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整合全院4个护理单元工作量,进行客观、公正的护理绩效分配,以提高护理人员满意度和工作积极性。方法:考核办利用信息系统将各护理单元的护理单项进行提取整合,将2013年5月与6月的绩效分配方法进行对比,比较使用前后护理人员对绩效分配的满意度。结果:整合全院各病区护理工作量进行护理绩效分配后,科室之间绩效差距明显增加,实施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士满意度有了大幅度提高。结论:整合所有病区的护理工作量进行护理绩效分配,有利于调动护士工作积极性,提高护理人员满意度以及护理人力资源的合理调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护理绩效动态分配方案在眼科专科护士绩效考评中的应用。方法:2019年1~6月利用计算机网络信息资源及计算机软件建立医院绩效考核信息化平台,收集眼科护士工作效率数据,综合考虑眼科护士护理工作质量及科室效益,根据各层级护士能力、岗位责任、班次综合考核护士的个人能力,并利用信息化平台实施绩效分配,比较实施前(2018年7~12月)及实施后(2019年1~6月)眼科专科护士绩效考评总评分、护理质量及护士对考核满意度评分。结果:实施后眼科护士绩效考核总评分、护理质量总评分及考核满意度总评分高于实施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护理绩效动态分配方案可优化眼科专科护士绩效考评体系,量化护士工作量,提高眼科护士护理管理效率,充分调动护士工作积极性及主观能动性,从而提高护士护理服务质量及其对考核的满意度,实现持续质量改进。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如何充分调动护理人员的工作主动性,更好更有效地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确保各项护理质量目标的完成。方法:医院制定统一的护理质量控制标准,健全护理三级质控网络,三级质控逐级按不同频次对护理工作进行全程控制,对护理人员工作质量进行定期和随机检查考核;实行护理岗位系数,细化护理人员量化考核内容,每月护理部统计出每位护士当月量化考核的最后得分,按考核得分发放绩效。结果:提高了护理质量管理水平,保证了护理服务质量,同时提升了患者满意度和护士职业满意度,降低了护理人员流失率。结论:有效的护理质量控制与护理人员量化考核及绩效分配相结合的管理方法,调动了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增强了大家的责任心,稳定了护理队伍,使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护士职业满意度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4.
宋声银 《当代护士》2016,(12):153-155
目的为提高我院创伤骨科护理管理质量,探讨如何提高护理人员的管理绩效,最大限度的发挥工作积极性。方法对护理人员的岗位系数、排班、工作量、管理考核等四方面实施量化考评并制定标准表格逐项量化,考核结果与绩效调整相结合。结果创伤骨科护理人员量化考核体系的实施,有效激发了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升了护理工作质量和内涵,患者满意度和医生满意度均得到明显提高。结论量化考核可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益,是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通过实践使用手工统计工作量不易导致护士随便更改数字,更能体现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绩效考评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作用。[方法]由手术室护理考核小组,麻醉、各科手术医生采用自制手术室护士绩效考评表对手术室护士进行考评。[结果]实施绩效考评后手术室16名护士总评分明显提高(P<0.05);岗位工作质量考核、麻醉、手术医生评价除查对情况、手术配合2项外,其余均明显提高,护理考核小组评分与医生评分基本一致;手术病人满意度也由80.00%提高到96.67%。[结论]手术室实施绩效考评,可充分发挥激励作用,提高手术室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护理工作质量和护理管理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多维绩效考评在军队医院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15名在职护士应用多维绩效考评进行全面考核,考核维度应包括智力结构、素质结构、能力结构、绩效结构四个方面,采用多项考评视角,从五个方面阐述适应军队医院绩效考评的实施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实施前后出院患者满意度进行调查,将结果进行比较;将护理人员加分情况进行比较;将护理人员加分、减分情况人员分配进行比较。结果:实施多维绩效考评后,护理质量显著提高。结论:护理人员绩效考评对护理人员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是护理管理执行力的具体体现,是护理管理过程中的有效激励手段,培训了一批善于管理、敢于管理的高素质护理管理队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以提高护士工作积极性、提高护理人员对职业满意度为目的的护理绩效管理方式。方法:将护理单元按工作量、工作强度及护理风险分档,将护理人员按工作年限及工作能力分级,分别赋予不同的系数,结合工作量、工作质量考核结果确定绩效分配系数,强调向高风险、高强度岗位倾斜。结果:绩效考核改革实施后,护理人员职业满意度较前大幅度提高,实施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公平、公正的绩效考核分配方案,能有效激发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稳定护理队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护理统计工作标准化考评体系的建立及其指导临床护理人员效益工资发放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技术组,制定由量化分数、质量分数、效益分数组成的护理统计工作的标准化考评体系,进行全院护理人员综合绩效考评,根据考评分数实行护士效益工资的按劳分配。结果: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护理质量、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均得到显著提高(P<0.01)。结论:在全院建立护理统计工作标准化管理,并应用于效益工资的发放,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提高,主动服务意识增强,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率提高,医院得到社会和经济效益的双赢。护患关系和谐,有利于患者得到安全优质的护理服务。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护理绩效考核改革方案对提高病区护士满意度的效果。方法:护理绩效新方案在科室试行后,连续8个月对全科护理人员发放问卷调查表,比较实施护理绩效考核新方案前后护士对护理管理的满意度。结果:新护理绩效考核方案实施后护士对护理管理总体满意度明显高于改革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绩效改革激发了护士工作的积极性,增强了主动服务意识,进一步稳定护理队伍,提高护理管理效能。  相似文献   

10.
