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患者,男性,32岁。发现左大腿远端内侧肿块二月来院。查体:左大腿远端内侧扪及约5cm×5cm肿块,质中偏硬,按压酸痛感。膝关节活动略受限。B超检查:左大腿远端肌层深面股骨表面见21mm×46mm×43mm低回声光团,内部回声不均匀,内见多个小强光斑反射,肿块下段骨表面毛糙,呈虫蚀状。考虑为左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骨旁骨肉瘤的X线表现,提高诊断水平。方法 搜集骨旁骨肉瘤31例,其中常规骨旁骨肉瘤(C-VOS)18例,去分化骨旁骨肉瘤(DD-VOS)13例,对其临床、X线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31例中,年龄范围为12-50岁,平均30岁;女性多见(20/31),股骨下端好发(22/31);肿瘤大小:C-POS为7cm^2(1~15cm^2),DD-POS为9cm^2(2~20cm^2),经t检验(α=0.05),P=0.09。线状间隙出现率:C-POS为55.56%(10/18),DD-POS为38.46%(5/13);肿瘤密度均匀者:C-POS为7例(38.89%,7/18),DD-POS为2例(15.48%,2/13);髓腔侵犯:C.POS为8例(44.44%,8/18);DD-POS为6例(46.15%,6/13);上述三者,经χ^2检验(仅=0.05),P值分别为0.68,0.50,0.76,C-POS与DD-POS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X线能术前正确诊断骨旁骨肉瘤,并与骨膜骨肉瘤,高度恶性表面骨肉瘤鉴别;X线很难鉴别C-POS与DD-POS,CT、MRI及血管造影有助于C-POS与DD-POS的鉴别。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40岁,于2012年4月单位常规体检,查胸部CT发现右侧第9后肋不规则突起,考虑为肋骨良性肿瘤可能大,未予特殊治疗。病程中无胸痛,无发热,无胸部皮肤破溃,无咯血,无痰血,无咳黄脓痰,本院门诊于2012年5月16日拟“右侧第9肋骨病变”收治入院。体格检查:胸廓对称,胸壁未见曲张静脉,未见手术瘢痕,胸壁无隆起、红肿、压痛,未及包块,双侧锁骨上淋巴结无肿大。实验室检查均在正常范围。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性 ,70岁。发现右髂窝肿物进行性增大伴疼痛10个月。因肿块巨大 ,固定 ,难以手术切除 ,外院给予 5 FU、阿霉素、长春新碱联合化疗 1周 ,疼痛稍有缓解 ,但肿块未缩小。入院查体 :右髂窝部可扪及一 15cm× 10cm大小包块 ,表面结节状 ,质硬 ,固定 ,压痛明显。X线示 :正位片可见右髂骨重叠区有一 11 5cm× 9 5cm大小、密度不均、边缘不规则肿块 ,骨质破坏不明显。CT示 :右髂窝区巨大恶性肿物。血清AKP、血沉正常。为明确诊断行肿块活检术 ,术中见肿物位于右髂窝 ,以广蒂与髂脊相连 ,肿块 16cm× 15cm× 14cm大小 ,…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告19伪骨肉瘤的MRI表现,发现MRI对观察肿瘤的范围、判定软组织侵犯程度、确定治疗效果等方面有重要作用。文内讨论了MRI在诊断骨肉瘤中的限制。  相似文献   

6.
患者女,34岁,因"右前臂远端包块1年余"来我院就诊,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发现右前臂远端一包块,如枣大小,质较硬,夜间感右手麻木,无明显夜间疼痛,在当地医院以"腱鞘囊肿"治疗,无好转,包块逐渐增大.专科检查:右前臂桡侧扪及大小约4cm×3cm的骨性包块,附于桡骨桡侧,质硬,无确切滑动,周围软组织无红、肿、发热,无浅静脉怒张.  相似文献   

7.
翁阳  牛海艳  邓仲端 《诊断病理学杂志》2006,13(4):278-280,i0010
目的研究骨外骨肉瘤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运用HE染色、免疫组化和电镜检查,对1例罕见的小腿骨外骨肉瘤进行临床病理形态学研究,并复习文献。结果巨检:为灰白色牛角样肿物。镜检:肿瘤由大小一致的小细胞构成。瘤细胞的胞质甚少,核呈圆形、卵圆形或不规则形,染色质细,不见核仁,或有2~3个小核仁,核分裂多见。肿瘤被纤维结缔组织分隔成小结节状,伴有结节周围骨化及钙化,并可见到瘤细胞产生的骨基质,及大量互相吻合的编织骨小梁形成。免疫组化:vimentin、CD99、CgA和S-100(-),Syn散在(+),NSE(±)。电镜:瘤细胞胞质内见微丝,有丰富的线粒体和内质网,但未见神经分泌颗粒;细胞外有胶原。结论小细胞型骨外骨肉瘤临床和影像学表现易与骨化性肌炎相混淆。  相似文献   

