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正>1病例资料病例1:患者女性,42岁,汉族,已婚。主因凭空闻声,被监视感5年加重1周入院。患者于5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夜眠差,耳边能听到说话的声音,说家里有监视器,监视她。当时来我院门诊治疗,诊断为精神分裂症,服用利培酮最高日量4 mg,症状好转,能正常工作生活。一直坚持门诊治疗。3年后,病情复发,自行将利培酮加至5 mg,渐出现静坐不能,斜颈,头部不自主晃动,故将利培酮减至每日1 mg,但症状未见明显缓解,故入我院治疗。查体:斜颈,头部及躯干不自主晃动,心肺正常,肝脾未触及肿大。诊断为1精神分裂症,2迟发性运动障碍。入院后渐停服利培酮,予氯氮平最高日量325 mg,予异丙嗪150 mg/d静脉滴注治疗2周,1个月后精神症状消失,头部及躯干不自主晃动明显缓解,但颈斜未缓解。病例2:患者男性,27岁,达翰尔族,未婚。主因行为异常4年,凭空闻语15 d而入院。患者于4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精神异常,表现外  相似文献   

2.
丁树栋 《医药世界》2010,(10):1349-1349
1病历摘要 男,28岁,未婚。因失眠、自笑、幻听、幻视、疑人迫害加重1个月,总病程5a余,于2009—08—25入本院治疗。患者既往无脑外伤及感染史,无精神病家族史,体格及实验室检查无异常。入院诊断:精神分裂症。入院后给予利培酮1mg/d,1周后渐增至3mg/d。持续治疗至2009—09—22,幻听、幻视消失,  相似文献   

3.
抗精神病药物氯氮平引起周期性麻痹症状群比较罕见,现报告1例。患者男性,34岁,于1980年开始出现猜疑、耳闻人语、行为紊乱等症状,先后住院3次,诊断为精神分裂症。本次因旧病复发而于1987年5月25日入院。入院后给氯丙嗪100mg/日,12天后增至400mg/日。于6月12日晨起时因双下肢无力而跌倒。EKG示窦性心动过速、左室高电压,未见低钾特征性改变。血清钾2.7mEq/L。诊断为周期性麻痹症状群。给口服氯化钾2g/日及静脉输入2g/日,48小时后症状消失,血清钾4.8mEq/L。6月18日改服氯氮平50mg/日,14天后增至200mg/日,因出现直立性低血压,故以100mg/日维持治疗。7月25日晨起时自感双下肢无力,行走困难。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科2010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首次发病的精神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4组,各25例。患者均单独采用利培酮治疗,依据1、2、3、4组分别给予2mg/ d、3mg/ d、4mg/ d、5mg/ d 剂量的利培酮治疗,疗程为12周。在治疗前后分别进行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以及不良反应装量表(TESS)分别评定利培酮的治疗疗效。结果治疗12周后,4组患者的 PANSS减分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不同剂量的利培酮均能有效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但建议利培酮的日剂量在3~4mg。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利培酮、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精神分裂症患者41例随机分成2组,21例予利培酮4~6mg/d治疗,20例予氯氮平250~500mg/d治疗。结果:2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73.3%,80%,无显著差异(P>0.05),利培酮不良反应少(P<0.05)。结论:两药对精神分裂症阳性、阴性症状均有效。利培酮不良反应少,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性,31 a,1989年开始烫吸海洛因,因有呕吐、哮喘症状而改为静脉注射海洛因,每日1.0-2.0 g,2个月后成瘾,同时合并滥用三唑仑、地西泮、速可眠、二氢埃托啡、氯胺酮、大麻等精神活性物质.曾反复戒毒数十次,其中包括强制性戒毒治疗.2004年5月行"毁损性脑科戒毒手术"治疗.术后曾出现意识恍惚、多动多语、幻听幻视等症状,服用德巴金、氯氮平等药物治疗3周后出院,出院继续服用德巴金及氯氮平、纳曲酮,并恢复静脉注射海洛因,每日0.7-1.0 g,同时仍合并使用三唑仑及地西泮、速可眠.于2004年12月来我院自愿戒毒治疗,入院前两周家属将持续口服氯氮平减量并停用,改为艾司唑仑口服,入院前1 d自行停服德巴金.入院前无癫痫发作.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氨磺必利和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9月本院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65例,随机分为研究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研究组给予氨磺必利口服,起始剂量为200 mg/d,最大剂量600 mg/d;对照组给予利培酮口服,起始剂量为1 mg/d,于1~2周内将剂量滴定至4~6 mg/d,两组疗程均为8周,于治疗前和治疗8周末采用阴性症状量表(SANS)进行评定,比较两组患者阴性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的SANS评分均有显著的下降(P<0.01),而研究组SANS评分下降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氨磺必利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优于利培酮。  相似文献   

