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骆军 《医学临床研究》2002,19(2):120-120
随着直肠癌行Dixon手术的增多 ,近年来Dixon手术后局部复发和再手术也有增多趋势 ,如何避免其的发生受到临床广泛重视。作者将本院 1993年 5月至1999年 5月间收治的 12例直肠癌Dixon术后局部复发原因做一初步探讨。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第一次行Dixon手术 12例 ,其中男 10例 ,女 2例 ,平均年龄 62 (16~ 78)岁。此 12例均经临床和病理确诊为中晚期直肠癌。肿瘤距肛缘 6cm者 4例 ,5cm有 8例 ,肿瘤远端直肠切除 2 .5~ 3cm。1.2 病理分型 本组病理组织分型中 ,中分化腺癌 2例 ,低分化腺癌 6例 ,粘液腺…  相似文献   

2.
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的手术配合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腹腔镜手术是一种微创性的手术 ,它和传统的开腹手术相比具有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住院日短及并发症少等优点 ,近年来在外科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 。我院于 2 0 0 2年 5~ 6月应用电视腹腔镜行直肠癌根治术 10例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手术护理配合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患者男性 7例 ,女性 3例 ,平均年龄 6 2 .1(5 6~ 6 7)岁。肿瘤距肛门缘 5~ 9cm ,其中距离 5cm3例 ,7cm 4例 ,8~ 9cm 3例。术前病理检查示病理分型 :息肉恶变 3例 ,中至高分化腺癌 3例 ,中分化腺癌 4例。DukesA期 3例 ,B期 4例 ,C期 3例。无手…  相似文献   

3.
我院自1998年6月起应用双吻合器法进行低位或超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4例,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4例均为女性,年龄50~67岁,其中直肠管状腺癌2例,直肠高分化腺癌1例,直肠粘液腺癌1例。病理分期(Dukes分期):均为B-2期,肿瘤下缘距肛门分别为6、5、6.5、6cm。使用器械5.5cmRTA(可旋转头线形缝合器)和3.1cmCEEA(曲杆端端吻合器)均为一次性产品。1.2 手术操作 可选双管硬膜外麻醉或全麻,按常规方法游离乙状结肠、直肠至肿瘤以远4cm,清除直肠壁的脂肪组织,显露肌层。距肿瘤下方3cm左右横行夹闭一可旋转头…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 ,低位直肠癌术后保留肛门者占近70 % [1 ] 。 1 998年 5月~ 2 0 0 3年 5月作者行改良Parks术式治疗低位直肠癌 9例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9例低位直肠癌行改良Parks术 ,男 7例 ,女2例 ,年龄 5 3~ 72岁。肿瘤位于腹膜返折平面以下 ,溃疡型 6例 ,浸润型 3例 ;高分化腺癌 6例 ,低分化腺癌 2例 ,粘液腺癌 1例 ;按中国改良Dukes分期 :B期 6例 ,C1 2例 ,C2 1例 ;肿块下缘距肛缘 5 0~ 7 5cm。手术方式 :①腹部手术操作步骤与前切除相同 ,行直肠、乙状结肠的游离 ,从肠系膜下动脉的根部结扎 ,清除肠系膜的淋巴脂肪组织。②保留的乙…  相似文献   

5.
在直肠癌Miles术中 ,因肛管直肠及其周围组织切除较多 ,创腔较大 ,术后会阴部切口皮下积液和切口化脓感染是常见的并发症。我们自 1997年在直肠癌Miles术中采用负压封闭双套管引流技术预防会阴切口感染 ,取得良好的效果。1 临床资料本组病人共 84例 ,其中男 46例 ,女 3 8例 ;平均年龄 5 4岁。直肠癌肿块距肛门均在 7cm以内 ,术前常规肠道准备 ,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术后病理组织学分型 :管状腺癌 3 0例 ,粘液腺癌 15例 ,印戒细胞癌 10例 ,乳头状腺癌 16例 ,未分化腺癌 13例。临床Dukes分期 :A期 2例、B期 3 3例、C期 4…  相似文献   

