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新生儿败血症108例病原学检测及预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病原学及预后特点,为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北海市人民医院108例新生儿败血症患儿的临床资料和血培养阳性菌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新生儿败血症病死率呈下降趋势,病原菌发生变迁。【结论】新生儿败血症虽发病率下降,但病死率仍然很高.防治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NICU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特点、病原菌分布和药物敏感状况。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NICU1998年1月~2007年12月确诊的34例败血症新生儿的临床资料。结果:34例新生儿均有程度不等的少吃、少哭、少动和体重不长,发热20例,休克10例,黄疸加重或延长9例,呼吸暂停7例,喂养不耐受6例,合并局部感染10例。动态血象显示WBC5×109/L(41.18%)比WBC20×109/L(8.82%)更普遍(P0.05),起病时WBC和血小板计数均显著下降(P0.05);CRP8 mg/L17例(17/24,70.83%),CRP≤8 mg/L 7例(7/24,29.17%)。7例(29.17%)C-反应蛋白(CRP)于起病后12~24 h才呈现异常升高。共分离细菌36株,主要有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14株(CNS,38.89%)、肺炎克雷伯菌12株(33.33%)、阴沟肠杆菌3株(8.33%)、肠球菌2株(5.56%);100%CNS为耐甲氧西林菌株(MRCNS),66.7%肺炎克雷伯菌为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药敏显示MRCNS和ESBLs均多重耐药,但分别对万古霉素和亚胺培南全部敏感。结论:CNS和肺炎克雷伯菌,特别是MRCNS和ESBLs是NICU败血症的两大主要致病菌,其临床症状呈多样化和非特异性,动态血象和CRP变化可协助早期诊断;减少侵入性操作、严格消毒隔离制度、重视医护人员手卫生、严格掌握三代头孢菌素和预防性抗生素的应用指征可减少MRCNS和ESBLs菌株的感染机会;万古霉素、亚胺培南可分别作为MRCNS和ESBLs败血症的首选抗生素。  相似文献   

3.
新生儿败血症血培养的病原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伍勇  漆涌  郑兰香 《实用预防医学》2005,12(5):1011-1013
目的了解新生儿败血症感染菌株的细菌分布图、细菌的耐药性和它们在五年中的变化趋势。方法回顾性调查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近五年间新生儿败血症血培养分离的细菌株。结果在2864例标本中,细菌培养阳性为541例。大多数败血症为出生后1周的早期发作(58、6%),革兰阴性杆菌(55.3%)比革兰阳性球菌(44.7%)多见。但金黄色葡萄球菌是最常见的菌株(35,5%)。五年中,革兰阳性和革兰阴性菌的感染率没有很大变化。但是,不动杆菌的感染率在五年中呈现稳定持续的升高趋势。结论从近五年的结果来看,对革兰阴性菌最有效的抗生素是阿米卡星,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最有效的是奈替米星和环丙沙星。  相似文献   

4.
419例新生儿败血症血培养及药敏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了解新生儿败血症患者血培养细菌的分布及其对有关抗生素敏感和耐药情况。方法 利用BACTEC9050血培养仪进行检测。结果 419份血标本中分离出致病菌55株,阳性率为13.1%,G^ 球菌41株,占74.5%,其中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分离率最高,占54.5%,其中又以表皮葡萄球菌居首位。G^-杆菌8株占14.5%,其它菌6株占11.0%。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青霉素高度耐药,敏感率最高的为万古霉素和泰能,其次为阿莫西林佯酸、头孢噻肟、头孢唑啉。结论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新生儿败血症患者中常见的致病菌,阿莫西林/棒酸、头孢噻肟、头孢唑啉疗效好,副作用少,可例为首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中新生儿真菌败血症的临床特点及相关感染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7年1月NICU收治的264例患儿临床资料,根据住院期间是否发生真菌败血症分为观察组(真菌败血症组72例)和对照组(非真菌败血症组192例)。分析NICU新生儿真菌败血症临床特点(临床表现、病原菌构成)及新生儿真菌败血症的感染因素。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新生儿真菌败血症的感染因素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NICU新生儿真菌败血症临床表现多以呼吸暂停、反应差、拒乳为主,占比分别为52.78%、54.17%、62.50%;检出病原菌主要为白假丝酵母菌、菌膜假丝酵母菌,占比分别为38.89%、20.8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胎龄、出生体重、侵入性操作、医院感染、气管插管、激素使用、广谱抗生素使用与NICU新生儿发生真菌败血症有关(均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胎龄、出生体重、气管插管、广谱抗生素使用为影响NICU新生儿真菌败血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 NICU患儿真菌败血症临床表现以呼吸暂停、反应差、拒乳等NICU患儿常见症状为主,主要病原菌为假丝酵母菌,胎龄及出生体重较低、存在气管插管和广谱抗生素使用情况与NICU患儿真菌败血症的发生关系密切,需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6.
