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总结飞行人员鼻科疾病谱的变化规律。方法对1966~2007年闾住院的320名373例次飞行人员的鼻科疾病谱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排鼻科疾病谱前位的为慢性鼻窦炎、鼻息肉、鼻窦气压伤、鼻中隔偏曲、变应性鼻炎、慢性鼻炎、鼻窦囊肿、急性鼻窦炎、鼻腔鼻窦肿瘤、鼻外伤等。飞行合格283人,暂时飞行不合格12人,永久停飞25人。  相似文献   

2.
笔者于1995年1~8月间应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对30例飞行人员的慢性鼻炎进行了治疗,收到较好疗效。现介绍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30例男性飞行人员。其中患慢性单纯性鼻炎18例,慢性肥厚性鼻炎12例。年龄最大42岁,最小22岁。病程最长者15年,最短半年。全部患者均有反复鼻塞、下鼻甲肥大,部分患者时常流脓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飞行人员鼻窦囊肿(CNS)的发生机制、临床诊治和医学鉴定原则。方法总结飞行人员CNS资料46份,对其进行分类,总结CNS分类与飞行结论之间的关系。结果1例为含牙囊肿,1例为粘液囊肿,另44例为粘膜囊肿。上颌窦囊肿39例,蝶窦囊肿3例,筛窦囊肿1例,额窦囊肿1例,  相似文献   

4.
慢性鼻炎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在飞行人员中也较常见。对于飞行人员,慢性鼻炎出现的鼻塞可能导致鼻窦气压伤、耳气压伤,危及飞行安全。传统的治疗方法疗效多不理想,我们自1999年6月起采用微波热凝疗法治疗飞行人员慢性鼻炎,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慢性鼻炎患者35例,男30例,女5例,年龄22~42岁。其中歼击机飞行员21人,运输机飞行员3人,轰炸机飞行员4人,空中通信员3人,民航乘务员4人。病例选择标准:间歇性或持续性  相似文献   

5.
我们在飞行人员年度疗养期间采用中药热喷法治疗单纯性慢性鼻炎75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本组75例为入院疗养的各类飞行人员。男71例,女4例。年龄21岁~39岁。所有病例均经各医疗单位耳鼻咽喉科检查确诊为单纯性慢性鼻炎。主要症状:不同程度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飞行人员年度体检(又称大体检)和特殊体检(如航天员临床医学选拔)鼻窦炎和鼻窦囊肿的特点,为规范飞行人员鼻科体检方法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9312名飞行人员疗养大体检(大体检组)、151名飞行员特殊体检(特殊体检组)的鼻科体检资料。大体检时依据病史行鼻镜检查,必要时行鼻窦数字化摄影(digital radiography,DR)检查;特殊体检鼻科体检时,全部行鼻窦CT扫描。对两组人员患鼻窦炎和鼻窦囊肿的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①大体检组飞行人员中,鼻窦炎170例,占1.8%(170/9312);需要治疗者90例,占1.0%(90/9312)。特殊体检组飞行员中,鼻窦炎22例,占14.6%(22/151);需要治疗者2例,占1.3%(2/151)。②大体检组飞行人员中,鼻窦囊肿112例,占1.2%(112/9312);特殊体检组飞行员中,鼻窦囊肿18例,占11.9%(18/151),囊肿均无需治疗。③大体检组鼻窦炎、鼻窦囊肿的检出率均低于特殊体检组(X^2-120.11、125.98,P〈0.01);但鼻窦炎需要治疗者,两组所占比例没有显著差异。结论飞行人员疗养大体检鼻科检查时,依据病史行鼻镜和鼻内镜检查,必要时行鼻窦X线、CT等影像学检查可满足诊断需求;但特殊体检鼻科检查时,应全部行鼻窦CT扫描,才能满足诊断和医学鉴定需求。  相似文献   

7.
1994年 6月~ 2 0 0 0年 8月 ,我院收治有上颌窦壁破坏的上颌窦良性病变 39例 ,虽各具有独特的影像学特征 ,但治疗效果均良好。1 临床资料1 1 一般情况  39例中 ,男 2 5例 ,女 14例 ;年龄18~ 6 5岁 ,平均 4 0岁。均为单侧发病。其中上颌窦囊肿 16例 ,上颌窦真菌病 14例 ,出血坏死性上颌窦炎 8例 ,上颌窦炎性息肉 1例。均有鼻塞、流粘脓涕、回抽性涕血、面颊部肿胀、麻木、疼痛等症状。1 2 CT检查 均经鼻窦冠状位和 (或 )轴位CT扫描 ,发现上颌窦前壁、内侧壁骨质吸收破坏 2 0例 ,前壁、内侧壁、顶壁骨质吸收破坏 6例 ,底壁、内侧壁…  相似文献   

