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探讨早期胃癌的临床与病理特点,提高早期胃癌的检出率.方法 收集50例早期胃癌的临床和病理资料.观察好发部位、组织学分型、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程度相关病理学指标.结果 早期胃癌好发部位以胃窦居多,组织学分型多见于高分化和中分化,多为黏膜下层癌,全组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率12%.结论 早期胃癌的浸润深度、伴随疾病、淋巴结转移的数据是早期胃癌组织病理学诊断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2.
曾碧佳 《智慧健康》2021,(15):31-33
目的 分析我国粤东北贫困地区早期胃癌病理特征及内镜检查情况.方法 和平县人民医院在2019年6月1日至2020年11月20日接收的70例早期胃癌患者,对其临床病例特征及内镜检查结果展开分析.结果 在70例早期胃癌患者中,有63例患者存在胃疼、胃不适等不良反应,其中,有6例患者合并食欲不振、呕血、黑便等异常症状;有7例患...  相似文献   

3.
早期胃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外科治疗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由于临床诊断技术的不断进步 ,早期胃癌 (earlygastriccancer,EGC)的发现率逐年增加。与此同时 ,人们通过对大量EGC病例的研究 ,发现因其类型不同 ,以及病理生物学行为的差异 ,均可直接影响外科治疗效果与预后 ;另一方面 ,由于微创外科技术的发展 ,也要求将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qualityoflife ,QOL)作为EGC外科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加以实践与推广。本文综合近年来有关文献 ,兹就上述研究的进展介绍如下。1 EGC的临床病理特征EGC的定义 ,即无论有无淋巴结转移 ,只要癌肿限于胃的黏膜或…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对结肠息肉患者的病理特征、临床表现、病发部位及其内镜下的特点,分析当中的相关因素.方法:对应用电子结肠镜发现的210例结肠息肉患者资料做回顾性分析,根据检查结果,对其在年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发生部位以及内镜资料进行探讨分析.结果:210例结肠息肉患者中,男性为120例,女性90例,发病年龄集中在40~69岁,共计161例,占比率为76.67%.其中息肉发生部位以直肠较多,占比率为32.79%,乙状结肠为30.70%,降结肠为15.81%,横结肠为7.44%,升结肠为6.98%,盲肠为6.28%,病理类型中腺瘤性息肉为主,占比率为54.42%.结论:结肠息肉主要发生于40~69岁年龄段,其主要的临床表现有大便性状改变、便血以及腹痛、腹胀等,分布的部位主要在横结肠、乙状结肠及直肠,为预防结肠息肉进一步癌变的发生,早期的诊断及其治疗措施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比外科病理检查与胃镜在早期胃癌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至2019年10月时间段内于我院外科手术病理检查确诊的112例早期胃癌患者为例,以外科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患者胃镜活检结果在早期胃癌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手术病理检查结果显示,112例患者均为早期胃腺癌,91例为粘膜...  相似文献   

6.
老年人早期胃癌内镜下治疗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老年早期胃癌内镜治疗临床疗效。方法 对10例未行手术治疗的老年早期胃癌患者的12个病灶根据情况行内镜下黏膜剥脱、激光治疗、电灼、氩气刀治疗、局部化疗等综合治疗,并随访观察,评估治疗 效果。结果对10例患者进行了13~179个月的随访,治愈4例5个病灶,治疗有效6例,除1例患者死于其他疾病外,其余9人至今仍然生存,最长已生存179个月。结论 对不能或不愿手术的老年早期胃癌患者采取内镜下综合治疗是可选择的有效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腔镜和胃镜联合应用在早期胃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将86例早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n=43)行腹腔镜根治术联合内镜检查,对照组(n=43)行开腹手术;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恢复情况、手术并发症和术后随访情况。结果 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腹部正中平均切口长度存在显著差异(均P〈0.05);2组患者的平均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进流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存在显著差异(均P〈0.05);对照组2例患者出现吻合口瘘、1例胃无力症,观察组未见并发症;2组患者术后随访情况无显著差异(均P>0.05)。结论腹腔镜和胃镜联合应用有利于提高早期胃癌的手术病变定位,能够及时评价胃肠吻合口并降低手术并发症发生风险,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老年早期胃癌内镜治疗临床疗效.方法对10例未行手术治疗的老年早期胃癌患者的12个病灶根据情况行内镜下黏膜剥脱、激光治疗、电灼、氩气刀治疗、局部化疗等综合治疗,并随访观察,评估治疗效果.结果对10例患者进行了13~179个月的随访,治愈4例5个病灶,治疗有效6例,除1例患者死于其他疾病外,其余9人至今仍然生存,最长已生存179个月.结论对不能或不愿手术的老年早期胃癌患者采取内镜下综合治疗是可选择的有效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9.
