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颜建辉  农莉晓 《广西医学》2007,29(3):424-425
艾滋病(AIDS)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由于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后引起的最严重的免疫抑制性临床综合征.患者因机体免疫功能严重缺陷,常可并发各种致命性的机会性感染,其中并发隐球菌脑膜炎也较为常见,而且病情危重,死亡率高,临床上依据国内病例资料报告不多见.我院2001年10月至2006年5月间共收治HIV/AIDS病人625例,其中发现AIDS并发隐球菌脑膜炎(隐脑)12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艾滋病(AIDS) 患者机体免疫功能严重缺陷,常并发各种机会性感染.新型隐球菌主要存在于土壤与鸽粪中,鸽粪被认为是最重要的传染源[1].被隐球菌感染的患者中,有72%~90%的病例将发展为脑膜炎.AIDS如果并发隐球菌脑膜炎,病情危重,病死率高.我院2000年1月~2008年12月,共收治 AIDS患者 86例,其中并发新型隐球菌脑膜炎20例,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患者神经系统并发症的临床特征.方法 对我院2004~2007年神经内科收治54例AIDS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周围神经病变11例,肌炎2例,病毒性脑炎6例,结核性脑炎10例,隐球菌性脑炎18例,进行性多灶性白质脑病(PML)2例,弓形体脑病2例,脑脓肿1例,脊髓病1例.结论 AIDS患者容易发生各种神经系统并发症,其临床表现复杂,治疗困难,且多数预后不良,对这些患者,应进行多次检查血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HIV感染者及艾滋病(AIDS)患者幽门螺旋杆菌(H.pylori)感染情况,本文对2007年7~12月我院进行胃镜检查的42例有消化道症状的AIDS患者及11月住感染科的33例HIV感染者及AIDS患者共75例进行14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结果显示其HIV感染者的幽们螺杆菌感染率低于一般人群.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艾滋病(AIDS)合并结核感染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通过对我院2008年1月-2012年6月住院的28例艾滋病与肺结核混合感染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28例患者中24例病情好转出院,2例死亡,2例转上级医院.结论艾滋病与肺结核容易混合感染,结合有效的治疗及护理措施,能大大提高治疗成功率.  相似文献   

6.
210例HIV/AIDS患者淋巴细胞计数与机会性感染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分析HIV/AIDS患者总淋巴细胞计数(TLC)与机会性感染的关系,为HIV/AIDS患者机会性感染的治疗及一级、二级预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2009年6月至2011年5月210例HIV/AIDS患者的淋巴细胞及出现的机会性感染进行分析.将患者分为TLC>1 300个/μl组(G1组)和TLC≤1 300个/μl组(G2组),比较两组患者机会性感染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210例HIV/AIDS患者机会性感染的总感染率为86.7%,主要的机会性感染为口腔念珠菌感染(56.2%)、细菌性肺炎(46.7%)、肺结核(42.4%)、败血症(21.4%)、感染性腹泻(20.5%).G2组患者机会性感染的发生率为93.6%,高于G1组患者(5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TLC的下降,患者发生机会性感染的机率增高.结论 HIV/AIDS患者机会性感染的发生率高,TLC是HIV/AIDS患者发生机会性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应定期监测HIV/AIDS患者TLC,加强患者机会性感染的一级和二级预防.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患者合并神经外科疾病时进行手术治疗的可行性、时效性、安全性、并发症及是否影响预后的治疗经验。方法对2012年4月至2017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收治的52例AIDS合并神经外科疾病患者的入院情况、神经外科疾病种类、手术治疗方法、术后并发症、检验结果及术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52例AIDS患者均接受了神经外科手术治疗,术前住院时间(5. 6±1. 2) d,术后住院时间(12. 0±1. 5) d;血CD+4细胞计数及病毒载量数值对术后并发症未见明显影响,术后并发症无明显增加;不同部位、病理类型及手术方式对AIDS患者预后不同,手术可改善AIDS合并神经外科疾病患者预后。52例患者术后无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或手术切口感染,同时未见患者其他机会性感染情况增加。术后随访12个月,52例患者中临床症状缓解(减轻或消失) 38例(73. 0%),症状持续11例(21. 1%),临床症状进展3例(5. 7%)。结论 AIDS不是神经外科疾病手术的禁忌证,及时、有效、安全、适当的手术治疗对AIDS合并神经外科疾病患者有益。  相似文献   

