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研究小儿CD7抗原阳性急性髓系白血病 (CD7+AML)的临床生物学特征及治疗效果。方法  对 55例初治小儿AML进行细胞形态学、免疫表型、多药耐药P糖蛋白 (P1 70 )检测 ,临床观察 ,并常规采用HAE方案诱导治疗 ,判定疗效。结果2 3例CD7+小儿AML在FAB分型中以M2 、M5 多见。M3 中无一例CD7抗原表达 ,将CD7+与CD7-两组小儿AML进行对比 ,CD7+AML具有肝脏明显增大 (P <0 0 0 5) ,外周血白细胞数、原始细胞比例及P -糖蛋白表达增高等特点 (P <0 0 0 5,P <0 0 1及P <0 0 5) ,且年龄偏低 ,中位数年龄 7 6岁 (P <0 0 1 ) ,治疗效果差 ,完全缓解率4 3% ,达首次缓解中位时间为 55 5天。结论  小儿CD7+AML具有独特的临床生物学特征 ,常表达P -糖蛋白 ,临床症状重 ,治疗效果差 ,完全缓解率低 (P <0 0 5) ,达首次缓解时间长 (P <0 0 5)。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儿童急性白血病化疗后外周血中淋巴细胞的变化,探讨淋巴细胞值异常与患儿继发免疫紊乱,导致感染及重症感染发生之间的关系。方法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27例,急性髓性白血病(AML)9例,经化疗骨髓持续缓解(CCR)9—12个月和21—24个月,外周血白细胞≥4.0×10^9/L时,用流式细胞仪、单克隆抗体(美国BD公司)分别检测患儿外周血中CD3+、CD4+、CD8+、CD19+、CD16/56+细胞的百分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随着化疗次数的增加,机体的免疫活性细胞会受到不同程度损害,T细胞亚群的比例明显失调,CD4+细胞百分数下降(P<0.01),CD8+细胞百分数上升(P<0.05),CD4+/CD8+细胞比值严重倒置(P<0.01),CD19+细胞百分数下降(P<0.05),临床上常见白血病患儿易感染和多发严重感染亦与此有关。2.CD16/56+标记的自然杀伤细胞并不随化疗次数增加而有变化(P>0.05),在白血病的治疗中有重要意义。3.AML外周血中CD3+、CD4+、CD8+、CD4+/CD8+、CD19+、CD16+/56+细胞百分数无改变(P>0.05)。结论ALL患儿免疫活性细胞随着化疗次数的增加受到明显影响,有必要尽早进行免疫干预治疗,以提高患儿机体的免疫功能,以增强抗感染能力,恢复机体的免疫监督能力。对CD19+细胞减少,在感染发生时,给与丙种球蛋白,可减轻感染程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CD56^+小儿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的生物学特征及临床意义。方法 对80例初治小儿AML进行细胞形态学、免疫表型、多药耐药P糖蛋白(P170)检测、临床观察、并常规采用HAE方案诱导治疗,判定疗效。结果 综合我中心8年间小儿急性髓系白血病资料分析,CD56阳性率20.69%(30/145)。CD56^+患儿在FAB分型中以M2b、M5、M7多见,CD56^+组中免疫表型特征为多表达CD34(85.00%和44.11%P=0.01)。HLA—DR(76.66%和42.00%P=0.003)。和PgP(85.71%和25.58%P=0.001)。此外,CD56^+AML患儿髓外浸润现象明显(77.27%和45.00%P=0.017),尤其是淋巴结(59.09%和22.50%P=0.006)和脾脏(63.63%和22.50%P=0.002)受累显著,CD56表达与年龄、性别、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含量、血小板计数、及外周血幼稚细胞数无关,也不影响CR率和无病生存时间(DFS),但达首次缓解时间较长,中位时间56天。结论 CD56^+AML具有独特的,临床生物学特征,生物学侵袭性较强,多表达耐药蛋白P170,预后较差。建议初诊时监测CD56分子表达以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淋巴系抗原在儿童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ML)细胞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儿科2000年1月-2009年7月收治的初诊AML患儿42例。其中原粒细胞白血病未分化型(M1)2例,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M2)17例,颗粒增多的早幼粒细胞白血病(M3)12例,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M4)4例,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M5)7例。采用CD45/SSC双参数散点图设门方法对42例AML患儿进行三色流式细胞术细胞免疫分型检测。同时对伴淋巴系相关抗原表达的AML(Ly+AML)患儿与不伴淋巴系相关抗原表达的AML(Ly-AML)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42例AML患儿中13例伴有淋巴系抗原的阳性表达(30.95%),其中CD19在AML中的阳性表达率最高(33.33%),其次为CD7(11.90%)、CD3(11.90%)。CD19在M5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1.43%。Ly+AML组肝大例数与Ly-AML比较有统计学差异(χ2=6.48,P<0.05),其余临床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Ly+AML组与Ly-AML组首次化疗后完全缓解率比较无差异。结论儿童AML伴有淋巴系抗原CD19...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讨儿童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血液端粒酶活性(TA)与AML各种临床指标的关系,采用PCR—ELISA法检测了健康儿童及患儿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端粒酶活性(PBTA)。结果显示健康儿童的PBTA为阴性;32例患儿中27例初诊的PBTA为阳性,但与患儿的性别、年龄和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之间无相关性(P>0.05)。在不同的FAB分型之间,初诊时PBTA的表达特点是M2>M4>M5>M3,M2与M5之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完全缓解超过1年的患者初诊PBTA小于1年内复发者和无完全缓解者,前两者的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5);同一患者完全缓解时PBTA显著小于初诊时PBTA值(P<0.05);复发患儿初诊与复发时的PBTA值无明显差异(P>0.05)。提示儿童AML患者初诊时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端粒酶活性检测可能对AML的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具有意义。  相似文献   

6.
