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颈前路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治疗Ⅱ、ⅡA型Hangman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6例Ⅱ、ⅡA型Hangman骨折患者术前颅骨牵引后行颈前路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术。结果 16例均获随访,时间12~24个月。均未出现脊髓、神经损伤,无椎动脉损伤及脑脊液等并发症,无切口感染,未发生咽喉疼痛、吞咽困难。术后3个月患者均获骨性愈合。颈椎生理曲度恢复,屈伸及旋转活动良好,无内固定系统松动、断裂现象。4例脊髓神经D级者全部恢复到E级。枕颈部疼痛均较术前明显改善。7例行取髂骨术者切口愈合良好,术区无遗留疼痛。结论颈前路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治疗Ⅱ、ⅡA型Hangman骨折能获得即时稳定,减压彻底,固定确实,融合满意。  相似文献   

2.
颈前路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不稳定性Hangman骨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颈前路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不稳定性Hangman骨折的疗效和应用价值。方法 对6例不稳定性Hangman骨折患者行颈前路植骨融合,Zephir颈前路钢板系统内固定术。术后进行10~18个月(平均14个月)随访。结果 术后症状明显恢复。全部病例颈椎生理前凸维持良好,C2椎弓骨折线模糊。术后6个月植骨融合率达到100%。无内固定系统松动和断裂现象存在。结论 应用颈前路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不稳定性Hangman骨折具有可获得术后上颈椎即刻稳定,防止植骨块移位,无须行石膏固定,维持颈椎生理前凸,促进骨折愈合和植骨融合率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颈前路植骨融合钛钢板内固定治疗不稳定Hangman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经前路植骨融合钛钢板固定治疗不稳定Hangman骨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15例不稳定性Hangman骨折行颈前路植骨融合钛钢板内固定术,术后进行6个月~4年(平均24个月)随访.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均获得骨性愈合,颈部症状消失,术后颈椎活动良好.结论 颈椎前路植骨融合钛钢板内固定术治疗不稳定性Hangman骨折,能够获得良好的即时稳定性,不影响颈椎活动度.  相似文献   

4.
颈前路手术治疗可复位的不稳定型Hangman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颈前路内固定手术治疗可复位的不稳定型上颈椎Hangman骨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院近年来对6例可复位的不稳定型Hangman骨折的患者行颈2-3前路植骨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的方法和疗效。结果 6例全部随访,随访时间12~24个月。所有患者均获得颈椎弓骨折处愈合和颈2-3融合,而且颈椎功能活动良好。结论颈前路手术适合治疗可复位的不稳定型上颈椎Hangman骨折,手术方法相对安全简单,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hangman骨折损伤机制、颈椎前路手术疗效、植骨融合时间。方法 2006-01-2011-06,我科收治24例Hangman骨折(其中Ⅰ型5例,Ⅱ型12例,ⅡA型3例,Ⅲ型4例),7例患者伴有不同程度颈髓和神经功能障碍,术前JOA评分4~11分,平均7.8分,其中稳定型骨折(Ⅰ型)术前行颈托固定,不稳定型骨折(Ⅱ型、ⅡA、Ⅲ型)术前行颅骨牵引,直至完全复位,术前平均牵引时间为5 d,患者行颈前路颈2-3椎间盘切除减压取髂骨植骨融合、颈前路ZEPHIR钢板内固定术。结果24例均获随访12~30个月(平均24个月),平均手术时间85 min,颈部疼痛症状完全缓解,颈椎生理曲度保持良好,神经症状明显改善,植骨融合率100%,无内固定松动、断钉现象。结论应用颈前路颈2-3椎间盘切除减压取髂骨植骨融合ZEPHIR钢板内固定术治疗hangman骨折是一种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Zephir钉板系统治疗Hangman骨折的疗效及价值。方法对13例不稳定Hangman骨折行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Zephir钉板系统内固定术。结果本组获随防10~16个月,术后临床症状明显恢复,颈椎生理曲度保持良好,均获得复位与骨融合。合并脊髓损伤的2例,按ASIA分级均有不同程度恢复。结论 Zephir钢板操作简便,能提供固定节段的有效稳定,利于植骨块愈合,是目前在治疗不稳定性Hangman骨折较理想的内固定材料。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Hangman骨折损伤的病理特点、颈椎前路手术疗效和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对18例不稳定Hangman骨折患者行C2~3前路减压、椎间隙植骨融合、颈椎前路自锁钢板内固定术。结果18例均获随访,时间6~18(12±6)个月。术后3~6个月均获骨性愈合。神经功能恢复情况:C级3例恢复至D级1例、E级2例;D级9例全部恢复至E级。16例颈痛症状消失,2例有轻度颈痛症状。5例出现并发症,其中喉上神经损伤2例,食管损伤1例,颈部切口血肿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例。