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应用带骨膜自体骨联合Cem-OsteticTM人工骨浆修复骨缺损,探讨其治疗效果及可行性。方法将26例骨缺损骨不连患者分为3组:第1组8例,采用带骨膜自体骨联合Cem-OsteticTM人工骨浆修复骨缺损;第2组8例,采用Cem-OsteticTM人工骨浆植入;第3组10例,采用单纯自体骨植骨。结果均无毒副作用及异物反应等不良反应。第1组术后均达到骨折愈合优良,第2组有2例、第3组有1例愈合可,第2组有1例愈合差。结论带骨膜自体骨联合Cem-OsteticTM人工骨浆修复骨缺损有促进骨折愈合的作用,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纳米羟基磷灰石/胶原骨修复骨缺损的效果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纳米羟基磷灰石/胶原(简称纳米人工骨)骨材料植入骨缺损后,局部和全身的反应、植入后的骨修复时间,评估纳米人工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3-03/2004-06在江苏大学附属医院骨科收治的骨缺损患者29例,男21例,女8例;年龄10~83岁。其中骨折后骨缺损22例,经骨折切开复位适宜的内固定,骨缺损处植入纳米羟基磷灰石/胶原骨;骨折后骨不连4例,将骨折端瘢痕及硬化骨清除,打通髓腔后植入纳米羟基磷灰石/胶原骨;骨瘤样病损3例,病灶刮除后植入纳米羟基磷灰石/胶原骨。上述病例术中材料植入量0.4~3.0g。连续12个月的临床观察随访,行X射线摄片检查。结果:29例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除1例胫骨骨折术后失访,其余28例连续12个月复诊随访。①患者纳米羟基磷灰石/胶原骨植入后X射线摄片观察结果:术后1~3个月材料植入区与缺损周围的骨组织之间界限模糊;3~6个月材料植入区内有明显的新骨长入,骨修复材料与骨组织融合成一体,密度接近正常骨组织,达到骨性连接,骨缺损己基本修复。6~12个月植骨塑形改建。②不良事件及副反应:28例复诊随访时,全身无发热反应,纳米羟基磷灰石/胶原骨植入部位的局部无不良反应。其中2例骨折患者术后2个半月因外伤或过早负重,致内固定钢板折断再骨折,予重新手术复位固定。结论:纳米羟基磷灰石/胶原骨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是安全的新型骨缺损填充材料;纳米人工骨材料植入骨缺损处3~6个月可形成骨性连接,6~12个月骨结构塑形改建,且局部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3.
观察手术及经皮自体骨髓移植治疗四肢骨折骨不连、骨延迟愈合的临床效果。选择1997-11/2004-02山东省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应用经皮自体骨髓移植法治疗骨不连、骨延迟愈合的患者23例,患者均了解相关治疗目的、方法并同意治疗方案。①17例骨不连患者采用手术治疗。15例存在骨质缺损者在骨折端间隙及周围自体髂骨植骨10例,收集术中骨屑及骨髓原位植骨4例,异体植骨1例;2例单纯外固定架重新固定未植骨并行自体骨髓移植。术后2周抽取自体骨髓注入骨折部位,注射10~20mL/次,每2周1次,需注射2~4次。②6例骨延迟愈合患者仅行自体骨髓移植,未改变固定方式。术后定期随访,观察患者骨折愈合情况。骨折愈合标准:X射线片显示连续骨痂通过折线,骨折处无疼痛及压痛,能够全部负重。23例骨不连、骨延迟愈合患者全部进入结果分析,无脱落。23例患者术后平均随访12.5个月,其中随访7~9个月11例,10~12个月6例,13~15个月5例,16个月1例。23例患者均达到骨性愈合,愈合率100%,平均愈合时间为5.6个月。坚强固定加必要的植骨修复骨缺损是治疗骨折术后骨不连的基础和关键,自体骨髓具有成骨作用,可进一步促进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4.
纳米羟基磷灰石/胶原骨修复骨缺损的效果评估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观察纳米羟基磷灰石/胶原(简称纳米人工骨)骨材料植入骨缺损后,局部和全身的反应、植入后的骨修复时间,评估纳米人工骨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2003-03/2004—06在江苏大学附属医院骨科收治的骨缺损患者29例,男21例,女8例;年龄10-83岁。其中骨折后骨缺损22例.经骨折切开复位适宜的内固定,骨缺损处植入纳米羟基磷灰石/胶原骨;骨折后骨不连4例,将骨折端瘢痕及硬化骨清除,打通髓腔后植入纳米羟基磷灰石/胶原骨;骨瘤样病损3例,病灶刮除后植入纳米羟基磷灰石/胶原骨。上述病例术中材料植入量0.4-3.0g。连续12个月的临床观察随访,行X射线摄片检查。 结果:29例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除1例胫骨骨折术后失访,其余28例连续12个月复诊随访。①患者纳米羟基磷灰石/胶原骨植入后X射线摄片观察结果:术后1~3个月材料植入区与缺损周围的骨组织之间界限模糊;3-6个月材料植入区内有明显的新骨长入,骨修复材料与骨组织融合成一体,密度接近正常骨组织,达到骨性连接,骨缺损己基本修复。6~12个月植骨塑形改建。②不良事件及副反应:28例复诊随访时,全身无发热反应,纳米羟基磷灰石/胶原骨植入部位的局部无不良反应。其中2例骨折患者术后2个半月因外伤或过早负重,致内固定钢板折断再骨折,予重薪手术复位固定。 结论:纳米羟基磷灰石/胶原骨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是安全的新型骨缺损填充材料;纳米人工骨材料植入骨缺损处3-6个月可形成骨性连接.6~12个月骨结构塑形改建,且局部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股骨干骨折内固定术后骨不连的手术治疗方法与效果.方法 18例股骨干骨折内固定术后骨不连患者,于手术取出原内固定后,采用交锁髓内针固定12例,动力加压钢板固定并辅以自体骼骨植骨6例.结果 术后1例失访,17例获随访14~26个月,骨性愈合时间4~11个月;术后12个月,膝关节活动度为0~100°,疗效优6例,良8例,可3例,优良率为82.3%;1例术后4个月远端2枚锁钉断裂,同法更换髓内针后11个月骨折愈合;1例术后原切口感染,抗生素治疗2周切口愈合;1例术后1 a植骨处有顽固性疼痛.结论 骨缺损尤其是压力侧骨缺损是导致股骨干骨折内固定术后骨不连的主要原因;采用含骨皮质的髂骨作为植入骨治疗骨不连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6.
