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纳络酮(NLX)对急性一氧化碳(CO)中毒的疗效。方法将62例急性重度一氧化碳(CO)中毒病人随机分组:纳洛酮(NLX)组32例,对照组30例,纳络酮(NLX)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纳络酮(NLX)2mg静脉注射,0.5~1h/重复给药。对照组常规给予胞二磷胆碱能量合剂及复方丹参等对症治疗。详细观察2组患者肢体活动情况及生理反射,生命体征变化。结果纳络酮组患者较对照组昏迷时间明显缩短。结论对急性重度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纳络酮治疗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纳络酮注射液治疗重度一氧化碳中毒致昏迷的催醒疗效。方法 纳络酮注射液0.8mg稀释后静脉注射,q2h,观察至神志清醒为止。结果 纳络酮注射液静脉注射治疗16h后,患者有意识活动,30h后神志转清。结论 纳络酮注射液治疗一氧化碳致昏迷催醒作用显著,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纳络酮治疗急性乙醇重度中毒的疗效.方法 将急性乙醇重度中毒随机分成两组.纳络酮组22例,以纳络酮0.8mg加10%葡萄糖20~40ml,缓慢静推,每小时1次,直至神志清醒为止;常规治疗组20例,给予常规治疗,能量合剂,补液扩容输氧等.结果 纳络酮组神志转清醒时间为130.2±25.1min,经过检验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纳络酮治疗急性乙醇重度中毒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醒脑净和纳络酮治疗急性乙醇中毒的疗效对比。方法选择80例急性乙醇中毒的患者,在常规内科基础治疗措施,包括洗胃、利尿、补液、护肝、能量合剂等,随机将本组病例分为醒脑净组和盐酸纳络酮组,采用常规治疗加醒脑净注射液,2ml/支(无锡健宏药业总公司生产)。给药剂量为10~30ml/次,每日1~2次.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盐酸纳络酮组采用常规治疗加上盐酸纳络酮注射剂,0.4mg/支(北京四环制药厂生产),给药剂量为首次0.4mg~1.2mg,必要时每15~30min重复一次,静脉注射。两组病人性别、年龄、饮酒量及入院时间、临床表现有可匹配性,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比较各组前后疗效的变化。结果醒脑净与盐酸纳络酮组疗效比较,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醒脑净是治疗急性乙醇中毒的安全、有效、可行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5.
纳络酮治疗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28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纳络酮治疗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将55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分为治疗组(纳络酮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反复彻底洗胃、导泻、吸氧、利尿、糖皮质激素、阿托品、解磷注射液等,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纳络酮0.4~1.6 mg首次静注,根据病情轻重可重复使用,对于重症患者给予静滴维持、直至症状缓解,两组根据治愈率、死亡率、平均清醒时间来判定疗效.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96.4%,重度中毒昏迷患者平均清醒时间(13.52±4.96)h,对照组治愈率81.5%,重度中毒昏迷患者平均清醒时间(22.16±4.88)h,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纳络酮可提高抢救成功率,但不能缩短阿托品化时间和阿托品用量.  相似文献   

6.
杨燕春 《大家健康》2016,(5):164-164
目的:探讨纳络酮治疗急性乙醇中毒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近3年来收治的104例急性乙醇中毒患者,按其处理方法分为常规组及观察组,各52例。常规组给予催吐、补液、胃肠黏膜保护及制酸等治疗。观察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再给予纳络酮,剂量按轻、中、重不同程度给予恰当的剂量。结果:常规组显效率为46.15%,低于观察组的69.23%(P <0.05)。观察组轻、中、重症状症状改善时间及中、重度患者神志清醒时间短于常规组(P <0.0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纳络酮治疗急性乙醇中毒疗效确切,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纳络酮两种不同给药途径在急性乙醇中毒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272例急性乙醇中毒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136例,对照组在洗胃等对症治疗基础上应用纳络酮静脉注射治疗,治疗组采用纳络酮静脉注射联合静脉滴注予以治疗。结果:纳络酮静脉注射加静脉滴注治疗急性乙醇中毒具有苏醒时间短、疗效高、不良反应小、后遗症少等优点。结论:纳络酮静脉注射联合静脉滴注能有效提高急性乙醇中毒的治愈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醒脑静联合纳络酮治疗急性乙醇中毒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醒脑静注射液联合纳络酮治疗急性乙醇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3组,均予常规治疗,治疗组30例予醒脑静注射液联合纳络酮,对照组30例单用醒脑静治疗,另30例单用纳络酮治疗;观察3组症状消失时间和清醒时间。结果:治疗组症状消失时间和清醒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结论:醒脑静注射液联合纳络酮治疗急性乙醇中毒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用醒脑静或单用纳络酮组。  相似文献   

9.
