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制定防护措施,减少危险药物的暴露风险。方法通过文献,查找危险药物暴露对职业接触的医务人员健康危害的依据,呼吁政府部门和医院领导,加强对危险药物暴露的管理,科学设置配药场所,建立教育和培训制度,采取有效防护措施,确保职业性接触危险药物的医务人员身体健康。结果国内许多医院建立了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由受过培训的专业人员,严格按照操作程序进行抗肿瘤等危险药物的配置,减少了危险药物暴露的机会。结论我国的医务人员化疗防护培训严重不足,防范意识薄弱,应引起有关部门和医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制定并落实有效的防护措施,确保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  相似文献   

2.
武力 《中国基层医药》2013,20(20):3188-3190
目的了解综合性医院接触化疗药物的护士职业暴露情况及自身防护意识,引起护理人员及管理者的重视,为制定针对性的防护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通过问卷和访谈形式,调查一线护理人员的自身防护状况。结果肿瘤科护士防护措施到位,而非肿瘤科护士的职业防护意识不强,对职业防护认识不够,防护措施不完善。结论非肿瘤科护理人员的化疗防护培训不足,防护水平低,应引起护理管理部门的足够重视,加强职业防护意识,制定并落实有效的化疗防护措施,确保护理人员的职业安全。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传染病医院护理人员职业暴露及防护现状,探讨职业暴露防护措施。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及平时暴露信息收集,对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培训,培训后再次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通过不同形式的培训,发生职业暴露率明显减少。结论针对性的采用不同形式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减少和避免了职业暴露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护理人员职业危险因素分析与防范措施。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山东省胸科医院80名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收集所有护理人员的资料与工作情况,了解职业暴露发生率,分析不同工龄、学历等护理人员的职业暴露发生率,使用多因素回归分析职业暴露危险因素,并制订预防措施。结果不同工龄、不同学历的护士职业暴露发生率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防护器完备、使用防护器、物理因素、化学消毒剂、防御过当不同,职业暴露发生率存在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包括工龄、学历、防护器完备、使用防护器、防御过当、使用化学消毒剂、物理因素。结论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护理人员职业暴露存在较多危险因素,包括防御过当、使用化学消毒剂、物理因素等,需加强学习,促使自我防护意识不断提高,医院需建立健全职业暴露有关防护制度。  相似文献   

5.
护理人员是临床工作中的主力军,经常接触侵入性治疗和护理操作,是发生职业损伤的高危人群。由于目前护理人员对职业损伤的危害认识不足,防护意识不到位,使职业暴露的危险性明显增加。为减少损伤的发生,树立防护意识,积极采取防护措施,才能维护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从而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6.
抗肿瘤药物对护士的危害及防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临床上使用的抗肿瘤药物大多数为细胞毒剂。既可以杀伤肿瘤也对正常组织有抑制作用。对长期接触药物的护理人员也会带来一定的危害。因此,护理人员在接触抗肿瘤药物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加强职业防护。  相似文献   

7.
目的使肿瘤科护理人员加强自我防护意识,促进护理工作更好开展。方法对国内外抗肿瘤药物相关资料进行整理,开展抗肿瘤药物相关知识的用药教育;并设计调查问卷,对回馈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护理人员在抗肿瘤药物的相关知识方面存在一些缺陷,对职业防护的认识存在不足,在毒性药品的配制方法上也存在问题。结论临床药师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专业用药指导,不仅可以提高护理人员的药物知识水平,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同时,也促使其加强自身防护,避免职业性伤害。  相似文献   

8.
郑菊 《中国实用医药》2012,7(30):251-251
目的了解医院护理人员职业暴露防护现状,探讨危险因素,判定有效防范措施。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共调查80名护理人员职业防护现状和职业暴露后紧急处理措施。结果职业暴露防护现状:在进行抽血注射等操作正确防护率2%,接触患者前洗手为61%,单手回套针帽30%,用工具分离针头41%,护士职业暴露后处理流程正确91%。结论护理人员对职业暴露防护意识淡漠,加强健康教育,规范操作行为,提高医务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是减少职业暴露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吴蕾 《家庭医药》2016,(12):112-113
目的:探讨职业危险因素及防护对策,完善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的防护措施,保障护理人员的健康,保证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的安全.方法:通过对职业暴露危害影响因素的探讨及原因分析,总结其防护对策.结果:完善职业防护规章制度并完善培训教育可以降低职业风险.结论:加强对护理职业暴露的知识培训,增强护理的个人防护意识,是减少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天津市某传染病医院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现状,探讨职业暴露的预防措施,为职业防护循证护理实践效果提供对比依据.方法 回顾性调查分析天津市某传染病医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的情况.结果 57名有职业暴露的经历.结论 该医院护理人员职业暴露发生率较高,护理人员是传染病医院职业防护的高危人群,医...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分析医院感染科护理人员职业危险因素并提出自我防护对策实施效果。方法研究开展回顾性分析,研究筛选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按照开展加强护理人员自我防护干预时间前后,干预前和干预后,干预前后护理人员职业风险事件发生率比较。结果开展加强护理人员自我防护干预后,感染科护理人员职业风险事件较干预前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感染科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与患者接触紧密,危险性较高,本次研究中通过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应的自我防护对策,职业风险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对护理人员的危害降至最低,  相似文献   