8.
从1975年~1995年,采用上海产小型高频电刀,作下鼻甲粘膜下电凝固术治疗飞行人员慢性鼻炎318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慢性鼻炎患者318例。男性314例,女性4例,年龄20岁~43岁,均为飞行人员。病人均有不同程度的鼻塞、鼻分泌物增多、飞行下滑时压耳等症状。病史8个月~20年,平均为4.7年。本组病例均有间断使用血管收  相似文献   

9.
飞行人员鼻腔鼻窦疾病的微创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分析飞行人员鼻腔鼻窦疾病的微创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65例患有鼻腔鼻窦疾病并且需要手术治疗的飞行人员制定个性化的微创手术方案,采用不同的麻醉和手术方式,评价疗效和飞行结论。结果62例治愈,其中61例飞行合格(93.8%),1例因其他科疾病停飞,3例治疗效果欠佳,永久停飞(4.6%)。结论微创手术是治疗飞行人员鼻腔鼻窦疾病的有效方法,可以避免出现影响飞行的手术并发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飞行人员喉科疾病的临床诊治和医学鉴定经验。方法分析我院1967年3月-2013年2月期间飞行人员喉科疾病病历资料,并与本课题组既往报道的飞行人员鼻科资料相关疾病构成比进行比较。结果①46年间62人64例飞行人员喉科疾病分布为:声带息肉29例,会厌囊肿13例,慢性喉炎8例,慢性咽喉炎3例,急性喉炎和急性会厌炎各2例,急性咽喉炎、亚急性喉炎、会厌溃疡、会厌乳头状瘤、声带乳头状瘤、声带麻痹、声带囊肿各1例;②本组喉科资料会厌囊肿的构成比20.31%(13/64)、声带息肉的构成比45.31%(29/64)分别与课题组既往报道的鼻科资料中鼻窦囊肿的构成比8.85%(33/373)、鼻息肉的构成比21.98%(82/373)相比较,分别为7.62和15.69,均P<0.01;③62人经保守或手术治疗后均恢复飞行。结论飞行人员喉科疾病呈下降趋势,其治疗效果好,复飞率高,航空环境气压变化的反复刺激可能是飞行人员喉科疾病的重要发生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1.
资料:712例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男性350例,女性362例,均为双侧病变,年龄8~79岁.以中学生为多.病程5个月至20 a.症状为持续性鼻塞,嗅觉减退,流脓涕,伴耳鸣,听力下降,以及头痛,头晕、失眠,精神萎靡等.查体:鼻粘膜增生肥厚,呈淡紫色或苍白色,堵塞整个鼻腔,下甲表面不平,呈结节或桑椹状.探针压迫鼻粘膜无凹陷,或有凹陷而不能即刻恢复;鼻粘膜对血管收缩剂反应不敏感;鼻窦X线检查:上颌窦囊肿12例,筛窦囊肿2例,额窦囊肿5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飞行人员鼻部体检的相关方法,以早期发现并干预鼻部疾病或与疾病相关的解剖变异,提高体检质量和效能。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解放军第四六三医院进行住院或体检的108例飞行人员,应用前鼻镜、电子内镜及鼻窦CT三种方法进行鼻部检查,并对三种检查方法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108例飞行人员中,解剖总变异率为100.0%(108/108),其中窦口鼻道复合体(OMC)处解剖变异的发生率为89.0%(96/108),鼻部疾病发生率为19.4%(21/108)。前鼻镜只能发现部分鼻中隔偏曲(不包括后端偏曲)和肥厚性鼻炎(不含骨质增生),电子内镜可以发现更多的微小或深在的解剖变异或病变。鼻窦CT检查可以确定所有的骨性解剖畸形,但不足之处在于对炎症或软组织病变无法做到确诊。结论飞行人员中存在常规检查无法发现的鼻部解剖变异或病变,对飞行会有潜在影响。鼻部的三种检查手段各有优势和不足,应根据情况合理选择,以提高飞人行员鼻部体检的准确性和效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进一步探讨缩鼻黏膜药物在慢性鼻炎鼻窦炎性病变CT诊断中应用价值。方法31例临床疑有鼻炎鼻窦炎患者均经CT冠状位扫描,层厚、层距5mm。首次扫描后,如鼻腔或鼻道有实变,在实变侧鼻孔滴入1%麻黄碱滴鼻液3-4滴,体位引流、擤出鼻涕。再行鼻窦扫描,体位、参数同前。CT表现按照改良法分为6型:Ⅰ型漏斗型,Ⅱ型鼻道窦口复合体型,Ⅲ型蝶筛隐窝型,Ⅳ型息肉型,Ⅴ型特发型,Ⅵ型混合型。结果31例中CT表现为:Ⅰ型、Ⅲ型、Ⅴ型各3例,Ⅱ型8例,Ⅳ型5例,Ⅵ型4例。慢性鼻炎5例,伴有中下鼻甲肥大12例,鼻中隔偏曲9例,上颌窦黏膜下囊肿、右侧筛窦黏液囊肿、霉菌性上颌窦炎各2例。使用滴鼻液前,20例鼻腔或鼻道有分泌物影响观察。使用滴鼻液后,鼻腔、鼻甲黏膜收缩,分泌物排出,可明确判定有无息肉存在。2例用药前后扫捕分型改变。9例用药前后扫描无明显变化。结论在慢性鼻炎鼻窦炎性病变CT扫描前给予缩鼻黏膜药物,使分泌物排出、黏膜收缩,有助于息肉的显示。  相似文献   

