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评价巩膜层间部分硅胶片植入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疗效。方法:回顾总结应用巩膜层间部分硅胶片植入术治疗25例难治性青光眼的临床资料。结果:眼压控制标准0.8kPa<眼压<2.8kPa,近期(术后10d)成功20例(80%),远期(术后随访3个月-42个月)成功率84%(21/25)。主要并发症:低眼压8例(32%),浅前房6例(24%),前房出血5例(20%),色素膜反应15例(60%)。结论:巩膜层间部分硅胶片植入术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一种安全有效方法,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
用巩膜瓣下咬切并垂直巩膜条切开返转嵌顿术,术中用或不用丝裂霉素治疗晚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20例20只眼,经6月~12个月的随访,效果良好,眼压均控制在2.74kPa以下.作者认为本术式为一种治疗晚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直接巩膜隧道穿刺术与自体巩膜瓣穿刺术植入Ahmed青光眼阀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收住院的80例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A组40例直接巩膜隧道穿刺术植入Ahmed青光眼阀,B组40例自体巩膜瓣穿刺术植入Ahmed青光眼阀.随访6个月,比较2组患者术后眼压与视力...  相似文献   

4.
吴春  林雨   《中国医学工程》2013,(5):49-49,51
目的探讨前房穿刺放液、复合小梁切除术、球结膜下注射曲安奈德综合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7例晚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经过前房穿刺多次放液、待眼压下降,前房出血吸收。虹膜表面的新生血管萎缩后,行复合小梁切除术,术后球结膜下注射曲安奈德。术后6个月后分别对视力、眼压、前房、滤过泡等进行观察。结果在未用降眼压眼药时眼压控制在21 mmHg以下者有20例,有3例需要用两种降眼压药物。有3例有一过性眼压升高,均在手术1周内,在前房穿刺口放出积血后,球结膜下注射地塞米松后,眼压下降,有1例需再次打开巩膜瓣,将巩膜瓣缝合线调松后,眼压下降。有一例在术后两个月后出现眼压升高。需再次手术。结论前房穿刺放液、复合小梁切除术、球结膜下注射曲安奈德综合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能较好的控制眼压,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不同手术方式治疗晚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6例晚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随机分成2组。A组23例采用睫状体及周边视网膜冷凝术,B组23例采用睫状体及周边视网膜冷凝术联合小梁切除自体巩膜条引流术。术后随访 6~12个月,观察2组患者术后眼压、虹膜新生血管、眼球外形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2组患者眼压控制率和虹膜新生血管消退率及眼球萎缩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睫状体及周边视网膜冷凝术联合小梁切除自体巩膜条引流术治疗晚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疗效确切,不仅能长期有效地控制眼压,而且能很好地保留眼球外观,且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6.
罗谦  吴峥峥  程依琏  杨影 《四川医学》2009,30(4):485-486
目的评价半导体激光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效果。方法对30例药物控制不良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行810nm半导体激光经巩膜睫状体光凝,能量1800—2800mW,时间2000ms,范围180-270°,术后随访患者的眼压、视力、症状及用药情况。结果平均随访24个月,术前眼压为(46.3±3.5)mmHg(1mmHg—0.133kPa),治疗后眼压为(17.9±2.1)mnHg,术后眼压明显低于术前(P〈0.01);3眼(10%)眼球萎缩;24眼(71%)视力无变化,5眼(17%)视力下降,1眼(3%)视力提高。术后所有患者眼胀痛缓解,术前用抗青光眼药物种类平均为2~4种,随访时减至0-2种。结论经巩膜半导体激光睫状体光凝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一种有效而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前部视网膜电凝联合巩膜下巩膜咬切术对晚期新生儿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例(8只眼)晚期新生知管性青光眼行前部视网膜电凝电凝同时施同时施行巩膜下巩膜咬切术。结果:所有患者术后第1天虹膜新生血管均有不同程度减少,第4天到第7天新生血管完全消失,眼压第2天均下降为正常。末次随访,虹膜新生儿血管完全消退,眼发好,症状缓解,眼球保留,结论:该手术对临床晚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治疗提供了一种较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有效方法。方法:对12例12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实行丁后巩膜灼滤术,即在角膜缘后4毫米,平行角膜缘做4毫米板层巩模切开并烧灼切口两唇,使其相距2毫米切开眼球壁全层,同时做部分玻璃体切除。结果:12眼中11眼眼压控制,1眼眼球萎缩。结论:后巩摸灼滤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有效,且并发症少,手术方法简单。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98例89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施行各类手术效果的分析.方法 对收治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98例89眼施行了滤过性硅管阀门植入等多种手术方法的治疗.结果 术前平均眼压6.85 kPa.手术后平均眼压为2.67 kPa.近期疗效76眼中64眼控制,有效率84.2%;4眼需加滴0.5%噻吗心安控制,5眼不能控制.结论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施行各类手术,选择好手术适应证能够收到较为理想的视力恢复效果.  相似文献   

10.
