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观察醋酸铅对动脉内皮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的毒性效应,探讨醋酸铅通过血脑屏障的可能机制。方法醋酸铅处理动脉内皮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后进行Giemsa或HE染色,检测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细胞免疫化学法检测P53、Bax、Bc1-2的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经10μmol/L醋酸铅处理24h后Giemsa,H.E染色均显示出醋酸铅组细胞成凋亡形态学改变。动脉内皮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的细胞免疫化学结果都显示醋酸铅组的P53和Bax阳性表达升高,而Bc1-2的阳性表达下降。其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表明醋酸铅组细胞凋亡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结论醋酸铅可损伤动脉内皮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促进凋亡及影响血脑屏障。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氯化镧对小鼠大脑皮质星形胶质细胞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的小鼠大脑皮质星形胶质细胞分别于终浓度为0(对照)、0.25、0.5、1.0 mmol/L氯化镧无血清培养基处理24 h后,采用RT-PCR法检测星形胶质细胞B细胞淋巴瘤2(B-cell lymphoma 2,Bcl-2)、B细胞淋巴瘤2相关X基因(Bcl-2-associated Xgene,Bax)、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caspase-8和caspase-9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0.25、0.5和1.0 mmol/L氯化镧染毒小鼠星形胶质细胞Bax、caspase-3和caspase-9 mRNA的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0.5和1.0 mmol/L氯化镧染毒小鼠星形胶质细胞Bcl-2 mRNA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氯化镧染毒剂量的升高,小鼠星形胶质细胞Bax、caspase-3和caspase-9 mRNA的表达水平均呈上升趋势,Bcl-2 mRNA的表达水平呈下降趋势。而各组小鼠星形胶质细胞caspase-8 mRNA的表达水平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氯化镧对星形胶质细胞产生毒作用的机制可能与氯化镧致促凋亡基因Bax和caspase-3、caspase-9表达升高以及抑凋亡基因Bcl-2表达下降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醋酸铅对小鼠星形胶质细胞凋亡和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 10 μmol/L醋酸铅处理小鼠星形胶质细胞24、48 h后,采用Hoechst33258染色法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聚合酶链反应(PCR)、细胞免疫化学法测定Caspase-3的转录与表达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 经10μmol/L醋酸铅处理24、48 h后小鼠星形胶质细胞呈凋亡形态学改变.Caspase-3转录与表达水平升高,醋酸铅组细胞凋亡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醋酸铅可促进小鼠星形胶质细胞凋亡,Carpase-3参与了凋亡过程.  相似文献   

4.
醋酸铅对原代培养大鼠皮层神经元的毒性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醋酸铅对体外培养大鼠皮层神经元的毒性效应。方法用不同浓度的醋酸铅(50、100和200μg/ml)染毒后,原代培养乳大鼠皮层神经元,通过中性红染色和PI-Hoechst 33342双染色法观察醋酸铅作用6、12、24和48h对细胞存活的影响;结果PI-Hoechst 33342双染色结果表明,各组醋酸铅染毒12h后,部分细胞出现核固缩,随着醋酸铅浓度的增加和培养时间的延长,出现核固缩细胞增多,呈红色荧光细胞比例增加,凋亡细胞增加。对照组细胞凋亡比例明显低与中浓度和高浓度醋酸铅组P0.05)。中性红染色结果表明,不同浓度醋酸铅作用皮层神经元不同时间后各染铅组细胞活性随时间的延长而降低,但除高醋酸铅染毒组在24和48h较6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染铅组细胞活性随染铅剂量的增加而降低,尤其是高铅组与对照组及低铅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中、高浓度醋酸铅(50、100、200μg/ml)作用皮层神经元12h后细胞存活都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并呈剂量和时间依赖关系。  相似文献   

5.