12.
抗肿瘤药物防护的重要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专业人员在接触化疗药物过程中具有潜在危险性,而抗肿瘤药可经过直接接触、呼吸道吸入或消化道摄入而致医护人员职业损伤。因此,加强对接触抗癌药护士的工作科学规范化管理,加强接触抗癌药护士的自我防护知识的教育,进行专职培训,实行常规性防护知识考核,制定护士接触抗癌药操作规程、安全防护措施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3.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harmacy intravenous admixture service,PIVAS)调配的药品包括全静脉营养液、细胞毒性药物和抗生素等静脉用药.护理人员在病区调配药品的过程中,可能接触到抗肿瘤药物,处于急性刺激、过敏反应、遗传毒性、致癌与致畸等职业暴露危害中.PIVAS对抗肿瘤药物进行集中调配,可减少其对护理人员的暴露危害及对周边环境的污染.对从事药品调剂的药剂人员进行职业防护,是PIVAS必须要解决的一大问题.作者对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PIVAS的相关工作经验做一总结,报道如下.关键词: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抗肿瘤药物;职业暴露;防护分类号:R95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2838(2013)05-0388-03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护士被针刺伤的现状,探讨防护措施与对策,以更好开展医院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医院临床护理人员在过去一年里针刺伤状况,以及引起针刺伤的相关因素。结果 162名护理人员针刺伤发生率为83.95%。结论临床护士是针刺伤发生的高危人群,医院应加强职业安全教育,护理人员应提高自我防护意识,明确针刺伤发生的环节,规范护理操作行为,减少针刺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危险药物是指具有致癌性、致畸性、生殖毒性、遗传毒性及低剂量致器官毒性的药物,包括抗肿瘤药、抗病毒药、激素、免疫抑制剂等。大量研究表明,配制和使用危险药物的医务人员面临职业暴露风险。危险药物暴露可发生于呼吸道吸入、皮肤接触吸收、消化道摄入等。吸入和皮肤接触吸收可能是危险药物暴露的主要途径。职业暴露危险药物可导致机体免疫力降低、发生肿瘤的危险性增加和潜在的生殖损害,常见的不良反应有头晕、乏力、脱发、咳嗽、恶心、呕吐、月经异常及皮疹等,长期接触还可能引起慢性肝损害。为了减少危险药物暴露对医务人员的风险,应采取以下安全防护措施:制定安全操作规程;对可能接触危险药物的医务人员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设置专用配药场所;使用生物安全柜;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手套、隔离衣、护目镜、面罩和呼吸罩;加强对废弃物处理的管理;急性危险药物暴露应及时处理。  相似文献   

16.
向丽平 《首都医药》2014,(12):74-75
目的了解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现状以及对标准预防的认知、执行情况。方法根据职业暴露特点和标准预防的要求,设计调查表,对351名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351名护理人员中只有39.78%了解标准预防及职业暴露的概念;16.8%未接种过乙肝疫苗;仅有23.25%可以做到正确洗手;33.13%在可能血液接触的操作时戴手套;护理人员对标准预防知识掌握程度和自身防护意识不容乐观。结论要提高临床护理人员标准预防的意识和正确的防护方法,加强标准预防知识的培训和执行,配备合理的防护设施,保证标准预防措施的落实,使有效地减少或避免职业暴露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感染科护士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及防护措施。方法 2009年1月至2012年3月对我院感染科护士进行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调查及防护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调查的职业暴露中被刀、剪、针等锐器损伤及皮肤接触血液为主要危险因素,经防护知识培训干预后与干预前比较,职业暴露的发生率明显减少,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感染科护士在护理操作过程中的危险性相应增加,给护士的身心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应加强护理人员职业暴露防护知识的培训,有效避免和减少职业危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人员发生职业危害的现状,分析发生职业危害的原因,并做好防护措施。方法通过分析对手术室护理人员常见的职业危害的相关因素,提出相应地对策及防护措施。结果手术室护理人员的防护意识得到提高,加强了护理人员自身的保护意识,有效地防止了职业危害的发生。结论减少或消除职业危害,重视手术室护理人员对职业危害的防护措施,以最大限度地防止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基层医院工作人员职业暴露的构成比、危险因素(暴露原因),以探讨相关的防范措施。方法:对2006年6月~2008年12月医院工作人员职业暴露的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发生37例职业暴露,按工作类别分,前3位分别是护士、医疗废物处理人员、医生;按危险因素分,前3位分别是利器损伤、皮肤黏膜暴露、手污染。结论:针对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通过加强职业暴露防护知识的培训及提高自我保护意识、落实标准防护措施,可以达到减少职业暴露发生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针刺伤发生的原因分析,以更好地开展医院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方法问卷调查154名留床护理人员过去1年内发生针刺伤情况。结果护理人员66.23%被刺伤过,未上报率89.21%。结论护士应增强自我防护意识,加强职业暴露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