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 毫秒
1.
目的探讨大肠癌侵袭和转移CT征象与癌组织中MMP-9及TIMP-1表达间的关系.方法对4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且行螺旋CT平扫、动静脉期双期增强的大肠癌患者,观察每个病灶的浆膜侵犯和淋巴结转移情况.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癌组织中MMP-9及TIMP-1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CT征象的关系.结果CT征象上肿瘤的浆膜侵犯、淋巴结转移与MMP-9及TIMP-1蛋白表达有关(P<0.05).结论大肠癌侵袭和转移CT征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MMP-9及TIMP-1的表达.  相似文献   

2.
周围型肺癌螺旋CT征象与VEGF表达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周围型肺癌螺旋CT征象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间的关系.方法 对58例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的周围型肺癌患者行螺旋CT扫描,手术或穿刺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肿瘤组织中VEGF蛋白表达,将螺旋CT征象与VEGF表达进行对照.结果 螺旋CT判断胸膜侵犯准确率为86.67%,淋巴结转移准确率为88.24%,TNM分期的准确率为81.25%.VEGF的阳性表达率为63.34%,与病理分级显著相关(P<0.05),而与病理类型无关(P>0.05).VEGF的表达与周围型肺癌的毛刺征、棘突征、血管集束征、空洞征、胸膜侵犯和淋巴转移明显相关(P<0.05),还与周围型肺癌的强化程度密切相关(P=0.035,r=0.533).结论 螺旋CT可清晰显示周围型肺癌的各种征象,较准确地反映肿瘤浸润转移的病理学和生物学特性,从而指导临床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案和对预后的判断.  相似文献   

3.
肾细胞癌VEGF、PCNA表达与CT征象关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肾细胞癌相关基因VEGF、PCNA表达与CT征象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经手术切除、病理证实且CT资料完整的肾细胞癌40例和正常肾组织10例,用免疫组化染色(S-P法)检测VEGF、PCNA阳性表达率.结果①VEGF阳性表达率与肿瘤直径,瘤体坏死、液化、囊变,增强程度,边界,肾周脂肪浸润,淋巴结肿大,静脉侵犯,邻近器官侵犯或/和远处转移有关(P<0.05);②PCNA阳性表达率与肿瘤直径,增强程度,边界,肾周脂肪浸润有关(P<0.05);而与瘤体内坏死、液化和囊变,淋巴结肿大,静脉侵犯,邻近器官侵犯或/和远处转移无关(P>0.05);③肿瘤病理分级增加,VEGF、PCNA阳性表达率升高(P<0.05).结论 RCC的CT表现与VEGF、PCNA的表达存在内在关系,据此可术前评价其生物学行为与恶性程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食管癌浸润转移的SCT征象与MMP-7表达间关系.方法46例食管癌术前行SCT增强扫描,术后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肿瘤组织中MMP-7表达.结果SCT对食管癌邻近结构有无受侵和有无淋巴结转移判断准确率为89.13%(41/46)和86.96%(40/46),与手术病理结果一致性好(P<0.001).MMP-7阳性表达率为60.87%;邻近结构有、无侵犯组及淋巴结有、无转移组MMP-7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1.67%,50.00%和87.50%,46.67%(P<0.05).结论SCT征象可以反映食管癌MMP-7的表达情况及其生物学特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胃癌螺旋CT (SCT)征象与MVD及VEGF、TGF-β1蛋白表达间的关系.方法对40例进展期胃癌病人行SCT平扫及三期动态增强扫描.40例均于检查后一周内施行全胃或部分胃切除手术、剖腹探查术.术后标本行常规石蜡包埋及5 μm切片.然后行VEGF、MVD、TGF-β1免疫组化染色.结果①在淋巴结转移阳、阴性组,VEGF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5.71%(12/14)和15.38%(4/26);在肝转移阳、阴性组,VEGF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3.33%(5/6)和32.35%(11/34).②在浆膜侵犯有、无组,TGF-β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4.44%(12/27)和7.69%(1/13);在腹腔转移阳、阴性组,TGF-β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0.00%(4/5)和22.86%(8/35).③MVD值变化范围为4.8~49,平均值26.04(标准差11.96).在VEGF阳、阴性组,MVD值分别为30.91±12.22和22.78±10.83;在TGF-β1阳、阴性组,MVD值分别为29.80±12.43和24.42±11.60.④在40例胃癌中,共有9例胃癌出现VEGF与TGF-β1阳性表达(P=0.002,r=0.468).结论 VEGF的表达与胃癌SCT征象上的淋巴结转移及肝转移有关;TGF-β1的表达与胃癌SCT征象上的浆膜侵犯及腹腔转移有关; TGF-β1可能通过上调VEGF的表达而间接参与胃癌的血管生成.  相似文献   

6.