目的利用原代培养的小鼠脑星形胶质细胞(astrocytes,AS),探讨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信号转导通路是否参与镉致小鼠脑星形胶质细胞凋亡的过程。方法原代培养的小鼠脑星形胶质细胞给予0~20μmol/L镉染毒0~24 h,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给予0~20μmol/L镉染毒9、12 h,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给予0~20μmol/L镉染毒12 h,采用Annexin V-FITC/PI双染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给予0~20μmol/L镉染毒0~12 h,采用蛋白印迹(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JNK磷酸化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镉浓度为5~20μmol/L时,随染毒剂量的升高及作用时间的延长,细胞形态发生明显改变:细胞间网络连接松散,突起消失,胞体收缩成球形,贴壁能力下降,最终脱落,漂浮于培养液中。与对照组比较,各浓度镉染毒9、12 h后小鼠脑星形胶质细胞的存活率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随着镉染毒浓度的升高和染毒时间的延长,小鼠脑星形胶质细胞的存活率均呈下降趋势。与对照组比较,各浓度镉染毒12 h后小鼠脑星形胶质细胞的凋亡率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随着镉染毒浓度的升高,小鼠脑星形胶质细胞的凋亡率均呈上升趋势。与对照组比较,5~20μmol/L镉染毒3 h后小鼠脑星形胶质细胞内p-JNK表达量均升高,20μmol/L镉染毒6 h后小鼠脑星形胶质细胞内p-JNK表达量升高,10~20μmol/L镉染毒9、12 h后小鼠脑星形胶质细胞内p-JNK表达量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0 h比较,0~20μmol/L镉染毒3~12 h后小鼠脑星形胶质细胞内p-JNK表达量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镉浓度的升高和染毒时间的延长,小鼠脑星形胶质细胞内p-JNK的表达量均呈上升趋势。结论镉可能通过上调JNK磷酸化蛋白的表达水平来诱导小鼠脑星形胶质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醋酸铅对人股动脉内皮细胞凋亡和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活性的影响。方法醋酸铅染毒人股动脉内皮细胞后,用Hochest 33258染色法检测细胞形态学变化,用细胞免疫化学法检测caspase-3、P53、Bax、Bc l-2的表达;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经10μmol/L醋酸铅处理24、48 h后,Hochest 33258-PI染色显示醋酸铅组细胞呈凋亡形态学改变。动脉内皮细胞的细胞免疫化学结果都显示醋酸铅组的caspase-3、P53和Bax阳性表达升高,而Bc l-2的阳性表达下降。其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表明醋酸铅组细胞凋亡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结论醋酸铅可促进动脉内皮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capase-3的活化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醋酸铅对人股动脉内皮细胞超微结构及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实验设染毒组,10、20μmol/L醋酸铅处理体外培养的人股动脉内皮细胞24 h后,用透射电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细胞免疫化学法、Western blot法检测Caspase-3的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设不加醋酸铅为对照组。结果经染醋酸铅24 h后电镜观察发现染毒组细胞染色质固缩、边移,核质间隙增宽,20μmol/L醋酸铅染毒组凋亡小体形成;细胞免疫化学、Western blot结果显示醋酸铅组的Caspase-3阳性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升高;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醋酸铅染毒组细胞凋亡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结论醋酸铅可诱发人股动脉内皮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Capase-3的活化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氡诱发小鼠肺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 建立氡染毒小鼠模型,将小鼠分为氡吸入染毒不同剂量组(0.02、30和60WLM)和不同时间段组(24h、30d和90d);采用TUNEL法检测小鼠肺组织细胞凋亡程度;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肺组织p53蛋白及Bcl-2/Bax表达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氡吸入染毒组小鼠肺组织随着剂量的增加和染毒后时间的延续凋亡细胞逐渐增多;免疫组化结果显示,随着染毒剂量的增加和染毒后随着时间的延续,小鼠肺组织中的p53蛋白表达量明显升高,在染毒后30d和90d时达到峰值;Bcl-2/Bax值则明显下降。