结论颈前路融合钢板内固定术是治疗不稳定Hangman骨折的理想方法,但手术并发症需引起重视,应积极预防并进行相应处理。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下颈椎脱位患者早期复位结合前路内固定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下颈椎骨折脱位早期行闭合复位(颅骨牵引复位和在全麻下行闭合牵引复位)以及前路开放撬拨椎体复位,并予以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64例。结果闭合复位成功54例,其中颅骨牵引复位33例,全麻下闭合手法牵引复位21例;在前路手术中牵引下行旋转撬拨复位成功10例。48例患者获8~30个月随访,颈椎复位完全,植骨均融合,无内固定松动、断裂及脱出,神经损伤均有恢复,脊髓F ranke l分级平均提高1级。结论早期复位结合前路内固定手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Hangman骨折的临床、影像学特点及治疗。方法:回顾分析14例Hangman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3例,女1例;平均年龄31岁。根据Levine-Edwards的X线分型:Ⅰ型1例,Ⅱ型7例,ⅡA型3例,Ⅲ型3例。3例合并神经症状。3例采用后路C2椎弓根螺钉固定;8例前路手术,行C2,3椎间盘切除及植骨,颈前路钢板固定;3例后路复位,行前路C2,3椎间盘切除植骨钢板内固定术。结果:14例全部获得5~63个月随访,术后3个月均获得骨性融合,颈椎序列良好,颈椎伸屈侧位片显示颈椎稳定,无内固定松动、脱出及断裂,无椎动脉损伤、神经损伤、脑脊液漏及切口感染等手术并发症。3例脊髓损伤神经功能恢复良好。结论:手术治疗Hangman骨折安全有效,Ⅱ型、ⅡA型、Ⅲ型应及早手术治疗,颈椎前路融合加钢板内固定术可使Hangman骨折获得良好的即时稳定性,有利于患者早期下床活动,不影响颈椎活动度,是Ⅱ型、ⅡA型、Ⅲ型Hangman骨折较好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和钢板系统固定在治疗下颈椎粉碎性骨折中的应用;方法:对16例下颈椎粉碎性骨折伴脊髓损伤的病人,先行颈椎牵引、药物治疗,于伤后1周行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植骨融合和钢板内固定术;结果:随访6—42个月,16例植骨均骨性愈合,ALIA脊髓损伤的分级恢复1—3级,无术后加重和因手术所致并发症;结论: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植骨融合和钢板内固定具有如下优点: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具有减压充分、可探查脊髓前方压迫情况;钢板内固定可获得即刻稳定,便于护理和功能锻炼;取髂骨作植骨融合的融合率高和获得长期稳定;是治疗下颈椎粉碎性骨折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颈椎前路手术ZEPHIR钢板内固定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ZEPHIR钢板在前路手术中应用的价值。方法28例颈椎疾病患者行颈椎前路手术及ZEPHIR钢板内固定,其中颈椎骨折脱位16例,颈椎间盘突出12例。结果28例中26例随访4~15个月,1例14个月后钢板下极螺钉松动,余25例钢板螺钉固定位置良好,植骨块无移位,26例均已达骨性融合。结论ZEPHIR钢板有优良植入物设计和力学性能,可获得术后颈椎即刻稳定,防止植骨块移位,无需外固定,能显著提高植骨融合率。  相似文献   

12.
颈椎前路减压植骨钢板内固定治疗外伤性颈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减压植骨钢板内固定治疗外伤性颈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2004年3月~2007年3月,对收治的27例外伤性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颈椎前路减压植骨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本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5~15个月,平均11个月。植骨均达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11.2周,无骨不连发生。神经功能改善明显,优良率为92.59%。结论颈椎前路减压、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是治疗外伤性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Hangman骨折损伤病理特点及颈前路钢板内固定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Hangman骨折的损伤病理特点与治疗方法 .方法 Hangman骨折21例,其中双侧椎弓对称性骨折16例,一侧经椎体后缘骨折5例;Ⅱ型骨折14例,ⅡA型6例,Ⅲ型1例;伴颈2椎弓周围骨折6例、颈脊髓不全损伤4例.均采取颈2~3前路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 本组骨折均伴不同程度的颈2~3椎间盘、前、后纵韧带损伤;术后3~4个月,骨折及颈2~3椎间均骨性愈合,随访1~4.5年,颈椎活动及神经功能均恢复良好.结论 Hangman骨折呈双侧对称或非对称性骨折,常伴颈2~3椎间盘、韧带及颈2椎弓周围骨损伤,导致颈2~3失稳,颈前路钢板内固定为其理想的治疗方法 .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的疗效。方法对45例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进行前路减压、复位、植骨融合、锁定钢板内固定。结果全部患者获得随访,时间6~27个月,平均11.5个月。植骨于术后12周均获得牢固骨性融合,颈椎椎间高度和生理曲度维持良好,无术中、术后并发症,未见螺钉钢板松动、脱出、断裂现象,术后患者神经功能得到不同程度恢复。