目的 早期评估新生儿败症的预后,方法 对80例新生儿败血症的20个变量进行非条件Logistic单因素脑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时9个变量:白介素-6,白介素-8,一氧化氮,黄疸,吃奶改变,哭声变化,入院体重,休克及器官功能衰竭与死亡有关;多因素分析剔除了上述变量中的NO,哭声变化,入院及休克4个变量。  相似文献   

7.
NICU早产与足月新生儿败血症特点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早产与足月新生儿感染败血症特性进行对比研究,为早期发现和合理治疗提供帮助。方法医院NICU 2009年1月-2012年12月确认败血症115例,分为早产儿与足月新生儿两组,对比研究临床特征和病原菌特点、主要病原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细菌鉴定严格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结果两组患儿末梢凉、反应差、皮肤颜色改变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常规对感染诊断意义不大;两组早产儿及足月新生儿检出病原菌中革兰阳性球菌分别占64.2%及84.1%,革兰阴性杆菌分别占35.8%及15.9%;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早产儿均高于足月儿,其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和利奈唑胺敏感,耐药率均<20.0%。结论了解早产与足月新生儿败血症临床和病原菌不同的特性,能为早期发现、及时治疗、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和经验用药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8.
患儿女性,胎龄40周、顺产、出生时体重2.9Kg。出生日龄7天,因哺乳差、不哭半天而就诊。查体:T36℃、P144次/分、R40次/分。精神萎靡、反应差、前囟平软、呼吸平、咽略红、颈无抗力,双肺呼吸音粗,心律齐、有力,腹软,肝肋下1.0cm,脐轮红、脐部有脓性分泌物,四肢活动可,原始反射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新生儿革兰氏阴性杆菌败血症的临床特点、病原菌分布及药敏特点,为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NICU2006年1月~2010年2月确诊的38例革兰氏阴性杆菌败血症临床特点、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结果临床表现的主要特征为发热、吃奶差、皮肤苍白花纹、不哭不动、黄疸、呻吟、呼吸暂停等。37例为单一菌种生长。主要病原菌为肺炎克雷伯杆菌21株(55.26%),鲍曼不动杆菌6株(15.78%),大肠埃希氏菌5株(13.15%)。先期使用3代头孢菌素36例、早产儿22例、动脉留置22例、鼻饲喂养21例、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14例。38例中28例为院内感染,院内感染的病原菌主要是肺炎克雷伯杆菌21例(75%)、鲍曼不动杆菌6例(21.42%)。肺炎克雷伯杆菌17例(80.95%)为产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对碳青霉烯类、喹诺酮类100%敏感,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76.47%敏感,对2、3代头孢类100%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及头孢吡肟敏感率33.3%,对青霉素及2、3代头孢类100%耐药。结论新生儿革兰氏阴性杆菌败血症的临床特点是病情凶险,易并发严重并发症,主要病原菌是肺炎克雷伯杆菌、鲍曼不动杆菌及大肠杆菌,而且多为院内感染(73.68%),与早产、侵入性操作、先期使用3代头孢关系密切,耐药性强,碳青霉烯类是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新生儿革兰氏阴性杆菌败血症的临床特点、病原菌分布及药敏特点,为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NICU2006年1月~2010年2月确诊的38例革兰氏阴性杆菌败血症临床特点、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结果临床表现的主要特征为发热、吃奶差、皮肤苍白花纹、不哭不动、黄疸、呻吟、呼吸暂停等。37例为单一菌种生长。主要病原菌为肺炎克雷伯杆菌21株(55.26%),鲍曼不动杆菌6株(15.78%),大肠埃希氏菌5株(13.15%)。先期使用3代头孢菌素36例、早产儿22例、动脉留置22例、鼻饲喂养21例、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14例。38例中28例为院内感染,院内感染的病原菌主要是肺炎克雷伯杆菌21例(75%)、鲍曼不动杆菌6例(21.42%)。肺炎克雷伯杆菌17例(80.95%)为产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对碳青霉烯类、喹诺酮类100%敏感,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76.47%敏感,对2、3代头孢类100%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及头孢吡肟敏感率33.3%,对青霉素及2、3代头孢类100%耐药。结论新生儿革兰氏阴性杆菌败血症的临床特点是病情凶险,易并发严重并发症,主要病原菌是肺炎克雷伯杆菌、鲍曼不动杆菌及大肠杆菌,而且多为院内感染(73.68%),与早产、侵入性操作、先期使用3代头孢关系密切,耐药性强,碳青霉烯类是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11.