结论 氡染毒诱发小鼠肺细胞凋亡与p53和Bcl-2/Bax通路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醋酸铅对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凋亡的作用及对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 经5、10、20 μmol/L醋酸铅染毒HK-2细胞24h后,Hochest33342染色法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分光光度计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乳酸脱氧酶(LDH)活力、丙二醛(MDA)含量,DNA Ladder实验检测醋酸铅对HK-2基因组的影响,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 Hochest33342-PI染色显示,染铅组细胞呈凋亡形态学改变。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发现,染铅组细胞胞质内出现空泡,核同缩,核膜结构模糊,并出现凋亡小体。染铅组细胞培养上清中LDH活力及MDA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K-2基因结果显示,染铅组出现较为明显的DNA损伤现象。5、10、20 μmol/L染铅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4.16%±2.94%、19.45%±2.73%、25.01%±3.97%,均明显高于对照组(5.81%±2.1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醋酸铅可促进HK-2细胞凋亡,进而影响肾脏正常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纳米硒(nano-selenium,Nano-Se)通过调节Bax/Bcl-2比值对镉(cadmium,Cd)致小鼠睾丸间质细胞(TM3)凋亡的保护作用。方法试验分为5组,即对照组、镉染毒组、低剂量纳米硒组、中剂量纳米硒组和高剂量纳米硒组。其中镉染毒剂量为20μmol/L;纳米硒处理剂量分别为5、10和20μmol/L。采用CCK-8检测细胞活力,Hoechst染色检测凋亡,通过Western Blot检测Bax和Bcl-2蛋白的表达以及Bax/Bcl-2比值的变化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Cd能使TM3细胞形态改变,造成细胞损伤,导致细胞活力明显下降(P0.05),使Bax/Bcl-2比值明显升高(P0.05)诱发TM3细胞凋亡。而与Cd组相比,Nano-Se能够抑制Cd对TM3细胞的毒性作用,提高细胞活力(P0.05),降低Bax/Bcl-2比值(P0.05)和TM3细胞的凋亡水平。结论 Nano-Se对Cd致TM3细胞毒性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可能降低TM3细胞中Bax/Bcl-2比值,从而抑制TM3细胞凋亡。[营养学报,2019,41(6):601-605]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亚砷酸钠对人正常肝(L-02)细胞凋亡及Bax、Bcl-2 m 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L-02肝细胞分别暴露于含0(对照)、50、100、150μmol/L亚砷酸钠的培养基中暴露24 h。采用MTT法检测L-02肝细胞的存活率,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L-02肝细胞凋亡率,采用RT-PCR的方法检测Bax、Bcl-2 m RNA相对表达情况,采用Westernblotting方法检测L-02肝细胞中Bax、Bcl-2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各浓度亚砷酸钠染毒组L-02细胞的存活率均较低,凋亡率均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亚砷酸钠染毒浓度的升高,L-02细胞的存活率呈下降趋势,而凋亡率上升趋势。与对照组相比,各浓度亚砷酸钠染毒组L-02细胞中Bcl-2、Bax m 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均较高,100μmol/L亚砷酸钠染毒组Bcl-2 m RNA/Bax m RNA值也较高,而150μmol/L亚砷酸钠染毒组Bcl-2 m RNA/Bax m RNA值及50、150μmol/L亚砷酸钠染毒组Bcl-2蛋白/Bax蛋白值均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亚砷酸钠可抑制L-02肝细胞的生长,诱导细胞凋亡的发生;其机制可能与Bcl-2家族的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乙醇对胎鼠神经干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将妊娠14 d胎鼠脑新皮质来源的神经干细胞暴露于终浓度分别为0(对照)、25、50、100 mmol/L的乙醇培养基溶液3 d。