用巩膜瓣下咬切并垂直巩膜条切开返转嵌顿术,术中用或不同丝裂霉素治疗晚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20例20只眼。经6月-12个月的随访,效果良好,眼压均控制在2.74kPa以下,作者认为本术式为一种治疗晚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11.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是虹膜红变并伴有病理性高眼压及视功能障碍的一种综合性眼病,它是继发性青光眼的一种,临床中药物治疗往往效果欠佳。我们应用睫状体透热、巩膜下巩膜咬切、5 氟尿嘧啶(5 Fu)局部应用联合治疗晚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收到良好效果。1 临床资料1 1 一般情况 本组9例,9 只眼,其中男 3 例,女6 例,年龄 44 ~ 71 岁; 4 例有明确眼底出血病史,4例合并闭角型青光眼(另眼均确诊闭角型青光眼),1例外伤,均无糖尿病史。其临床特点:眼胀痛、头痛、视力仅存手动或无光感、瞳孔散大固定、虹膜表面满布新生血管、眼压极度升高、药物治…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与冷冻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11月~2008年10月中日友好医院收治的55例(55只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病例,其中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治疗28例(28只眼),睫状体冷冻术治疗27例(27只眼),观察治疗前后视力、眼压及术后并发症.结果:2种方法治疗的患者术前与术后眼压、视力情况及虹膜新生血管退化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均P<0.05).术后并发症光凝组显著低于冷冻组(P<0.05).结论: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与冷冻术2种方法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控制眼压均有显著疗效,但睫状体光凝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13.
<正>巩膜下滤帘咬切水,又名巩膜下小梁切除术,是治疗青光眼的主要方法之一。我院白1988年以来应用此法治疗各类青光眼共40例42只眼,证明此术方法简单,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 本组手术共40例42只眼,男15例,女25例,年龄30~48岁,其中急性充血性青光眼9眼,术前平均眼压6.25kPa,慢性充血性青光眼13眼,术前平均眼硅5.62kPa,继发性青光眼11眼,术前平均眼压9.24kPa,绝对期青光眼6只,术前平均眼压6.75kPa,慢性单纯性青光眼2眼,术前平均眼压3.54kPa;观察时间:最塌3年,最短1年5个月,平均2年2个月。  相似文献   

14.
叶舒  黄贤  罗文玲  黄经河 《广西医学》2009,31(7):1052-1053
目的探讨应用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巩膜瓣支架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的疗效。方法选择29例NVG作PMMA巩膜瓣下支架植入术,术后观察眼压、视力,滤过泡及术后并发症等。结果完全成功28例,条件成功1例,术后均见功能性滤过泡,眼压控制良好。结论应用PMMA巩膜瓣支架治疗NVG安全、有效,降眼压效果显著而持久。  相似文献   

15.
回顾总结应用巩膜层间部分硅胶片植入术治疗 2 5例难治性青光眼。结果眼压控制标准 0 .8kpa <眼压<2 .8kpa ,近期 (术后 10天 )成功率 2 0例 (80 % ) ,远期 (术后随 3访个月~ 4 2个月 )成功率 84 %。主要并发症 :低眼压 8例 (32 % ) ,浅前房 6例 (2 4 % ) ,前房出血 5例 (2 0 % ) ,色素膜反应 15例 (6 0 % )。认为巩膜层间部分硅胶片植入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方法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6.
