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前交叉韧带是膝关节的重要稳定结构,与膝关节的本体感觉密切相关。本文将对前交叉韧带的神经功能、膝关节本体感觉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膝关节本体感觉康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5,他引:4  
膝关节运动创伤常导致膝关节本体感觉的缺失,神经肌肉控制减弱,引起关节不稳。恢复神经肌肉控制是运动员最大限度地恢复关节稳定、重返赛场必需的先决条件。因此,本体感觉康复训练方面的研究,成为国外近年来的一个研究热点。本体感觉是包含关节运动觉和位置觉的一种特殊感觉形式。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1]:①关节位置的静态感知能力;②关节运动的感知能力(关节运动或加速度的感知);③反射回应和肌张力调节回路的传出活动能力。前两者反映本体感觉的传入活动能力,后者反映其传出活动的能力。力学感受器、视觉、前庭感受器提供的神经传入…  相似文献   

3.
目的明确膝关节骨关节炎(OA)患者膝关节本体感觉误差的程度和分布,并且评价膝关节本体感觉与膝OA患者疼痛和功能障碍之间的关系。方法在Biodex等速系统上用复位测试法测试28例膝OA患者(其中女19例、男9例)和27名同年龄正常人(其中女20例、男7例)的膝关节本体感觉。OA患者疼痛和功能障碍的评定采用目测类比评分法(VAS)和Lequesne指数。结果膝OA患者产生的本体感觉误差比正常人增加了79%(P〈0.05),并以伸膝位的差异百分率最大。在膝关节本体感觉误差和功能障碍之间存在中度的相关关系(r:0.55,P〈0.05),在膝痛和本体感觉误差之间没有显著相关性。结论膝OA患者本体感觉受损,改善其本体感觉可能使患者的功能障碍得到改善,这对膝OA患者的功能评价和康复方案的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前本体感觉训练对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48例严重膝关节骨关节炎且拟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训练组26例在行全膝关节置换术前6周进行本体感觉训练,包括膝屈曲位、双单腿、睁闭眼等的平板训练,固定自行车练习等。对照组22例未进行本体感觉训练。2组分别在行全膝关节置换术前后6周进行膝关节本体感觉测试(即膝关节主动复位误差角度值);术后6周进行膝关节功能评分(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HSS);以Biodex 3等速系统测量2组患者双膝关节主动复位误差角度,以作为个体本体感觉能力优劣的代表。结果:术后6周训练组患膝关节主动复位误差角度值明显小于术前及对照组(P〈0.05)。HSS项目中的疼痛、行走功能、肌力及稳定性评分,训练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前进行本体感觉训练,可以提高患者术后本体感觉及肢体功能。  相似文献   

5.
膝关节损伤对本体感觉的影响及其康复训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膝关节的控制和稳定性,姿势的校正及平衡功能通常由关节囊、韧带、肌肉及其本体感觉神经反馈共同维持。各种关节损伤均可导致本体感觉的减退,使神经肌肉反射控制能力下降而加重关节损伤。近年来的研究已证实,康复训练可通过恢复本体感觉反馈作用而恢复膝关节的功能稳定性、活动范围和肌肉力量,使膝关节的功能恢复到最佳水平。康复训练强调对患者膝关节进行本体感觉再适应训练、功能训练、及特殊运动再训练,具体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李瑾  宋佳凝  李健  郄淑燕 《中国康复》2022,37(3):145-148
目的:探讨本体感觉训练联合肌内效贴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膝关节功能与本体感觉的影响.方法:将68例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本体感觉组和联合治疗组各34例.2组患者均进行基础治疗,并在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分别采用膝关节评分(KSS)、"起立-行走"计时测试(TUGT)、主动关节角度重现偏差值进行评定,并评价术后6个月...  相似文献   

