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临床实习护士针刺伤后心理分析及防护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刺伤是临床工作中一种与注射、手术等临床操作密切相关的职业伤害。研究表明,针刺伤是导致医务人员发生血源性传播疾病的最主要的职业危险因素。在我国乙肝总感染率高达10%左右,艾滋病的流行在我国也已经进入快速增长期。因此,我国医务人员也面临着严峻的职业暴露的危险,其中护士是发生针刺伤及感染经血液传播疾病的高危职业群体。为了护理人员的职业安全,了解临床护士发生针刺伤后的心里状态,笔者就我院临床实习护士发生针刺伤后的心理状态进行调查及分析,并提出相应防护对策。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临床工作过程中针刺伤的高危人群及危险因素,并进行有效防护措施,以降低临床医务人员针刺伤的发生率。方法:对2008年我院635名临床医务人员中发生的44例针刺伤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于2009年开始对我院678名临床医务人员进行医疗垃圾处理规范操作、工作流程及职业防护培训,调查分析医务人员针刺伤发生情况及防护效果。结果:2009年针刺伤的发生率较2008年下降了2.80%,针刺伤发生的高危人群为护士和实习医护人员。针刺伤的主要原因有套回针头套、整理和清理物品、他人之以外扎伤等。结论:实习医护人员及护士针刺伤发生率较高,需要加强培训,提高防护措施及观念,减少不正确的诊疗操作,减少血性传播疾病的职业危害。  相似文献   

3.
护理人员发生针刺伤的现状及其防护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针刺伤是目前护理工作中最常见的职业性伤害,护士是医务人员中发生针刺伤的高危人群,护士职称的差异对针刺伤发生存在着影响,护士最易发生针刺伤的操作环节为回套针帽.针对护理人员发生针刺伤的现状提出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医务人员针刺伤的现状及防护意识,促进其树立职业防护观念。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我院577名临床医务人员进行有关针刺伤情况和防护知识调查。结果50.26%的医生、89.33%的护理人员有被针刺伤的经历;其中,66.67%的外科、妇产科医生发生过针刺伤,30.00%的感染病科医生发生过针刺伤。护理人员发生针刺伤最多的科室是急诊科和手术室,发生率分别为96.15%和93.33%。医护人员对于针刺伤相关知识了解程度存在较大差异,45.54%的医生、34.84%的护士不知道自身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的免疫状态;20.94%和42.70%的医生和护士不知道预防血源性感染疾病的措施。结论医务人员对于针刺伤的危害及相关预防知识不足,应加强对医务人员针刺伤相关知识的宣传与教育。  相似文献   

5.
周芳 《全科护理》2012,(5):465-467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1]是指医务人员从事诊疗、护理等工作过程中意外被感染性病原体携带者或病人的血液、体液等污染了皮肤、黏膜或被含有感染性病原体的血液、体液污染的针头及其他锐器刺破皮肤有被感染的可能。护士常常暴露于各种职业危害中,大量调查结果证实,护士是发生针刺伤、  相似文献   

6.
目的追踪研究医务人员职业暴露血源性病原体后感染情况,提出预防对策。方法通过跟踪研究和血清学检测方法,对某医院医务人员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后感染情况及暴露危险因素进行分析与观察。结果共调查某医院发生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的35名医务人员,包括护士26人、医生4人和工勤人员5人。发生职业暴露构成比,护士占74.29%,医生占11.43%,工勤人员占14.29%。职业暴露方式主要是锐器伤,以针刺伤占多数,仅4人破损皮肤接触,所有人员均在暴露后做过紧急处置。职业暴露病原体中,乙型肝炎病毒占37.93%,梅毒螺旋体占31.03%,艾滋病病毒占17.24%,丙型肝炎病毒占6.90%。经追踪调查6个月,无一例发生暴露后感染。结论该医院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主要是护士,以针刺伤为主,所接触的4种血液传播性病原体未发生感染。  相似文献   