8.
何秀荣 《微创医学》2005,24(6):998-999
艾滋病(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以机会性感染和机会性肿瘤为特征的一种传染病,又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1].目前我国艾滋病感染率已呈逐年大幅度上升趋势,已进入快速增长期[2].现将我院2005年1~5月对8例HIV感染/AIDS合并妊娠患者行剖宫产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唐丽珍 《北京医学》2008,30(12):745-746
患者 女,51岁,孕3产2.患者1987年在外地因手术输入盐水交叉配血相合的Rh阳性血,输全血约100ml后发生输血反应,立即停输.2005年4月20日在我院因行心脏手术,备血,血型血清学检查发现患者抗体筛选阳性,对患者的抗体特异性进行了鉴定并找到相合的血液.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AIDS患者脾脏感染性病变的CT影像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间53例AIDS合并脾感染性病变患者的临床及CT影像资料,对其影像表现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53例AIDS患者合并脾感染性病变,26例(49.1%,26/53)为结核感染,22例(41.5%,22/53)是马尔尼菲蓝状菌感染,3例为隐球菌感染,1例溶血性葡萄球菌感染,1例大肠埃希菌感染。结论 AIDS合并脾感染性病变,以结核和马尔尼菲蓝状菌感染多见,其CT影像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CT影像对临床鉴别诊断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1.
HIV/AIDS合并肺结核4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 (HIV/AIDS)和结核病是目前世界范围内流行最严重的两种传染病 ,HIV/AIDS与结核病双重感染已成为这两种传染病的流行特征之一 ,作为HIV/AIDS最常见的肺部机会性感染之一的肺结核是引起艾滋病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但HIV/AIDS合并肺结核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对药物治疗的反应及预后均与一般肺结核不同。现将我院自2 0 0 1年至 2 0 0 4年 1 1月间收治的 4 2例此类患者分析报道如下 ,以供同道参考。1 对象与方法4 2例患者中 ,HIV 8例 ,AIDS 34例 ;男性 2 6例 ,女性 1 6例 ;年龄在 2 5岁 6 8岁 ,以 30岁 …  相似文献   

12.
2 463例结核患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筛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何里娜  蒋楚华  何晗  戚茂超 《广西医学》2006,28(11):1762-1763
目的 了解结核病患者合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艾滋病(HIV/AIDS)情况.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2 463例结核患者HIV抗体检测结果分析.结果 106例结核病合并HIV/AIDS,双重感染阳性率4.3%,其中肺结核84.0%、肺外结核16.0%,男性87.7%、女性12.3%.感染途径:吸毒47.2%、性接触24.5%、受血2.8%、不详25.5%.职业:农民42.4%、无稳定职业34.0%、干部8.5%,其它人员15.1%.文化程度:文盲1.9%、小学31.1%、中学63.2%,大学1.9%,不详1.9%.婚姻状况:未婚39.6%、已婚59.4%、离婚0.9%.结核病合并HIV/AIDS同时感染丙肝42.5%.结论 临床医生应提高HIV/AIDS合并结核病的认识,在对结核诊治时同时进行HIV抗体检测.  相似文献   

13.
自从1981年在美国发现第一例艾滋病病人以来。近20余年来,艾滋病在全球几乎成倍增长。而肺部感染则是导致AIDS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近几年月来我院连续发现2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88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AIDS合并肺孢子菌肺炎(PCP)患者临床特点及其与预后相关的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分析我院88例AIDS合并PCP患者的一般资料、感染途径、血气分析、血常规、血清清蛋白、血乳酸脱氢酶、治疗和转归情况等临床资料.按照PaO_2水平将88例AIDS患者分为轻度异常组(PaO_2>70 mm Hg),中度异常组(50 mm Hg≤PaO_2≤70 mm Hg)和重度异常组(PaO_2<50 mm Hg)3组,比较3组的一般资料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 3组患者的血清清蛋白水平、死亡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存活患者与死亡患者两组比较,PaO_2和SaO_2下降以及是否需要呼吸机呼吸支持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aO_2、血清清蛋白水平下降是发现AIDS合并PCP患者病情加重和预后不良的指标,治疗中应予重视并尽早给氧和营养支持治疗.  相似文献   

15.
念珠菌性食道炎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艾滋病 ,AIDS)患者常见的AIDS指征性疾病之一 ,多见于CD4+细胞计数 <2 0 0 /mm3者。为探讨我国AIDS患者并发念珠菌性食道炎的临床特点、诊治与转归 ,对 2 0 0 2年 3月~ 2 0 0 3年 1 2月在北京佑安医院和我院诊治的 1 1例AIDS并发念珠菌性食道炎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诊断标准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感染诊断标准为实验室检测HIV抗体阳性 (确认试验证实 )。AIDS诊断标准按 1 993年美国疾病与预防控制中心(CDC)修订的诊断标准[1 ] 。念珠菌性食道炎的诊…  相似文献   

