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研究β-catenin异常表达、c-myc和Cyclin D1的高表达与胰腺癌发生、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例正常胰腺组织和40例胰腺癌及13例相应癌旁组织中β-catenm、c-myc和Cyclin D1的表达。结果 5例正常胰腺组织及13例胰腺癌旁组织中β-catenin为正常表达,c-myc和Cyclin D1阴性表达,40例胰腺癌组织中25例有β-catenin的异常表达(25/40,62.5%),20例(20/40,50%)有c-myc的高表达,23例(23/40,57.5%)有Cyclin D1的高表达。β-catenin的异常表达率与淋巴结转移、浸润及病理分级相关(P<0.05),c-myc和Cyclin D1的高表达与分化程度,浸润,转移及病理分级无关,β-catenin的异常表达与c-myc的阳性表达不相关,而与Cyclin D1的阳性表达相关。结论β-catenin的异常表达可能主要是通过激活Cyclin D1引起细胞增殖,导致肿瘤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β-catenin异常表达、c-myc和 Cyclin D1的高表达与胰腺癌发生、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例正常胰腺组织和40例胰腺癌及13例相应癌旁组织中β-catenin、c-myc和Cyclin D1的表达.结果 5例正常胰腺组织及13例胰腺癌旁组织中β-catenin为正常表达,c-myc和Cyclin D1阴性表达,40例胰腺癌组织中25例有β-catenin的异常表达(25/40,62.5%),20例(20/40,50%)有c-myc的高表达,23例(23/40,57.5%)有Cyclin D1的高表达.β-catenin的异常表达率与淋巴结转移、浸润及病理分级相关(P < 0.05),c-myc和Cyclin D1的高表达与分化程度,浸润,转移及病理分级无关,β-catenin的异常表达与c-myc的阳性表达不相关,而与Cyclin D1的阳性表达相关.结论β-catenin的异常表达可能主要是通过激活Cyclin D1引起细胞增殖,导致肿瘤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中细胞周期素D1(Cyclin D1)和β-catenin蛋白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43例甲状腺癌、38例癌旁组织和20例正常甲状腺组织中Cyclin D1和β-catenin的蛋白表达。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Cyclin D1和β-catenin蛋白的表达差异及其与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Cyclin D1和β-catenin蛋白在甲状腺癌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1.4%(35/43)和88.4%(38/43),与癌旁组织组织42%(16/38)和34%(13/38)和正常甲状腺组织10%(2/20)和15%(3/20)比较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在甲状腺癌组织中,Cyclin D1和β-catenin蛋白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而与肿瘤的不同病理类型、临床分期和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结论 Cyclin D1和β-catenin蛋白在甲状腺癌组织中表达明显升高,二者呈正相关,可联合作为评估甲状腺癌临床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E-cadherin,β-catenin,Cyclin D1在胃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三者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73例胃腺癌组织及18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中E-cadherin,β-catenin,Cyclin D1蛋白的表达.结果正常胃黏膜组织中E-cadherin和β-catenin均呈清晰的棕褐色染色在上皮细胞细胞膜.E-cadherin和β-catenin在胃癌细胞中出现细胞质和/或细胞核异常染色,其异常表达率分别为63.01%(46/73)和56.16%(41/73),且两者的异常表达与胃腺癌的分化程度、TNM分期、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相关,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大小无关.胃腺癌中E-cadherin和β-catenin表达密切相关.Cyclin D1在胃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7.12%(49/73),明显高于其在正常胃黏膜组织中的表达(0%,0/18),且与胃腺癌的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相关.E-cadherin和β-catenin在胃癌中的异常表达与Cyclin D1的过表达呈显著的正相关(r=0.249,r=0.376,P<0.05).结论胃腺癌中存在E-cadherin和β-catenin基因的失活及蛋白表达下调.E-cadherin和β-catenin的异常表达可能通过促使或激活Cyclin D1的过表达而参与胃癌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E-cadherin,β-catenin,Cyclin D1在胃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三者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73例胃腺癌组织及18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中E-cadherin,β-catenin,Cyclin D1蛋白的表达.