7.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影响本体感觉恢复的因素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通过对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本体感觉检查及等速肌力测定.分析影响本体感觉恢复的因素及术后本体感觉和肌力恢复的相关性。方法:44例胴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术后6个月的患者和13名健康人正常对照。分别采用被动位置重现和Biodex等速测力仪进行膝关节本体感觉和等速肌力的评定。比较患者与正常对照问的本体感觉差异,分析年龄、性别、受伤至手术时间间隔和术前H/Q值对术后本体感觉恢复的影响,术后本体感觉和股四头肌力量恢复的相关性。结果:患者与正常对照间膝关节本体感觉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当接受手术的时间在损伤后4个月内时,受伤至手术的时间间隔和位置重现误差成线性正相关(R:0.713,P〈0.05)。术后本体感觉和股四头肌力量的恢复有正相关趋势(P〈0.05)。结论:术后6个月,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患者膝关节的本体感觉水平仍低于正常人。在韧带损伤后4个月内,接受手术越早,术后6个月时本体感觉水平越好。术后6个月时本体感觉恢复较好的患者股四头肌力量恢复也相应较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基于循证和德尔菲法构建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的本体感觉康复护理训练方案。方法:按照循证理论,基于筛选的证据构建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本体感觉康复护理训练方案初稿。通过2轮德尔菲专家函询,对推荐证据进行论证后,形成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本体感觉康复护理训练方案的终稿。结果:形成了包括评估、干预实施、监测与评价3个一级条目、10个二级条目、32个三级条目的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本体感觉康复护理训练方案。2轮函询问卷的有效回收率均为100%,对应的权威系数(Cr)分别为0.91和0.90,肯德尔协调系数分别为0.629和0.611(均P<0.01)。结论:本研究建立的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本体感觉康复护理训练方案,具有科学性、可行性、安全性、临床适用性,其对于临床护理实践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皮衍玲  王雪强  刘慧  杨震 《中国康复》2011,26(2):106-108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对患侧本体感觉的影响。方法:选取48例全膝关节置换术后3个月的患者(置换组)和50例同龄正常人(健康组),以Biodex 3等速系统测试双膝关节主动复位的误差角度,以作为个体本体感觉能力优劣的评估指标。结果:置换组患者术侧膝关节主动复位误差角度显著大于健康组的左右膝(P〈0.05)。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个体本体感觉明显降低,因此其运动康复计划中应包含本体感觉的训练。  相似文献   

10.
前交叉韧带损伤或重建术后,膝关节本体感觉改变,中枢神经功能重塑,运动控制功能缺陷。需对膝关节进行系统的神经肌肉功能重塑,包括本体感觉恢复、中枢神经系统重塑和强化运动控制。  相似文献   

11.
张晓婕  鲁楠  张爽 《护理研究》2013,27(11):1013
关节本体感觉是一种自觉的或不自觉的感受肢体空间位置的感觉。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关节位置的静态感知能力、关节运动的动态感知能力、肌肉收缩反射和肌张力的调节能力。机体主要通过韧带、关节囊、肌腱、肌肉、皮肤内的力学感受器提供关节位置和运动的信息,传入中枢神经系统,形成关节本体感觉。肌肉和关节的感受器是关节本体感觉的主要来源。膝关节韧带损伤、骨性关节炎、手术等原因会使本体感觉减弱,年龄也是膝关节本体感觉的影响因素之一。现将197例韧带损伤  相似文献   