160例儿童急性白血病免疫表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免疫表型可以确定细胞的来源和分化阶段 ,是急性白血病的重要生物学特征。该文了解儿童急性白血病 (AL)抗原表达规律、分布情况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直接或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 1 6 0例儿童AL的免疫表型。结果  1 6 0例AL中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L) 1 1 2例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 4 8例。 1 1 2例ALL中 ,T系ALL 1 2例 (1 0 .7% ) ;B系ALL(不包括成熟B ALL) 93例 (83.0 % )。ALL中 ,1 3.8%有髓系抗原表达 ,以CD33阳性最常见 ;AML中 ,4 0 %有淋系抗原表达 ,以CD7阳性率最高。儿童AML淋系抗原表达阳性率高于儿童ALL髓系抗原表达 (P <0 .0 1 )。CD1 4在儿童M 4和M 5的表达频率为 77.8%。B系ALL中CD34阳性率 5 8.5 %。AML中 ,CD34的表达频率为 5 5 .3% ,其中M1和M 2的CD34阳性率为 76 .5 % ,高于其它AML病人的CD34阳性率 (4 3.3% ) ,P <0 .0 5。HLA DR抗原在M 3的表达频率为 1 1 .1 % ,低于其它类型AML病人的HLA DR阳性率 (76 .3% ) ,P <0 .0 1。B系ALL中 ,CD34表达与FAB分型、起病时白细胞数、髓外侵润情况均无关 (P >0 .0 5 ) ;CD34-组婴幼白血病发生率 (1 7.6 % )高于CD34+ 组 (4 .2 % ) ,P <0 .0 5。结论 HLA DR阴性对于M3的诊断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CD56+小儿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的生物学特征及临床意义。方法对80例初治小儿AML进行细胞形态学、免疫表型、多药耐药P糖蛋白(P170)检测、临床观察、并常规采用HAE方案诱导治疗,判定疗效。结果综合我中心8年间小儿急性髓系白血病资料分析,CD56阳性率20.69%(30145)。CD56+患儿在FAB分型中以M2b、M5、M7多见,CD56+组中免疫表型特征为多表达CD34(85.00%和44.11%P=0.01)。HLA-DR(76.66%和42.00%P=0.003)。和PgP(85.71%和25.58%P=0.001)。此外,CD56+AML患儿髓外浸润现象明显(77.27%和45.00%P=0.017),尤其是淋巴结(59.09%和22.50%P=0.006)和脾脏(63.63%和22.50%P=0.002)受累显著,CD56表达与年龄、性别、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含量、血小板计数、及外周血幼稚细胞数无关,也不影响CR率和无病生存时间(DFS),但达首次缓解时间较长,中位时间56天。结论CD56+AML具有独特的临床生物学特征,生物学侵袭性较强,多表达耐药蛋白P170,预后较差。建议初诊时监测CD56分子表达以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儿免疫表型特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四色免疫荧光直接标记技术与CD45/侧向角光散射(SSC)设门分析技术,检测98例AML患儿,根据抗体积分系统进行分型.结果 (1)AML 98例免疫表型分析显示,相关抗原的阳性强度表达依次为CD13、CD33、髓过氧化物酶,干/祖细胞分化抗原阳性强度表达依次为CD117、CD34.其中伴淋系抗原表达的阳性强度表达率依次为CD19、CD7、CD2、CD10.(2)98例分为伴淋巴系相关抗原的AML(Ly+AML)(n=38,38.78%)和不伴淋巴系相关抗原的AML(Ly-AML)(n=60,61.22%).Ly-AML组首次化疗完全缓解(CR) 11例(30.0%),Ly+AML组CR 18例(28.95%),2组CR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ML患儿38.78%伴有淋巴系抗原表达,并以CD19的高表达为主,其次为CD7,其伴系抗原表达率的多少与AML患儿的CR率无关.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讨CDl4在小儿白血病中的表达及其在白血病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本文采用CD45/SSC多参数散点图设门多色流式细胞术分析158例小儿急性白血病(AL)患儿白血病细胞的CDl4及其它白血病相关抗原的表达情况。结果:158例中有9例(5.7%)表达CDl4,且均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CDl4在M4/M5患儿中的阳性率明显高于非M4/M5患儿(P<0.01);M4和M5b患儿CDl4的阳性率明显高于M2及M5a(P均<0.01);CD11b在M2的阳性率(6/20例,30%)明显低于M5(7/9例,77.8%,P<0.05);CDl5在M5a的阳性率明显低于M5b(P<0.05)、M2(P<0.01)及M4(P<0.05)。