结果:正常胃黏膜组织中E-cadherin和β-catenin均呈清晰的棕褐色染色在上皮细胞细胞膜.E-cadherin和β-catenin在胃癌细胞中出现细胞质和/或细胞核异常染色,其异常表达率分别为63.01%(46/73)和56.16%(41/73),且两者的异常表达与胃腺癌的分化程度、TNM分期、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相关,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大小无关.胃腺癌中E-cadherin和β-catenin表达密切相关.Cyclin D1在胃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7.12%(49/73),明显高于其在正常胃黏膜组织中的表达(0%,0/18),且与胃腺癌的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相关.E-cadherin和β-catenin在胃癌中的异常表达与Cyclin D1的过表达呈显著的正相关(r=0.249,r=0.376,P<0.05).结论:胃腺癌中存在E-cadherin和β-catenin基因的失活及蛋白表达下调.E-cadherin和β-catenin的异常表达可能通过促使或激活Cyclin D1的过表达而参与胃癌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Wnt信号通路中的组件蛋白DKK-1、β-catenin及周期素(Cyclin)D1在胃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标记DKK-1、β-catenin及Cyclin D1蛋白在80例胃癌组织标本,10例正常胃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1DKK-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低于胃正常组织(P0.05),高、中分化胃癌的表达高于低分化胃癌的表达(P0.05),伴有淋巴结转移的胃癌组织DKK-1较无转移病例阳性率低(P0.05)。2β-catenin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胃正常组织(P0.05),高、中分化胃癌的表达低于低分化胃癌的表达(P0.05),伴有淋巴结转移的胃癌组织β-catenin较无转移病例阳性率高(P0.05)。3Cyclin D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胃正常组织(P0.05),高、中分化胃癌的表达低于低分化胃癌的表达(P0.05),伴有淋巴结转移的胃癌组织Cyclin D1较无转移病例阳性率较高(P0.05)。4在胃癌组织中DKK-1与Cyclin D1呈负相关关系(r=-0.453,P0.01),DKK-1与β-catenin呈负相关关系(r=-0.553,P0.01),Cyclin D1与β-catenin呈正相关关系(r=0.562,P0.05)。结论 Wnt信号通路中的组件蛋白DKK-1、β-catenin及Cyclin D1在胃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有一定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检测RUNX3、CyclinDl蛋白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7例胰腺癌、18例胰腺囊腺瘤及12例正常胰腺组织中RUNX3和CyclinDl蛋白的表达,分析它们与临床病理参数间的关系。结果胰腺癌、胰腺囊腺瘤和正常胰腺组织的RUNX3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7.4%(27/47)、94.4%(17/18)、100%(12/12);CyclinDl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2.3%(34/47)、44.4%(8/18)、8.3%(1/12)。胰腺癌RUNX3阳性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无关,与胰腺癌的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呈负相关(P〈0.05)。CyclinDl阳性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无关,与胰腺癌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呈正相关(P〈0.05)。胰腺癌组织RUNX3与CyclinDl的表达呈负相关(r=-0.375,P=0.009)。结论胰腺癌组织中RUNX3呈低表达,Cyclin D1呈过表达,它们均与胰腺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β-连环蛋白和Cychn D1的表达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2例非小细胞肺癌及10例肺良性病变组织中的β-连环蛋白和Cyclin D1蛋白。结果在10例肺良性病变组织中β-连环蛋白表达正常,Cyclin D1均呈阴性表达;而在42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β-连环蛋白异常表达率为71.4%,Cyclin D1阳性表达率为76.2%。β-连环蛋白异常表达率与非小细胞肺癌的淋巴结转移情况和生存期有关(P均〈0.05)。Cyclin D1表达阳性率与非小细胞肺癌的分化程度和增殖活性密切相关(P均〈0.05);β-连环蛋白异常表达与Cyclin D1阳性表达在非小细胞肺癌中呈显著的正相关性(r=0.324,P〈0.05)。结论非小细胞肺癌中β-连环蛋白表达异常、Cyclin D1蛋白表达上调。