12.
前交叉韧带重建后膝关节本体感觉功能的康复训练与护理   总被引:32,自引:2,他引:32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后,本体感觉功能的恢复与否是衡量膝关节功能恢复的重要标志.总结了对53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病人的康复训练与护理,重点包括股四头肌等长收缩锻炼,直腿抬高训练,终末伸膝锻炼,视知觉下的膝关节角度、位置训练,以及功能协调性训练和心理护理等.经8~24个月随访,本组有49例(占92.5%)本体感觉恢复良好,病人满意.认为在前交叉韧带重建后进行系统、正规的康复训练和护理,有利于促进膝关节本体感觉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3.
膝关节本体感觉训练对偏瘫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 目的:探讨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施行膝关节本体感觉训练后其平衡功能恢复的影响。 方法:符合要求的20例受试者依年龄、性别、功能障碍程度、偏瘫侧等条件以一一配对的方式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加强膝关节本体感觉训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后分别采用角度重建法测量膝关节位置觉和使用Berg平衡量表(BBS)测量平衡功能。 结果:观察组患侧膝关节位置重现的平均偏差变小(P<0.01),屈膝30°、45°的测试中,试验后膝关节位置偏差与训练前测量值对比有显著性意义(P<0.05)。试验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患侧膝关节位置重现平均偏差比较有显著性意义(P<0.01)。试验后的BBS评分值,两组对比有显著性意义(P<0.05)。 结论:膝关节本体感觉训练对脑卒中患者的平衡功能恢复有积极的作用,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膝关节本体感觉训练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肥胖成年男性与正常成年男性的膝、踝关节本体感觉能力是否存在差异。方法:共计43例健康成年男性受邀参加此次测试,其中肥胖成年男性27例(BMI 32.6±2.4kg/m~2),正常体重男性16例(BMI 22.9±2.4 kg/m~2);在本研究中,科研人员分别采用自制的踝、膝关节本体感觉能力装置对受试者的踝、膝关节本体感觉能力进行测试。结果:肥胖成年男性表现出膝关节屈(P=0.02)、伸(P=0.04)及踝关节背屈方向(P=0.02)上本体感觉能力的显著下降。结论:肥胖成年男性表现出膝、踝关节本体感觉能力的显著下降,而这会严重削弱其姿势控制能力并导致跌倒及损伤的几率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Pro-kin平衡系统对前交叉韧带重建(ACLR)术后患者膝关节本体感觉、平衡功能和膝关节功能的影响。 方法 选取60例ACLR术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2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康复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Pro-kin平衡系统进行本体感觉和平衡功能训练,每日1次,每次25 min,每周训练6 d休息1 d,共4周。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采用膝关节被动成角误差、平均轨迹误差(ATE)和平均力量差评定膝关节本体感觉,睁闭眼状态下压力中心的运动长度和运动椭圆面积评估平衡功能,Lysholm评分评定膝关节功能。 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的患侧膝关节30°、45°、60°被动成角误差、ATE值和平均力量差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闭眼状态下运动长度和运动椭圆面积均显著较对照组减小(P<0.05);试验组的Lysholm膝关节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Pro-kin平衡系统本体感觉训练和平衡功能训练可以有效改善ACLR术后患膝本体感觉,促进患者平衡功能,改善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6.
膝关节本体感觉康复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枢神经系统控制着关节运动的方向和位置 ,并通过影响肌肉收缩产生力、速度和加速度。这种精确的控制所致运动的发生与完成过程离不开外周传入中枢的感觉信息。其中关节本体感觉对于关节的控制、姿势的校正和平衡的维持都具有极为重要的临床意义。关节损伤导致的本体感觉减退对关节运动功能的影响已被人们所认识。创伤对关节本体感觉的损伤机制及其康复问题是关节创伤康复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笔者就关节本体感觉的基本概念 ,膝关节本体感觉的研究方法、影响因素、康复方法等方面进行综述。1 关节本体感觉的基本概念关节本体感觉是一种自…  相似文献   

17.
前交叉韧带损伤后膝关节本体感觉的改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维持膝关节的前向稳定中,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提供85%的静态阻力,以阻止胫骨前移.故ACL损伤将引起膝关节不稳。临床上发现部分患者虽经手术或保守治疗恢复了膝关节的力学稳定.但仍存在膝关节不稳症状,使运动水平难以恢复,有研究认为这可能与损伤后膝关节的本体感觉改变有关。本体感觉在关节活动过程中提供关节的位置  相似文献   

18.
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大多采取切开关节进行修复重建,交叉韧带重建后如本体感受功能恢复不佳,对患肢的正常功能影响很大。采用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骑车练习及上下楼梯练习,均能有效地增加本体感觉输入,恢复患膝的本体感受功能,可改善运动控制、肌力、协调和耐力,最终改善关节功能,提高日常生活和步行的能力。对膝关节、距小腿关节的反复挤压不但可强化本体感觉刺激,还能改善关节软骨的营养,有利于预防退行性膝关节炎。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本体感觉强化训练联合肌力训练应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12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6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肌力训练,观察组采取本体感觉强化训练联合肌力训练,比较两组患肢股四头肌肌力改善情况、膝关节功能、并发症发生率与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患肢股四头肌肌力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膝关节功能强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本体感觉强化训练联合肌力训练应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能够有效增强其患肢股四头肌肌力,促使其膝关节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发生,改善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本体感觉强化训练联合肌力训练对于促进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康复的效果.方法 以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于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骨科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12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n=62)与对照组(n=62).对照组接受常规肌力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本体感觉强化训练.比较两组患者患肢股四头肌肌力改善情况、膝关节功能、并发症发生率及SF-36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干预8周后,观察组患者的患肢股四头肌肌力、膝关节功能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本体感觉强化训练联合肌力训练可有效提高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股四头肌肌力,促进其膝关节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发生,有助于提升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