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县卫校是县级医学教育中心。我县卫校从1975年到1983年共举办各种培训班21次,共轮训县、区,乡医务人员945人次,使农村卫生技术力量有所改善。但当前全县有995个行政村,有2/3的村没有合格的乡村医生,甚至还有些村没有任何医务人员,是一个空白点,按照上级有关规定,要求村村有合格的乡村医生,那么就要培训746个乡村医生。全县78个乡,镇卫生院共有卫生技术人员1,051人,其中有大半是未经过系统培训的  相似文献   

2.
卫生部2000年颁发的《卫生部关于在职卫生技术人员开展远程医学教育的意见》中指出,“远程医学教育是采用先进信息技术,使广大在职卫生技术人员不受时间、地点限制获得知识的一种全新教育手段,是我国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还明确提出,“服务对象以在职卫生技术人员为主”,教学内容包括“乡村医生教育培训等教学项目或课程”。  相似文献   

3.
一、以农村为重点开展初级卫生保健我国现有十亿人口,其中八亿人口在农村。八亿农民的收入受自然条件的控制,如遇旱涝风暴等自然灾害,就难以解决温饱问题。据统计,我国仍有12%的村缺医少药。我国幅员广阔,县、乡、村的卫生队伍占全国医务人员总数的2/3,由于农村人口密集,农村专业卫生技术人才只占县以下人口的0.32‰,而且,业务技术水平又较低,正因如此,我国初级卫生保健的重点就应放在农村。我们应重视培训乡村医生,不断提高乡村医生的业务素质和医疗技术水平,为农村提供  相似文献   

4.
农村卫生技术人员培训工作在湖北咸宁地区已进行了四年,为总结经验。我们对咸宁地区接受培训的乡村医生、乡镇医疗技术人员、乡镇卫生院院长进行了调查访谈。调查方式采用半结构式问卷调查,要求被调查者按培训缓急列出所需培训的知识和适宜的培训方法。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5.
五年来中国乡村医生教育改革发展的研究中国医科大学中国乡村医生培训中心(110001)黄进初,于洪昭,吕兴权,李雅娟乡村医生教育是我国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培养和提高乡村医生素质的重耍任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全国各地都...  相似文献   

6.
1993年始,卫生部组织福建、河北、贵州等六省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引进工作描述与任务分析技术开发建立中国乡村两级卫生技术人员任务数据库。在此基础上,福建省组织有关教师对乡村医生的工作任务进行了分析,同时进行了农村常见病、多发病的抽样调查,并根据这些结果编写出乡村医生岗位培训教材,这在我国尚属首次。为了保证乡村医生培训教材质量,我们通过资料检索和专家咨询,建立了一套乡村医生培训教材的评价指标体系。1制定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思路1.1明确教材评价的概念它必须包含三个方面内容:一是评价的依据,即教材使用过程中所应…  相似文献   

7.
我国乡村医生近百万人,国家出台了很多稳定乡村医生队伍、提高乡村医生素质的政策,但近年来广泛开展的乡村医生培训效果有待提高。文章提出尽早开展乡村医生培训教材的修订或二次编写工作、建设农村医疗卫生案例库、改变委托培训形式、采用案例式教学、调整培训时间安排、采取多种形式评估培训效果。  相似文献   

8.
乡村医生是初级卫生保健工作的实施者,他们的素质反映了该地区农村卫生事业发展的水平。笔者就我县乡村医生队伍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旨在对全县村卫生技术人员构成和业务素质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为制订乡村医生培训计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为了实现“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战略目标,落实初级卫生保健的各项任务,在我国培训一支数量足、素质高的实用型村级卫生技术人才队伍是十分必要的。为了加强我省乡村医生的函授教育,我们在黑龙江省卫生厅领导下,创办了乡村医生函授班。该班是根据卫生部关于乡村医生教育10年规划而举办的国家承认学历的正规化教育。教材选用中国乡村医生统编教材,学制3年。我们现已招收两届函授学员,共计913名。学员经过3年的理论学习和生产实习,掌握适  相似文献   

10.
我国的现状已表明,要提高基层医疗技术水平,特别是改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落后的卫生状况,如何提高乡村医生的业务素质是摆在我们高等医学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而抓好乡村医生的学历教育无疑是解决这一课题的重要途径之一。1乡村医生学历教育的必要性我国现有乡村医护人员132万多,其中相当于中专以上学历者仅占1/3。而作为少数民族众多的云南省,情况更为突出,现有的10多万卫生技术人员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仅为14%,大多为中专学历和无正规学历,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卫生技术人员94%集中在县及县以上的医疗机构;而占全省卫…  相似文献   