新生儿败血症病原菌及其药物敏感试验分析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6  
目的探讨新生儿败血症的病原菌及其药物敏感情况,指导抗菌药物的应用. 方法对我院86例新生儿败血症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用K-B法进行药敏实验,并按NCCLS标准判断细菌耐药性. 结果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为主要病原菌,其中表皮葡萄球菌占48.8%,其次溶血性葡萄球菌占10.5%,金黄色葡萄球菌占9.3%,大肠埃希菌占8.1%;细菌对青霉素、氨苄西林、苯唑西林、红霉素耐药性高,万古霉素、亚胺培南、环丙沙星、阿米卡星是目前最敏感抗菌药物. 结论重视新生儿败血症病原菌耐药性检测,根据血培养药敏结果选用敏感抗菌药物,可减少细菌耐药性的产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金黄色葡萄球菌败血症临床分析及治疗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金黄色葡萄球菌败血症的临床特点、耐药性及治疗转归情况. 方法对血培养证实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败血症36例患者进行分析. 结果 36例患者中男∶女为3∶1,各年龄组均可患病,以皮肤及呼吸道引起者常见为52.8%;临床100%有发热,常伴寒颤,引起两个以上脏器损害36.1%,外周血白细胞高,中性粒细胞>0.80者69.4%;血培养生长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G耐药率达87.9%,万古霉素100%敏感;治疗痊愈18人(50%)、显效8人(22.2%)、进步5人(13.9%)、死亡5人(13.9%). 结论临床上疑有金黄色葡萄球菌败血症的病例尽早做血、骨髓培养及药敏试验,联合应用敏感药物治疗;无药敏试验的医院可选用耐酶青霉素加第一代或第二代头孢菌素、耐酶青霉素加硫酸阿米卡星或氧氟沙星、如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可选用进口万古霉素.  相似文献   

13.
新生儿败血症的病原菌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刚  吴艳 《实用预防医学》2011,18(9):1695-1696
目的通过分析重庆市妇幼保健院70例新生儿败血症的致病菌种类及致病菌药敏试验,明确该院新生儿败血症主要的致病菌及有效抗生素,为有效治疗新生儿败血症提供有力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重庆市妇幼保健院确诊为新生儿败血症患儿的血培养及体外致病菌药敏试验结果。结果金黄色葡萄球菌28株(40.0%),大肠埃希茵16株(22.9%),表皮葡萄球菌12株(17.1%),腐生葡萄球菌8株(11.4%),草绿色链球菌4株(5.8%),肠球菌2株(2.8%)。金黄色葡萄球菌对苯唑西林敏感(96.4%),大肠埃希菌对头孢噻肟敏感(87.5%),表皮葡萄球菌对环丙沙星敏感(75.0%),腐生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敏感(87.5%),草绿色链球菌对青霉素敏感(100.0%),肠球菌对多西环素敏感(100.0%)。结论葡萄球菌属是新生儿败血症的主要致病菌,尤其是金黄色葡萄球菌,但其对苯唑西林治疗较为敏感。大肠埃希菌也是导致新生儿败血症的主要致病菌,对头孢噻肟治疗敏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致新生儿败血症的病原学及耐药性现状,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应用全自动血液培养仪(BACTEC9120)、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ATB微生物分析鉴定系统进行鉴定;从344例新生儿血培养阳性瓶中分离出262株CNS应用K—B法测定了CNS对青霉素等12种抗生素的耐药性。结果344株细菌中,分离出262株CNS(占76.1%),其中表皮葡萄球菌130株(49.6%)、溶血葡萄球菌94株(35.9%)、人葡萄球菌21株(8.01%)、其他葡萄球菌17株(6.49%);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分离率为65.0%;MRCNS药敏结果显示多重耐药。结论CNS已成为新生儿血液感染居第1位的病原菌,MRCNS检出率高且呈多重耐药,糖肽类抗生素是治疗MRCNS感染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15.