β-连环蛋白的异常表达可能是非小细胞肺癌转移的分子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HCC)组织中星形细胞上调基因(AEG)1、β-连环素(β-catenin)及周期素D1(Cyclin D1)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7月-2014年12月贵州省人民医院经手术及病理证实为HCC的癌组织标本和对应癌旁组织各40例,另选取8例正常肝组织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AEG-1、β-catenin及Cyclin D1蛋白在HCC组织、对应癌旁肝组织及正常肝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表达与HCC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AEG-1、β-catenin、Cyclin D1在HCC中的相关性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结果 AEG-1、β-catenin及Cyclin D1在HCC组织及癌旁肝组织中的表达均高于正常肝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7.840、4.274、8.817、4.274、9.919、4.850,P值分别为0.005、0.039、0.003、0.039、0.002、0.028)。AEG-1、β-catenin、Cyclin D1的阳性表达在性别、年龄、HBs Ag、肿瘤大小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而在病理分化程度、肝癌TNM分期及转移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相关性分析显示,AEG-1蛋白的表达与β-catenin、Cyclin D1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420、0.741,P值均0.01)。结论 AEG-1、β-catenin及Cyclin D1在HCC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AEG-1可能通过上调Cyclin D1、β-catenin的表达和活性而促进HCC的发生和转移;联合检测三者的表达,可作为HCC基因治疗及预后评价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0.
STAT3和Cyclin D1在胰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磷酸化STAT3(PSTAT3)及Cyclin D1 的蛋白在胰腺癌中表达情况及活化STAT3的蛋白表达与胰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法检测41例手术切除的胰腺癌组织和10例正常胰腺组织中STAT3、PSTAT3、Cyclin D1的蛋白表达。结果在41例胰腺癌标本中有31例(75.6%)STAT3、29例(70.7%)PSTAT3和25例(61.0%) Cyclin D1的蛋白表达阳性,明显高于正常胰腺组织。STAT3主要在细胞质表达,PSTAT3和Cyclin D1 主要在细胞核内表达。PSTAT3和Cyclin D1蛋白的阳性表达呈正相关(P<0.001)。PSTAT3在临床分期较晚和有淋巴结转移的胰腺癌中呈高表达(P<0.05),Cyclin D1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 0.05)。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胰腺癌组织中存在STAT3、PSTAT3和Cyclin D1的过表达,并与临床病理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STAT3过表达与Cyclin D1的表达呈正相关,提示PSTAT3可能通过上调Cyclin D1表达,在胰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端粒酶催化亚基(hTERT)、c-myc在胆囊癌中的表达,探讨hTERT及c-myc与胆囊癌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5例胆囊癌组织、癌旁组织、正常胆囊黏膜及20例胆囊腺瘤性息肉组织hTERT、c-myc的表达。结果①正常胆囊黏膜、胆囊腺瘤性息肉组织、癌旁组织及胆囊癌组织hTERT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67%(1/15)、10.00%(2/20)、33.33%(5/15)及80%(12/15);c-myc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0.00%(3/15)、45.00%(9/20)、40%(6/15)及86.67%(13/15);胆囊癌组织中hTERT与c-myc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其它组织(P〈0.05);②胆囊癌组织hTERT和c-myc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伴淋巴结转移的胆囊癌hTERT及c-myc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5);③c-myc在hTERT阳性的胆囊癌组织的表达率明显高于hTERT阴性组(P〈0.05)。结论hTERT过度表达在胆囊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c-myc在转录水平上调控hTERT的表达,进而激活端粒酶促进胆囊癌的形成。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磷酸化STAT3(PSTAT3)及Cyclin D1的蛋白在胰腺癌中表达情况及活化STAT3的蛋白表达与胰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法检测41例手术切除的胰腺癌组织和10例正常胰腺组织中STAT3、PSTAT3、Cyclin D1的蛋白表达.