11.
乡村医生教学辅导系列讲座(一)【编者按】为了配合各地对乡村医生开展的系统化、正规化教育,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加速培养农村卫生技术人才,提高广大农村基层卫生人员的技术水平,本刊自1994年第2期开始,在重点栏目之一的“乡医辅导讲座”栏目连续刊出乡村医...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第一轮乡村医生注册培训后,农村社区的需求和乡村医生自身的需求的变化,为制定乡村医生第二轮注册培训方案提供参照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乡村医生注册培训项目调查表》,调查杭州市2236名乡村医生,有效调查2188名乡村医生,按照调查的乡村医生对培训知识的需求,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乡村医生认为注册培训比较迫切的是慢性疾病的管理和防治、农村常见急诊处理、急诊常用药物的使用和合理用药的指导、重点传染性疾病的防治,培训方式以短期的面授、临床进修、临床指导为主。结论:乡村医生每2年1次的注册培训应从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培训重点应以农村社区的要求和乡村医生自身需求为导向,体现“学用结合”,讲求培训效果,避免低水平重复,倡导参与式培训、菜单式培训,切切实实提高乡村医生的诊疗水平。  相似文献   

13.
中国乡村医生现况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3  
乡村医生是农村卫生技术队伍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是农村基层卫生组织的主力军 ,是广大农民的健康保护者 ,其数量的多寡、素质的高低、提供卫生服务的种类、队伍的稳定都关系到能否满足农村基本医疗保健需求 ,都影响着农民的健康水平和农村卫生事业发展的进程。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 ,促进农村社区卫生事业发展 ,才能确保农村居民享受到全面的卫生保健服务。1 乡村医生队伍现状与存在问题1 1 乡村医生人数 经过数 10年的努力 ,全国乡村医生的人数已经基本满足农村卫生需求。据统计 ,到 2 0 0 0年底 ,全国乡村医生有 10 2万人 ,平均每个行政…  相似文献   

14.
1 乡村医生的背景情况 乡村医生是农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最基层组织中的卫生技术人员。乡村医生队伍的形成经历了农村保健员、卫生员、赤脚医生等几个阶段。50年代中期,随着农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雏形的形成,一批具有初中、高小毕业文化水平的农村青年被选拔到县、乡医疗卫生机构中进行短期医疗卫生知识的学习,农村生产大队保健站建立后,他们开始在保健站为农民群众医治小伤小病。60年代中期,他们经过不断的学习、参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重庆市"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应用"项目实施中农村卫生技术人员接受适宜技术的培训情况及对适宜技术培训的需求,为可持续性适宜技术培训提供参考信息.方法:对重庆市五个项目县参加农村卫生适宜技术培训的县乡村卫生技术人员进行问卷调查,采用Epidata数据库对问卷进行数据录入,SAS9.1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参加适宜技术培训的县乡村卫生技术人员平均年龄40.9岁;学历、职称偏低;没有取得执业资格的人员比例大.该项目实施后,卫生技术人员普遍收获很大.卫生技术人员最希望接受自己所从事专业内容的培训,希望的培训方式是进修学习,大部分人员认为自己出培训费也愿参加培训.结论:建立农村卫生适宜技术培训机制,促进县乡村卫生技术人员卫生技术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今年,安徽省将面向全省开展农村在岗卫生技术人员成人大专学历教育。根据近日出台的教学计划。今年将有800名乡村医生走进大学课堂。  相似文献   

17.
河南省农村适宜卫生技术需求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农村医疗机构适宜卫生技术的项目需求和培训需求,为适宜卫生技术的科学筛选、规范培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典型抽样的方法,对河南省孟州、长葛2个项目县158名从事基层医疗工作的医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93.04%(147/158)的调查对象赞成适宜卫生技术在本地区推广,98.73%(156/158)的调查对象非常愿意或愿意掌握新的适宜卫生技术;15.82%的调查对象首选适合基层医疗的高血压治疗方案的推广和高血压防治网的建立作为在农村推广的适宜卫生技术;调查对象的培训需求较强。结论农村适宜卫生技术的科学筛选是保证其推广应用的基础,适宜性是筛选适宜卫生技术的要点。  相似文献   

18.
在全国乡村医生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摘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一、“八五”阶段开展乡村医生系统化、正规化中等医学教育的回顾和评价 为适应农村卫生工作的改革和发展,卫生部于1990年召开了“全国首届乡村医生教育研讨会”,会后颁发了《1991~2000年全国乡村医生教育规划》及《县卫生学校建设标准》。在1993年召开的全国医学成人教育工作会议之后又陆续下发了《关于加强县、乡卫生技术人员培训的意见》等五个有关文件。这些会议和文件都强调了要重点加强农村卫生技术人  相似文献   

19.
江苏省农村卫生技术人员知识技能“升级换代”工程近日正式启动,5年内将有5万名乡村医生护士通过专业培训,转变成“全科医生”、“全科护士”。  相似文献   

20.
目前,我国广大农村的医疗卫生条件还很差,技术力量不足,人才结构仍以过去形成的乡村医生为主体,并日趋成为一支比较稳固和不可缺少的队伍。但由于他们当中的绝大多数人未经过全面、系统的正规训练,理论基础薄弱,诊疗技术落后,知识得不到更新,既不适应日益提高的农民生活水平的需要,也不符合不断发展的卫生技术的要求。因此,提出建立乡村医生三级培训制的设想,以迅速提高乡村医生的业务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