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通过取类比象思维方式方法,对中医针灸理论进行分析。将"象思维"作为出发角度,和现代解剖学相联系,分析"象思维"对于经络理论、针刺手法、腧穴理论进行阐述和分析。通过比较和分析得知,"象思维"和人体经络具有密不可分的关联,通过"象思维"可以对腧穴柱治愈原理进行阐释,并且可以有效指导针刺手法。在中医针灸起源、中医针灸形成以及中医针灸发展过程中,"象思维"均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象思维"对于中医方方面面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取象”思维贯穿整个中医思维过程,对经络、腧穴理论的形成和应用有重要意义。其对经络、腧穴命名的构建作用,在经络理论的基本概念、腧穴的位置、五输穴的命名、穴位得气的判定等很多方面有广泛体现.具有一定的科学性。我们既要学会“取象比类”,又要学会“异类不比”,对于通过取象比类得出的结论,必须经过实践的检验。  相似文献   

3.
取象思维贯穿于整个中医学中,其在针灸学中的运用也较广泛,对经络的发现构建与循行分布、腧穴的命名、五腧穴的涵义、标本根结理论、以及临床治疗如腧穴主治、手法操作、得气判定等各方面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文章通过分析取象思维在针灸学中的具体运用,旨在增强人们对取象思维的理解和重视,以探寻针灸学术领域的创新点,推动针灸的相关理论和针灸学科不断的发展,为临床诊疗的认知和把握提供新的思路,以便更好地为临床服务。  相似文献   

4.
象思维是中医学的核心思维及创新思维,对指导我们学习和继承中医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从象思维的概念与特征入手,论述其在中医阴阳理论、藏象学说、经络腧穴理论等方面的具体体现及重要应用。以此理解中医独特的"取象比类""司外揣内""以象测藏"等思维方法的内涵,把握中医"象"的本质,体会阴阳之象,脏腑之象,腧穴之象,经络之象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5.
儒学与中医的思维模式和表述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贾成祥 《河南中医》2001,21(2):67-68
取类比象,是中国古代传统的思维方法。《黄帝内经》在总结医疗实践和建构中医理论时,明显地受《周易》取类比象的思维模式的影响。传统儒学和中医的取类比象的思维模式决定了古代文化包括中医典籍中的语言表达方法,也往往是取类比象,舍象取类,或者是取象比类,舍类取象。  相似文献   

6.
《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最重要的一部医学典著,为中医理论的源泉.《灵枢经》更是着重记载了经络腧穴理论和针刺方法,在中医针灸学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其第十九篇四时气篇中首次提出了“因时制宜”的针刺时间疗法,并具体举例阐述了相关病症的针刺原则及针刺方法,强调在针刺治疗过程中必须遵循天人相参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基本理论.本文试将《黄帝内经·灵枢》四时气篇的学术思想进行归纳,并从中为经络腧穴理论和针刺方法寻找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取象比类是中医学重要的思维方法,古代中医文献关于这方面的内容十分丰富。传统针刺补泻中也有许多取象比类思维的应用,如补泻主旨、操作手法、补泻时机、得气效果等诸多方面都运用了取象比类的方法。本文从这一视角入手,对针刺补泻相关的理法内容进行梳理和分析,以期更好地认识针刺补泻理法的渊源和本质,并希冀更多人清楚和重视古代针灸理论的这一思维特点。  相似文献   

8.
胡蓉 《中国针灸》2012,32(11):1047-1048
针对目前经络腧穴教学中所存在的片面性与局限性,需要从构筑经络辨证、部位取穴、审症选穴临床思维体系;标准化取穴手法,系统强化操作技能;穿插图片法考核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使针灸专业学生不仅具备针灸临床思维与操作技能的“两翼”,并拥有眼力定位腧穴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取象比类”作为中医学重要的思维方法,有着鲜明的直观性、表象性、整体性的优点,它为中医理论的形成提供了大量的科学假说,在创造新理论的过程中是一种可资借鉴的途径。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恰当运用“取象比类”,对激发中医专业学生学习中医理论的兴趣以及开拓其中医临证思路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0.
武连仲教授致力于中医针灸事业40余年,博采众长,学识渊博,对经络、腧穴等针灸基本理论颇多新见解。武教授临床经验丰富,善于创新,有其独特风格,强调取穴施术的准确性,认为同一穴位采用不同的针刺方向、针刺角度、针刺深度及针刺方法,都可能对该穴的主治范围造成重要影响。笔者有幸随师侍诊,受益颇多。  相似文献   

11.
开阖枢理论是中医思维中象思维的延伸和拓展,可以更好的象释人体生理、病理机能;腧穴是人体气血输注于体表的反应点,其命名和功能主治也与象思维中开阖枢理论密切相关。临床中针刺风穴常用于治疗风邪疾病,然而由于腧穴理论的抽象性和模糊性,原理尚不明确,限制了风穴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因而探寻象思维丰富腧穴理论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基于"开阖枢"理论运用象思维探讨"风穴"和"风象"病,以期更好的解释风穴在治疗风象病上的机理,希望能为针灸腧穴理论及临床应用提供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2.
试析醒脑开窍法中部分腧穴的刺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醒脑开窍法中极泉等腧穴的取穴、针刺手法及针刺效应的分析,说明醒脑开窍法中这几个腧穴的针刺操作是通过对穴位局部相应神经干的适量刺激,配合醒脑开窍法中其他腧穴的针刺,共收开窍醒神、疏通经络之功.说明醒脑开窍法是在对神经系统解剖生理的客观准确认识的基础上,对中医针灸基础理论的进-步完善.  相似文献   