结果在41例胰腺癌标本中有31例(75.6%)STAT3、29例(70.7%)PSTAT3和25例(61.0%)Cyclin D1的蛋白表达阳性,明显高于正常胰腺组织.STAT3主要在细胞质表达,STAT3和Cyclin D1主要在细胞核内表达.PSTAT3和Cyclin D1蛋白的阳性表达呈正相关(P < 0.001).PSTAT3在临床分期较晚和有淋巴结转移的胰腺癌中呈高表达(P < 0.05),yclin D1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 < 0.05).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胰腺癌组织中存在STAT3、PSTAT3和Cyclin D1的过表达,并与临床病理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STAT3过表达与Cyclin D1的表达呈正相关,提示PSTAT3可能通过上调Cyclin D1表达,在胰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丁峰  魏光  田兴松 《山东医药》2008,48(35):10-11
目的研究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D1)表达在乳腺肿瘤发生中的作用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122例乳腺恶性肿瘤和良性乳腺增生标本Cyclin D1表达;Southern杂交方法检测Cyclin D1基因变异。结果40例良性乳腺增生组织均未观察到Cyclin D1表达,40例浸润性导管癌组织、早期乳腺癌和淋巴结转移病变组织阳性率分别为55.0%(22/40)、52.0%(22/42)和53.3%(8/15);25例浸润性导管癌组织Cyclin D1基因扩增率为16.0%,明显低于其蛋白表达率。结论Cyclin D1表达在乳腺癌发病早期即发挥作用,其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尚受基因扩增以外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Midkine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人胰腺癌组织中Midkine(MK)的表达及其与肿瘤细胞增殖的关系和意义。方法 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9例胰腺癌、13例慢性胰腺炎及15例正常胰腺组织中MK和Ki67蛋白的表达。结果胰腺癌组织中MK和Ki67均高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7.1%(35/49)、81.6%(40/49),二者的表达都与肿瘤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胰腺癌组织中Ki67表达显著高于慢性胰腺炎(3/13,P〈0.01)和正常胰腺组织(0/15,P〈0.01)。慢性胰腺炎和正常胰腺组织中未见MK阳性表达。胰腺癌组织中MK蛋白的表达与Ki67的表达呈正相关(r-0.4,P〈0.05)。结论 检测MK蛋白对于胰腺癌的诊断及与慢性胰腺炎的鉴别诊断具有参考价值。MK在胰腺癌中高表达可能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及细胞增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低KAI1mRNA水平与胰腺癌的浸润转移有关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为了解KAI1mRNA水平与胰腺癌的浸润转移关系。方法用Northernblot法对12例正常胰腺组织和30例原发性胰腺癌组织中KAI1mRNA基因的表达进行检测分析。结果正常胰腺组织中该基因的表达水平呈阴性或弱阳性。相比之下,该基因在83.4%(25/30)胰腺癌组织中有稳定的表达水平。在早期胰腺癌中出现的高表达KAI1基因水平,与进展期伴有淋巴结及远处转移的晚期原发性胰腺癌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在低分化的胰腺癌中该基因的翻译水平显著高于高中分化的胰腺癌(P<0.05)。该基因与胰腺癌患者的性别、年龄和肿瘤的大小无关。结论高调节的KAI1基因出现在早期胰腺癌中,而低表达的KAI1基因可能与胰腺癌的浸润转移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6.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可能调节胰腺癌细胞TBX2基因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Wnt/β-catenin信号途径是否参与胰腺癌细胞中TBX2基因的表达调节。方法运用免疫细胞化学sP法,检测胰腺癌细胞株SW1990中是否有Tbx2和β-catenin蛋白表达;以不同浓度的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的特异性抑制剂氯化锂作用于SW1990,应用RT-PCR检测TBX2基因及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已知靶基因c-myc的mRNA表达变化;Western印迹法检测β-catenin、Tbx2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在SW1990细胞中有Tbx2和β-catenin蛋白表达;氯化锂作用于SW1990细胞后,TBX2、c-myc、β-catenin表达水平均升高(P〈0.05);Tbx2蛋白随着β-catenin表达水平的升高而升高(r=0.583,P〈0.05)。结论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可能参与了胰腺癌细胞中TBX2基因表达的调节。  相似文献   

17.
