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患者女,14岁。因发热8天于1990年7月3日入院。查体:T39.7℃,P98次,Bp13.3/9.33kPa。精神萎糜,心肺无异常,肝肋下1.5cm,质Ⅱ°,脾未触及。实验室检查:白细胞6.8×10~9/L、N70%、L28%、M2%;嗜酸细胞直接计数0;血肥达反应“O”1∶640,“H”1∶640。入院后拟诊伤寒,以氨苄青霉素、氟哌酸等治疗,效果欠佳。其间先后两次血培  相似文献   

2.
伤寒再感染是由不同的沙门氏菌 Vi 噬菌体型所引起,迄今尚未见到来自流行地区的报告,作者从孟加拉国报告了以下这一病例。患男性盂加拉人,因发烧15天于1983年4月21日入院。入院前9天厌食、腹泻、大便呈暗褐色,每天约8次,体温40.4℃、脉搏140次/分、呼吸40次/分、血压90/60mmHg,腹部触痛有实感并有肌卫,肠鸣减弱,肝脏于右肋下1公分、脾于左肋下2公分扪及,红细胞压积29%、白细胞2600/mm~(?)中性58%、杆状核12%、淋巴29%、单核1%、血小板5万/mm~3,血培养出伤寒沙门氏菌 Vi 噬菌体46型,对氯霉素敏感,沙门氏菌“O”凝集素1:640。用(?)霉素治疗(用量按60毫克/公斤/日),分四次静注,4天后退热,但腹部触痛及肌卫无改善。住院第  相似文献   

3.
1 病例报告 例1 女,59岁,主因间断黑便、呕血11年,加重1天,于2000年7月24日以“上消化道出血原因待查”收住院。11年间先后发生4次黑便及呕血,查胃镜均示:“胃底黏膜出血”,经对症治疗出血停止。此次又因黑便再次住院。体检:贫血貌,余无特殊阳性体征。患者糖尿病史11年,平素口服优降糖5mg日1次,血糖控制在9mmol/L以内。否认  相似文献   

4.
<正> 患者女,54岁。4天前咳嗽时感胸闷、气促,胸片示左肺组织被压缩90%,以SLE,左侧气胸于1988年4月9日入院。患者15年前出现发热、关节痛、白细胞血小板减少、皮疹、狼疮细胞、荧光抗核抗体阳性;1年后阵发性胸闷、心悸;2年前胸部X片示“肺大泡”。查体:体温38.8℃,呼吸20次/分,心率76次/分,早搏6次/分,心音略低,气管右移,左胸廓较饱满,呈过清音,呼吸音减低;双手指指关节梭形,皮肤(-)。实验室检查:白细胞7.2×10~9/L,中性0.54;荧光抗核抗体1:640;GPT 35u/L,GOT 47u/L;白蛋白/球蛋白3.4/3.5,抗“O”、LDH,CPK、BUN、  相似文献   

5.
<正> 1980~1981年我们用强力霉素治疗16例伤寒,其中男12例,女4例,成人9例,儿童7例。均取得满意效果。方法:强力霉素0.2g/d,儿童2~5mg/kg/d,配合应用TMP。体温正常后减至半量或停药。平均成人用药量3克,小儿2.2克。结果:中毒症状消失平均5.3天,体温恢复正常最短2天,最长11天。肝脾回缩至正常约需2周左  相似文献   

6.
患者女,40岁,1988年4月中旬不明原因持续高热1周,肥达氏反应O 1:320、H1:320,用氯霉素治疗,体温正常2周后出院。于病程第40天复发,持续发热39~40℃,同时出现两下肢肌肉阵发性抽痛和关节痛,不能站立、行走,尿潴留,嗜睡。查体:体温39.8℃,脉膊118次,血压14.66/9.33kPa。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光反射灵敏。颈部轻度抵抗。心肺听诊正常。髋关节和大腿肌肉压痛明显,两下肢肌力正常,肌张力亢进,双膝和跟腱反射减弱,克氏征阳性,巴氏征阴性,实验室检查:Hb91g/L,WBC 5×10~9/L,N82%,L18%,嗜酸细胞对绝计数“0”,血沉80mm  相似文献   