方涛涛 《现代保健》2009,(34):77-78
目的分析早期胃癌的内镜下表现,提高早期胃癌的诊断率。方法分析48例在笔者所在医院行胃癌根治术的早期胃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结果所有患者术前胃镜及术后病理证实为早期胃癌,病灶可以出现在胃窦、胃角、胃体、贲门任何部位。病理诊断以管状腺癌为主,有27例(56.2%)。结论早期胃癌以浅表凹陷型和溃疡型病变多见,胃壁任何部位都好发。重视内镜检查,准确行黏膜活检是确诊早期胃癌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色素内镜对早期胃癌的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间68例常规胃镜检查下疑为早期胃癌的患者,其中38例予以色素内镜检查,30例予以单纯活检作为对照组,并与手术切除灶的病理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经黏膜染色后活检有31例病理结果为胃癌,诊断的阳性率为81.6%(31/38),手术后病理结果证实有28例为早期胃癌,诊断的阳性率为73.7%(28/38);对照组诊断胃癌以及早期胃癌的阳性率分别为43.3%(13/30)和23.3%(7/30),两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色素内镜诊断黏膜结构更清晰,对病变的定位以及目的性活检有利,可显著提高活检的阳性率,具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分析老年人大肠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2007年6月~2008年10月,住院手术治疗的170例老年(≥65岁)和79例中青年(<45岁﹚大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老年大肠癌患者男女比例为1.4:1。临床首发症状,老年组患者以腹胀腹痛﹑排便习惯改变为最初临床症状者分别有30例(17.6%)﹑34例(20.0%),而中青年组分别为27例(34.2%)﹑6例(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病变部位,老年组直肠癌及右半结肠癌多发,与中青年组相似;但横结肠病变5例(2.9%)明显低于中青年组8例(1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病理组织类型分布,老年组大肠癌病理分型为高中分化腺癌的有81例(47.6%),显著高于中青年组20例(25.3%);而低分化腺癌老年组有47例(27.6%),低于中青年组40例(50.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分期方面,老年组Ⅳ期48例(28.2%)高于中青年组10例(12.7%),两组存在显著性差异。老年组合并大肠息肉的有22例(12.9%),明显高于中青年组3例(3.8%)。淋巴结转移方面,两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老年人大肠癌男性多见,腹胀、腹痛等伴随症状较中青年少见,病变部位以直肠最为多见,其次是右半结肠和乙状结肠。高中分化的腺癌以及合并息肉的大肠癌明显高于中青年组。老年组所处分期较晚,Ⅳ期明显高于中青年组。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早期胃癌的超声内镜诊断及内镜下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入的90例早期胃癌患者,均实施超声内镜诊断以及CT检查,以病理结果为参照,对其诊断价值进行分析。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施内镜治疗的观察组及实施开腹手术治疗的对照组各45例,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病理结果证实,90例早期胃癌患者T0期10例、T1期45例、T2期25例、T3期10例,超声内镜诊断符合率>CT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相关指标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早期胃癌诊断中超声内镜能够取得理想的效果,内镜治疗更有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分析残胃癌的临床病理特点以及外科诊断和治疗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年1月至2004年12月收治的21例残胃癌患者一般情况、临床表现、病理特点、预后情况、首次手术情况。结果本组病例中男性占2/3.临床表现无特异性,首次手术以因胃溃疡行BillrothⅡ式吻合为主。21例中,62%残胃癌发生在吻合口,62%为中低分化腺癌。行非根治性手术7例,根治性手术14例。根治性手术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5.7%、42.9%、21.4%。结论残胃癌高危人群应加强定期随访,做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根治性手术可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分析残胃癌的临床病理特点以及外科诊断和治疗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年1月至2004年12月收治的21例残胃癌患者一般情况、临床表现、病理特点、预后情况、首次手术情况。结果本组病例中男性占2/3,临床表现无特异性,首次手术以因胃溃疡行BillrothⅡ式吻合为主。21例中,62%残胃癌发生在吻合口,62%为中低分化腺癌。行非根治性手术7例,根治性手术14例。根治性手术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5.7%、42.9%、21.4%。结论残胃癌高危人群应加强定期随访,做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根治性手术可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进展期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联合应用的可行性、安全性和临床效果。