陈德强  游超宜 《吉林医学》2010,31(15):2222-2223
目的:观察纳络酮与醒脑静联合治疗急性乙醇中毒的临床效果。方法:把237例急性乙醇中毒患者,随机分4组,对照组57例,纳络酮组60例,醒脑静组60例,纳络酮与醒脑静组60例,4组在性别、年龄及病因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给予洗胃、补液、胃肠黏膜保护及制酸治疗;纳络酮组给予洗胃、补液、胃肠黏膜保护、制酸治疗和给予纳络酮0.4mg静脉推注,严重者给予每30min重复使用1次,后给予5%葡萄糖盐水250ml加纳络酮0.8mg静脉滴注;醒脑静组给予洗胃、补液、胃肠黏膜保护、制酸治疗和10%葡萄糖250ml加醒脑静30ml静脉滴注;纳络酮与醒脑静组给予洗胃、补液、胃肠黏膜保护、制酸治疗、纳络酮和醒脑静静脉滴注。结果:纳络酮组、醒脑静组、纳络酮与醒脑静组患者症状改善,清醒时间明显提前于对照组。纳络酮与醒脑静组患者症状改善,清醒时间提前于纳络酮组和醒脑静组。结论:纳络酮与醒脑静联合治疗较单用纳络酮或醒脑静疗效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醒脑静注射液与盐酸纳络酮在重度乙醇中毒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分别予常规治疗,醒脑静注射液,盐酸的络酮,醒脑的纳络酮,醒脑静注射液加盐酸纳络酮静脉用药。结果:醒脑静脉注射液组、盐酸纳络酮组、醒脑静注射液加盐酸纳络酮组治疗急性重度乙醇中毒,疗效均优于常规治疗组。尤以醒脑静注射液加盐酸纳络酮组治疗效果最佳。结论:醒脑静注射液、盐酸纳络酮治疗急性乙醇中毒疗效肯定。醒脑静注射液加盐酸纳络酮用于急性重度乙醇中毒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七氟烷和丙泊酚两种麻醉用于门诊乳房肿块切除手术的比较。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拟行乳房肿块切除的门诊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丙泊酚组(Ⅰ组)和七氟烷组(Ⅱ组),分别采用1.5-2.0mg/kg的丙泊酚静脉诱导和8%的七氟烷多次自主深呼吸吸入诱导。术中维持:Ⅰ组4~6mg/(kg·h)的丙泊酚静脉持续输注;Ⅱ组2%-3%浓度的七氟烷吸入维持。观察记录两组患者麻醉中的血流动力学变化,记录睫毛反射消失时间、意识恢复时间,并观察随访注射痛、呼吸暂停、体动、术中知晓、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诱导后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较基础值均明显下降(P〈0.05),Ⅰ组患者MAP较Ⅱ组下降明显(P〈0.05);两组睫毛反射消失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Ⅱ组的清醒时间明显短于Ⅰ组(P〈0.05);Ⅱ组无注射痛,其术中体动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Ⅰ组(P〈0.05),Ⅰ组发生呼吸暂停2例,两组均未发生术中知晓及恶心呕吐。结论:与丙泊酚静脉麻醉相比,七氟烷吸入麻醉用于门诊乳房肿块切除术安全有效、可控性强、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纳洛酮治疗阿维菌素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2例农药阿维菌素中毒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清水洗胃,吸氧、补液、利尿,保护肝、肾功能,抗生素及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是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纳洛酮0.8 mg静脉推注,然后以5%葡萄糖250 mL加纳洛酮1.2 mg持续静脉滴注(滴速2 mL/min)至患者神志转清,然后改为5%葡萄糖250 mL加纳洛酮1.6 mg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用3 d。两组根据治愈率、死亡率、平均清醒时间来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治愈率为93.75%,中毒昏迷患者平均清醒时间为(5.70±2.10)h;对照组治愈率为62.50%,中毒昏迷患者平均清醒时间为(12.44±6.07)h,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络酮可提高抢救成功率及缩短平均清醒时间。  相似文献   

13.
