   

5.
目的是研究短时间模拟失重(HDT一30°)对大鼠免疫功能及垂体β-内啡肽含量的影响。采用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12只),模拟失重组(15只)。结果显示,模拟失重3d后,脾淋巴细胞对刀豆蛋白A(ConA)刺激的增殖能力、白细胞介素-2(Interfeukin-2,IL-2)的活性、白细胞介素-1的产生仅有降低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拟失重7d后,脾淋巴细胞增殖能力与对照组比较,分别为12780±1748cpm,15269±1573cpm,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IL-2的活性和IL-1的产生有下降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模拟失重3d后垂体的β-内啡肽含量有下降趋势,作用7d后其含量为103.7±12.3ns/mg,与对照组(130.0±20.6ng/mg)比较,明显降低(P<0.01)。这一变化同脾淋巴细胞增殖降低有相同趋势,说明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的降低可能与垂体β-内啡肽的含量减少有关。  相似文献   

6.
果糖-1,6-二磷酸对离体心脏保存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果糖-1,6-磷酸(FDP)对低温保存心脏能量代谢的影响及其保存效果。方法16只SD大鼠,取出心脏建立Langendorff灌注模型,对照组(n=8)灌注UW液,实验组(n=8)灌注添加5mmol/L FDP的UW液,4℃下保存12h后再行心脏灌注,测定心功能参数及冠脉流出液中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活性,然后以HPLC法测定心肌组织中腺苷酸(ATP、ADP、AMP)含量。结果实验组心肌组织中腺苷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心功能各项参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冠脉流出液中LDH、CK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UW液中添加FDP能促进糖酵解过程中能量的产生,明显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7.
采用特异性放射免疫分析(RIA)技术,对30名飞行员(均为男性,年龄24—50岁)和32名地勤人员(男性,22-54岁)进行血浆内皮素、血栓素B2、6-酮-前列腺素F1α测定。结果显示,飞行员组血浆内皮素和血栓素B2浓度明显高于地勤组(P<0.05),而血浆6-酮-前列腺素F1α浓度明显低于地勤组(P<0.05,)并对其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重组人干扰素α-2b致发热抽搐胸闷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人,男,21岁,军人。肌注重组人干扰素α-2b(商品名:利分能,哈药集团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产)300IU,3h后出现发热、抽搐伴胸闷。查体:体温:39.5℃,脉搏:125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98/65mmHg(1mmHg=0.133kPa),嗜睡状态,无口吐白沫,四肢肌张力增高,双肺呼吸音稍粗,未闻及哮呜音,心率:125次/min,律齐,肝脾未触及。给予吸氧、地西泮10mg肌注、物理降温等对症治疗。查血、尿、粪常规,心电图、胸片、头部CT等均未发现异常。未作特殊处理,1d后症状消失。  相似文献   

9.
细胞凋亡的调控是一个复杂的过程,14-3-ξ作为凋亡抑制蛋白,近年来对其研究不断深入。本文介绍了14-3-ξ的结构特点以及抑制细胞凋亡的机制,同时简要介绍了该蛋白的配体类型及其拮抗剂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王疏影  张颖 《西南军医》2008,10(5):86-86
目的观察2003-Ⅰ配方药用于治疗念珠菌外阴阴道炎中的效果。方法选择100例念珠菌外阴阴道炎患者,分为2003-Ⅰ配方药治疗组54例;对照组为达克宁栓治疗组46例;对其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2003-Ⅰ配方药治疗组有效率达98.15%,治疗效果好于对照组。结论2003-Ⅰ配方药用于治疗念珠菌外阴阴道炎,症状缓解快,治愈率高,而且价廉易得,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HPLC-MS/MS联用技术测定人血浆中9-硝基喜树碱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HPLC-MS—MS法测定人血浆中9-硝基喜树碱浓度。方法以喜树碱为内标,流动相为乙腈-2%甲酸水溶液(55:45,V/V),色谱柱为Agilent C18(3.5μm,2.1mm×150mm),电喷雾离子源(ESI),正离子多反应监测(MRM)方式进行检测。用于定量分析的离子对分别为[M+H]^+m/z 394.2→m/z 350.0(9-硝基喜树碱),[M+H]^+m/z 349.1→m/z 305.3(喜树碱)。结果9-硝基喜树碱线性范围1~300μg·L^-1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0),定量下限为1μg·L^-1。日内、日间精密度的RSD均〈15%,平均回收率为76.02%,RSD为5.7%。结论本方法专属性强,生物样品处理方便,灵敏度高,适用于9-硝基喜树碱临床药动学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肝内外门-体循环交通的发生率及CT表现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的肝内外门-体交通的螺旋CT三期扫描表现。结果肝外型门-体循环交通见于79例(98.75%),其中,食管下段黏膜下及食管周围静脉曲张48例(60%),奇静脉和半奇静脉扩张28例(35%),小网膜静脉曲张46例(57.5%),副脐静脉肝外型再通20例(25%),脾肾静脉和胃肾静脉分流10例(12.5%),腹膜后椎旁静脉曲张14例(17.5%);肝内型门-体循环交通6例(7.5%),其中,5例为门静脉左支与副脐静脉交通型(6.25%),1例为门静脉右后支与下腔静脉交通型(1.13%)。结论螺旋CT三期扫描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侧支循环的显示有独特的价值,不仅能显示侧支循环的部位、范围和曲张的程度,而且可以追踪血流异常途径。认识侧支循环的CT表现特点,有助于肝内外疾病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3.
黄真  张勤 《西南国防医药》2005,15(3):345-348
高血压病一直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它不仅是血流动力学异常性疾病,还是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聚集、遗传的综合征,为代谢综合征的特殊形式之一。目前,抗高血压药物仍是治疗高血压的主要手段,但理想的降压药不仅要能够有效地控制血压,而且还应该对高血压病患者的靶器官损伤提供有效的保护作用。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高血压病研究中的一些新进展,并对作用于RAS的抗高血压病药物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α-半乳糖苷酶活性测定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分光光度法建立一种简便、准确、灵敏、稳定的重组α-半乳糖苷酶(AGA)活性检测方法。方法: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根据产物生成量计算所测标本的酶活性。结果:该方法的批内变异系数为2.63%,批间变异系数为4.42%,均〈5%;在所检测该酶质量浓度范围(0.3~2.5)μg/ml)内线性关系良好;每组的平均回收率均在95%~105%之间。结论:与已经建立的测活方法相比较,该方法具有无需酶的标准品,结果可靠、误差小、稳定性好、操作简单,适合实验室及工业化生产应用的优点。  相似文献   