6.
我院自 1990年以来共手术治疗低位直肠癌 146例 ,现对其进行总结 ,重点在于探讨保肛与疗效的问题。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1990年以来我科共手术治疗低位直肠癌 146例 ,年龄 2 1~ 81岁 ,男 81例 ,女 6 5例。溃疡型 5 4 79% ,增生型 2 8 0 8% ,浸润型 17 12 %。其中腺癌最多 ,占 91 78% ;未分化癌、鳞癌、平滑肌肉瘤等占 8 2 2 %。1 2 治疗方法  1998年前手术 81例 ,其中直肠前切除术 12例 ,为徒手缝合 ,Miles手术 6 9例。直肠癌变距肛门长度除 2例为 6cm外 ,余均为 7cm ,平均6 83cm。保肛率 14 81%。 1998年以后手术 6 …  相似文献   

7.
近年早期低位直肠癌病人有所增加 ,因而选择性局部切除治疗低位直肠癌手术值得研究。本文对1995年1月至2000年6月我院行经骶肿瘤局部或节段肠管切除治疗低位直肠癌10例 ,现分析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10例 ,男性2例 ,女性8例 ,年龄38~82岁。肿瘤距齿状线0~6cm ,平均在3.1cm。高分化腺癌6例 ,中分化腺癌3例 ,类癌1例。二、治疗方式经骶肿瘤病变全层肠壁切除6例 (其中括约肌切开1例 ) ,经骶肿瘤病变节段肠管切除4例。切缘距肿瘤1.5cm~2.0cm ,术中快速冰冻病检 ,均阴性。三、并发…  相似文献   

8.
董叶丽  张彩凤 《护理研究》2002,16(4):223-224
我院从 1999年 6月— 2 0 0 1年 6月共行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 (Mile's术 ) 5 2例 ,其中 17例在术后发生持续性发热。现对其原因进行分析 ,以有效地实施护理。1 临床资料  本组低位直肠癌病人 5 2例 ,男 2 9例 ,女 2 3例 ,年龄 4 5岁~ 71岁 ,平均 6 2 .1岁。其中腺癌 4 4例 ,粘液腺癌 7例 ,未分化癌 1例。Dukes分期 :A期 7例 ,B期 2 8例 ,C期 17例。全部病人均在全麻或全麻加硬膜外联合麻醉下行 Mile's手术。术后 17例病人出现持续性发热 2周~ 4周 ,体温 37.3℃~38.5℃ ,热型不规则。2 发热原因分析2 .1 手术 Mile's术需切除…  相似文献   

9.
食管癌术后乳糜胸的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食管癌术后并发乳糜胸是严重的并发症之一 ,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心肺受压症状及全身衰竭 ,严重者导致死亡。我院 1984年 7月~ 1998年 5月食管癌手术 2 0 3 0例 ,术后共发生乳糜胸 2 6例 ,死亡 4例 ,死亡率 15 3 %。现将观察和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 14例 ,女 12例 ,年龄 3 8~ 70岁 ,平均年龄 52岁。病变位于食管中段或中上段者 2 4例 ,位于食管中下段者 2例。TNM分期 :Ⅱ期 1例 ,Ⅲ期2 4例 ,Ⅳ期 1例。病变长度为 4 5~ 13cm ,平均 5 5cm。 2 6例病人术中发现肿瘤与周围组织有不同程度粘连或浸润。其中切除部分右侧纵…  相似文献   

10.
经肛门局部切除治疗低位直肠癌12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院于 1992年 8月~ 1999年 3月 ,采用经肛门局部切除治疗低位直肠癌 12例 ,取得较好的疗效。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男 7例 ,女 5例 ;年龄 38~ 84岁 ,平均 6 6 .2岁 ,其中年龄大于 70岁 4例。伴发慢性肺部疾病 8例 ,高血压病 7例 ,心脏病 4例 ,糖尿病 3例 ,肝、肾功能异常 3例 ,同时有二者异常 4例。病理类型 :高分化腺癌 6例 ,中分化腺癌 3例 ,绒毛状管状腺瘤基底癌变 2例 ,类癌 1例。肿瘤距肛缘 3~7cm。肿瘤直径小于 1cm1例 ,1.0~ 1.9cm2例 ,2 .0~ 3.0cm 7例 ,大于 3.0 cm 2例。1.2 手术方法 骶麻后 ,肿瘤位于直肠…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全直肠系膜切除联合直肠外翻切除应用吻合器吻合技术在低位直肠癌手术中的可行性。方法 29例下段直肠癌病人施行了该术式。Dukes分期:A期8例,B期16例,C期5例。肿瘤距齿线2cm~3cm13例,3cm~5cm16例。术中应用彭氏多功能手术解剖器(PMOD)行全直肠系膜切除(TME)和直肠癌外翻切除结直肠吻合器吻合。结果 28例成功地施行了外翻切除吻合术,1例因下切缘有肿瘤残存改行miles术。全组病人均获得随访,发生吻合口狭窄1例,局部复发2例。本组28例术后3~6个月后排便功能控制良好。结论 TME联合直肠外翻切除吻合具有清扫彻底,简单、安全,并发症少等优点。能完成手法缝合或双吻合器技术难以完成的低位结直肠吻合。  相似文献   