7.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有创的检查、治疗不断增多,医护人员在工作中被各种医疗锐器损伤的机会也随之增多。针刺伤在护理工作中经常发生,其危害大,后果严重,一般情况下不会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国内专家研究显示,我国护理人员针刺伤的发生率较高,且明显高于国外,在预防措施及发生针刺伤的处理程序上与国外也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临床护理工作中,各种注射、输液是最基本的护理操作技术,由针刺伤所造成的职业暴露引发的潜在危险常常威胁着护士,其中最常见的和最大的威胁是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大量研究证实:护士是发生针刺伤、感染和经血液传播疾病的高危职业群体。因此,为使护理人员对针刺伤的情况有一定的了解,提高其防范意识,减少疾病的发生,预防和控制由针刺伤感染引起的血源性传染性疾病,应引起医务人员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8.
医疗锐器伤是护理工作中最常见的一种职业性损伤,多种经血液传播疾病能经此途径传播,白1981年McCormick等首次报道了针刺伤对医务人员的危害以来,国际上开展了大量相关研究,结果证实:护士是发生医疗锐器伤及感染经血液传播疾病的高危人群。临床护士由于锐器接触机会多,工作中发生锐器损伤的危险性更大。本调查的目的是了解临床护士在工作期间发生锐器损伤的情况及原因,探讨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9.
护士锐器损伤的危害及其危险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锐器损伤是医护人员最常见的一种职业性伤害,对医护人员构成极大危险,护士(尤其是实习护士)是医院中发生锐器损伤的高危人群。在我国,锐器损伤这种工作中常见的职业伤害还没有引起护理人员的重视,在此领域的研究还是一个空白,自1981年Mc-Cormick等[1]首次报道了针刺伤对卫生人员的危害以来,国外学者对此展开了较多的研究,这些研究不但证实了污染的针刺伤及其他锐器伤是导致卫生人员发生血源性传播疾病的最主要的职业因素,并且在预防针刺伤的发生中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加强护理人员对血源性传播疾病的防护也就更为迫切。1护士锐器损伤的主…  相似文献   

10.
针刺伤是一种皮肤深部的足以使受伤者出血的意外伤害,被病原体污染的血液或体液会接种到受伤者体内。护士经常与注射器等锐利器械接触,易发生针刺伤,且针刺伤是护士最常见的职业伤害类型之一[1,2]。有研究证实20多种病原体可经针刺伤接种传播,包括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 V)和乙型肝炎病毒(HBV)[1]。美国疾病控制中心报道,截止到2000年底美国医务人员中已有57人被确诊感染艾滋病病毒,由针刺伤造成的感染占84.2%。说明由针刺伤造成护理人员的职业性感染的危险性客观存在,不容忽视[3]。因此,针刺伤对护士来说危害性大,探讨其针刺伤的原因,以便…  相似文献   

11.
护理人员针刺伤感染的防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刺伤是一种皮肤深部的,足以使受伤者出血的意外伤害。自1981年McCormick等人首次报道针刺伤对卫生人员的危害以来,国外对此展开许多研究,大量研究证实:护士是发生针刺伤及感染和经血液传播疾病的高危职业群体。我国是乙肝的高流行地区,近年来艾滋病的发病率日趋倍增,医院又是这些疾病的聚集地,这些使护士获得职业感染的危险大大增加,加强护理人员对血源性传播疾病的防护是保持健康的医务人力资源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某传染病医院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情况及其危险因素,探讨防护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某传染病医院2009-2011年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调查期间该传染病医院的医务人员中共职业暴露50例,其中护士占86%,主要是针刺伤,构成比高达90%。职业暴露血源性疾病病原体以乙型肝炎(HBV)患者为主,占64%;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占6%,其余为其他血源性疾病因子。结论传染病医院护士是职业暴露的高危人群,针刺伤是造成职业暴露的最主要的因素,HBV为最重要的感染因子,应重点加强职业安全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13.
护士面临的职业危害复杂多样。儿科护士面对一群特殊的人群,所面临的职业危害更应该引起注意。现将不安全因素的分析及相应对策总结如下。1不安全因素分析1.1操作中因素①针刺伤:针刺伤是目前儿科护士操作中最常见的职业危害。针刺伤或安瓿划伤的危害性不仅限于针刺损伤本身,更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急诊科护士针刺伤后低报告现象的原因,以寻求降低急诊科护士职业暴露危险的有效措施.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对52名急诊护士1年内发生针刺伤情况及上报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被调查的护士1年内针刺伤发生率为86.5%,每次都上报占7.8%,从来不上报高达21.2%.结论 低报告现象与护士对职业暴露危害低认知度及目前的职业暴露上报系统尚未完善,缺乏必要的支持系统有关,必须做好职业安全教育和建立完善的医院职业暴露报告系统和职业暴露后的支持系统,降低职业暴露对护士的身心危害.  相似文献   