8.
万志强  刘志鹏 《江西医药》2008,43(7):711-712
目的比较氯氮平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80例,分为利培酮组40例。年龄(28&#177;6)岁.疗程(5.7&#177;1.6)年,氯氮平组40例,年龄(28&#177;7)岁,疗程(5.1&#177;1.6)年,利培酮组服利培酮剂量,初始1-2mg/d,2周内加至6~8mg/d,氯氮平组服氯氮平剂量.初始50~100mg/d,2周内加至300~400mg/d。8周为1个治疗疗程。采用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利培酮组与氯氮平组治疗精神分裂症有效率均为90%(P〉0.05)。2组治疗前、后BPRS评分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2组治疗后TESS评分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利培酮组与氯氮平组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相当.但利培酮组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10年前后精神分裂症患者用精神科药物情况。方法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第三版(CCMD3)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2001年5月1日至2002年4月30日组146例,男55例、女91例、年龄16~66岁,平均(27.8±9.8)。2011年5月1日至2012年4月30日138例,男49例,女89例,年龄14~65岁,平均年龄(28.9±9.6);以上两组情况均相仿(P>0.05)。结果单种用药,10年前以氯丙嗪、氯氮平为主,10年后以氯氮平、利培酮、阿立哌唑为主,新型抗精神病药大大增加,由无上升至33.7%,合并用药有减少趋势,由35.6%下降至31.2%,使用氯氮平+氯丙嗪显著减少(P<0.01),使用对伴有兴奋、冲动和抑郁症状者,联合情感稳定剂和抗抑郁药应用有上升趋势占16.3%和9.3%。结论对伴有失眠症状者选安眠药治疗,切勿忘记三周内停药,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可将低效价和高效价抗精神病药合并使用,宜以一种为主为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利培酮、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精神分裂症患者41例随机分成2组,21例予利培酮4~6mg/d治疗,20例予氯氮平250~500mg/d治疗.结果2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73.3%,80%,无显著差异(P>0.05),利培酮不良反应少(P<0.05).结论两药对精神分裂症阳性、阴性症状均有效.利培酮不良反应少,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1.
患者男,60岁。因四肢麻木,疼痛2周,于2001年12月6日以周围神经病收入院。患者于25d前出现双足掌麻木,伴疼痛,逐渐向上发展,1周后出现双手指麻木,疼痛,同时双下肢麻木加重并出现无力,行走不稳,吞咽困难,饮水呛咳,呼吸困难及大小便功能障碍等症状。为明确诊断入院后追问病史:患者于半年前因上腹饱胀,无食欲。经胃镜检查,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胆汁反流性胃炎,HP(+)。1个多月前,开始服用呋喃唑酮0.1g、阿莫西林0.5g、甲硝唑0.2g、3次/d;雷尼替丁0.15g,2次/d;吗丁啉10mg,3次/d治疗,症状好转。治疗20d后渐出现双侧四肢麻木疼痛等上述症状。自发病…  相似文献   

12.
患者女,66岁.诊断“精神分裂症”收入我院精神病区.既往无药物过敏史,无血液病史.入院检查:除胡言乱语等精神症状外,无其他阳性体征.化验:血、尿、便常规,肝、肾功能均正常.给予氯丙嗪与安坦治疗无效.改用氯氮平100mg/日,4天后增至300mg/日,症状得到控制.总量900mg时,白细胞3.5×10~9/1,中性0.58,血红蛋白100g/L.加用利血生30mg/日继用12天.总量达4200mg时白细胞降至2.2×10_9/L,中性0.64.减量继用4天,总量为5200mg时,复查白细胞1.7×  相似文献   

13.
患者男,20岁。于2000年11月22日诊为精神分裂症偏执型入院。入院后开始给予利培酮(维思通)1mg/d口服治疗,3d后剂量递增为3mg/d,治疗30d,症状有所缓解。但继续治疗15d后,患者巩膜、脸部、胸部皮肤出现黄染。查体:T37℃,R20次/min,P73次/min,BP140/75mmHg(1mmHg=0.133kPa)。巩膜中度黄染,心、肺未见异常,肝脾未触及,肝区叩击痛(+)。B超显示回声增强。肝功能:AST60U/L,T-Bil25μmol/L,ALT58U/L,血清蛋白值正常,乙肝五项除HBsAb(+)外,余均为阴性。诊为药物性肝炎,停用利培酮,给予输液、中药茵陈蒿汤加减治疗。30d后,症状有所好转。复…  相似文献   

14.
薛丹 《中国实用医药》2014,(13):156-157
目的:探讨利培酮,氯氮平与氯丙嗪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及相关因素,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3年1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179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做为观察对象,随机将179例患者分成3组,即利培酮组61例,氯氮平组59例,氯丙嗪组59例,治疗8周,同时在治疗8周前后检查患者的生命体征,心电,脑电,及生化等项目,应用PANSS量表及TESS量表评价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3组患者在治疗8周后, PANSS量表总分及阴阳性性量表分均下降,但利培酮组与氯氮平组的减分明显优于氯丙嗪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利培酮组与氯氮平组减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利培酮各个不良反应评分明显低于氯氮平及氯丙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氯氮平与氯丙嗪不良反应评分无明显差异(P〉0.01),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氯氮平,利培酮抗精神病作用较强,疗效全面确切,而利培酮的不良反应相对较少,在临床用药过程中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用药。  相似文献   