结论采用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可使损伤节段获早期稳定,神经功能改善明显;前路颈椎钢板系统操作安全、简单、材料生物相容性好、内固定确定,为早期行颈椎前路手术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1995年以来收治的49例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自体髂骨移植及ORION颈椎前路钛板内固定治疗下颈椎骨折及骨折脱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骨折脱位者均Halo头环牵引复位后即行颈前路开槽式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植骨融合、ORION钛板内固定,伴脊髓损伤者应用甲基强的松龙及脱水剂1~3d后手术,术后行X线检查,46例获得随访.结果 经6个月~2年随访,骨折脱位复位满意,内固定牢固,植骨在术后3个月获得骨性融合,神经系统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1例因术后1年患褥疮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无1例发生ORION钛板断裂或螺钉松动、脱出.结论 颈前路减压、植骨后辅以ORION钛板内固定使融合节段达到术后即刻稳定,更有利于植骨节段的融合及颈椎曲度的重建,是治疗下颈椎损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下颈椎小关节脱位早期治疗选择前路手术复位、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早期前路切开颅骨牵引下旋转撬拨复位,一期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41例。结果一期复位成功36例,失败5例,成功率87.8%。33例获6~24个月随访,植骨均融合,无内固定松动及滑脱。神经损伤均有不同程度恢复。结论早期前路手术复位植骨融合内固定术优于手法复位及颅骨牵引复位,手术可早期进行,术后并发症少,康复良好,并可减轻护理难度。  相似文献   

17.
Hangman骨折伴椎间盘损伤的诊断与外科治疗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Chen XS  Jia LS  Cao SF  Ye XJ  Ni B  Chen DY  Zhou XH  Xiao JR  Yuan W  Tan J 《中华外科杂志》2004,42(12):712-715
目的探讨Hangman骨折伴C2-3椎间盘损伤的病理特点及其外科治疗方法。方法21例Hangman骨折伴颈2-3椎间盘损伤患者,均进行颈椎前路C2-3椎间隙融合术,其中18例行颈前路钢板固定。分析其损伤类型、影像学特点和疗效。结果未出现神经症状加重、植骨块移位、吸收和切13感染等并发症,新鲜骨折的枢椎脱位和C2-3成角得到良好恢复,术后6个月C2-3植骨以及枢椎椎弓骨折都获得骨性融合。随访8个月至4年,平均随访2年7个月,绝大部分术前症状消失。结论Hangman骨折并不限定于枢椎椎弓根骨折,合并椎间盘损伤的Hangman骨折是一种特殊的骨折类型,颈椎前路融合手术是符合其病理生理特点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8.
渐进性大重量牵引在下颈椎脱位前路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渐进性大重量牵引对下颈椎脱位前路手术疗效的影响。方法38例下颈椎脱位患者入院后行渐进性大重量颅骨牵引复位,难以复位者辅以小关节突切除,前路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结果38例患者牵引复位成功36例,2例复位未成功者均伴有小关节突交锁,先行小关节突切除,再行前路植骨融合后钢板内固定。本组病例前路手术均获骨性融合,未出现内固定松动、断裂、脱落等现象。结论采用大重量颅骨牵引,难以复位者辅以小关节突切除,复位后行前路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术治疗下颈椎脱位,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并总结应用颈前路植骨融合加带锁钢板内固定手术,对24例单节段创伤性下颈椎失稳征的治疗效果。方法 应用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带锁钢板内固定对24例单节段创伤性下颈椎失稳征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病程2—52个月,平均10.3个月。平均随访14个月,依据Odom评分标准及截瘫指数ASIA评分进行手术效果评价。结果 应用Orion钢板7例,Zepllir钢板9例,AO钢板2例,Codman钢板6例。24例均获得骨性融合,术后椎间高度维持良好。总有效率91、7%,优良率83.3%。结论 经颈前路减压植骨带锁钢板内固定手术可获得即刻稳定,恢复并有效维持颈椎生理序列及椎间高度,各种颈前路带锁钢板治疗单节段创伤性下颈椎失稳征均可获得较高的移植骨融合率,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0.
经咽后入路手术治疗Hangman骨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Hangman骨折经咽后入路减压融合内固定的临床疗效。方法对7例Hangman骨折患者行颅骨牵引大致复位后择期手术。全麻下采用高位前方咽后入路显露C2-3椎体,切除C2-3椎间盘组织,充分减压,C2-3椎间植骨钢板内固定。术后颈围保护6~8周。结果7例均获随访,时间4—42个月。患者术后3个月内均获骨性愈合,无一例出现椎体再位移和成角畸形,无伤口感染及其他并发症发生,不全瘫患者均有不同程度恢复。结论C2-3前路减压融合内固定治疗Hangman骨折,内固定疗效确切,并能有效维持理想的复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