在AML组中,CDl4的表达与CD11b、CDl5呈正相关(P均<0.01)。提示CDl4有助于淋巴系白血病、髓系白血病及单核细胞相关性白血病(MLIL)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其对单核细胞相关性白血病免疫分型诊断中的特异性为100%,敏感性为64.3%。CDl4和CDl5有助于M5亚型的区分及M2与M5a、M2与M4的鉴别诊断,CDl4和CDllb则有助于M2与M5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0.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实验室特点与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实验特点与临床诊断、治疗效果的关系。方法对57例ITP患儿和15例健康儿童进行血小板计数(BPC)、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和血小板压积(PCT)测定;对57例ITP患儿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G、PAIgM);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VB19、EBV、CMV;42例患儿接受地塞米松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结果①治疗前,ITP组的BPC、PCT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ITP(AITP)的PDW、MPV明显增加(P<0.05),慢性ITP(CITP)组PDW、MPV无明显变化(P>0.05)。②治疗后,AITP组PDW、MPV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CITP组BPC、PCT仍明显减少,MPV呈明显增大(P<0.05),PDW呈分布宽度差异性变大。③丙种球蛋白治疗效果与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G、PAIgM)的表达有统计学意(x^2值分别为5.03、3.96,P<0.05)。结论血小板参数可作为ITP的诊断、病情严重程度的判别指标;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G和PAIgM的表达对于指导丙种球蛋白临床治疗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分化抗原CD7与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临床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表达CD7抗原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tue lymphoblastic leukemia, ALL)患儿的临床特点及治疗反应,方法:选择1998.4-2001.5在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和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82例。应用一组CD系列单克隆抗体随机检测了ALL患儿的表型,G显带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治疗采用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常规化疗方案。将CD7^ 与CD7^-的急淋进行对比。结果:CD7^+与CD7^-急淋相比,年龄大,白细胞数高,肝脏明显增大,出现髓外白血病及严重并发症较多,第一疗程达CR人数少,达CR时间长,第一疗程内放弃治疗或死亡人数多,P170率高(均为P<0.05),结论:CD7^+ALL临床症状较重,治疗反应较差,预后欠佳。  相似文献   

12.
表达CD7抗原的小儿急性髓性白血病28例临床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表达CD 7抗原的急性髓性白血病 (AML)患儿的临床特点及治疗反应。方法 选择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和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AML患儿 2 8例。应用一组CD系列单克隆抗体随机检测其表型 ,用G显带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治疗采用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常规化疗方案。将CD7 与CD7-的AML进行对比。结果 CD7 与CD7-AML相比 ,具有肝大、外周血白细胞数高 ,原始细胞百分比高、第一疗程达CR者少、P170率高的特点 (均为P <0 0 5 )。结论 CD7 AML临床症状较重 ,治疗反应较差 ,预后欠佳。  相似文献   

13.