13.
经络腧穴学是全国高等中医院校针灸推拿学专业的基础课程,在针灸推拿学科教育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为深入研究提升经络腧穴学线上教学质量,初步构建以“教师与学生智慧创新思维发展”为核心理念的线上课程教学平台,通过建立“多维一体”线上教学平台,“铆合资源”保障线上教学质量,“混合评价”优化线上教学体系等教学改革,为经络腧穴学线上教学课程建设提供新思路、新方法。  相似文献   

14.
"取象比类"思维方法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取象比类"作为中医学重要的思维方法,有着鲜明的直观性、表象性、整体性的优点,它为中医理论的形成提供了大量的科学假说,在创造新理论的过程中是一种可资借鉴的途径.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恰当运用"取象比类",对激发中医专业学生学习中医理论的兴趣以及开拓其中医临证思路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5.
邓凯文  贺福元 《中国中药杂志》2013,38(10):1643-1648
目的:分析中药归经研究的现状,提出并阐明“穴药”法的中药归经研究法.方法:对中药有效成分群(物)的归经及与经络脏腑功能(象)的互应关系的研究现状进行剖析,找出其不足与解决问题的对策.结果:特定的中药成分群对特定的经络脏腑有选择性的作用,这是中药归经的物质基础,体现“物”性;经络脏腑的功能状态以一定的证候表现出来,体现“象”性,一定功能的经络脏腑对特征中药成分群有反作用,可用于探知和表征经络脏腑,体现“候”性,三者实为“物-象-候”印迹关系.经络脏腑功能状态也可通过针刺特异腧穴改变,而这种改变可以通过中药定量药理学参数表征,据此可建立中药归经研究的“穴药”新方法,也可以探讨中药成分与病证网络靶点的关系,起到一箭双雕的作用.结论:中药与经络脏腑及其功能三者互为“物-象-候”印迹关系,可通过针刺特异性腧穴改变,“穴药”法既是中药归经研究最简捷的方法,也是探知经络脏象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6.
象思维具有两重内涵,第一层次的象思维是根据事物相似性进行简单类比的思维方式,第二层次的象思维则是以象模型为工具的模型化思维方式。中医象思维以构建与运用象模型为核心,通过提取不同物象作为具有代表性的意象,并根据其关联性建立不同的象模型,以此作为推演的依据。中医象思维的运行机制包括以下几个步骤:第一,从“物象”提炼“意象”,即选取具有特定含义的物象进而形成符号化的意象。第二,建立象模型,即以取象比类的方法将意象加以联系,进而形成一系列符号体系。第三,从“意象”反推“物象”,即再次取象比类后,根据象模型分析意象。通过象模型的转换,中医象思维脱离一般性类比的主观性,而更具系统性与科学性。  相似文献   

17.
管见中医“取象比类”思维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彬  张庆祥 《四川中医》2011,(10):54-55
取象比类是中医理论学习与实践创新的灵魂。"取象比类"的思维方法不仅蕴涵在中医生理病理、中药性味等理论中,同时"取象比类"更是我们把中医理论实践创新发展的重要思维方法。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一五"期间立项资助和结题的针灸研究项目进行了报告和分析。立项的194个项目包括6个方面:经络研究、腧穴理论研究、针刺镇痛研究、针灸治病机制研究、针灸临床研究、灸法研究。其中腧穴的研究成为新的热点,针灸治病机制的研究资助项目仍然最多。针灸临床研究项目较少。结题项目共119项,主要集中在经络理论研究、腧穴理论研究、针灸治病机制研究和针刺手法的研究。对结题项目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①以神经生物学的方法研究经络仍然是比较公认的研究方法。②腧穴的研究已经从穴位局部解剖特征到感受器传入特征的研究,尤其是侧重穴位病理状态下的特征研究、穴位效应的研究。③针灸治病的机制研究仍然集中在针刺对脑缺血后的脑保护作用机制的研究,并且引入了较新的方法。在其它疾病的研究方面也有展开,但是对于针灸理论的揭示还远远不够。④引入了现代医学新方法和新技术,在这一时期较为热门的技术fMRI、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基因组学、蛋白组学、分子生物学、干细胞等方法获得的资助较多。⑤针灸的临床研究缺乏,只有两个有关临床的研究项目结题。在对资助项目结果报告的同时也对目前资助项目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针灸是中医的瑰宝,探究其腧穴命名的含义,对于提高其临床疗效具有实际意义。而取象思维是古人思维方式的代表,利用古人的思维方式去探析腧穴命名的含义,可以更直观地了解腧穴,从而更进一步提高针灸在临床上的疗效。通过采用传统文献学的研究方法,收集相关文献资料。运用训诂学的方法对十四正经的腧穴进行逐字释义,然后再借助统计学进行分类,最后汇总出以取象思维命名的腧穴计200余穴。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以《内经》有关论述和针刺与现代免疫的关系为切入点,通过分析经络、穴位等现代研究,试图寻找针刺取象的精确原理.文章通过“取象比类”思维运用,建立“琴键”假说,通过假说含义、内容、应用前景展望等阐述,说明穴位、针具与人体共同作用后产生的治疗机理类似于弹奏钢琴发音过程.由此为中医针刺机理的现代研究提供新思路,该假说有望成为中医、西医研究针刺疗法的桥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