刘广玲  李甲 《河北医学》2007,13(9):1118-1119
目的:探讨晚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前部视网膜冷凝联合接触性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治疗.方法:对28例(28只眼)晚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施行前部视网膜冷凝联合接触性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结果:本组病例随访6~24个月,平均15个月,眼压均控制良好.视力术后有所提高或保持不变,无眼球萎缩发生.结论:该方案治疗晚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是有效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FPT型巩膜瓣下青光眼引流器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FPT型巩膜瓣下青光眼引流器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15例15眼,其中新生血管性青光眼8例,其他类型青光眼7例.观察手术前后眼压及视力变化,随访12月.结果 视力:术后5眼有不同程度地提高,10眼无变化.眼压:术后1月眼压由术前(51.25 ±7.08)mm Hg降至(12.21 ±5.05)mm Hg,总成功率为100%;随访6月,眼压降至(18.50 ±5.81)mm Hg,总成功率为87%;随访12月,8眼眼压降至(17.40 ±6.45)mm Hg,总成功率80%.结论 FPT型巩膜瓣下青光眼引流器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新生血管性青光眼行810厘米激光经巩膜睫状体光凝的临床疗效。方法 39例(39只眼)均为药物和手术无法控制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其中原发性青光眼多次手术失败者24例,继发性青光眼11例,外伤性青光眼4例。光纤和视轴近似平行,治疗中心在角膜缘后1.5-2mm。激光点间距2mm,用2秒时间在睫状体上产生烧灼点。一般情况下360度打40点,对于有视力者180度打20点,对于眼压在70mmHg以上者360度打2排80点。结果 (1)眼压变化,激光后经1-12个月随访(平均6个月)。31例(79.5%)眼压控制在24mmHg以下;5例(12.5%)眼压仍在30~40mmHg,3例(7.7%)仍高于40mmHg以上,行第二次光凝,眼压仍高者,最终行眼球摘除术。(2)视力改变:35例(90%)无光一例(10%)有视力,其中2例(5%)视力无改变,1例(25%)视力提高,1例(25%)视力下降。(3)术后反应:房出血有9例(23.1%);12例(30.8%)房闪辉;8例(20.5%)角膜后沉淀物(kp)( ),2周后消失。结论 810厘米激光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治疗,能使药物和手术无法控制的新生血管青光眼提供相对有效安全的处理。不但可保存病人的眼球,还可解除病人痛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透明质酸钠与丝裂霉素C在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手术中的作用.方法:对16例(17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在透明质酸钠的辅助下施行小梁切除术,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 0.4mg/ml棉片放置巩膜瓣下3~5分钟,观察术中及术后前房出血、浅前房、脉络膜上腔出血等并发症以及眼压情况,术后随访3~6个月.结果:1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及术后无明显前房出血,无Ⅲ度浅前房、脉络膜上腔出血等并发症.眼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结论:透明质酸钠应用于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小梁切除术能够有效地防止术中的出血、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并能支撑滤过通道度过早期的瘢痕化期,丝裂霉素C能够有效阻止手术区的血管再生,抑制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术后滤过道的纤维增生和瘢痕形成,保持滤过道通畅,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Avastin在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11例(11眼)尚存部分视功能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先行玻璃体腔注射Avastin.待新生血管消退或萎缩后1周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观察玻璃体腔内注射Avastin后虹膜及前房角新生血管消退的时间、眼压的变化、并发症及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后眼压、视力、滤过泡形态、术后反应、术后虹膜新生血管情况,随诊6~12个月,平均10个月.结果 玻璃体腔注射Avastin2~3 d后,10例(10眼)虹膜新生血管消退,1例(1眼)未完全消退,4周后再次行Avastin玻璃体腔注射后2 d新生血管完全消退,此例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后3月新生血管再次出现,其余10例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后新生血管未再出现.11例(11眼)术后6个月9眼眼压恢复在正常范围,1例(1眼)局部应用1种药物眼压可控制正常,虹膜反复出现新生血管的1眼术后3个月眼压复升,联合2种药物局部治疗无法控制,又行全视网膜冷凝联合原巩膜瓣下瘢痕切除术,眼压控制正常.结论 玻璃体腔注射Avastin可作为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辅助方法,使新生血管消退后再行滤过性手术可避免术中术后出血,减轻术后炎症反应,显著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