人脐血T、B淋巴细胞和NK细胞的免疫学表达特性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人脐血T、B淋巴细胞和NK细胞,以及T/NK细胞杀伤性抑制性受体(KIR)表达的免疫学特性及其意义。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26例正常新生儿脐血的T、B淋巴细胞和NK细胞抗原标记,包括CD45RA、CD45RO、CD69、CD25、CD40L、CD40、CD10、CD20和CD16等抗原的表达,以及脐血T/NK细胞上KIR分子(CD158a和CD158b抗原)的表达,并与正常儿童外周血比较。结果 脐血T淋巴细胞中CD45RA^ 细胞表达高于外周血(P<0.01),CD45RO^ 则明显低于外周血(P<0.01);脐血T细胞CD69表达极低;CD25在CD8^ 细胞亚群中几乎不表达;CD40L在脐血T细胞中表达低于外周血(P<0.05)。脐血B淋巴细胞中不成熟亚群CD10^ /CD19^ 比例增高,成熟B细胞表型CD19、CD20、CD40等抗原均明显高于正常外周血(P<0.01)。脐血中T淋巴细胞和NK细胞均存在KIR分子表达;脐血和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CD158分子表达低于NK细胞(P<0.01),脐血T淋巴细胞亚群中CD158分子表达低于正常外周血;CD158几乎不表达于CD4^ T细胞,主要表达于CD8^ T细胞,且以CD158a^ 为主;脐血中NK细胞CD158分子表达高于T淋巴细胞(P<0.05),但明显低于外周血NK细胞KIR的表达(P<0.01)。结论 脐血T淋巴细胞包括原始和早期T细胞以及T细胞受体表达障碍,导致脐血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不成熟,可能是脐血移植(UCBT)后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发生率低和程度轻的重要原因之一。脐血B淋巴细胞免疫应答障碍可能缘于T淋巴细胞表型或功能的障碍。脐血T/NK细胞KIR的表达特性提示,KIR可能与UCBT中GVHD和移植物抗白血病(GVL)效应有关。  相似文献   

14.
过敏性紫癜患儿免疫功能变化与静注丙球疗效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探讨过敏性紫癜(HSP)患儿的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和细胞因子与发病机制的关系,对124例混合型HSP患儿及125例健康儿童,应用单克隆抗体免疫荧光法测定T细胞亚群(CD4^ 、CD8^ 、CD4^ /CD8^ ),琼脂单相免疫扩散法测定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IgD),夹心法ELISA检测白介素IL(IL-1、IL-6、IL-8)及肿瘤坏死因子α(INF—α);用双盲随机法把混合型HSP患儿分成两组:I组应用静注丙球(IVIG)300—400mg/Kg.d,疗程3—5d;Ⅱ组应用地塞米松0.3—0.5mg/Kg.d,疗程5—7d,并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显示:(1)HSP患儿,CD4^ 、CD4^ /CD8^ 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CD3^ 、CD8^ 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IgA、IgM、IgD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IgG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IL-l、IL-6、IL-8、TNF—α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2)应用IVIG治疗的HSP患儿在皮疹消失时间、关节肿痛缓解时间、腹痛缓解时间、便血消失时间等均明显短于应用激素治疗(P<0.01)。结论显示:(1)HSP患儿存在严重的免疫功能紊乱;(2)IVIG治疗HSP患儿临床疗效明显优于激素治疗。  相似文献   

15.
急性白血病免疫分型与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儿童急性白血病(AL)免疫表型的分布情况和抗原表达规律,并与临床特征及预后相结合,为临床个体化用药提供指导。方法对85例新近诊断为AL患儿,采用CD45/SSC双参数散点设门方法进行三色流式细胞术免疫表型分析。其中胞膜抗原采用单克隆抗体三色直接免疫荧光标记法,胞浆内抗原采用双色直标法。结果1.AL 85例免疫分型:未分化型(AUL)1例,占1.2%;杂合型7例,占8.2%;急性髓性白血病(AML)18例,占21.2%;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59例,占69.4%。其中B-ALL 50例,占84.7%;T-ALL 6例,占10.2%;T/B-ALL 3例,占5.1%。2.ALL 59例中髓系抗原表达31例,占52.5%。髓系抗原表达阳性组和阴性组临床特征、治疗反应及预后方面无明显差异。3.AML患儿中有淋系抗原表达5例,占27.8%,低于ALL有髓系表达。其中以CD7阳性率最高,为60%;CD14在M4、M5表达率为75%;CD13、CD33在AM中表达率分别为83.3%、94.4%。4.混合型白血病7例。其中B/M 6例,TB/M 1例;2例在FAB分型中疑为混合型,余5例为ALL。结论应用多色流式细胞术可较好地分析每例白血病患儿,尤其是对于混合型白血病及抗原交叉表达者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16.