邝立挺  张涛  陈坚伟  徐康清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26(12):1558-1559,1562
目的:探讨地佐辛复合丙泊酚的麻醉镇痛作用在双气囊小肠镜检查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2010年9月-2012年12月来我院行双气囊小肠镜检查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地佐辛组(A组)和对照组(B组),每组30例,A组先予0.1mg/kg地佐辛静脉注射,B组先予生理盐水5ml静脉注射,然后两组均予异丙酚0.8mg/kg静脉注射,再以3~5mg/(kg.h)的速度静脉泵注异丙酚维持麻醉,结束时A、B两组均不再追加任何药物。检查过程中监测两组患者MAP、HR、SpO2,观察术中反应,记录操作时间、丙泊酚总用量,记录术毕清醒后1min(T0)、5min(T1)、10min(T2)、20min(T3)各时点的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两组检查前、中、后MAP、HR、SpO2比较,操作时间、清醒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中体动反应较A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术中呼吸抑制次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术毕清醒后1min(T0)、5min(T1)、10min(T2)、20min(T3)各时点的视觉模拟评分(VAS)较B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佐辛复合丙泊酚的麻醉镇痛在双气囊小肠镜检查中的应用是安全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地佐辛对预防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全麻苏醒期躁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择期在全麻下行LC患者9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Ⅰ~Ⅲ组,依次分别于手术结束前30 min静注NS 2 mL、氯诺昔康0.2 mg/kg、地佐辛0.1 mg/kg(每组30例)。记录3组麻醉前(T1)、拔管时(T2)、拔管后5 min(T3)的HR和平均动脉压(MAP),T2的躁动评分、T3的Ramsay镇静和疼痛评分以及从手术结束至拔管的时间。结果:3组T2的HR和MAP均较T1明显升高(P<0.05);Ⅰ组T3的HR和MAP较T1明显升高(P<0.05),Ⅱ、Ⅲ组比无统计学意义。Ⅱ、Ⅲ组T2、T3的HR和MAP均明显低于Ⅰ组(P<0.05);Ⅲ组T2、T3的HR和MAP与Ⅱ组比无统计学意义。Ⅱ、Ⅲ组T2的躁动评分明显低于Ⅰ组(P<0.05),Ⅱ和Ⅲ组比无统计学意义。Ⅱ、Ⅲ组T3的镇静和疼痛评分明显优于Ⅰ组(P<0.05);Ⅲ组镇静评分明显优于Ⅱ组(P<0.05),Ⅱ、Ⅲ组疼痛评分比无统计学意义。3组从手术结束至拔管时间比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地佐辛能有效、安全地预防LC全麻苏醒期躁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纳洛酮对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肝脏功能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 对 5 2例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实验组 (2 7例 )和常规组 (2 5例 ) ,两组基础治疗相同 ,实验组给予纳洛酮 0 .8~ 1.2mg静脉注射 ,疗程 3~ 10d。分别动态监测各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的变化。结果 实验组治疗 72h后血清ALT及AST水平均比常规组明显下降 (P均 <0 .0 1) ,治疗总有效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 (χ2 =9.2 7,P <0 .0 1)。结论 纳洛酮对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肝损害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小针刀配合针灸辨证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小针刀配合针灸辨证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9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6例和对照组73例,组内再根据中医证候分型相应分为Ⅰ(阳虚寒凝证)、Ⅱ(肾虚髓亏证)及Ⅲ(瘀血阻滞证)组。治疗组采用小针刀配合针灸辨证治疗,对照组采用透明质酸钠关节腔注射,观察治疗5周后两组疼痛、肿胀程度及活动度改善情况并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在疼痛、肿胀程度及活动度方面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1),其中,在肿胀治疗方面治疗Ⅱ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活动度较治疗前改善明显(P<0.01),在疼痛及肿胀程度方面也得到了缓解(P<0.05)。治疗组各证型治疗后,除治疗Ⅱ组在缓解肿胀程度较对照Ⅱ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与相应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小针刀配合针灸辨证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是有效、可行的治疗方法,且对瘀血阻滞型膝骨性关节炎缓解疼痛更明显,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门冬氨酸鸟氨酸联合纳络酮注射液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的疗效。方法82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9例和对照组43例。治疗组给予纳洛酮和门冬氨酸鸟氨酸注射液治疗;对照组给予纳洛酮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和兴奋及共济失调症状消失时间、神志清醒时间以及肝功能损害情况。结果①两组治愈率无明显差异(P〉0.05);②两组轻中度中毒者兴奋及共济失调症状消失时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③两组重度中毒者比较,治疗组神志清醒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肝脏损害减轻明显(P〈0.05)。结论纳洛酮联合门冬氨酸鸟氨酸注射液治疗急性酒精中毒,对重度酒精中毒者可明显缩短神志清醒时间并减轻酒精对肝脏的损害。  相似文献   

18.