15.
例1,患者,女,27岁.因少眠、自语自笑、生活懒散1年,总病期10年.于2002年3月收住我院.此前已4次住院,诊断:精神分裂症(青春型)治疗曾用过氯丙嗪、奋乃静、氯氮平、舒必利等,症状时轻时重并无彻底好转.本次住院予低剂量氯氮平50mg/d开始,最高量至200mg/d,因行为孤僻、懒散治疗半月亦改利培酮2mg/d,辅佳乐啶0.8mg/d.改药第2天患者亦恶心不愿进餐,傍晚出现连续呕吐,呕黄色胃液,并持续3d看见饭菜吃一口亦放弃,督促下喝几口菜汤,转身又吐掉.予维生素B6、舒必利及补液、补钾等对症处理均无法遏制或减轻呕吐.  相似文献   

16.
利培酮合并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利培酮合并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符合CCMD-3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原服用氯氮平治疗的患者合并利培酮治疗4周,分别于联合用药前及后2周末、4周末进行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和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评定.结果 合并利培酮后,BPRS评分明显降低(P<0.05),起效快.不良反应轻微.结论 利培酮联用氯氮平治疗能增加疗效,安全性高,但应注意锥体外系和心血管副作用.  相似文献   

17.
利培酮致遗尿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例1,患者男,70岁,退休工人,有脑梗死史和15年精神失常史.因猜疑和行为紊乱20d再次就诊,临床诊断为晚发性精神病.入院后给予利培酮片(商品名:维思通,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批号:030228847)1mg·d-1,同时服用复方丹参片、阿司匹林和维生素E.第2周利培酮加至2mg·d-1,第6周出现夜间遗尿,连续3d.因无既往遗尿史,疑与药物有关,遂将利培酮用量减至1mg·d-1,遗尿现象随即消失.第9周后猜疑、行为紊乱症状消失,自知力恢复.第16周痊愈出院,随访半年未出现遗尿.  相似文献   

18.
刺五加注射液致重症多形红斑型药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患者女,72岁。因头晕、头疼、全身不适1周,于2005年11月18日到村卫生室就诊。诊断为脑动脉硬化、脑供血不足、神经官能症。于当日静脉滴注刺五加注射液500mg(250ml)治疗。治疗至第3天后,患者发现面部、颈部、躯干和四肢出现粟粒至黄豆大小暗红色皮疹,伴有水疱及瘙痒。随后到当地医院皮肤科就诊,诊为药疹。给予地塞米松10mg静脉注射,治疗4d皮疹未见好转,继而口腔及外阴部出现大小不等的水疱及糜烂面,于1周后转入我院治疗。患者既往无药物过敏史。入院查体:患者痛苦面容,T39.5℃,P102次/min,R27次/min,BP115/85mmHg。双眼球结膜充血,有少许…  相似文献   

19.
患者女,27岁。因“幻听、幻视2d,躁动、谵语1d”,于2003年5月7日入院。家属代述:患者4d前因感冒服用新速效感冒片3片/次,2次/d。共服21片后逐渐出现幻听、幻视、躁动、谵语等症状。患者既往健康,家族中无精神病史。查体:生命体征平稳,意识朦胧、躁动、谵语,查体不合作,心、肺、腹无阳性体征,双下肢无水肿,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辅助检查:心电图、胸片、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血电解质检查均未见异常。考虑为新速效感冒片所致,给予大量补液、利尿治疗。因患者躁动不安、不配合治疗,给予地西泮10mg肌注。3d后患者神志转清,…  相似文献   

20.
夏凡  戴志萍  周群  高小宁  李元  曾彦英 《医药导报》2008,27(11):1349-1351
目的研究利培酮和氯氮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与疗效的关系。方法患者入选后即停服原用抗精神病药,利培酮组60例单服利培酮1 mg&#8226;d 1;氯氮平组20例单服氯氮平100 mg&#8226;d 1,固定 3 d,以后逐渐增量,第14天开始固定剂量,直至第29天不变。治疗期间,除必要时临时每晚加服三唑仑0.25~0.50 mg或苯海索4 mg&#8226;d 1外,不服其他精神药物;同时评价入选时和4周末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结果利培酮治疗29 d 后SOD 水平≥600 μg&#8226;L 1的患者其4周阳性症状显效率(6/6)比<600 μg&#8226;L 1的(22/41)明显高(P<0.05)。氯氮平组29 d血清SOD 值与缺乏活力因子的减分率有中度正相关(γ=0.753,P<0.01)。结论服利培酮后,29 dSOD≥600 μg&#8226;L 1是阳性症状改善的状态指标之一。假如SOD无明显改变,而临床上患者的阳性症状显著改善,有可能患者没有服药,而是隐瞒症状或“装好”,此时应检查患者是否服药。利培酮和氯氮平升高SOD的机制不同,服利培酮的患者SOD升高提示阳性症状改善,而服氯氮平的患者SOD升高则与阴性症状缓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