多参数流式细胞术检测急性白血病患儿CD14表达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CD14在小儿白血病中的表达及其在白血病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意义 ,本文采用CD45/SSC多参数散点图设门多色流式细胞术分析158例小儿急性白血病 (AL)患儿白血病细胞的CD14及其它白血病相关抗原的表达情况。结果 :158例中有9例 (5.7 %)表达CD14,且均为急性髓系白血病 (AML)。CD14在M4/M5患儿中的阳性率明显高于非M4/M5患儿 (P<0.01) ;M4和M5b患儿CD14的阳性率明显高于M2及M5a(P均<0.01);CD11b在M2的阳性率 (6/20例,30 %)明显低于M5(7/9例,77.8 % ,P<0.05) ;CD15在M5a的阳性率明显低于M5b (P<0.05)、M2 (P<0.01)及M4 (P<0.05)。在AML组中 ,CD14的表达与CD11b、CD15呈正相关 (P均<0.01)。提示CD14有助于淋巴系白血病、髓系白血病及单核细胞相关性白血病 (MLIL)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其对单核细胞相关性白血病免疫分型诊断中的特异性为100% ,敏感性为64.3 %。CD14和CD15有助于M5亚型的区分及M2与M5a、M2与M4的鉴别诊断 ,CD14和CD11b则有助于M2与M5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重组人类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加大剂量铁剂防治极低出生体重儿贫血的疗效。方法 将34例极低出生体重儿随机分为治疗组16例和对照组18例;两组观察对象均于出生第四天起开始口服葡萄糖酸亚铁糖浆(按元素铁9mg/kg·d计算)、Vit C 0.2g/d、Vit E 15mg/d,治疗组在上述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rH-EPO每周600IU/kg,分三次皮下注射,疗程满6周结束。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网织红细胞计数(Ret)较同日龄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两组血红蛋白(Hb)及红细胞压积(Hct)均于出生后逐渐下降,但治疗组下降缓慢,两组在治疗后第1、3、5、7周相比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疗程结束后存在贫血者4例(25.oo%),对照组13例(72.22%),两组相比x^2=7.56,P<0.01,有极显著性差异;治疗组输血2例,而对照组输血11例。结论 rH-EPO加大剂量铁剂能有效防治极低出生体重儿贫血,能最大限度地减少输血治疗,可作为极低出生体重儿的一项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18.
现将2006年我国儿童血液系统疾病的临床进展简述如下。1白血病白血病是高度异质性疾病,系列交叉抗原表达、抗原表达不同步、抗原过度表达、抗原表达缺乏和(或)异位抗原表达较为常见。帖立军等[1]对伴有髓系抗原表达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my+ALL)和伴有淋系抗原表达的急性髓系白血病(Ly+AML)两组患儿进行临床、生物学特征及治疗相关因素分析,结果提示,174例ALL患儿中,my+ALL与my-ALL患儿除在B-ALL组达到完全缓解(CR)时间差异有显著性外(P<0.05),其他临床、生物学特征及治疗反应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两组患儿5年无事件生存(EFS)…  相似文献   

19.
探讨表达CD7抗原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cutelymphoblasticleukemia ,ALL)患儿的临床特点及治疗反应。方法 :选择 1998 4~ 2 0 0 1 5在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和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L)患者 82例。应用一组CD系列单克隆抗体随机检测了ALL患儿的表型 ,G显带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 ,治疗采用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常规化疗方案。将CD7+ 与CD7-的急淋进行对比。结果 :CD7+ 与CD7-急淋相比 ,年龄大 ,白细胞数高 ,肝脏明显增大 ,出现髓外白血病及严重并发症较多 ,第一疗程达CR人数少 ,达CR时间长 ,第一疗程内放弃治疗或死亡人数多 ,P170率高 (均为P <0 0 5 )。结论 :CD7+ ALL临床症状较重 ,治疗反应较差 ,预后欠佳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初诊临床及生物学特征,以期为儿童AML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42例2010年1月-2014年12月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确诊为AML患儿的初诊临床资料,并分析其与诱导缓解化疗疗效的关系。结果142例患儿男女比例1.45:1;中位年龄2.42(0.08~13.00)岁;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80.30%)、髓外浸润(64.39%)及出血(46.97%);WBC中位计数为26.00(0.60~483.70)×10~9/L,Hb 71(31~124)g/L,PLT 38(1~404)×10~9/L;骨髓细胞形态前三位依次为M5(33.80%)、M2(25.35%)和M4(14.08%);免疫分型髓系抗原表达按比例依次为CD33、CD13和HLA-DR,伴有淋巴系抗原表达者占31.93%;异常核型检出率为53.66%;白血病相关融合基因检出率为33.33%;DAE及MAE方案诱导缓解化疗后总体完全缓解率(CR)为82.69%。结论142例AML患儿初诊临床特征与国内外文献报道存在不同程度的异同,提示深入开展多中心研究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