8.
骨外骨肉瘤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蓝松  方治俊 《诊断病理学杂志》2006,13(2):133-133,i0005
患者男性,51岁。发现右大腿内侧包块3月余。查体:右大腿内侧包块约6 cm×7 cm大小,轻压痛,界限不清,与周围组织稍粘连,活动差。髓关节活动正常。MRI示右大腿上段前内侧软组织内可见团块状混杂信号影,约为7 cm×7·5cm×8 cm大小,与股骨紧邻,股骨未见明显异常信号。行肿物切除术。病理检查巨检:肿块一个,7 cm×6·5 cm×6 cm大小,有假包膜,切面灰白色、淡红色、淡黄色,质脆,有钙化或骨化样物,中央区域有暗红色灶状坏死。镜检:肿瘤大部分为梭形细胞、短梭形细胞及多边形细胞,直接形成骨质(图1),骨质呈花边状和宽片状,或成网格状和金属丝样;…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骨旁骨肉瘤(POS)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结合临床资料及影像学所见,分析5例POS的组织病理特点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女性4例,男性1例;年龄21~47岁,平均32.2岁。4例病变位于腘窝,致屈膝受阻;1例肿块累及左大腿上端,伴轻度疼痛及肿胀。X线显示广基蘑菇状肿块矿化明显,与骨皮质相连,伴/不伴狭窄的透光带。大体见灰白色肿块呈分叶状或D字形,中央坚硬而周边质软。镜下肿瘤由相对成熟的骨小梁及异型性较小的增生性梭形纤维母细胞构成,这些宽大的骨小梁缺乏骨母细胞衬覆,排列成平行状。结论 POS是一种分化良好的皮质旁骨源性恶性肿瘤。熟悉其形态表现有助于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10.
施晓庄  宝荣 《诊断病理学杂志》2009,16(6):461-461,464
患者男性。40岁。3个月前无意中发现右膝后外侧有一鸽蛋大包块,质软、可活动,包块迅速增大为拳头大小。查体:右膝外侧10cm×6cm大小肿块,皮肤无破溃,质地中等可推移,无压痛,右膝关节伸屈有力。X光片示右股骨及膝关节骨质未见异常,外侧见软组织块影。MRI示右膝关节外上后方团块状异常信号影(图1)。术中见肿块位于股外侧肌与股二头肌间隙,有包膜,完整切除。  相似文献   