15.
职业安全近年来已成为医务人员,特别是护理人员越来越关注的问题,护理人员常常暴露于各种职业危害中.大量的研究证实:护士是发生针刺伤、感染及血液传播疾病的高危职业群体[1].由此而引起的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损害已经受到社会和医院等各方面的重视[2].最新调查显示:护理始终成为容易发生职业相关人体工效学损伤十大行业之一;职业损伤更加剧了护理人力短缺的状况.急诊护士工作在临床第一线,工作紧张繁忙,心理压力大,接触的化学、锐器、血液、体液等有毒有害物质特别多,对护士的身心造成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急诊科护士发生针刺伤的原因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光香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23):5792-5793
目的探讨医务人员针刺伤发生的危险因素及控制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设计医务人员针刺伤登记表,调查针刺伤人员的原因、类别、环节、暴露源、伤后处置等并统计分析。结果医务人员中急诊科护士发生针刺伤最多,紧急抢救、夜班、午班发生率高。结论急诊科工作量大,突发事件多,加强急诊科护士的配置和培训、改变不良习惯、加强防护等,可有效控制针刺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护理工作中针刺伤的防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琳  李继平 《护理研究》2005,19(21):1887-1889
近年来,针刺伤已经成为护理人员面临的主要职业危害之一。它不仅会造成多种血源性疾病的传播,还给护士的心理带来很大的影响,因此针刺伤的防护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本文综述了护士发生针刺伤的原因以及防护措施,以期对护理人员针刺伤的防护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摘要 目的 了解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现状,研究防护对策。方法 通过现场调查和资料分析的方法,对某医院临床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情况和防护情况进行调查与分析,建立防护措施。结果 该医院所发生的80例次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中,护士占65.00%,初级职称医务人员占78.75%。职业暴露事故中,针刺伤占83.75%,职业暴露发生后98.75%暴露者进行了立即处置。主要处置措施是局部挤血后用流水冲洗并消毒,接受预防性药物治疗者占66.25%。结论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主要发生于护士和低年资医务人员,加强重点人群职业防护培训和及时进行处置是主要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19.
精神科护士职业防护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精神科护理人员职业防护现状,为采取针对性防护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96名在职精神科护士职业损伤及职业防护的情况进行调查。结果56.3%的护士曾被针刺伤,67.7%的护士有被患者攻击致伤史,60.4%的护士能正确处理针刺伤后的伤口,70%的护士认为针刺伤是危害自身健康的主要因素。结论应加强对精神科护士特别是年轻护士的职业防护教育,规范处理流程,以降低护理人员的职业感染率。  相似文献   

20.
护理工作中针刺伤的防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韩琳  李继平 《护理研究》2005,19(9):1887-1889
近年来,针刺伤已经成为护理人员面临的主要职业危害之一。它不仅会造成多种血源性疾病的传播,还给护士的心理带来很大的影响,因此针刺伤的防护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本文综述了护士发生针刺伤的原因以及防护措施,以期对护理人员针刺伤的防护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