7.
流行性出血热合并伤寒的病例少见,现报告如下。 病例报告:女,26岁,农民。因发热、头痛、腰痛及全身酸痛4天,于1995年8月16日入院。体检:体温38℃,脉膊68次/分,血压12/8 kPa。神志清,表情淡漠。皮肤粘膜未见黄染及出血点。球结膜充血。心肺(-)。腹平软,肝脏肋下1厘米。脾脏肋下2厘米。双肾区叩击痛( )。实验室检查:白细胞4.6×10~9/L,中性0.652%,淋巴 0.348%,嗜酸性粒细胞计数0/L,尿常规;蛋白 ,镜检(-)。IgM 。电解质、血尿素氮、肝功能正常。诊为流行性出血热。给予补液、纠正内环境紊乱及应用青霉素、病毒唑等治疗,入院后第2天尿量达4000ml以上,由发热期直接进入多尿期。持续3天后尿量逐渐减少。但患者仍有持续发热,体温在38℃~40℃。伴有畏寒、全身乏力,食欲不振。于8月20日始腹泻水样便,日10余次。无腹痛及恶心。加服氟哌酸治疗2天不见好转。8月23日,查IgM 。肥达反应“O”1:160,“H”1:32O,“A”(-),“B”(-),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告了依诺沙星治疗菌例11例,伤寒14例的疗效;依诺沙星治疗菌痢剂量为每日0.4克,分2次口服,共5天,治疗伤寒,每日0.8克,分2次口服,体温正常后减半量,  相似文献   

9.
结核性脑膜炎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较罕见,我院收治1例因两次出血而致死,现报告如下。患者,女,35岁。因头痛、呕吐一个月,发烧35天于1984年1月7日住院。7年前曾患肺结核治疗3个月。内科系统检查无异常。颈项强直,克氏征(+),布氏(+)。腰穿压力210mmH_2O。脑脊液检查:无色透明,总细胞380/mm~3,白细胞230/mm~3,多核40%,单核60%,糖35mg%,蛋白448mg%,氯95mEq/L。血沉32mm/1小时。住院后按结脑治疗,症状明显好转,颈项强直消失。1月14日突然恶心、呕吐一次,随后抽搐,呼吸微弱,意识不清,大汗。检查:双侧视乳头边界不清,颈项强直,克氏征(+),布氏征(+)。腰穿压力220mmH_2O,脑脊液血  相似文献   

10.
例1:男,33岁,农民,因畏寒、发热、头痛、腰痛、眼眶痛7天于1982年11月25日入院。体检:T37.7℃,BP140/80,面色潮红似酒醉貌,上腭粘膜及两腋下均见细小出血点。两眼结膜充血轻度水肿。肝肋下1.5cm,质软,表面光滑,脾肋下未及,两肾区有叩压痛。化验:白细胞6200,中性74%,异淋2%,嗜酸性粒细胞绝对计数为零。血小板8万。尿蛋白+,大圆细胞+。BUN17mg%。入院诊为流行性出血热。按出血热治疗无效,高热持续不退4天,经进一步检查血肥达氏反应,H1:160,O1:80。一周后H1:640,O1:640,血培养伤寒杆菌阳性,故诊断为伤寒,经氯霉素治疗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11.
1.女性患者,30岁,船民,8月7日开始连续发热10天,体温39℃,头痛,畏寒、腹泻,食欲差,右下腹轻压痛,腹泻,肝肋下2厘米,质软,压痛不明显,脾肋下1厘米,巩膜黄染,血总胆红素1.2mg%, GPT90单位,HBsAg(-),肥达氏反应“O”1:80,“H”1:160;血白细胞4000/mm_3,应诊断: A.急性无黄疸型肝炎 B.疟疾(胃肠炎型) C.伤寒 D.钩端螺旋体病 E.阿米巴肝脓肿2.右第九、十肋闭合性骨折,肝破裂,血压70/40mmHg,脉搏116次/分,血红蛋白9克%,适当的治疗  相似文献   

12.
我室于1994年7月2日~6日连续从4例住院患者血标本中分离出伤寒沙门氏菌,结果分析报告如下。1 病例简介 病例 1:患者男,40岁,于1994年6月27日因持续发热7天住院。T41C,P100次/min,WBC3.9×10~9/L,NO.68,L0.32,尿URD 2,PRO 3。  相似文献   

13.
例1,男,34岁。因咳嗽咳痰2月,高热3天入院。胸透示两肺侵润型肺结核。体温39.2℃,呼吸26次,脉搏110次。血沉47mm,痰找抗酸杆菌(?)。给予异烟肼,利福定,链霉素三联抗结核治疗,3天后仍持续高热,查肥达氏反应“O”·“H”、1∶160,一周后复查为1∶640,诊断为肺结核合并伤寒。用氯霉素治疗3周,体温正常出院。例2,女,16岁。因发热盗汗1月入院。胸片示肺结核,痰找抗酸杆菌(+)。体温38℃,呼吸24次,脉搏92次。给予三联抗结核治疗5天,仍持续高热,  相似文献   