15.
2-羟丙基-β-环糊精对氯诺昔康的增溶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考察不同pH条件下不同浓度的2-羟丙基-β-环糊精溶液对氯诺昔康的增溶作用。方法在室温下运用相溶解度法对氯诺昔康的溶解性进行实验,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氯诺昔康在溶液中的浓度。包合物的表观稳定常数由回归方程求得:K=斜率/截距(1-斜率)。结果随着2-羟丙基-β-环糊精浓度的增加和pH的增大,氯诺昔康的溶解度显著提高,在pH7、pH8、pH9条件下HPCD对氯诺昔康的增溶量分别为0.499、1.791、2.405mg·ml-1。计算了不同pH下包合物的表观稳定常数,在pH7、pH8、pH9条件下表观稳定常数分别为132.42、66.53、38.60。结论难溶性药物氯诺昔康与2-羟丙基-β-环糊精可形成1∶1包合物,2-羟丙基-β-环糊精对于难溶性药物氯诺昔康是较理想的增溶剂。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糖类抗原19—9(CA19-9)和癌胚抗原。(CEA)检测在恶性腹水中的意义。方法:对80例腹水病人分为结核性、非结核良性及恶性腹水3组。采用放射免疫分析同步检测腹水CA199、CEA。结果:恶性腹水CA19—9和CEA明显高于结核性及非结核良性腹水(P〈0.01)。CA19—9诊断恶性腹水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7.8%和93%,CEA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52.8%和93%,二者联合检测敏感性为89.7%、特异性为86.6%。结论:CA19—9和CEA对良恶性腹水有鉴别价值,CA19—9诊断恶性腹水的敏感性优于CEA,联合检测可使诊断恶性腹水的敏感性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17.
轻度认知损害患者昼夜静息-活动和睡眠-觉醒节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轻度认知损害(MCI)患者昼夜静息-活动和睡眠-觉醒节律的改变。方法使用静息-活动监测仪和睡眠日志研究MCI患者(MCI组)和年龄匹配的健康老年人(对照组)在自然环境下的睡眠与活动情况。结果MCI组的床上时间比对照组显著延长(P〈0.01),但实际睡眠时间并无延长;MCI组的睡眠效益比对照组显著下降,睡眠潜伏期延长;MCI组夜间觉醒次数增加,节律破碎指数明显增高。与对照组相比,MCI组的夜间活动量明显增加(P〈0.05),而昼夜静息-活动节律的昼夜稳定指数、昼间变异指数和活动节律振幅两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MCI患者的昼夜静息-活动和睡眠-觉醒节律较健康老年人衰弱,并且破碎性增加。  相似文献   

18.
4种抗菌药物治疗细菌性肺炎的成本-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本文运用药物经济学理论对4种抗菌药物治疗细菌性肺炎进行成本-效果分析。比较应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头孢曲松钠、头孢美唑钠、头孢呋辛钠4种抗菌药物治疗细菌性肺炎的疗效及成本.效果比。方法运用药物经济学的成本-效果分析方法,对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头孢曲松钠、头孢美唑钠、头孢呋辛钠4种抗菌药物治疗细菌性肺炎的疗效及成本进行评价。结果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头孢曲松钠、头孢美唑钠、头孢呋辛钠的成本-效果比分别为9.00、11.12、10.29、9.52。结论从药物经济学的观点分析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是4种治疗细菌性肺炎药物中的最佳药物。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急性时相反应时β-防御素基因表达与内毒素性肝损伤的关系。方法:小鼠腹腔注射内毒素建立急性时相反应。经Northern-blot检测各组织中mBD3mRNA及表达的剂-效、时-效关系。结果:仅在肝脏组织中检测到mBD3mRNA。内毒素诱导mBD3mRNA在肝脏中的表达存在最小诱导剂量。以最小诱导剂量(1.5μg/g)注射后6h才出现mBD3mRNA的表达。8~10h达峰值,12h后表达水平下降。不同剂量内毒素注射后不同时间引起肝脏组织出现不同程度的炎性反应。结论:mBD3基因在肝脏中的急性时相表达与内毒素引起的肝脏组织炎性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针刺与外用β-胡萝卜紊联合疗法在寻常型银屑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10月-2013年8月收治的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共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应用针刺与外用β-胡萝卜素联合疗法)和对照组60例(应用针刺治疗),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PASl分数为2.4±1.3分,痊愈率为76.7%,总有效率为91.7%,与对照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刺与外用β-胡萝l、素联合疗法是较为安全有效的寻常型银屑病疗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