14.
空勤人员鼻科疾病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分析空勤人员鼻科疾病谱提出飞行人员鼻科疾病的防治建议.方法 对1966-2007年间住院的320名空勤人员的373例次鼻科疾病谱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排在鼻科疾病谱前位的为慢性鼻窦炎鼻息肉、鼻窦气压伤、鼻中隔偏曲、变应性鼻炎、慢性鼻炎、鼻窦囊肿、急性鼻窦炎、鼻腔鼻窦肿瘤和鼻外伤等.飞行合格283人,暂时飞行不合格12人,飞行不合格25人.结论 飞行人员鼻科疾病较常见,且与气压伤的关系密切,应积极治疗Ⅰ类鼻腔鼻窦疾病(地面生活有症状),阻止其向地面生活无症状、飞行中出现鼻窦气压伤和(或)耳气压伤症状的Ⅱ类疾病转化.有效治疗Ⅱ类疾病是降低停飞率的重要措施. Abstract: Objective To suggest the protection of aircrews on the base of analyzing disease spectrum of nasal cavity and sinus. Methods The disease spectrum of nasal cavity and sinus was made by analyzing 373 cases of 320 aircrews who were hospitalized from 1966 to 2007. The medical evaluation was reviewed. Results The top diseases in spectrum were chronic sinusitis and nasal polyp, sinus barosinusitis, deviation of nasal septum, allergic rhinitis, chronic rhinitis, cyst in nasal sinus, acute sinusitis, tumor in nasal cavity and sinus, and nasal injuries. In medical evaluation, 283 aircrews were qualified for flying compared to 12 were temporarily grounded and 25 were permanently grounded. Conclusions The nasal cavity and sinus diseases are common in aircrews and usually character barosinusitis and (or) aural barotrauma. The type Ⅰ nasal cavity and sinus diseases (with symptoms on ground) should be treated in time to prevent their transition to type Ⅱ (no obvious symptoms on ground but with symptoms of sinus barosinusitis and (or) aural barotrauma in flight).Duly treating type Ⅱ nasal cavity and sinus diseases would be the effective measure for reducing aircrew's grounding rate.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飞行人员保胆取石和取息肉的手术适应证、方法和疗效以及对飞行人员术后复飞影响. 方法 2011年4月-2012年4月的7例飞行人员行腹腔镜下保胆取石和取息肉术.单纯胆囊结石患者4例,其中3例为单发结石,1例为多发胆囊结石;单纯胆囊息肉患者1例,为胆固醇性息肉;胆囊结石合并息肉患者2例,均为胆固醇性息肉.7例患者均行胆囊底部切开取石及取息肉术.胆囊切口采用4-0 prolene缝线连续缝合3例,采用3-0可吸收线间断缝合或连续缝合4例.术中使用胆道镜或腹腔镜查看胆囊内结石或息肉是否取净.所有患者术后地面观察1~3个月. 结果 7例保胆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没有1例中转剖腹手术.手术时间80~150 min.术后均恢复顺利.术后住院3~7 d,均治愈出院.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18个月,未发现胆囊结石或息肉复发.其中5例患者按时复飞,状况良好.另2例因患其他疾病(分别为血管性头痛及颈椎病)仍在地面观察中. 结论 腹腔镜下保胆取石和取息肉术保留了胆囊及胆囊功能,维护了消化系统的正常功能.针对飞行人员胆囊结石(息肉)患者,有选择性地施行腹腔镜保胆取石(息肉)术有利于飞行人员术后复飞.  相似文献   