14.
对伤寒混合疫苗(TAB)和霍乱疫苗的反应从局部红斑到全身性短期反应是常见的,本文记录一例从未见报导的接种后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和肝炎. 病例报告: 21岁,健康男性,几年前曾接种过TAB和霍乱疫苗,以后再一次皮下接种伤寒混合疫苗和霍乱疫苗o.5毫升,一小时内受接种者出现呕吐、头痛、腹痛,当晚又发生呕吐数次和腹泻一次,在发病期间自始至终鼓励其饮水,患者出现肌肉酸痛,第二天出现颈部强直,体温上升至37.4℃,因从注射后一直无尿,于第三天住院. 体检:黄疸,无脱水征象,颈部、四肢、腹壁肌肉有明显触痛,血压90/70毫米汞柱,脉搏80次/分,律齐,心音正常,肺清晰,其他体检无异常。实验室检验:Hb15.2克/dl,WBC23.6×10~9/L方,血尿素氮23毫克%(138mg/dl).血钾3.8mm  相似文献   

15.
患者女,41岁。因畏寒、持续高热、乏力、纳减20余天,在当地医院经“氯霉素、庆大霉素”等药物治疗无效住本院。体检:T40℃,P90次,R20次,BP110/70。精神萎,无欲貌,心肺无异常,肝脾肋下未触及,上腹偏右轻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无叩击痛,肠鸣音稍活跃。肥达氏反应O、H均为1:640,入院后二次血培养报告:分离出伤寒沙门氏菌。对氟哌酸、丁胺卡那敏感;对氯霉素、氢苄青霉素等耐药。  相似文献   

16.
郑××,男,21岁,住院号14095,1974年12月11日上午9时急症住院。患者住院前一天上午8时半开始四肢麻木无力,进行性加剧,午餐时行走困难,当晚四肢瘫痪,不能翻身。入院翌日晨排尿困难,即送我院。既往无类似发作,近期无“感冒”发烧。查体:体温36.5℃,脉搏84次/分,呼吸24次/分,血压120/80毫米汞柱。神清,被动体位,心率84次/分,律齐,无杂音。除下腹可摸及胀大的膀胱外,查体未见其它异常。神经系检查:颅神经除咽反射减弱,轻度吞咽障碍外余正常,脑膜刺激征、深浅感觉均无异常,四肢对称性弛缓性瘫痪,肌力近端1°,远端0°,浅反射减弱,深反射消失,无病理反射。植物神经检查:胸以下无汗,膀胱尿贮留。  相似文献   

17.
1 病历摘要患者男 ,80岁 ,因“咳嗽、咯痰、呼吸困难 2月加重伴乏力、纳差 4天”为主诉 ,于 2 0 0 3年 1 0月 9日以“浸润性肺结核”收住院。患者于 2个月前开始咳嗽、咯痰 ,在外院诊断为肺结核。住本院后进行标准的四联抗痨治疗 (2HRZE/ 4HR) 1个月后症状缓解 ,经X线检查肺部病灶有所吸收 ,血沉正常 ,肝肾功能正常而出院。查体 :T 36℃ ,P 80次 /分 ,R 2 0次 /分 ,BP 1 1 0 / 70mmHg。神志清 ,精神差 ,慢性消耗病容 ,双肺语颤减弱 ,叩诊过清音 ,双肺底可闻及少许湿罗音 ,心率 80次 /分 ,心音低远。腹部未见异常。胸片见左肺上肺呈大…  相似文献   

18.
莫雷西嗪引起尿量减少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51岁,住院号(115042)因诉,胸闷,心悸两天于1998年3月4日入院.体检:T36.8℃,P90次/min,R20次/min,BP14/9kPa,全身皮肤无水肿.心脏无杂音,心律不齐,可闻及频发性早搏(12~14次/分),肺(-),胸片:心影大小形态正常,心电图:频发室性早搏,血生化检查:BUN4.91μmol/L,cr71.8μmol/L,肝功能正常尿常规检查亦正常.  相似文献   

19.
1病例介绍例1 :患儿,女,8岁。因发热、头痛半月,进行性左侧肢体瘫痪7天,于2001年10月4日按“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炎”收入住院。患儿于半月前因爱凉而头痛、发热、上腹隐痛,按“上感”治疗不见好转。病后5天忽然失语,口眼歪斜,7天后感右上肢疼痛,右下肢跛行,有时难以站立,右手不能握物。查体:T39℃,P120次/分,R25次/分,BP100/60mmHg。神志清,安静卧床,呼吸平稳,心脏无特殊发现,双肺呼吸音清晰,腹平软,肝脾未触及。颅神经检查无异常发现。克氏征(—) ,布氏征(-) ,巴氏征(—) ,右侧腓肠肌压痛。舌质红、苔白腻,脉细数。化验检查:血WBC22 3×1…  相似文献   

20.
病例:患者,男性,51岁。该患发热、头痛、恶心、呕吐5天,无尿2天,于1991—11—30入院。体检:体温37.8℃,脉搏96次/分,血压16/10.7kPa,精神萎糜,面颈部潮红,球结膜充血水肿,腋下可见散在点状出血,心肺均正常,双肾区有明显叩痛,神经系统检查正常。实验室检查:白细胞32×10~9/L,中性分叶0.56,淋巴0.17,杆状核0.14,异型淋巴0.13,血小板60×10~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