方法62例进展期胃癌患者术后第一天随机分为(1)肠外营养(PN)组;(2)肠内和肠外联合营养(EN-PN)组;(3)对照组。观察在治疗过程中3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平均住院天数及营养评定的各项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EN-PN组和PN组(P<0.05)。对照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平均住院天数较EN-PN组和PN组明显延长(P<0.05),而EN-PN组与其余两组比较显著缩短(P<0.05)。EN-PN组和PN组术后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和转铁蛋白在营养支持后均明显升高(P<0.05),体重下降缓慢,负氮平衡均得到有效纠正。结论进展期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及肠外营养联合应用安全、可行,在改善机体营养状况方面与全肠外营养相似,并有促进和维护胃肠道功能的作用,同时费用较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接受胃全切治疗的胃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胃全切手术治疗的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患者1年死亡率,采用单因素分析法比较不同临床病理特征的胃癌患者死亡率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影响患者生存情况的因素。结果参与本项研究的210例患者中,1年内死亡28例,死亡率为13.3%;年龄≥65岁,肿瘤部位位于上部,直径≥4 cm,临床分期为Ⅲ~Ⅳ期,分化程度为中、低分化,癌胚抗原(CEA)、糖链抗原125(CA125)和高糖链抗原19-9(CA19-9)水平较高的患者死亡率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而不同性别的患者死亡率差异不显著;将单因素分析有意义的年龄、肿瘤部位、肿瘤直径、临床分期、分化程度、CEA、CA125和CA19-9水平为自变量,以患者是否死亡为因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患者的临床分期、分化程度和CA19-9水平进入回归方程,OR分别为4.356、5.238和3.562,(P0.05,P0.01)。结论临床分期、分化程度和CA19-9水平是影响胃癌胃全切患者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希罗达单药治疗老年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31例老年晚期胃癌患者,应用希罗达2500mg/(m2.d)口服,2次/d,第1~14天;21d为1个周期,至少完成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31例患者中CR0例(0%),PR9例(29%),SD7例(22.6%),PD15例(48.4%),总有效率29%;生活质量改善12例(38.7%),主要毒副反应为血液学毒性、消化道反应和手足综合征。结论:希罗达是治疗晚期胃癌安全、有效的药物,特别适宜于老年体弱的患者。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高龄胃癌患者围手术期处理的临床经验.方法 对我院2006年6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46例高龄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6例高龄胃癌患者术前并发症为合并糖尿病8例,高血压5例,贫血37例,呼吸系统疾病(慢支、肺部感染、肺心病等)13例,低蛋白血症8例.其中31例患者行根治性切除术,11例行姑息性切除,2例行胃空肠吻合术.结论 高龄胃癌患者易患多种脏器的慢性疾病,加强围手术期的处理可提高手术安全性和远期疗效,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19.
老年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术后肠内营养的临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老年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术后肠内营养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了33例接受各种消化道手术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在术中行空肠造瘘,术后接受肠内营养治疗。结果31例患者完成肠内营养治疗,无导管堵塞或脱出,平均输注营养液时间为(10.4±5.9)天,平均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为(42.4±15.9)小时,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16.7±17.2)天。16例患者出现腹胀,7例出现腹泻,13例出现糖代谢严重异常。出院前患者营养指标轻度下降,无死亡病例,伤口裂开1例,感染并发症2例,非感染并发症1例(心绞痛)。2例患者因严重腹胀及腹泻中止肠内营养。结论消化道手术后肠内营养的护理应坚持无菌配液、严格管路护理、注意血糖变化和加强心理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青年胃癌的发病及临床病理等特点,为青年胃癌的早发现、早诊断提供思路。方法对396例胃癌患者资料进行筛选和研究,对其中71例青年胃癌的发病及临床病理特点进行分析。结果青年胃癌男女比例接近,发病年龄女性低于男性。青年胃癌在发病中存在遗传倾向。上腹不适为其主要发病症状,症状不典型。青年胃癌恶性程度较高,且预后不佳。结论应提高对青年胃癌的认识及警惕性,积极早期检查,提高检出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