12.
彭鑫 《临床荟萃》2002,17(21):1263-1264
1998年 11月至 2 0 0 1年 8月期间 ,在 1884例结肠镜中发现广基息肉 12 6例 (196枚 ) ,均采用高频电切除 ,报道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12 6例结肠广基息肉患者中 ,男 74例 ,女 5 2例 ,年龄 8~ 72岁 ,平均 4 8.6 2岁 ,其中便血 5 8例 ,脓血便 12例 ,腹痛腹泻及大便性状改变 5 6例。1.2 息肉分布及数目 直肠 6 3枚 ,乙状结肠 4 5枚 ,降结肠2 6枚 ,横结肠 2 9枚 ,升结肠 2 4枚 ,回盲部 9枚。单发 78例 ,多发 4 8例。直径 <0 .5cm 12 1枚 ,0 .5~ 1.0cm 35枚 ,1.1~2 .0cm 2 4枚 ,>2cm 16枚。1.3 方法 ①术前准备 :患…  相似文献   

13.
1996年 6月至 2 0 0 0年 9月 ,我院手术治疗 9例食管癌根治量放疗后复发或严重狭窄梗阻的病人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9例 ,男性 7例 ,女性 2例 ,年龄 37~ 6 5岁。病变位于胸上段 2例 ,胸中段 4例 ,胸下段 3例。放疗后复发病变长度 5cm 2例 ,6~ 10cm 6例 ,12cm 1例。本组术前均已行根治量放疗 ,放射剂量为 6 5~ 75GY。放疗后至手术时间间隔 <1年者 7例 ,1年半者 2例。行根治性切除 6例 ,姑息性切除 3例。无手术死亡。术后病理报告鳞癌 7例。放疗后中度不典型增生伴放疗后反应 2例。2 手术方法本组采用左…  相似文献   

14.
1998年 1月至 2 0 0 1年 1月间作者对本院收治的 8例直肠癌并急性肠梗阻的病人采用镍钛合金支架置入治疗 ,达到了迅速解除梗阻的目的 ,为进一步的手术创造了良好条件。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5例 ,女 3例 ,平均年龄 5 3(39~ 6 4)岁。病灶距肛门 5~ 10cm 7例 ,>10cm 1例 ,均经直肠或乙状结肠镜检查及活检确诊。腺癌 7例 ,粘液腺癌 1例。临床均有急性不完全性肠梗阻表现并经腹部X线平片证实。其中 3例分别合并左上肺浸润型肺结核、2型糖尿病、原发性高血压病Ⅱ期。1.2 支架置入方法 采用直径 2 2mm、2 4m…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直肠癌保肛手术的逐渐增多 ,术后吻合口漏的防治工作亦更受重视。 1993年 5月至 2 0 0 1年 2月本院共行直肠癌低位和超低位吻合术 10 2例(包括Dixon术式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 ) ,均未行术中预防性结肠造口。 1993年 5月前 ,手术后如发生吻合口漏则再行近端结肠造口 ,造口后吻合口漏获得愈合 ,3~ 6个月后再行结肠造口关闭术。近 8年来 ,对其吻合口漏 13例采用灌肠辅助的保守治疗 ,基本取代了近端结肠造口术 ,取得较好的效果。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术后发生吻合口漏 13例 ,吻合口距肛门 <5cm者 10例 ,6cm者 3例。…  相似文献   