绩效考核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实施护理人员绩效考核的方法,通过绩效考评激励机制调动护士工作主动性,提高护理质量管理效果。方法:制定适合神经内科护理人员奖金分配的考核标准,把每月奖金定为岗位奖金、职称奖金和绩效奖金。结果:实施绩效分配6个月(2011年7~12月)后,护理质量及医、护、患满意度明显提高,护理质量管理得到提升。结论:绩效管理是护理管理的发展趋势,绩效考评可以明显调动护士工作主动性,提高护理质量管理效果。但在实施时应因地适宜,并不断持续改进,才能更好地发挥其节约成本、激励先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在三级综合性医院建立护理绩效评价体系,探索该体系对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及患者满意度的效果。方法:在护理岗位分析的基础上,运用Delphi法、关键绩效指标和目标管理法,参考现运行的护理质量评估标准,形成符合医院情况的护理绩效评价体系。通过服务质量效率、人力资源效率、组织运转效率在内的3个维度的一级指标,9项二级指标和25项三级指标构成的绩效评价体系对护理团队进行绩效评价。结果:引入护理团队绩效评价体系1年多以来,护士工作效率及患者满意度均有明显提高。结论:基于岗位管理的护理团队绩效评价体系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效率和患者满意度,更调动了护士的积极性,实现了组织变革管理。  相似文献   

12.
目的:依据心血管专科特点,进行心血管病重症部门临床护士岗位分层管理。方法:以成人术后重症监护室(ICU)为例,通过分析临床护士人员结构、人力资源配比、部门布局与患者病情现况、护士班次情况,实施临床护士岗位分层、准入、岗位职责、分层培训,并建立岗位与实际工作能力相对应的评价体系。结果:重症部门临床护士分层次使用发挥了管理效能,保证了患者安全,提高了护理质量,形成了合理的护理人力梯队,促进了各层级护士的成长。在临床护士岗位分层管理满意度调查中,护士满意度为96.6%。结论:岗位分层管理可将临床工作能力与层级对应,是重症部门工作安全、有序进行的重要保障;临床护士岗位分层管理有利于培养实用型护理人才,建立合理的护理人员梯队。  相似文献   

13.