李玉魁 《山东医药》2006,46(16):65-66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在27例胰腺癌组织、11例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结果胰腺癌组织Survivin蛋白表达率显著高于正常胰腺组织(P〈0.05);且随临床、病理分期增加、淋巴结转移,Survivin蛋白阳性表达率逐渐升高(P〈0.05)。提示Survivin的异常表达与胰腺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可能是影响胰腺癌预后的重要分子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检测胰腺癌组织中甲基转移酶3B(DNMT3B)基因表达,分析其与胰腺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应用实时定量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2例胰腺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10例正常胰腺组织中DNMT3B 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胰腺癌组织、癌旁组织和正常胰腺组织DNMT3B mRNA表达量分别为9.4±5.9、1.02±0.71和0,相差非常显著(P〈0.05);DNMT3B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3.3%、14.3%和10.0%,相差也非常显著(P〈0.01)。DNMT3B mRNA表达与临床分期、肿瘤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或P〈0.01);DNMT3B蛋白表达与肿瘤的部位、淋巴结转移有关(P〈0.01或P〈0.05);DNMT3B mRNA和蛋白表达均与年龄、性别、神经浸润、肿瘤大小、血CEA和CA19—9浓度无关。结论胰腺癌DNMT3B mRNA和蛋白高表达提示胰腺癌已发生淋巴结转移,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9.
无嘌呤嘧啶核酸内切酶在胰腺癌组织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胰腺癌组织APE的表达及其与临床肿瘤指标的关系。方法 (1)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4株胰腺癌细胞株APE mRNA的表达;(2)收集37例手术切除的胰腺癌及12例相应癌旁胰腺组织石蜡标本,应用EnVision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癌组织和癌旁胰腺组织APE的表达情况。结果 4株胰腺癌细胞株均有APE mRNA表达;37例胰腺癌中APE阳性表达33例(89.2%),其中APE胞核阳性表达7例(21.2%),胞质阳性表达5例(15.2%),胞质及胞核均表达21例(63.6%)。12例癌旁胰腺组织导管及腺泡呈阴性表达,胰岛胞质呈阳性表达,胰腺上皮内瘤变呈胞核阳性表达。APE阳性率与肿瘤分化程度,肿瘤大小、淋巴及远处转移无关(P〉0.1)。结论 APE在胰腺癌组织中有较高的阳性表达率,检测其定位的特异性表达可能有助于胰腺癌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胰腺癌组织标本及细胞系中Plk1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33例胰腺癌及其癌旁组织、3例胰腺浆液性囊腺瘤、3例黏液性囊腺瘤、5例慢性胰腺炎的石蜡标本中Plk1的表达。用半定量RT—PCR检测5例新鲜胰腺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中Plk1 mRNA的表达。用Westernblot检测两株胰腺癌细胞PANC1和CFPAC1中Plk1表达。结果 胰腺癌组织中Plk1的阳性表达率为72、7%(24/33),其表达与胰腺癌患者的年龄、性别、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肿瘤的部位无显著相关(P〉0.05)。癌旁组织、慢性胰腺炎和良性胰腺肿瘤组织中Plk1的表达均为阴性。5例新鲜胰腺癌组织中都有Plk1mRNA的高表达,两株胰腺癌细胞中也有Plk1蛋白的表达。结论 Plk1在胰腺癌中的表达具有一定肿瘤特异性,有可能成为胰腺癌诊治的理想靶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