段文英 《实用预防医学》2011,18(8):1481-1483
目的分析研究郴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新生儿科确诊的62例早产儿败血症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对62例确诊为早产儿败血症的危险因素、主要感染途径、实验室检查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并随机选择同期该院新生儿科收治的62例确诊未患败血症早产儿的临床资料进行比对。结果胎膜早破及胎心晚期减速是早产儿患败血症的主要危险因素。早产儿败血症感染途径主要为呼吸道感染,白细胞计数(WBC)〉20×109/L或〈5×109/L,血小板计数(PLT)〈100×109/L,C反应蛋白(CRP)〉8 mg/L,可作为早期诊断败血症的辅助指标并具有一定特异性。丙种球蛋白联合敏感抗生素治疗,其治愈率显著高于单纯使用抗生素组。结论提高对危险因素的认识,早期诊断早产儿败血症是合理治疗的前提;使用抗生素加丙种球蛋白,是治疗早产儿败血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低体重儿、早产儿败血症血培养的病原菌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低体重儿、早产儿败血症不同阶段感染菌株病原菌分布特点及耐药性。方法回顾性调查医院近3年间低体重儿、早产儿败血症血培养分离的病原菌菌株,结合出生后败血症的发作时间分组。结果970例低体重儿、早产儿可疑标本,细菌培养阳性率为17.5%;大多数败血症为出生3d后的晚期发作,占75.3%,迟发性败血症组主要病原菌为革兰阳性球菌,并以葡萄球菌属为主,占所有感染菌株的80.5%;早发性败血症组革兰阴性菌与革兰阳性菌感染比例大致相同,分别为47.6%和52.4%;并且迟发性败血症的耐药性明显高于早发败血症组。结论治疗新生儿感染的关键,是掌握新生儿不同时期感染病原菌的分布特点及药敏规律,根据药敏结果选用抗菌药物,避免滥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新生儿败血症的病原菌及其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北大学附属医院2005年6月-2010年6月收治的97例确诊败血症新生儿的血培养检出菌及药敏实验结果。结果分离出的97例菌株中主要以革兰阳性菌为主,共72株,其中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最多,其次为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革兰阴性菌有25株,其中以大肠埃希菌最多,主要致病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对青霉素、红霉素、氨苄西林、苯唑西林的耐药性较高,对亚胺培南、万古霉素、替考拉宁、丁胺卡那霉素、环丙沙星、第3代头孢菌素的敏感性较高。结论葡萄球菌是新生儿败血症的主要致病菌,病原菌的耐药性较高,临床用药时应结合药敏实验,选用敏感抗生素。  相似文献   

18.
韩旭颖 《现代保健》2013,(22):106-108
目的:分析窒息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影响情况。方法:选择161例足月新生儿,按窒息程度分为重度窒息组31例、轻度窒息组60例以及无窒息组70例,对三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情况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结果:重度窒息组、轻度窒息组、无窒息组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分别为16.13%、36.67%、61.43%,轻度窒息组与重度窒息组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低于无窒息组,重度窒息组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窒息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病率均低于无窒息新生儿,窒息越重,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越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