16.
飞行人员鼻腔结构异常的诊治和鉴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总结飞行人员鼻腔结构异常(鼻中隔偏曲和鼻甲肥大)的临床诊治和健康鉴定经验.方法 分析因鼻腔结构异常而住院诊治的飞行人员病历资料91份,对其进行分类和分型,总结鼻腔结构异常的分型与继发性气压伤之间的关系.结果 飞行人员鼻腔结构异常分类为Ⅰ类(地面有症状或体征)50例,Ⅱ类(地面无症状或体征、飞行中出现继发性气压伤,包括Ⅱa继发性鼻窦气压伤10例,Ⅱb继发性耳气压伤26例,Ⅱc继发性鼻窦气压伤+耳气压伤5例)41例.分型为鼻中隔偏曲型41例,下鼻甲肥大型29例,中鼻甲肥大型8例,鼻中隔偏曲复合鼻甲肥大型13例.鼻中隔偏曲24例次、下鼻甲肥大12例次、中鼻甲肥大14例次与继发性气压伤有关.85例飞行合格,1例由歼击机降为运输机飞行,2例暂时飞行不合格,3例永久停飞.结论 鼻腔结构异常在飞行人员中常见,根据对鼻窦和耳气压功能的影响进行分类和分型具有重要的临床航空医学意义,在飞行学员医学选拔、飞行人员疾病诊治和健康鉴定时统一操作规范,是提高招飞体检质量及疾病诊治和健康鉴定水平,保障航空兵部队战斗力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歼击机飞行员空晕病及蛛网膜囊肿的临床诊治过程及医学鉴定进行探讨。方法分析1例以空晕病为临床表现的歼击机飞行员,同时影像学检查发现右侧颞叶蛛网膜囊肿,复习国内外相关文献。结果空晕病在飞行学员中较常见,飞行员中相对少见,同时合并颞叶蛛网膜囊肿更少见,本例患者症状明显,继续飞歼击机信心不足,加之颅内有囊肿,我们认为驾驶歼击机存在安全隐患,故结论为歼击机飞行不合格。结论空晕病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蛛网膜囊肿多为良性病变,但歼击机飞行员合并有颞叶蛛网膜囊肿可能诱发或加重空晕病的症状,提示对于飞行人员出现空晕病表现时应注意排除颅内病变的可能。  相似文献   

18.
上颌窦粘膜囊肿在人群中有较高的发生率。因其不破坏窦壁,大多数情况下不引起临床症状,也不影响人们的生活。对于地面人员来说,单纯上颌窦粘膜囊肿无需进行特殊处理[1]。但是,上颌窦粘膜囊肿是否会危及飞行安全,目前尚缺乏系统的临床观察。本文报告飞行人员上颌窦粘膜囊肿15例,旨在探讨其对航空飞行的影响,并预测其对航天飞行可能造成的影响。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15例均为男性,年龄24~49岁,平均30.1岁。除1名为通讯员外,其余14名均为飞行员。飞行机种包括歼击机8名,运输机4名,教练机2名,强击机…  相似文献   

19.
飞行人员鼻窦气压伤的临床诊治和医学鉴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总结飞行人员鼻窦气压伤的临床诊治和医学鉴定经验. 方法 整理、分析73例飞行人员鼻窦气压伤临床资料. 结果 ①Ⅱ_a类56例(仅有鼻窦气压伤),Ⅱ_c类17例(鼻窦气压伤+耳气压伤).②发生于额窦54例,上颌窦10例,筛窦3例,蝶窦2例,额窦+上颌窦和额窦+筛窦各2例.③原发性气压伤24例(由窦口本身病变所致),继发性气压伤49例(由窦口周围病变所致).④继发性鼻窦气压伤Ⅰ型(鼻腔结构异常型)15例、Ⅱ型(炎症型)25例、Ⅲ型(变态反应型)8例和Ⅳ型(肿瘤型)10例;其中7例两型并存,1例3型并存;窦内型7例、窦外型42例.⑤轻度34例(46.6%),重度39例(53.4%).⑥62例飞行合格,2例飞行暂时不合格,9例飞行不合格. 结论 额窦气压伤发生比例最高.对鼻窦气压伤进行分类、分型和分度具有重要的临床航空医学意义.继发性病变所占比例较高,炎症型是窦口周围病变的重要原因,重度鼻窦气压伤需要手术治疗,Ⅱ_c类气压伤是最易导致医学停飞的疾病.  相似文献   

20.
鼻窦气压伤临床路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鼻窦气压伤或称气压性鼻窦炎是在飞行或低压舱试验[1-2]、潜水[3]、高压氧治疗[4]等气压变化环境发生的鼻科特殊疾病,在航空环境也称航空性鼻窦炎.气压的迅速改变是飞行人员和空中乘客及潜水员和潜水爱好者在飞行和潜水过程中随时面对的问题.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提升和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参加飞行和潜水的人员越来越多,因鼻窦气压伤就诊者也会随之增加,但目前还无规范的鼻窦气压伤临床路径.为此,笔者在我院50余年临床航空医学实践基础上,结合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和临床路径的要求,提出鼻窦气压伤临床路径(附录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