回顾性分析上海市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骨科2004-01/2007-12收治的骨折术后骨折延迟愈合、骨不连、骨缺损进行微创植骨的患者11例,局部麻醉或连续硬膜外麻醉下,在电视透视引导下定位,做5~8 mm的切口.通过植骨器撑开软组织,切割、钳夹、取出纤维瘢痕组织,并打通硬化封闭的髓腔,形成新鲜植骨床.通过套筒将自体骨、异种骨或人工骨植入.植骨后每2周复查X射线片,观察植骨块吸收、骨再生以及骨折的愈合情况.10例患者植骨后一般情况好,无发热,伤口无明显肿胀、渗出等炎症反应,均为一期愈合.骨折延迟愈合或骨不连均在植骨后2~4个月(平均2.9个月)达到临床愈合,恢复正常负重.1例胫骨中下1/3开放性骨折骨不连患者3周内出现炎症反应,植骨后8个月仍未愈合.提示微创植骨术操作简便,创伤小,愈合较快,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7.
背景:到目前为止,国内人工骨联合自体骨髓移植治疗新鲜骨折、骨缺损方面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尚未见报道。目的:分析自体骨髓移植复合人工骨修复四肢粉碎性骨折骨缺损的作用途径。方法:42例四肢骨缺损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3组,均采用内固定方法修复骨折骨缺损。复合组采用自体骨髓移植复合人工骨,人工骨移植组仅作单纯的人工骨移植,自体骨髓移植组仅将单纯的自体骨髓注射入骨缺损处。所有患者均行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活性检测和影像学随访,观察骨痂形成及骨折愈合情况。结果与结论:在内固定后第3,4,6周,复合组伤肢骨痂形成率、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活性均显著高于人工骨移植组及自体骨髓移植组(P<0.01)。提示自体骨髓移植复合人工骨较单纯的人工骨移植或自体骨髓移植更能促进早期骨痂反应,加速骨折后骨缺损愈合,缩短骨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8.
研究发现直径300—500μm微米结构的微小颗粒骨比直径4.0-5.0mm的经典颗粒骨更容易在非感染骨缺损中成活。目的:评价采用自体微小颗粒骨植骨混合万古霉素开放性植骨修复感染性胫骨骨缺损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8例胫骨感染性骨缺损或骨不连患者,其中男23例,女5例,平均年龄35.2岁;胫骨上段19例,胫骨中段2例,胫骨下段7例;开放性骨折术后感染病例17例,骨折术后感染合并骨不连11例。随访6—30个月观察创面及骨折愈合情况。结果与结论:术后平均6周移植微小颗粒骨表面被肉芽组织覆盖,平均8周创面完全闭合,经植骨后骨缺损处均骨性愈合,2例骨折愈合差,经二次植骨后达到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5个月。未发生神经血管损伤及药敏反应。表明白体微小颗粒骨植骨混合万古霉素开放性植骨修复治疗感染性胫骨缺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骨折内固定术后骨不连外固定自体骨植入适应症和植骨方法的疗效。方法 将68例骨不连分为4组.即:单纯外固定加压组,外固定自体髂骨板植入组,外固定带血管髂骨瓣移植组和外固定带血管腓骨瓣移植组.随访观察骨愈合时间,记录外固定支架并发症例数。结果 增生型骨不连和萎缩硬化型骨不连可采用加压外固定和自体骨移植治疗.萎缩型骨不连骨折愈合时间长;骨缺损型骨不连外固定加髂骨瓣移植较游离髂骨植入骨折愈合快;腓骨或腓骨皮瓣的移植修复股骨和胫骨骨缺损时骨折愈合时间较长。外固定支架术后并发症有经钉道软组织感染、拆除外固定支架后关节活动受限、骨折移位和二次骨折。结论 外固定支架与自体骨植骨是治疗骨不连的有效方法,应根据骨不连的类型和骨缺损的长度选择植骨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近年有关人工植骨材料的生物学特性与临床应用现状.方法:由作者应用计算机检索维普数据库,检索时限为1998-01/2010-10.检索关键词:骨充填材料,骨缺损,骨肿瘤,骨病,骨组织工程.纳入与各种人工植骨材料的生物学特性与临床应用有关的文献,对资料进行初审,并查看每篇文献后的引文.共15篇文献符合标准纳入结果分析.结果:人工植骨材料包括无机材料、有机材料和复合材料,复合材料组合了前两者的优势,具备较好的生物安全性、生物相容性、生物活性及生物力学性能.在四肢骨折内固定或骨肿瘤刮除后于骨缺损处植入人工骨,明显加速骨骼愈合过程.降低延迟愈合或不愈合的发生率,有较大临床应用价值.结论:人工植骨材料在促进骨愈合、椎体融合效果接近自体骨,无排异反应,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