崔颖  彭永明  魏荧  戚思华 《海南医学》2011,22(23):69-71
目的观察高乌甲素(Lappaconitine,LA)联合芬太尼用于神经外科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ta)的效果,探讨其对神经外科术后应激反应及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30例择期开颅手术的患者,年龄28~63岁,ASAI~Ⅱ级,随机分为两组。芬太尼组(I组,n=15):术后镇痛给予芬太尼12.0μg/kg+昂丹司琼0.15mg/kg;高乌甲素组(Ⅱ组,舻15):术后镇痛给予高乌甲素0.4mg/kg+芬太尼6.0gg/kg+昂丹司琼0.15mg/kg。手术结束前30min,负荷镇痛I组静脉给予芬太尼1.0μg/kg+昂丹司琼0.08mg/kg,H组静脉给予高乌甲素0.08mg/kg+昂丹司琼0.08mg/kg,手术结束后即刻连接静脉镇痛泵。分别记录术后6h、24h和48h各时间点的VAS评分,Ramsay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用放射免疫法检测术后6h和24h外周静脉血血浆内皮素-1(ET-1)和白细胞介素-2(IL-2)表达水平。结果与I组相比,Ⅱ组术后6h、24h和48hVAS评分和Ramsay镇静评分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I组相比,Ⅱ组术后恶心呕吐评分显著降低(P〈0.05);I组有呼吸抑制发生CP〈0.05)。与术前相比,I组和Ⅱ组术后6h和24h血浆ET-1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I组相比,Ⅱ组术后6h和24h血浆ET-1水平无明显变化。与术前相比,I组术后6h和24h血清IL-2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I组相比,Ⅱ组术后6h和24h血清IL-2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高乌甲素联合芬太尼用于神经外科开颅手术患者自控静脉镇痛效果与单纯使用芬太尼相似,并降低恶心呕吐和呼吸抑制发生;同时能够抑制机体应激反应,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三种复合麻醉方法在胃镜下治疗食管静脉曲张患者时的镇静效果及其对呼吸循环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6月—2012年12月在该院接受麻醉需要的胃镜下行食管静脉曲张治疗的患者90例,单盲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I组先静注芬太尼,接着静注丙泊酚(1~2 mg/kg);II组先静注芬太尼,接着静注依托咪酯(0.2~0.3 mg/kg);Ⅲ组静注芬太尼,再静注丙泊酚+依托咪酯混合液(剂量比7:1)。3组患者均给予2%利多卡因5 m L咽部表面麻醉,并给予芬太尼为0.5~1 ug/kg,总量不超过50 ug,待睫毛反射消失后开始进镜。观察术中镇静程度及记忆缺失、苏醒时间;注药前、置镜前、置镜后、苏醒后HR、MAP和脉搏血氧饱和度(Sp O2)的变化,术后恶心、呕吐。结果Ⅱ、Ⅲ两组注药前后及检查中血压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组注药后血压下降约15%~30%,与注药前血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置镜时100%无反应,3组100%术中无体动、呛咳,术后恶心呕吐Ⅱ组有5例(16%),I组、Ⅲ组无。3组患者对检查过程无记忆。I组、Ⅲ组所有患者对此次检查治疗满意。Ⅱ组患者因恶心呕吐有10%患者不满意。结论咽部表面麻醉后采用芬太尼+丙泊酚+依托咪酯麻醉对胃镜下食管静脉曲张患者治疗安全、有效、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20.
胰岛素泵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比较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胰岛素法(CSII)和小剂量胰岛素静脉持续滴注法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治疗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51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随机分为A组(CSII治疗组)26例和B组(小剂量胰岛素静脉持续滴注组)25例,对血糖达标、尿酮转阴和血pH值恢复时间以及低血糖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均可使血糖明显下降,血糖达标时间无显著性差异;A组尿酮转阴时间、血pH值恢复时间明显短于B组;A组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结论:与常规小剂量胰岛素静脉持续滴注法相比,CSII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治疗是更为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