VEGF、MMP-9表达水平与骨巨细胞瘤侵袭性相关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VEGF、MMP-9在良性与侵袭性骨巨细胞瘤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分析VEGF、MMP-9在13例良性与11例侵袭性骨巨细胞瘤组织表达差异。结果VEGF、MMP-9在侵袭性骨巨细胞瘤组织表达增强,同一肿瘤内部通常边缘较中心部位表达强,两者相比较有明显差别(P〈0.05)。结论VEGF、MMP-9表达增强及其协同作用可能导致骨巨细胞瘤有较强侵袭,可能与骨巨细胞瘤发生、发展、转移密切相关,联合检测VEGF、MMP-9有助骨巨细胞瘤患者治疗和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etalloproteinase-9,MMP-9)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大肠癌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76例大肠癌组织MMP-9与VEGF的表达,并与患者临床病理指标进行分析。结果:大肠癌组织MMP-9与VEGF阳性率分别为53.9%、60.5%。MMP-9与VEGF的表达均与大肠癌的临床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MMP-9与VEGF在大肠癌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MMP-9与VEGF参与大肠癌的发生发展过程,可作为评估大肠癌生物学行为的一项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大肠癌浆膜侵犯螺旋CT征象与MVD及nm23-H1表达间的关系.方法对42例螺旋CT征象上不同浸润深度的大肠癌组织采用SP免疫组化法进行nm23-H1表达的检测,并计数MVD.结果在螺旋CT征象上浆膜侵犯有、无组,MVD比较有统计学意义(t'=-2.852, P=0.007),两组nm23-H1的阳性表达无统计学意义(χ2=0.318, P=0.710),nm23-H1表达阳性组和阴性组的MVD比较有统计学意义(t=-2.149, P=0.038).结论血管生成可能在大肠癌浸润生长中起促进作用;nm23-H1可能是肿瘤血管生成的抑制因子;螺旋CT征象上显示癌肿肠周脂肪层有线样、条索状高密度影并不一定提示其具有更高的远处转移倾向.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MMP-9和VEGF在脑膜瘤中的表达水平,考察其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68例脑膜瘤患者标本血清中MMP-9和VEGF蛋白表达含量,根据患者的临床参数,分析MMP-9和VEGF表达与脑膜瘤病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VEGF与MMP-9的表达水平在不同级别的脑膜瘤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随脑膜瘤的恶性程度升高而增强,与脑膜瘤向周围组织浸润侵袭具有正相关性;本研究中脑膜瘤的侵袭与VEGF表达具有相关性,恶性脑膜瘤中表达水平较非恶性高。结论MMP-9和VEGF在肿瘤恶性转化和浸润、瘤周水肿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脑膜瘤中MMP-9和VEHGF的表达检测可为临床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等提供依据,具有显著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星形细胞瘤瘤周水肿、瘤脑界面与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间的关系,探讨其CT征象的分子生物学意义.方法运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52例术后经病理证实的星形细胞瘤VEGF.分析瘤周水肿、瘤脑界面与VEGF间的关系.结果肿瘤边缘、瘤周水肿、占位效应与VEGF表达密切相关.随水肿、占位程度的增加,VEGF阳性率亦显著增高(P<0.01).边缘模糊组的VEGF阳性率分别69.2±19.0,与边缘清楚组间的VEGF阳性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星形细胞瘤的VEGF异常表达,对瘤周水肿及瘤脑界面等CT征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 对100例确诊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两医传统治疗方法 ;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配以自拟盆腔炎方中西医结合治疗,3个月判定疗效,观察症状改善及有效率.结果 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两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 对100例确诊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两医传统治疗方法 ;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配以自拟盆腔炎方中西医结合治疗,3个月判定疗效,观察症状改善及有效率.结果 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两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对100例确诊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西医传统治疗方法;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配以自拟盆腔炎方中西医结合治疗,3个月判定疗效,观察症状改善及有效率。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慢性盆腔炎的中医综合康复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治疗组 4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 ,采用中药 (口服、灌肠和热敷 )、针灸、心理治疗等综合疗法 ,对照组 36例患者采用单纯中药口服疗法 ,对两组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的症状改善明显 ,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 .0 1)。结论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慢性盆腔炎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慢性乙型重型肝炎228例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通过对228例慢性乙型重型肝炎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研究,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时机以及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所有病例均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措施,包括保肝、退黄、抗病毒、对症支持及中医辨证治疗,总结不同分期的疗效,对影响其预后的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28例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中,治疗总有效率44.3%;其中早期有效率80.0%,中期有效率50.4%,晚期有效率仅为10.0%。