16.
以转移灶为首发症状的胃癌六例误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 1985年 1月~ 1991年 1月收治胃癌 513例 ,其中进展期胃癌 4 0 9例 ,有 6例是以器官转移症状为首发表现而就诊的 ,均造成误诊。现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4例 ,女 2例 ;年龄 3 5~ 62岁 ,平均 51岁。首次就诊前病程 3~ 2 5天 ,平均 15天。有慢性胃炎、胃溃疡病史各 1例。1 2 临床表现 因右下腹疼痛行阑尾切除术时发现阑尾癌 1例 ;全身皮肤、巩膜进行性黄染 1例 ;进行性排便困难 ,直肠前壁距肛门 7cm处有一 3cm× 4cm× 5cm质硬、不活动的肿块 1例 ;阴道不规则流血 ,双合诊示右侧附件有一 5cm× 6…  相似文献   

17.
我院 1980年 1月~ 2 0 0 0年 1月进行食管癌切除手术 46 6例 ,术后 1月内死亡2 2例 ,总切除病死率 4 7%。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2 2例 ,年龄 5 0~ 73岁 ,中位年龄 6 0岁。男 16例 ,女 6例。颈段癌 2例 ,胸上段癌 4例 ,胸中段癌 10 ,胸下段癌 6例。全部为鳞癌。病灶长度≥5cm 16例 ,<5cm 6例。分期 :Ⅲ期 12例 ,Ⅱ期 10例。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 6例 ,严重贫血 4例 ,低蛋白血症 6例 ,糖尿病 2例。1 2 手术方式 经左胸后外侧切口主动脉弓上吻合 12例 ,弓下吻合 4例 ;右胸前外侧、腹、左颈部三切口 4例 ;非开胸食…  相似文献   

18.
双吻合器技术在全系膜切除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过选择的低位直肠癌患者中双吻合器技术在全系膜切除保肛手术中的价值。方法对距肛缘4~7cm的低位直肠癌患者56例行结直肠吻合保肛手术。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术后发生吻合口漏1例(1.8%),吻合口狭窄7例(12.5%)。术后局部复发3例,其中2例为吻合口复发,1例为盆腔复发,总局部复发率为5.4%。结论只要合理选择手术适应证,全系膜切除结合双吻合器技术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是安全可靠的。  相似文献   

19.
氦氖与半导体激光治疗伤口感染和溃疡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资料和方法  伤口感染和溃疡患者 81例 ,分为氦氖激光组4 6例 ,男 2 4例 ,女 2 2例 ;年龄 5~ 71岁 ;病程 1~56d ;头面部、四肢软组织外伤或术后伤口感染14例 ,腹部术后感染、瘘口 10例 ,会阴部、肛周术后感染、瘘口 8例 ,下肢慢性炎症、溃疡 6例 ,口腔粘膜溃疡 8例 ;伤口或溃疡面积 0 .2~ 5.0cm2 ,<2cm24 1例 ,2~ 5cm2 5例。半导体激光组 35例 ,男2 1例 ,女 14例 ;年龄 7~ 6 5岁 ;病程 1~ 50d ;病种分类同氦氖激光组 ,依次分别为 12例 ,7例 ,4例 ,5例 ,7例 ;伤口面积 0 .2~ 4 .0cm2 ,<2cm2 32例 ,2~ 4cm2 3例。  …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经肛门局部切除治疗低位直肠癌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2006年49例低位直肠癌经肛门行局部切除术患者(局部切除术组)的临床资料,其中T,期37例,T2期12例;以45例行根治术的I期直肠癌患者作为对照(根治术组),其中T1期11例,T2期34例。将两组患者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5年复发率、5年生存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局部切除术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1%(2/49),根治术组为15.6%(7/4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69,P〈0.05)。局部切除术组患者5年生存率为97.9%,根治术组患者为95.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439,P〉0.05)。局部切除术组中T2期患者术后复发率为33.3%(4/12),高于根治术组T2期患者术后复发率(5.9%,2/34),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89,P〈0.05);低分化癌患者术后均转移复发。结论对于T1期直肠癌,经肛门局部切除是合理选择,而T2期直肠癌及低分化肿瘤不宜单纯采用局部切除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