11.
骨膜骨肉瘤3例临床病理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骨膜骨肉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鉴别诊断。方法对3例骨膜骨肉瘤进行常规病理及影像学分析。结果3例均表现为局部肿块伴疼痛;影像学显示骨皮质表面软组织阴影,其中1例伴局灶性髓腔浸润。镜下均可见以软骨母细胞为主的瘤细胞呈分叶状排列,小叶周边梭形细胞排列密集,异型性明显,细胞间可见少量骨样基质形成;1例可见肿瘤侵犯骨皮质及周围软组织,并且局部髓腔内见瘤组织浸润。结论骨膜骨肉瘤是一种发生于骨表面的罕见骨肉瘤,伴发髓腔浸润者更为少见。综合临床病理特点及影像学特征有助于此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早期诊断并及时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2.
骨膜骨肉瘤4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罗学锋  徐波 《诊断病理学杂志》2004,11(1):11-12,I003
目的提高对骨膜骨肉瘤(POOS)临床病理特征的认识,减少误诊。方法用X线摄片及组织石蜡切片HE染色对4例POOS进行临床病理分析。结果4例POOS X线示骨皮质表面阴影,不侵犯骨髓腔。组织学上由大量分叶状软骨构成,其间有增生的异型梭形细胞直接形成瘤骨。结论POOS是位于长骨皮质表面的恶性骨肿瘤。需与骨膜软骨肉瘤、骨表面高度恶性骨肉瘤、骨旁骨肉瘤、软骨母细胞型骨肉瘤及骨膜软骨瘤鉴别。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透明细胞软骨肉瘤(CCCS)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 结合临床资料及影像学所见,分析3例CCCS的组织病理学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患者均为女性,年龄23~48岁,平均35.6岁.发病部位分别是鼻中隔、股骨及胫骨.X线显示溶骨性破坏,其内可见斑点状不规则钙化.病变界限清楚,具有薄层硬化边.巨检:灰白色肿瘤组织质软而脆.镜检:肿瘤呈弥漫片层状或模糊的分叶状排列,散在点缀着钙化或骨化灶.病变主要由温和的透明细胞构成,胞质丰富、空泛,边界清楚,核中位,无核沟,可见核仁;一些破骨细胞样巨细胞出现于条索状低级别软骨肉瘤及灶性反应性骨样组织中;其中2例继发动脉瘤样骨囊肿;所有病例核非典型及核分裂罕见.免疫组化:S-100和vimentin(+).1例刮除术后病变复发并发生去分化.结论 CCCS是一种罕见的低度恶性软骨肉瘤的亚型,应与软骨母细胞瘤及转移性透明细胞癌等鉴别.确诊后推荐“大块切除”的外科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骨原发性上皮样血管内皮瘤(EHE)的临床病理特征及诊断和鉴别诊断,以提高对该病变的认识。方法观察4例骨原发性EHE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免疫组化表型特征,并结合文献分析讨论。结果骨EHE好发于年轻男性,男女之比为2∶1。主要临床表现为局部疼痛,其临床病程长短不一,可复发转移。病变以多中心性居多,X线下为无特征性的溶骨性病变。镜下上皮样瘤细胞呈条索状或巢团状分布于黏液样或透明变性的间质中,形成不同发育阶段的血管,可见单细胞血管腔。免疫组化:瘤细胞CD34、CD31、F8因子、vimentin和广谱CK(+)。结论骨EHE是一种少见的血管源性恶性肿瘤,具有独特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预后,临床及影像学诊断有困难,病理学检查是最佳诊断手段,应注意与感染、转移癌及其他良性病变相鉴别。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上颌骨纤维结构不良样及骨母细胞瘤样型骨肉瘤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 对1例上颌骨纤维结构不良样及骨母细胞瘤样型骨肉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组织学形态、免疫组化进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肿瘤由骨纤维结构不良样区域及骨母细胞瘤样骨肉瘤区域组成,瘤细胞异型性小,核分裂少见,瘤组织中见肿瘤性成骨.免疫组化示肿瘤细胞MDM2和CDK 4(+).结论 颌骨纤维结构不良样及骨母细胞瘤样骨肉瘤为低度恶性肿瘤.应与颌骨纤维结构不良、骨母细胞瘤及骨化性纤维瘤相鉴别,MDM2和CDK4二者联合用在其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皮肤网状组织细胞增生症10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告分析了10例皮肤网状组织细胞增生症,包括1例MR和9例RG,男女比例3:2,平均发病年龄35.8岁,皮损表现为暗红色斑、丘疹、结节和萎缩斑,MR例关节和骨受累。组织病理示真皮内由单核、多核组织细胞浸润,其胞浆丰富呈"毛玻璃"样,PAS染色阳性。免疫组化示lysozyme,MAC385、vimentin、α1-ATT阳性。对该病临床病理特征、鉴别诊断及病因作讨论分析。  相似文献   

17.
对147例阑尾肿物进行临床病理分析,原发性的132例,继发性的15例。提出了有关阑尾肿物分类的一些意见,讨论了单纯性粘液囊肿的病理与阑尾标本的取材规范。  相似文献   

18.
肠非霍奇金淋巴瘤20例临床病理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原发性肠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病理形态及临床特点,分析其临床误诊原因。方法回顾分析20例原发性肠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资料,并行常规病理学检查及部分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本组中男13例,女7例。平均年龄37.9岁,20-40岁者占50%,发病部位以结肠和盲肠居多,术前仅3例得以确诊。病理分类T细胞性6例,B细胞性14例,其中2例为肠病相关性T细胞性淋巴瘤,4例为粘膜相关性B细胞性淋巴瘤。结论原发性肠淋巴瘤临床误诊率极高,肠镜检查及准确地活检有利于本病术前确诊。  相似文献   

19.
5例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的临床病理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FNH)的病理特点。方法 采用HE和免疫组化技术对5例FNH进行病理学观察。结果 5例FNH临床均误诊为肝癌,术后随访4例,4月~11年,健在,FNH病理学特征为孤立的、有纤维疤痕的结节性肿块,纤维疤痕中可见厚壁血管,CD34在肝血窦内皮细胞呈阳性。讨论 纤维疤痕是FNH的形态特征。应与肝细胞癌,纤维板层状肝癌及肝腺瘤鉴别,FNH的病因可能与局部血报道障碍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