采用Annexin V/PI法检测细胞早期和晚期凋亡情况,采用JC-1探针法检测线粒体膜电位的改变,并检测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Caspase-3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50、100 mmol/L乙醇染毒组神经干细胞的早期凋亡细胞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各浓度乙醇染毒组神经干细胞的晚期凋亡率无明显改变。且随着乙醇染毒浓度的升高,神经干细胞的早期凋亡细胞率呈上升趋势。仅100 mmol/L乙醇染毒组神经干细胞线粒体膜电位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各浓度乙醇染毒组神经干细胞Bax mRNA的表达水平均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cl-2和Caspase-3 mRNA的表达水平均无明显改变。且随着乙醇染毒浓度的升高,Bax mRNA表达量呈上升趋势。与对照组比较,50、100 mmol/L乙醇染毒组神经干细胞Bax蛋白的表达水平均升高,而Bcl-2/Bax蛋白的比值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浓度乙醇染毒组神经干细胞Bcl-2、Caspase-3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无明显改变。结论乙醇可引起神经干细胞早期凋亡,其机制可能与线粒体损伤和Bax表达上调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微囊藻毒素-LR(microcystins-LR,MC-LR)对人支气管上皮细胞(16HBE)凋亡及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16HBE细胞分别暴露于终浓度为0(对照)、1、10、20、30、40μg/ml的MC-LR溶液24h后,采用MTT法检测细胞活性。将16HBE细胞分别暴露于终浓度为0(对照)、2.5、5、10μg/ml的MC-LR溶液培养24、48 h后,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细胞色素C(Cyt-c)、B淋巴细胞瘤-2蛋白(Bcl-2)、前凋亡蛋白(Bax)的相对表达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各浓度MC-LR染毒组16HBE细胞的存活率较低,凋亡率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MC-LR染毒浓度的升高,16HBE细胞的存活率呈逐渐下降的趋势,凋亡率呈上升趋势;随着MC-LR染毒时间的延长,16HBE细胞的凋亡率均呈上升趋势。当暴露时间一定时,与对照组相比,各浓度MC-LR染毒组16HBE细胞Bax和Cyt-c蛋白的表达水平均升高,Bcl-2蛋白的表达水平均下降(除外2.5μg/ml MC-LR染毒24 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MC-LR染毒浓度的升高和染毒时间的延长,16HBE细胞Bax和Cyt-c蛋白的表达水平均呈上升趋势,Bcl-2蛋白的表达水平均呈下降趋势。结论 MC-LR能诱导16HBE细胞发生凋亡,并引起Cyt-c和Bax蛋白表达水平升高,Bcl-2蛋白表达水平降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PM_(2.5)对小鼠永生化足细胞(HSMPs)的损伤作用及雷公藤甲素(TPL)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将PM_(2.5)(0、20、200、400 mg/L)作用于HSMPs 24 h,以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比色法检测乳酸脱氢酶(LDH)活力,以western blot法检测足细胞裂孔膜蛋白(Nephrin)、B淋巴细胞癌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及p-p38 MAPK蛋白表达;分别加入TPL(0.5、2、4 mg/L)和p38 MAPK通路阻滞剂(25μmol/L SB203580)后,检测TPL的干预作用及机制。结果与对照组比较,200、400 mg/L PM_(2.5)可明显诱导HSMPs凋亡,HSMPs上清液LDH活力升高,HSMPs内Nephrin及Bcl-2蛋白表达降低,Bax及p-p38 MAPK蛋白表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200 mg/L PM_(2.5)组比较,2、4 mg/L TPL可明显减少由PM_(2.5)诱导的HSMPs凋亡,降低HSMPs上清液LDH活力,降低HSMPs中Bax及p-p38 MAPK蛋白表达,增加Bcl-2蛋白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与4 mg/L TPL组比较,加入SB203580干预可进一步减少由PM_(2.5)诱导的HSMPs凋亡,降低HSMPs上清液LDH活力,降低HSMPs中Bax及p-p38 MAPK蛋白表达,并增加HSMPs中Nephrin及Bcl-2蛋白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TPL可减轻PM_(2.5)诱导的HSMPs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抑制p38 MAPK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以小胶质细胞株(N9)作为靶细胞,观察全氟辛烷磺酸盐(PFOS)通过线粒体途径诱发N9细胞凋亡效应.