16.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病)是一种严重的细胞免疫缺陷性疾病,目前我国的AIDS病人及病毒携带者逐年增多。本病流行广泛且死亡率高,80%的患者死于确诊后2年内。HODD.et al,1985年报道美国的AIDS病患者2年内死亡率100%。AIDS病及其相关并发症可累及人体多个器官系统,本文仅就我院就诊的2例AIDS患者的骨髓像及血像略作分析。  相似文献   

17.
艾滋病合并机会性感染2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白浪  唐红  卢家桀 《四川医学》2005,26(10):1091-1092
目的探讨四川省艾滋病(AIDS)合并机会性感染的临床特征,以提高临床诊疗水平.方法对我院近年来收治的23例AIDS合并机会性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3例AIDS合并机会性感染患者中,以发热就诊20例,其中入院诊断为原因不明发热(FUO)共18例.入院时有21例患者总淋巴细胞计数<1400个/mm^3,其余2例患者总淋巴细胞计数在1400个/mm^3~1900个/mm^3之间.其机会性感染部位共涉及5大系统,以呼吸、消化、皮肤为主;病原体中真菌12例,病毒5例,结核分枝杆菌4例,细菌1例,病原体不明5例,具体感染部位及病原体见表1.23例患者经抗感染治疗后机会性感染治愈15例,死亡2例,自动出院6例.有3例患者接受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HAART),方案为齐多夫定(AZT)+拉米夫定(3TC)+奈韦拉平(NVP).结论 AIDS患者的机会性感染特点是累及的器官系统广泛,被感染的机会频繁且通常可同时有数种机会性感染存在.总淋巴细胞计数可在无条件进行CD4^+细胞绝对计数检测的情况下,作为用于替代CD4^+细胞计数的指标反映机体的免疫抑制水平,同时临床医生在工作中遇到发热待诊病例且合并总淋巴细胞计数低下应提高对AIDS的警惕性和重视程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对HIV/AIDS患者的生存时间、病死率的影响及影响生存时间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接受免费HAART的1309例HIV/AID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采用寿命表法分析患者生存时间、病死率及其变化趋势;运用Cox等比例风险回归法分析影响患者生存时间的因素,包括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感染途径、世界卫生组织(WHO)分期、确诊后至开始抗病毒时间(月)、治疗前机会性感染种数(除外肺结核)、治疗前1年内是否患肺结核、治疗前是否患乙/丙肝、基线HAART方案、CD4T淋巴细胞计数、ALT、血肌酐、血红蛋白、白细胞总数、血小板、淋巴细胞计数等.结果 1 309例患者接受免费抗病毒治疗后,生存时间中位数为35.53个月,5年、9年生存率均为95.81%;因艾滋病相关疾病死亡40例,平均病死率0.52/100人年.单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感染途径、WHO分期、CD4计数、血肌酐、血红蛋白及血小板与患者的生存时间有关(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D4计数、血红蛋白、感染途径是影响患者生存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CD4计数、血红蛋白升高死亡风险降低,静脉吸毒死亡风险增加.结论 HAART治疗可明显改善HIV/AIDS患者预后;及早抗病毒、改善贫血状态和加强吸毒患者抗病毒随访可能有助于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患者(简称HIV/AIDS患者)相关肿瘤的发生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确诊的1607例HIV/AIDS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感染途径等。结果 1607例HIV/AIDS患者中,合并肿瘤的患者共计64例,总检出率为3.98%;40~49岁患者占31.25%(20例);男55例,女9例,男女比例为6.11:1;感染途径以性传播为主,异性性行为和男男性行为的感染率分别为75.00%、3.13%;其中艾滋病相关肿瘤(ADCs)12例(18.75%),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非艾滋病相关肿瘤(NADCs)52例(81.25%),胃癌为6例(9.38%),肺癌、肝癌各有5例(7.81%);合并乙肝、梅毒感染者最常见,各占15.63%,乙肝梅毒、乙肝EB病毒双重感染者分别占4.69%、1.56%。11例患者已死亡(17.12%),非艾滋病相关性肿瘤患者占19.23%(10/52)。结论 HIV/AIDS患者合并肿瘤例数2015、2016年较2014年增多,以男性为主,加强HIV/AIDS患者肿瘤筛查与长期监测,同时重视肿瘤患者HIV常规检查,防止HIV病毒传播和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何秀荣 《医学文选》2005,24(6):998-999
艾滋病(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以机会性感染和机会性肿瘤为特征的一种传染病,又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1]。目前我国艾滋病感染率已呈逐年大幅度上升趋势,已进入快速增长期[2]。现将我院2005年1~5月对8例HIV感染/AIDS合并妊娠患者行剖宫产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