陈勋 《妇幼护理》2023,3(11):2690-2692
目的:探讨内科实施层级管理对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自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在我院内科实施层级管理模式护理管理,筛选内科30名护理人员进行研究,设置2020年6月-2021年5月为分层管理前,实施常规护理管理模式。比较管理前后护理质量评分和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结果:相较于管理前,管理后内科护理质量评分各方面均显著提升(P<0.05);相较于管理前,管理后内科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显著提高(P<0.05)。结论:在内科护理管理中应用层级管理模式的效果显著,能够促进内科护理工作质量的提升,调动工作人员积极性,认可度较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基于岗位评价的护士岗位管理和绩效奖金分配体系,充分调动临床护士工作积极性。方法:采用优化的分层抽样法、因素计点法、差异系数法和Kendall和谐系数检验法,完成岗位梳理、岗位评价、岗位标准和流程制定、绩效奖金分配系统设计等步骤。结果:全院梳理护理岗位423个,包括临床岗343个(81.1%)、管理岗67个(15.8%)、辅助岗13个(3.1%)。岗位评价包括护理岗位所承担的责任、具备的知识和技能、面临的风险、承受的压力等因素。建立了由个人岗位因素、工作产出、工作质量、护理人员能力要素组成的基于岗位评价的护士绩效奖金分配系统。结论:通过实施岗位评价,有效进行岗位管理,并按照护士护理患者的质量、数量、难易程度和患者的满意度来发放绩效奖金,进而提高护理质量,提升临床护士的工作积极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护理垂直管理体系下绩效考评的做法与效果。方法根据各岗位的技术含量、风险、责任、工作量等要素,确定护理绩效分值,实行护理单元考评和护士个人考评。根据工作效率、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益的权重比例进行护理单元绩效考评;根据护士个人工作效率、工作质量、工作业绩的权重比例进行护士个人考评。结果护士对工作满意度提高(P〈0.05);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升(P〈0.01)。结论绩效考评可以充分调动护士的工作积极性,提高护理管理的效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在军队医院护理工作中运用分层管理法对护士工作满意度和工作积极性的影响。方法2015年1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军队某三级甲等医院186名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一般资料问卷及护士积极性问卷、Mueller/McCloskey量表以及自我效能感量表,对分层管理实施前后护士的职业满意度及工作积极性进行调查。结果实施分层管理后的护理人员对排班、工作被称赞认可、对工作的自主控制、家庭与工作的平衡、对工作支配及参与决策的机会、专业发展机会满意度均有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自我效能感也较实施前得到了提高(P0.01)。结论分层管理优化了军队医院的护理人力资源,提高了护士工作满意度,调动了护士工作和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了医院的护理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四川省护士感知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满意度现况,为提高护士工作满意度提供干预依据.[方法]采用护理工作环境量表及工作满意度调查表,调查四川省20所二级、三级综合医院1 112名护士.[结果]护士感知的工作环境中“医护合作关系”得分最高,其次为“护士参与医院事务”,“充足的人力和物力”得分最低.护士工作满意度维度中“工作独立性”满意度得分最高,其次为“工作安排”满意度,收入得分最低.工作环境各维度与工作满意度呈正相关(P<0.05或P<0.01);护士在目前医院的工作年限和充足的人力与物力对护士工作满意度具有预测作用(P<0.05).[结论]关注护士感知的工作环境对工作满意度的预测作用,并就其影响因素制定干预措施,以期提升护士工作满意度,留任护理人才,提升护理品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医护同步责任管理模式的临床应用。方法将病房责任护士分层组合并纳入医疗组与医生同步共同对患者实施医疗护理的医护同步责任管理模式(管理后),与传统责任管理模式(管理前)比较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护士对自身工作满意度及护理质量。结果管理前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平均(90.18±3.05)分,管理后平均(97.24±2.78)分,管理后高于管理前(t=5.274,P〈0.01);管理前护士对自身工作满意度平均(88.36±4.11)分,管理后平均(96.91±3.53)分,管理后高于管理前(t=12.420,P〈0.01)。护理质量各项指标消毒隔离管理、规范化服务、护理文件书写、基础护理、分级护理、病区规范化管理、健康教育知晓率管理后均比管理前明显提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6.528,4.773,4.569,5.031,4.983,6.249,7.667;P值均〈0.01)。结论医护同步责任管理模式可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高护士的工作满意度,调动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9.
小组责任制在优质护理示范病房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小组责任制工作模式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首批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3个示范病区,实行小组责任制工作模式,责任护士分管患者,负责为患者提供全程、连续的护理服务。比较实施前及实施6个月后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及医师、护士对小组责任制工作模式的满意度。结果:实施小组责任制工作模式6个月后,3个试点病区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提高(P<0.05,P<0.01);96.77%的医师认为护士责任包干管患者后能主动、及时报告患者病情变化;95.24%的护士认为护士管患者后对患者病情更熟悉。结论:实施小组责任制工作模式能更好调动护士的工作积极性,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医护合作型责任制护理模式在深化优质护理服务活动中的实施效果。方法:在深入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中,实施医护合作型责任制护理模式,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病人满意度、医生满意度和护士满意度进行问卷调查,同时采集护理质量检查结果和护理服务质量相关数据,与实施医护合作型责任制护理模式前的调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实施医护合作型责任制护理模式后,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医生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均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士对自身工作满意度也有所提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特级护理和一级护理质量、基础护理质量、病区管理质量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最满意护士的人次数、病人感谢信中点名表扬护士的人次数明显增多。结论:实施医护合作型责任制护理模式,能有效地密切医、护、患关系,充分发挥高级责任护士的作用,促进初级责任护士的成长,提高工作效率和护理质量,达到“病人满意、医生满意、护士满意”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