方法 设定5、10、50、100、200 μmol/L PFOS染毒组及对照组.PFOS染毒24h后流式细胞术分析凋亡细胞率,罗丹明123检测线粒体膜电位,荧光定量PCR检测染毒24h后凋亡相关基因p53、Bax、Bcl-2、caspase-3和caspase-9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2.24%)比较,50、100、200 μmol/L PFOS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20.81%、33.26%、48.72%)均增加(P<0.05);PFOS染毒降低了线粒体膜电位,200 μmol/L组细胞出现明显核周小斑点状荧光;此外,随剂量增加,PFOS染毒组p53、Bax、caspase-3和caspase-9基因表达水平呈上升趋势,Bcl-2表达水平呈下降趋势,但未见浓度依赖性.结论 PFOS暴露可破坏神经小胶质细胞自稳态,破坏线粒体,影响凋亡相关基因表达,诱导神经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左卡尼汀(L-Ca)对过氧化氢(H_2O_2)诱导人脐静脉内皮(EA.hy926)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影响,为探讨L-Ca的心血管保护作用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方法采用750μmol/L H_2O_2作用12 h建立血管内皮细胞氧化应激损伤模型。实验共分为5组:对照组、模型组(H_2O_2组)及L-Ca低、中、高剂量(0.5、1、2 mmol/L)干预组。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乳酸脱氢酶(LDH)含量,用Hoechst 33258荧光染色法观察细胞凋亡情况,运用Annexin V-FITC/PI双染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凋亡水平,qRT-PCR法分析Caspase-9、Caspase-3 mRNA转录水平;用Western blot法对Bcl-2、Bax及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进行分析。采用SPSS 25.0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LSD-t检验。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细胞活力较低,上清液LDH含量、细胞凋亡率较高,Caspase-9、Caspase-3 mRNA及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较高,Bcl-2/Bax蛋白比值较低;与模型组相比,L-Ca低、中、高剂量组细胞活力均明显升高,上清液LDH含量、细胞凋亡率均显著降低,Caspase-9、Caspase-3 mRNA相对表达量均明显下降,Bcl-2/Bax比值均升高,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均降低,且均有剂量依赖关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L-Ca能够减轻H_2O_2对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提高细胞活力,减少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抑制Caspase-9和Caspase-3级联反应,上调Bcl-2/Bax蛋白比值有关。  相似文献   

17.
王慧  韩萍  曹燕花  王艳  董思圻  丁霄  米雪 《环境与健康杂志》2019,36(7):575-578,后插1
目的探讨双酚A(bisphenol A,BPA)对雌性小鼠血清性激素水平影响及卵巢氧化损伤作用。方法将30只1周龄健康SPF级昆明雌性小鼠按体重随机分为对照(玉米油)组和100、200 mg/kg BPA染毒组,每组10只。采用灌胃方式进行染毒,染毒容量为0.01 ml/g,每天1次,每周连续染毒5 d,共染毒12周。测定小鼠血清中雌二醇(E_2)、孕酮(P)、卵泡刺激素(FSH)及卵巢细胞活性氧(ROS)的水平;通过免疫组化SP法检测卵巢Bcl-2及Bax蛋白的表达,并计算Bcl-2/Bax值。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各剂量BPA染毒组小鼠血清中E_2、P的水平均降低,而FSH的水平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BPA染毒剂量的升高,小鼠血清中E_2、P的水平均呈下降趋势,而FSH的水平呈上升趋势。与对照组相比,各剂量BPA染毒组小鼠卵巢细胞ROS的水平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BPA染毒剂量的升高,小鼠卵巢细胞ROS的水平呈上升趋势。与对照组相比,各剂量BPA染毒组小鼠卵巢细胞BAX蛋白的表达水平均较高,而Bcl-2蛋白的表达水平及Bcl-2/BAX值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BPA染毒剂量的升高,小鼠卵巢细胞BAX蛋白的表达水平呈上升趋势,而Bcl-2蛋白的表达水平及Bcl-2/BAX值均呈下降趋势。