总胆红素、胆碱酯酶、白蛋白、凝血酶原活动度、总胆固醇、并发症、病情分期等指标均是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结论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治疗有效率低,缺乏特效的治疗手段。在早中期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可取得较好疗效。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策略,通过中药有效控制并发症,降低病死率,是重型肝炎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6.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胆囊炎58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胆囊炎的疗效。方法将114例慢性胆囊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58例,对照组56例,对照组给予左氧氟沙星胶囊口服,每次0.2 g,每日2次,连续服用2周。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消炎利胆方剂中药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治愈率为51.7%,对照组的治愈率为33.9%,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2.1%,对照组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1%,治疗组的不良反应较对照组少,但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能提高慢性胆囊炎治愈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CRF)并心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55 例CRF并心脏病变的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治疗组,299 例)和西医治疗对照组(对照组,56 例)。对照组给予血液透析合西药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一般治疗(201 例血透,98 例结肠中药透析)基础上辨证分型加服中药汤剂治疗。观察治疗前后2 组患者心脏病变和血肌酐(SCr)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98% ,对照组总有效率75.00% ,2 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05)。2 组治疗后SCr均下降,治疗组治疗后〔(453.1±92.2)μm ol/L〕与对照组治疗后〔(592.0±113.6)μm ol/L〕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CRF并心脏病变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相似文献   

18.
中西医结合抢救重型原发性颅脑损伤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救治重型原发性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1例重型原发性颅脑损伤[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8分,原发昏迷>6小时]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1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单用西医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昏迷持续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较对照组均显著缩短(P均<0.01).按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治疗组的显效率(61.29%)和总有效率(83.87%)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30.00%和60.00%),P均<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救治重型原发性颅脑损伤有显著疗效,能缩短昏迷持续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9.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对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作用。方法:将121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成2组,西医治疗组60例,中西医结合治疗组61例。中西医结合组在西医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清开灵注射液和云南白药进行治疗,对比2组治疗结果。结果:中西医结合组病死率(29.50%)低于西医组(38.33%);肺部感染发生率(38.33%)及多器官功能障碍发生率(1.64%-18.03%)均明显低于西医组(分别为19.67%和6.67%-43.33%),P均<0.05。2组存活人群按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lasgow outcome scale,GOS)进行治疗结果分级比较,中西医结合组患者康复的良好率(53.49%)和重残率(9.30%)均明显好于西医组(分别为27.03%和40.54%)。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可以降低患者的重残率,提高救治成功率和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脏病急性肾损伤(CKD-AKI)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CKD-AKI患者9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9例)和研究组(49例)。对照组给予前列腺素E1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黄芪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肾功能指标水平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β2-MG、Scr、BUN、Cys C、NGAL、KIM-1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CKA-AKI的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肾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