BPA染毒组卵巢颗粒细胞和卵泡的形态结构病理学变化明显。结论 BPA可致小鼠卵巢组织发生明显的氧化损伤。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苯并[a]芘(B[a]P)染毒大鼠神经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蛋白的表达,以探讨B[a]P对大鼠神经毒性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32只SD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染毒组分为高、中、低3个剂量组(126.2、63.1、31.5 μg/kg的B[a]P溶液),并设溶剂对照组(50 μl/kg橄榄油),均采用侧脑室微量注射染毒处理,每周1次,连续3周;在染毒3周后采用原位末端缺口标记(TUNEL)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对各组大鼠脑组织凋亡细胞的分布及Bcl-2、Bax免疫反应阳性细胞进行观察和检测.结果 TUNEL染色结果显示,在大鼠大脑皮质及海马区的细胞核中可以见到棕黄色的凋亡小体,而且随着染毒剂量的增高,出现凋亡小体的细胞数逐渐增多.与溶剂对照组相比,高剂量组大鼠大脑皮质及海马神经细胞凋亡指数(AI)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与溶剂对照组相比,中、高剂量染毒组大鼠大脑皮质及各剂量组海马区神经细胞的Bcl-2蛋白表达均明显下降,Bax蛋白表达均明显升高,各组大鼠皮质及海马神经细胞的Bcl-2/Bax比值均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大鼠大脑皮质及海马区神经细胞AI与Bel-2呈负相关(r=-0.927,P<0.01;r=-0.934,P<0.01),AI与Bax呈正相关(r=0.858,P<0.01;r=0.874,P<0.01),AI与Bcl-2/Bax比值呈负相关(r=-0.939,P<0.01;r=-0.942,P<0.01).结论 B[a]P可引起大鼠大脑皮质及海马区神经元细胞的凋亡,且调控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蛋白的表达,在B[a]P致神经细胞凋亡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二甲基甲酰胺(dimethylformamide,DMF)致H9c2心肌细胞凋亡线粒体通路相关蛋白的影响。方法 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WB)检测不同剂量DMF(0 mM、50 mM、100 mM、200 mM)染毒24 h后胞浆内活化的Caspase-3(cleaved caspase-3)、Bax、Bcl-2以及细胞色素C(Cyt-c)水平的改变。结果 不同剂量DMF(0 mM,50 mM,100 mM,200 mM)染毒24 h后胞浆Cleaved caspase-3、Bax和Cyt-c水平升高,Bcl-2水平降低,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Cleaved caspase-3:F=23.33,P<0.001;Bax:F=60.31,P<0.001;Bcl-2:F=577.8,P<0.001;Cyt-c:F=104.0,P<0.001)。Cleaved caspase-3和Cyt-c水平在100 mM、200 mM染毒组较对照组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Bax在50 mM、100 mM染毒组较对照组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200 mM染毒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Bcl-2水平在50 mM、100 mM、200 mM染毒组较对照组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Bax/Bcl-2比值增加,100 mM,200 mM组较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结论 DMF染毒后可上调H9c2心肌细胞Cleaved caspase-3、Cyt-c以及Bax/Bcl-2水平,下调Bcl-2水平。线粒体通路参与了DMF诱导的H9c2心肌细胞凋亡的过程。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空气细颗粒物(PM2.5)对小鼠肺成纤维细胞(L929)的毒性作用。方法采用CCK-8法检测PM2.5暴露对细胞活性的影响,将L929细胞分别用0、10、20、50、100μg/ml浓度的PM2.5染毒24小时后进行CCK-8法分析;分别使用微量丙二醛(MDA)、乳酸脱氢酶(LD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试剂盒检测细胞氧化损伤的生物学指标;采用流式细胞仪和Western Blot分析经PM2.5染毒后L929细胞的凋亡程度。结果经实验发现,与对照组相比,PM2.5染毒组细胞存活率明显下降,MDA含量升高、LDH活性增加,SOD和GSH-PX酶活性下降(P0.05),并且Caspase-3和CHOP蛋白的表达上调,Bax/Bcl-2蛋白比率升高,细胞凋亡率增加。结论 PM2.5可导致L929细胞活性下降,引起细胞氧化损伤,并且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